http://.biquxs.info/
</p>
其實,隨著這幾年眼界的打開,幕府對魯西亞再次入侵是有所預料的——“撿不到錢就算丟”,北地熊的貪婪之性人所共知,因此找迴場子的舉動在所難免。
但戰果卻讓中樞大吃一驚,箱館戰敗嘛毫不意外,但白主再次大勝是什麽鬼?
北地返迴江戶報信的是兩撥人同行,箱館方麵是奉行堀利熙親自迴來了,而白主則是陸上大番頭村田永敏帶隊前來奏報——這是因為,箱館是大敗必須有人承擔責任,而白主打贏了,腰杆子自然硬氣。
這可不是安政四年(1857年)了。
那時白主與魯西亞交兵,說實話,除了白主自己外,扶桑上下都驚慌的不行,“這戰事一起,不知道兵禍會連綿多久,難道‘太平盛世’就這麽完結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時直秀敢不主動迴江戶請罪,估計下場堪憂。
可今年幕府大老井伊掃部頭上任後,將第一次扶桑魯西亞的白主之戰蓋棺定論,打的好、打的妙,白主奉行所從前奉行崛直秀到下麵的組頭、番頭,個個升官發財。
因此白主這次有底氣的很,這次又打贏了,肯定也是有功無過。
所以白主奉行江川英敏相當淡定,先派村田迴來匯報兼探聽幕府的口風。
說實話,從魯人戰船北上起,幕府就已經準備好了——無非是戰敗賠款,了不起割讓北蝦夷地。力不如人,還能有別的選擇麽?
可事態的發展就是這麽奇妙,下大力氣扶持的箱館一敗塗地,可放養的野生奉行所白主,卻又一次大獲全勝,光俘虜就抓了四百多,這到哪說理去呢?
因此,村田永敏作為白主陸上大番頭,被仔細盤問了很多次。
村田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按後世的話說,三句話蹦不出一個屁。
幸虧白主的報告很翔實,看完報告再詢問當事人,事情的細節就慢慢清晰了。
總之,幕府常備軍“五番方”的番頭、“講武場”、“蕃書調所”的教授和講習以及目付們經過一番忙碌啊,最後給大佬們的調查結果和村田永敏最早的說法一致,“大勝的原因是魯西亞人又冒進了!”
拿到結果,大佬們不由相對苦笑,沒說出口的是,“這魯人記吃不記打,怎麽就不長記性呢!”
說起來好笑,就在這個月,和曆七月,以“大老”井伊掃部頭為首的幕臣,剛剛把德川齊昭一係摁倒,明確了幕府繼續堅持“不可開無謀之兵端以亡人壽”的外事策略。
而在六月二十六日魯西亞連夜拔錨北上後,繼六月十九日的《扶桑米人通商約定》後,幕府又緊急簽署了兩個通商約定:
七月十日,與蘭國的約定在長崎簽署完畢,簽訂者為長崎奉行小栗忠順和蘭國特使庫爾求斯;
七月十八日,於浦賀又與英吉利簽署了通商約定。
當時,中樞唯恐敗於魯西亞之手後西洋諸國坐地起價,因此讓步頗多。可萬萬沒想到,魯西亞又戰敗了,難道齊昭一係說的“強硬對外”真的有道理?
參加評定會的井伊掃部頭、老中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幻覺,肯定是幻覺。”
要知道,從七月初開始,大老井伊等人對中樞進行了大調整:
齊昭一係的核心,齊昭“永蟄居”、慶篤“謹慎”、慶勝和慶永“隱居、謹慎”;
去職的兩位老中堀田正睦、鬆平忠固的位子被新人補充;
預計大目付要走四位新任兩人;
原本的四位勘定奉行
,本多安英、川路聖謨、石穀穆清、永井尚誌也去職的去職、轉任的轉任;
其它若年寄、目付及五番方等重要役職都在陸續調整中。
可諷刺的是,如今想打的齊昭一係最終沒打成,而堅持以柔克剛的自身一係,不但開了戰,而且還打贏了。
這叫什麽事!
因此,素來果敢堅毅的井伊掃部頭也有點懵懂了——他一直覺得,目前的事態下,隻有隱忍方為上策,日後實力積蓄好了才能攘夷。但現在看,難道自己搞錯了?
