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神無月(十月)十五日上午,直秀一行人登門二宮先生屋敷道別。雖然是道別,但也不能一張口直接就是“我要走了,多謝照顧”這種話,難免要聊些遊覽見到的本地風物。
因為宇和島藩的藩主伊達遠江守宗城是未來的“四賢侯”之一,在幕末影響很大,麵對未來作為藩主近臣的二宮先生,直秀也曲意逢迎,將話題轉到了本地名國產伊予柑和“真珠”(珍珠)上。
隱居的家主伊達宗紀在位時推行殖產興業計劃,新家主宗城繼位後加強了經濟改革,未來宗城收迴了木蠟的專賣權、實施了石炭(煤)的開發,並且鼓勵農業和漁業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藩財政,同時推廣蘭學和西洋軍製,提高了宇和島藩的實力。
未來,村田永敏於1853年由緒方洪庵先生推薦,出仕為宇和島藩的武士,負責翻譯西洋兵書、教授西方兵法指導設計建造炮台和製造戰船等,他由此登上幕末的政治舞台。
維新政府成立後,伊達宗城於明治2年(1869年)任民部卿兼大藏卿,在明治4年(1871年)作為外交大使和清朝簽訂了“扶桑大清和睦條文”,這是比較公正和平等的外交-合約,結果迴到扶桑後因為沒有占便宜伊達被群起攻擊,後來實在適應不了爾虞我詐的氛圍而退隱。
總體說來,宗城是一個治政清明的藩主,為人也比較正直,性格也溫和,頗受直秀的喜歡。雖然宇和島藩的石高隻有十萬石,但積塵為山,直秀也不吝扶持,他想了好幾天,覺得可以除了農業、漁業外,伊予柑和“真珠”(珍珠)的潛力最大。
此時在扶桑已經出現相對成熟的果樹嫁接技術,直秀的老師江川坦庵先生就是個中能手。直秀吹噓了一番嫁接的好處,但二宮先生明顯對真珠人工養殖的興趣更大。
珠圓玉潤,珍珠因為光澤柔和、外形圓潤,自古就是珍寶的一種。中華有鮫人流淚成珍珠的傳說,要是不值錢,誰管它流淚不流淚的,歐羅巴名畫“維納斯的誕生”中維納斯女神身上流下的水滴變成潔白的珍珠,珍珠不值錢能畫到神話名畫中去麽?
中華人工養殖珍珠的曆史很長,在宋代就開始了,宋代《文昌雜記》中記載:“有一養珠法,取稍大蚌蛤,……,經秋即成珠矣!”。明代,中華成功培育出舉世聞名的“佛像珍珠”。
歐羅巴大陸的人工養殖珍珠出自瑞丁王國的生物學家林奈,他於1761年發明了有柄珍珠的養殖技術。
扶桑人工養殖珍珠始於麵條商禦木本幸吉,“禦木本”mikomoto靠人工珍珠最後發展成為世界十大奢侈珠寶品牌——這個moto和motor一樣厲害,後世禦木本擁有1200萬個母貝,占據全球75%的人工養殖珍珠份額。
未來的1893年,禦木本幸吉成功培育出第一顆半圓形珍珠。之後他利用中華合浦珠蠔來養殖海水珍珠,終於在1905年成功的養殖出世界上第一顆圓形珍珠,當時轟動世界,禦木本也就成了世界的“珍珠王”。1916年,幸吉總結出成批培育具有商業價值珍珠的方法。1932年,《時代》雜誌報道:在扶桑神戶,75歲的禦木本幸吉因為質量不佳,一次性燒毀了72萬顆人工養殖的珍珠,此事轟動一時。
當時整個世界的人工養殖珍珠的產量和質量一直不高,直到1940年,扶桑養殖者放棄用切碎的珠母蚌做核的辦法,改用外套膜做核,珍珠養殖業才迅猛發展起來。
直秀仔細考慮過扶桑開國之後經濟怎麽辦的問題。
按原來的曆史,生絲和稻米成為出口的主力,生絲也就罷了,窮人穿不起絲綢,但桑園侵占了大量農耕用地;同時,大量的稻米出口和糧食產量下降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問題,據說當時的米價翻了七八倍,還有說翻了十幾倍的,搞的扶桑各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這也是當時攘夷沸騰的大背景之一。
直秀覺得在工業化不能一蹴而就的情況下,用化妝品、奢侈品和藥品的出口代替生絲、稻米出口是更好的選擇,畢竟附加值相比高的太多了。
現在是1844年,直秀拿出一百年後的養殖技術,當時就把二宮先生忽悠的不要不要的,二宮先生拉著直秀把技術要點問了個底掉,然後還跑去海邊找漁民買了母蚌做實踐檢驗,發現外套膜做核確實好用,過了兩天母蚌都沒把它吐出來。
另外村田永敏也立功不小,村田一個勁地默默記錄直秀的說法,然後提出了不少直秀忽略的問題,不知道是相性相和還是什麽原因,搞的後來都是二宮先生和村田討論,直秀在一邊隻負責迴答問題,反正結果是好的,被忽略也沒啥。
二宮先生覺得搞的差不多清楚了,畢竟直秀說這是中華宋明兩代秘方,《文昌雜記》這名字聽起來莫名覺得高上大,而且技術說明也清楚,他把直秀前麵給的農書也翻出來,寫了一篇發展經濟的文章,直接跑去見家主宗城了。
到了晚上,二宮先生喜氣洋洋地迴來了,畢竟是宇和島藩的內政,他也沒詳細說藩主的指示,隻是出具了藩校明倫館的“教授”聘書,直秀心說你這是不把豆包當饅頭啊,也行吧,畢竟人工養殖珍珠無核的需要一兩年、有核的需要四五年,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佐賀開始給的聘書是“講習”,宇和島的“教授”畢竟還高一級不是,於是直秀痛痛快快地接受了。
這個“講習”也是糊弄人的,不用講課,就是個身份,希望直秀多來宇和島指導珍珠養殖,對直秀提升名聲有好處,其它的好處不多。二宮先生也有點歉意,他問直秀還有啥特殊要求沒有。
“直秀恭為洪庵先生弟子,有一事相求”,折騰了好幾天,現在就是圖窮匕見的時刻。
“請講。”
“西博爾德先生在扶桑遺留一女,名為ine,聽聞為先生收留,先生仁厚。直秀請先生賜給ine苗字。”
一席話說的二宮先生臉色紅白不定。
西博爾德被驅逐出境後,因為蘭國規定殖民地的混血子女不能帶迴國內,所以他把扶桑妻子和女兒都留在長崎。——不但蘭國有這個規定,當時歐羅巴大陸各國都有類似的規定,諷刺的是,土著民可以作為奴仆帶迴國內,但混血子女卻不能踏進國內一步。
德川幕府規定,混血兒發現後就會被當場處死,但因為蘭國、中華、高麗是幕府的海外貿易方,所以對這三國的混血兒網開一麵,中華、高麗後裔在扶桑,因為麵貌、膚色、發色相同的原因,基本上沒受到歧視,而蘭國混血因為外貌不同受到了很大的歧視,“紅毛鬼”是普遍的稱唿——即使發色不是紅色也被這麽稱唿。民間把邪惡、災難、疾病與混血兒聯係起來,導致混血兒普遍沒啥好下場。
文政十三年(1830年),作為西博爾德的學生,二宮敬作收養了時年四歲的ine,在西博爾德被驅逐出境的前提下,他在當時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直秀對此是很欽佩的,這也是他來拜訪二宮的原因之一——最起碼道德上是不錯的,值得結交。
二宮先生臉色紅白不定,學會變臉絕技的原因一是驚,二是慚愧。驚的是他秘密收養ine冒了很大的政治風險,幕府可以因此而治罪於他,沒想到這個大秘密被直秀當著村田和直秀兩個學生的麵挑明了;慚愧是因為他在宇和島藩之前混的也一般般,伊達宗城沒接任家主前,他為了避免風險,並沒有將ine正式收為養女,什麽意思呢?就是他收留了ine,但並沒有將自己的苗字“二宮”給予她,ine目前用的是母親的苗字“楠本”,而ine根本不是楠本家的人,苗字是非法的,因此她實際上是沒有正式武家女身份的,二宮心裏覺得愧對老師。