但是,在未被處罰前,水戶老藩主齊昭也曾公開承認,“相較南蠻諸國百年積蓄,扶桑兵備未完。一旦開戰,前途渺茫。”
拋開齊昭的行事“莽撞”不談,其實井伊等人和齊昭一係的分歧並不如外人想象中的那麽大——所謂五十步笑百步,齊昭是反對通商開國,但在當前的形勢下,齊昭也認為簽署約定是逃不掉的。隻不過在具體程度上,齊昭一係和自己一係有分歧,讓步多少而已。
其實,真正讓大老井伊等人難以接受的是,齊昭一係勾連京都小朝廷和外樣大名,這是動搖幕府根本的“大罪”!
因此,收到白主的喜報後,井伊還是挺高興的,畢竟魯西亞人是打定主意要占便宜,那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能夠反擊成功就是萬幸了。
不過,問題在於怎麽收尾?
所謂見好就收可能是做不到了,這魯西亞反反複複地挑釁,估計不會輕易罷手。
幸好,白主把魯人水軍的主力艦都打沉了,連特使伊格那提耶夫也掛了。那下一波的魯人怎麽也要等明年才能趕到,這樣算來留給自己應付的時間至少還有大半年。
迫在眉睫的問題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齊昭一係借此事翻身!
說到底,齊昭一係畢竟以敢戰為旗幟,而這次戰勝魯西亞,很容易引發朝野各方對抵禦外侮的熱情,很可能會有人唿籲複起齊昭等人,這可萬萬不行!
人製的缺點很多,而治政爭鬥不留情則是特色之一——從製度和程序上,一旦死鬥,那人製治政就沒有留情的餘地了。
因此,擺在大老井伊等人麵前的就是一個問題,需要有人扛起敢戰的大旗,而且這個人還要支持“不可開無謀之兵端以亡人壽”!
本來箱館奉行堀利熙是個不錯的人選,此人一直對魯西亞非常警惕,多次上書要求中樞加強北地的防禦。
可問題在於,堀利熙戰敗了。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因此堀利熙肯定是不成了。
井伊掃部頭也曾派人試探過其他人,可包括常備軍五番方各大首領在內,大家都警醒的很,做這個大旗可不是啥好事,真有戰事就得迎頭頂上,因此全部都謝絕婉拒了。
用腳趾頭想也能知道,敢戰的大多支持齊昭一係,現在都被區別對待了。如果現在有自己人突然站出來,說要強硬對待西洋諸國,那傻子也不肯信啊。
於是,找來找去,崛直秀就成了唯一的人選——第一次白主之戰是人家打贏的,要說不敢戰那不應該。而且,崛直秀在之前的曆次上書中,都言明“兵備未具,不可言戰。通商開國,必不可免。”
不過,崛直秀出身過於低微。
幾代的家格都是禦家人“二半場”,根本不是名門。
雖說直秀現在做了大身旗本,甚至爬到了大名格的“旗本寄合”高位,但世代名門的井伊對這樣的幸進之徒很是反感。
而最終讓大老井伊下定決心的是兩件事:
一是心腹小栗忠順的推薦。
嘉永七年(1854年)小栗出任長崎奉行,如今已經四個年頭了,按道理他今年應該轉任它職。
井伊掃部頭在未任大老之前,是監控老中的溜間大名首領。深入幕政的他,對小栗很是賞識。
而且,他的弟弟喜好蘭物,常年在長崎遊學。
在小栗忠順接任長崎奉行後,這兩人的關係很好。
靠著這條渠道,小栗和井伊常有書信往來。
因為兩人都是名門,還都是堅定的幕府至上者,施政手段也都很“果決”,於是兩者迅速靠攏。
在今年四月出任大老後,井伊曾專門派人到長崎告訴小栗,要求他準備好接任勘定奉行的役職。
要知道,小栗忠順今年滿打滿算才三十二歲,而勘定奉行是幕府三奉行這樣的高位,由此可見井伊對他的賞識。
既然有鐵杆心腹小栗推薦,考慮到他和崛直秀是至交好友,那自然可以網開一麵,因此,盡管崛直秀出身低微,在井伊看來也不算啥大缺陷了。
不過,小栗忠順推薦崛直秀出任的役職是長崎奉行,大老井伊的想法卻有所不同——魯西亞在白主兩次大敗,按從哪裏跌倒從哪裏爬起來的傳統,那白主難免還要經曆大戰,因此井伊想讓直秀迴白主繼續做奉行。
這樣的話,敢戰的旗幟就遠離江戶,相信可以削弱對幕政影響。
至於第三次白主之戰的結果,井伊等人都不看好——直秀勝了固然不錯,但敗了也可以證實“浪戰必敗”,反正都可以接受。
而第二件幫助井伊一係下定決心的,則是已故韭山代官兼外國貿易掛,江川太郎左衛門的薦書。
安政三年(1856年),江川上書,要求辭去下田奉行,從而專注於韭山煉鐵所的軍械製造。
在幕府允許後,江川在韭山開辟了好大的事業:
繼嘉永三年(1850年)煉鐵成功、嘉永七年(1854年)成功仿製拿破侖炮後,在鹹亨洋行提供的西洋技工幫助下,安政四年(1857年)韭山煉鋼成功——經過三年漫長的努力,底吹酸性轉爐煉鋼法終於成功投產。
之後,雷~汞也終於可以小批量穩定產出。
繼而於今年,也就是安政五年(1858年),火帽技術得到了突破,開花彈得以量產;同時好事成雙,有了鋼材後線膛炮也仿製成功。
不過,江川因積勞成疾於和曆七月四日驟逝——其實之前也不是一點征兆都沒有,江川經常疲憊,但依然不肯按照醫官的囑托休息。結果在成功仿製線膛炮之後沒幾天,他就一睡不起。
家人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一封未完成的上書,其中建議幕府設立軍械掛,但推薦的人選隻有一人,那就是崛直秀——韭山煉鐵所有很多白主來的學生,而坦庵先生一直苦於手中缺乏蘭學人才,他感到了白主的潛力,故此寫了這封薦書。
七月十五日坦庵先生的靈柩才迴轉江戶,之後這封薦書兜兜轉轉,於北地戰報之後才到了老中們的案頭。
江川太郎左衛門一生酷愛蘭學,因建樹甚多,是幕臣中的蘭學旗幟,堪稱巨擘。尤其是他重新被重用後,麾下的韭山煉鐵所捷報頻出,已經成了幕府中興的希望所在。隻是涉及機密,外人不得與聞而已,但江川在中樞的份量可是著實不輕。
小栗忠順和江川太郎左衛門的推薦,終於促使幕府大老井伊掃部頭等人拋棄了門戶之見。
在親自召見崛直秀後,井伊迅速推動幕府下達了之意,“旗本寄合崛直秀出任箱館奉行,即刻前往上任!”
</p>
其實,隨著這幾年眼界的打開,幕府對魯西亞再次入侵是有所預料的——“撿不到錢就算丟”,北地熊的貪婪之性人所共知,因此找迴場子的舉動在所難免。
但戰果卻讓中樞大吃一驚,箱館戰敗嘛毫不意外,但白主再次大勝是什麽鬼?
北地返迴江戶報信的是兩撥人同行,箱館方麵是奉行堀利熙親自迴來了,而白主則是陸上大番頭村田永敏帶隊前來奏報——這是因為,箱館是大敗必須有人承擔責任,而白主打贏了,腰杆子自然硬氣。
這可不是安政四年(1857年)了。
那時白主與魯西亞交兵,說實話,除了白主自己外,扶桑上下都驚慌的不行,“這戰事一起,不知道兵禍會連綿多久,難道‘太平盛世’就這麽完結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時直秀敢不主動迴江戶請罪,估計下場堪憂。
可今年幕府大老井伊掃部頭上任後,將第一次扶桑魯西亞的白主之戰蓋棺定論,打的好、打的妙,白主奉行所從前奉行崛直秀到下麵的組頭、番頭,個個升官發財。
因此白主這次有底氣的很,這次又打贏了,肯定也是有功無過。
所以白主奉行江川英敏相當淡定,先派村田迴來匯報兼探聽幕府的口風。
說實話,從魯人戰船北上起,幕府就已經準備好了——無非是戰敗賠款,了不起割讓北蝦夷地。力不如人,還能有別的選擇麽?
可事態的發展就是這麽奇妙,下大力氣扶持的箱館一敗塗地,可放養的野生奉行所白主,卻又一次大獲全勝,光俘虜就抓了四百多,這到哪說理去呢?
因此,村田永敏作為白主陸上大番頭,被仔細盤問了很多次。
村田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按後世的話說,三句話蹦不出一個屁。
幸虧白主的報告很翔實,看完報告再詢問當事人,事情的細節就慢慢清晰了。
總之,幕府常備軍“五番方”的番頭、“講武場”、“蕃書調所”的教授和講習以及目付們經過一番忙碌啊,最後給大佬們的調查結果和村田永敏最早的說法一致,“大勝的原因是魯西亞人又冒進了!”