按曆史軌跡,明年他就會把扶桑名字為“楠本稻”的ine送到西博爾德的另外一個學生石井宗謙處學習婦科醫術,七年後ine與石井宗謙未婚生女,當時社會風氣保守,ine帶著女兒迴到長崎行醫,之後生活困苦不堪,是現在的村田永敏未來的大村益次郎受二宮先生囑托將ine重新帶迴宇和島,二宮先生在愧疚之下將醫術傾囊相授,ine成為當時著名的婦科聖手,最後還成為扶桑皇室禦醫。
這是當時流傳甚廣的故事,但還有一些心酸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ine終身未婚,她給女兒起的名字是“tada”,扶桑語是免費的意思,再加上ine終身未婚,因此有人推斷石井宗謙是采用了不道德手段得到了ine。
更為淒慘的是ine的女兒,因為“tada”的含義過於讓人心酸,後來改名為“高子”,因為沒有正式父親,她也繼承了外婆的姓“楠本”,因為貌美,被好事之徒稱為“幕末第一美女”。
高子十三歲前一直由外婆撫養,十四歲嫁給了三瀨諸淵,第二年丈夫去世。之後可憐的高子竟被醫生片桐重明淩辱,後生下一子,取名楠本周三。高子本來也在學醫,經過此事,中斷了學習,所幸的是後來她與醫生山脅泰助結婚,生有三個女兒。
本來ine是因為混血的身份會拖累女兒,才把女兒交給母親撫養,但沒想到女兒和自己一樣命運多舛,老年時ine在女兒家渡過了餘生。
都說儒生道德高,直秀覺得是屁話,ine是混血兒,一生波折還連累了女兒,歧視混血兒的政策是幕府定的,而幕府以儒學為尊,這樣的儒學不要也罷。或者有人說歐羅巴大陸此時也歧視混血,所以當時的宗教文化和儒學一樣不文明,但比爛隻能說明一樣都是下三濫。
二宮先生從後屋招唿過來那個一直用手巾包頭的女兒,“養而不周,吾之過也。從今之後,汝名為二宮稻。直秀君為證,亦請多多照拂”。說完,父女二人抱頭痛哭。
</p>
神無月(十月)十五日上午,直秀一行人登門二宮先生屋敷道別。雖然是道別,但也不能一張口直接就是“我要走了,多謝照顧”這種話,難免要聊些遊覽見到的本地風物。
因為宇和島藩的藩主伊達遠江守宗城是未來的“四賢侯”之一,在幕末影響很大,麵對未來作為藩主近臣的二宮先生,直秀也曲意逢迎,將話題轉到了本地名國產伊予柑和“真珠”(珍珠)上。
隱居的家主伊達宗紀在位時推行殖產興業計劃,新家主宗城繼位後加強了經濟改革,未來宗城收迴了木蠟的專賣權、實施了石炭(煤)的開發,並且鼓勵農業和漁業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藩財政,同時推廣蘭學和西洋軍製,提高了宇和島藩的實力。
未來,村田永敏於1853年由緒方洪庵先生推薦,出仕為宇和島藩的武士,負責翻譯西洋兵書、教授西方兵法指導設計建造炮台和製造戰船等,他由此登上幕末的政治舞台。
維新政府成立後,伊達宗城於明治2年(1869年)任民部卿兼大藏卿,在明治4年(1871年)作為外交大使和清朝簽訂了“扶桑大清和睦條文”,這是比較公正和平等的外交-合約,結果迴到扶桑後因為沒有占便宜伊達被群起攻擊,後來實在適應不了爾虞我詐的氛圍而退隱。
總體說來,宗城是一個治政清明的藩主,為人也比較正直,性格也溫和,頗受直秀的喜歡。雖然宇和島藩的石高隻有十萬石,但積塵為山,直秀也不吝扶持,他想了好幾天,覺得可以除了農業、漁業外,伊予柑和“真珠”(珍珠)的潛力最大。
此時在扶桑已經出現相對成熟的果樹嫁接技術,直秀的老師江川坦庵先生就是個中能手。直秀吹噓了一番嫁接的好處,但二宮先生明顯對真珠人工養殖的興趣更大。
珠圓玉潤,珍珠因為光澤柔和、外形圓潤,自古就是珍寶的一種。中華有鮫人流淚成珍珠的傳說,要是不值錢,誰管它流淚不流淚的,歐羅巴名畫“維納斯的誕生”中維納斯女神身上流下的水滴變成潔白的珍珠,珍珠不值錢能畫到神話名畫中去麽?