拿到結果,大佬們不由相對苦笑,沒說出口的是,“這魯人記吃不記打,怎麽就不長記性呢!”
說起來好笑,就在這個月,和曆七月,以“大老”井伊掃部頭為首的幕臣,剛剛把德川齊昭一係摁倒,明確了幕府繼續堅持“不可開無謀之兵端以亡人壽”的外事策略。
而在六月二十六日魯西亞連夜拔錨北上後,繼六月十九日的《扶桑米人通商約定》後,幕府又緊急簽署了兩個通商約定:
七月十日,與蘭國的約定在長崎簽署完畢,簽訂者為長崎奉行小栗忠順和蘭國特使庫爾求斯;
七月十八日,於浦賀又與英吉利簽署了通商約定。
當時,中樞唯恐敗於魯西亞之手後西洋諸國坐地起價,因此讓步頗多。可萬萬沒想到,魯西亞又戰敗了,難道齊昭一係說的“強硬對外”真的有道理?
參加評定會的井伊掃部頭、老中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幻覺,肯定是幻覺。”
要知道,從七月初開始,大老井伊等人對中樞進行了大調整:
齊昭一係的核心,齊昭“永蟄居”、慶篤“謹慎”、慶勝和慶永“隱居、謹慎”;
去職的兩位老中堀田正睦、鬆平忠固的位子被新人補充;
預計大目付要走四位新任兩人;
原本的四位勘定奉行
,本多安英、川路聖謨、石穀穆清、永井尚誌也去職的去職、轉任的轉任;
其它若年寄、目付及五番方等重要役職都在陸續調整中。
可諷刺的是,如今想打的齊昭一係最終沒打成,而堅持以柔克剛的自身一係,不但開了戰,而且還打贏了。
這叫什麽事!
因此,素來果敢堅毅的井伊掃部頭也有點懵懂了——他一直覺得,目前的事態下,隻有隱忍方為上策,日後實力積蓄好了才能攘夷。但現在看,難道自己搞錯了?
但是,在未被處罰前,水戶老藩主齊昭也曾公開承認,“相較南蠻諸國百年積蓄,扶桑兵備未完。一旦開戰,前途渺茫。”
拋開齊昭的行事“莽撞”不談,其實井伊等人和齊昭一係的分歧並不如外人想象中的那麽大——所謂五十步笑百步,齊昭是反對通商開國,但在當前的形勢下,齊昭也認為簽署約定是逃不掉的。隻不過在具體程度上,齊昭一係和自己一係有分歧,讓步多少而已。
其實,真正讓大老井伊等人難以接受的是,齊昭一係勾連京都小朝廷和外樣大名,這是動搖幕府根本的“大罪”!
因此,收到白主的喜報後,井伊還是挺高興的,畢竟魯西亞人是打定主意要占便宜,那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能夠反擊成功就是萬幸了。
不過,問題在於怎麽收尾?
所謂見好就收可能是做不到了,這魯西亞反反複複地挑釁,估計不會輕易罷手。
幸好,白主把魯人水軍的主力艦都打沉了,連特使伊格那提耶夫也掛了。那下一波的魯人怎麽也要等明年才能趕到,這樣算來留給自己應付的時間至少還有大半年。
迫在眉睫的問題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齊昭一係借此事翻身!
說到底,齊昭一係畢竟以敢戰為旗幟,而這次戰勝魯西亞,很容易引發朝野各方對抵禦外侮的熱情,很可能會有人唿籲複起齊昭等人,這可萬萬不行!
人製的缺點很多,而治政爭鬥不留情則是特色之一——從製度和程序上,一旦死鬥,那人製治政就沒有留情的餘地了。
因此,擺在大老井伊等人麵前的就是一個問題,需要有人扛起敢戰的大旗,而且這個人還要支持“不可開無謀之兵端以亡人壽”!