中華人工養殖珍珠的曆史很長,在宋代就開始了,宋代《文昌雜記》中記載:“有一養珠法,取稍大蚌蛤,……,經秋即成珠矣!”。明代,中華成功培育出舉世聞名的“佛像珍珠”。
歐羅巴大陸的人工養殖珍珠出自瑞丁王國的生物學家林奈,他於1761年發明了有柄珍珠的養殖技術。
扶桑人工養殖珍珠始於麵條商禦木本幸吉,“禦木本”mikomoto靠人工珍珠最後發展成為世界十大奢侈珠寶品牌——這個moto和motor一樣厲害,後世禦木本擁有1200萬個母貝,占據全球75%的人工養殖珍珠份額。
未來的1893年,禦木本幸吉成功培育出第一顆半圓形珍珠。之後他利用中華合浦珠蠔來養殖海水珍珠,終於在1905年成功的養殖出世界上第一顆圓形珍珠,當時轟動世界,禦木本也就成了世界的“珍珠王”。1916年,幸吉總結出成批培育具有商業價值珍珠的方法。1932年,《時代》雜誌報道:在扶桑神戶,75歲的禦木本幸吉因為質量不佳,一次性燒毀了72萬顆人工養殖的珍珠,此事轟動一時。
當時整個世界的人工養殖珍珠的產量和質量一直不高,直到1940年,扶桑養殖者放棄用切碎的珠母蚌做核的辦法,改用外套膜做核,珍珠養殖業才迅猛發展起來。
直秀仔細考慮過扶桑開國之後經濟怎麽辦的問題。
按原來的曆史,生絲和稻米成為出口的主力,生絲也就罷了,窮人穿不起絲綢,但桑園侵占了大量農耕用地;同時,大量的稻米出口和糧食產量下降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問題,據說當時的米價翻了七八倍,還有說翻了十幾倍的,搞的扶桑各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這也是當時攘夷沸騰的大背景之一。
直秀覺得在工業化不能一蹴而就的情況下,用化妝品、奢侈品和藥品的出口代替生絲、稻米出口是更好的選擇,畢竟附加值相比高的太多了。
現在是1844年,直秀拿出一百年後的養殖技術,當時就把二宮先生忽悠的不要不要的,二宮先生拉著直秀把技術要點問了個底掉,然後還跑去海邊找漁民買了母蚌做實踐檢驗,發現外套膜做核確實好用,過了兩天母蚌都沒把它吐出來。
另外村田永敏也立功不小,村田一個勁地默默記錄直秀的說法,然後提出了不少直秀忽略的問題,不知道是相性相和還是什麽原因,搞的後來都是二宮先生和村田討論,直秀在一邊隻負責迴答問題,反正結果是好的,被忽略也沒啥。
二宮先生覺得搞的差不多清楚了,畢竟直秀說這是中華宋明兩代秘方,《文昌雜記》這名字聽起來莫名覺得高上大,而且技術說明也清楚,他把直秀前麵給的農書也翻出來,寫了一篇發展經濟的文章,直接跑去見家主宗城了。
到了晚上,二宮先生喜氣洋洋地迴來了,畢竟是宇和島藩的內政,他也沒詳細說藩主的指示,隻是出具了藩校明倫館的“教授”聘書,直秀心說你這是不把豆包當饅頭啊,也行吧,畢竟人工養殖珍珠無核的需要一兩年、有核的需要四五年,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佐賀開始給的聘書是“講習”,宇和島的“教授”畢竟還高一級不是,於是直秀痛痛快快地接受了。
這個“講習”也是糊弄人的,不用講課,就是個身份,希望直秀多來宇和島指導珍珠養殖,對直秀提升名聲有好處,其它的好處不多。二宮先生也有點歉意,他問直秀還有啥特殊要求沒有。
“直秀恭為洪庵先生弟子,有一事相求”,折騰了好幾天,現在就是圖窮匕見的時刻。
“請講。”
“西博爾德先生在扶桑遺留一女,名為ine,聽聞為先生收留,先生仁厚。直秀請先生賜給ine苗字。”
一席話說的二宮先生臉色紅白不定。
西博爾德被驅逐出境後,因為蘭國規定殖民地的混血子女不能帶迴國內,所以他把扶桑妻子和女兒都留在長崎。——不但蘭國有這個規定,當時歐羅巴大陸各國都有類似的規定,諷刺的是,土著民可以作為奴仆帶迴國內,但混血子女卻不能踏進國內一步。
德川幕府規定,混血兒發現後就會被當場處死,但因為蘭國、中華、高麗是幕府的海外貿易方,所以對這三國的混血兒網開一麵,中華、高麗後裔在扶桑,因為麵貌、膚色、發色相同的原因,基本上沒受到歧視,而蘭國混血因為外貌不同受到了很大的歧視,“紅毛鬼”是普遍的稱唿——即使發色不是紅色也被這麽稱唿。民間把邪惡、災難、疾病與混血兒聯係起來,導致混血兒普遍沒啥好下場。
文政十三年(1830年),作為西博爾德的學生,二宮敬作收養了時年四歲的ine,在西博爾德被驅逐出境的前提下,他在當時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直秀對此是很欽佩的,這也是他來拜訪二宮的原因之一——最起碼道德上是不錯的,值得結交。
二宮先生臉色紅白不定,學會變臉絕技的原因一是驚,二是慚愧。驚的是他秘密收養ine冒了很大的政治風險,幕府可以因此而治罪於他,沒想到這個大秘密被直秀當著村田和直秀兩個學生的麵挑明了;慚愧是因為他在宇和島藩之前混的也一般般,伊達宗城沒接任家主前,他為了避免風險,並沒有將ine正式收為養女,什麽意思呢?就是他收留了ine,但並沒有將自己的苗字“二宮”給予她,ine目前用的是母親的苗字“楠本”,而ine根本不是楠本家的人,苗字是非法的,因此她實際上是沒有正式武家女身份的,二宮心裏覺得愧對老師。
按曆史軌跡,明年他就會把扶桑名字為“楠本稻”的ine送到西博爾德的另外一個學生石井宗謙處學習婦科醫術,七年後ine與石井宗謙未婚生女,當時社會風氣保守,ine帶著女兒迴到長崎行醫,之後生活困苦不堪,是現在的村田永敏未來的大村益次郎受二宮先生囑托將ine重新帶迴宇和島,二宮先生在愧疚之下將醫術傾囊相授,ine成為當時著名的婦科聖手,最後還成為扶桑皇室禦醫。
這是當時流傳甚廣的故事,但還有一些心酸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ine終身未婚,她給女兒起的名字是“tada”,扶桑語是免費的意思,再加上ine終身未婚,因此有人推斷石井宗謙是采用了不道德手段得到了ine。
更為淒慘的是ine的女兒,因為“tada”的含義過於讓人心酸,後來改名為“高子”,因為沒有正式父親,她也繼承了外婆的姓“楠本”,因為貌美,被好事之徒稱為“幕末第一美女”。
高子十三歲前一直由外婆撫養,十四歲嫁給了三瀨諸淵,第二年丈夫去世。之後可憐的高子竟被醫生片桐重明淩辱,後生下一子,取名楠本周三。高子本來也在學醫,經過此事,中斷了學習,所幸的是後來她與醫生山脅泰助結婚,生有三個女兒。
本來ine是因為混血的身份會拖累女兒,才把女兒交給母親撫養,但沒想到女兒和自己一樣命運多舛,老年時ine在女兒家渡過了餘生。
都說儒生道德高,直秀覺得是屁話,ine是混血兒,一生波折還連累了女兒,歧視混血兒的政策是幕府定的,而幕府以儒學為尊,這樣的儒學不要也罷。或者有人說歐羅巴大陸此時也歧視混血,所以當時的宗教文化和儒學一樣不文明,但比爛隻能說明一樣都是下三濫。
二宮先生從後屋招唿過來那個一直用手巾包頭的女兒,“養而不周,吾之過也。從今之後,汝名為二宮稻。直秀君為證,亦請多多照拂”。說完,父女二人抱頭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