本來箱館奉行堀利熙是個不錯的人選,此人一直對魯西亞非常警惕,多次上書要求中樞加強北地的防禦。
可問題在於,堀利熙戰敗了。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因此堀利熙肯定是不成了。
井伊掃部頭也曾派人試探過其他人,可包括常備軍五番方各大首領在內,大家都警醒的很,做這個大旗可不是啥好事,真有戰事就得迎頭頂上,因此全部都謝絕婉拒了。
用腳趾頭想也能知道,敢戰的大多支持齊昭一係,現在都被區別對待了。如果現在有自己人突然站出來,說要強硬對待西洋諸國,那傻子也不肯信啊。
於是,找來找去,崛直秀就成了唯一的人選——第一次白主之戰是人家打贏的,要說不敢戰那不應該。而且,崛直秀在之前的曆次上書中,都言明“兵備未具,不可言戰。通商開國,必不可免。”
不過,崛直秀出身過於低微。
幾代的家格都是禦家人“二半場”,根本不是名門。
雖說直秀現在做了大身旗本,甚至爬到了大名格的“旗本寄合”高位,但世代名門的井伊對這樣的幸進之徒很是反感。
而最終讓大老井伊下定決心的是兩件事:
一是心腹小栗忠順的推薦。
嘉永七年(1854年)小栗出任長崎奉行,如今已經四個年頭了,按道理他今年應該轉任它職。
井伊掃部頭在未任大老之前,是監控老中的溜間大名首領。深入幕政的他,對小栗很是賞識。
而且,他的弟弟喜好蘭物,常年在長崎遊學。
在小栗忠順接任長崎奉行後,這兩人的關係很好。
靠著這條渠道,小栗和井伊常有書信往來。
因為兩人都是名門,還都是堅定的幕府至上者,施政手段也都很“果決”,於是兩者迅速靠攏。
在今年四月出任大老後,井伊曾專門派人到長崎告訴小栗,要求他準備好接任勘定奉行的役職。
要知道,小栗忠順今年滿打滿算才三十二歲,而勘定奉行是幕府三奉行這樣的高位,由此可見井伊對他的賞識。
既然有鐵杆心腹小栗推薦,考慮到他和崛直秀是至交好友,那自然可以網開一麵,因此,盡管崛直秀出身低微,在井伊看來也不算啥大缺陷了。
不過,小栗忠順推薦崛直秀出任的役職是長崎奉行,大老井伊的想法卻有所不同——魯西亞在白主兩次大敗,按從哪裏跌倒從哪裏爬起來的傳統,那白主難免還要經曆大戰,因此井伊想讓直秀迴白主繼續做奉行。
這樣的話,敢戰的旗幟就遠離江戶,相信可以削弱對幕政影響。
至於第三次白主之戰的結果,井伊等人都不看好——直秀勝了固然不錯,但敗了也可以證實“浪戰必敗”,反正都可以接受。
而第二件幫助井伊一係下定決心的,則是已故韭山代官兼外國貿易掛,江川太郎左衛門的薦書。
安政三年(1856年),江川上書,要求辭去下田奉行,從而專注於韭山煉鐵所的軍械製造。
在幕府允許後,江川在韭山開辟了好大的事業:
繼嘉永三年(1850年)煉鐵成功、嘉永七年(1854年)成功仿製拿破侖炮後,在鹹亨洋行提供的西洋技工幫助下,安政四年(1857年)韭山煉鋼成功——經過三年漫長的努力,底吹酸性轉爐煉鋼法終於成功投產。
之後,雷~汞也終於可以小批量穩定產出。
繼而於今年,也就是安政五年(1858年),火帽技術得到了突破,開花彈得以量產;同時好事成雙,有了鋼材後線膛炮也仿製成功。
不過,江川因積勞成疾於和曆七月四日驟逝——其實之前也不是一點征兆都沒有,江川經常疲憊,但依然不肯按照醫官的囑托休息。結果在成功仿製線膛炮之後沒幾天,他就一睡不起。
家人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一封未完成的上書,其中建議幕府設立軍械掛,但推薦的人選隻有一人,那就是崛直秀——韭山煉鐵所有很多白主來的學生,而坦庵先生一直苦於手中缺乏蘭學人才,他感到了白主的潛力,故此寫了這封薦書。
七月十五日坦庵先生的靈柩才迴轉江戶,之後這封薦書兜兜轉轉,於北地戰報之後才到了老中們的案頭。
江川太郎左衛門一生酷愛蘭學,因建樹甚多,是幕臣中的蘭學旗幟,堪稱巨擘。尤其是他重新被重用後,麾下的韭山煉鐵所捷報頻出,已經成了幕府中興的希望所在。隻是涉及機密,外人不得與聞而已,但江川在中樞的份量可是著實不輕。
小栗忠順和江川太郎左衛門的推薦,終於促使幕府大老井伊掃部頭等人拋棄了門戶之見。
在親自召見崛直秀後,井伊迅速推動幕府下達了之意,“旗本寄合崛直秀出任箱館奉行,即刻前往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