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琢磨,自己離開後,這個世界交給誰呢?按照曆史的走向,是司馬懿統一。自己要不要找司馬懿談談?


    安達想到這裏,自己都笑了,這事情無關緊要,實在不行穩軍師嘛!自己何必費神。


    三國時期能臣武將,上百人,自己安置武將區能住滿。自己要帶走100多萬精兵,留下種子,玉米,紅薯,土豆,地瓜,水稻,小麥,能盡快恢複社會生產力。


    這也讓這個時空的科技提高數倍。留下的糧食作物,不單單是種子,還有相應的農具。曹操戰死有些可惜,安達還是很看好曹操的。


    其他人才也是值得關注的,自己之前招募一些人才,除了那些還有一些人值得招募,自己的人才陣營,更加豐富。


    亂世出英雄,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亂世,才成就英雄之名。


    1、政治人才:


    諸葛亮:蜀漢丞相,殫精竭慮,為蜀漢政權的穩定和發展鞠躬盡瘁。他不僅善於治國理政,製定戰略規劃,還能協調各方勢力,使蜀漢在艱難的環境中得以維持。


    荀彧:曹操的重要謀士,被曹操稱為 “吾之子房”。他為曹操舉薦了眾多人才,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張昭:東吳的重要謀士和大臣,擅長內政管理。孫策臨終時曾囑托孫權 “內事不決問張昭”,可見其在內政方麵的能力得到了認可。


    魯肅:東吳的傑出外交家和戰略家,他促成了孫劉聯盟,為東吳在三國鼎立時期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軍事謀略人才:


    周瑜:東吳大都督,才華橫溢,氣量不凡。在赤壁之戰中,他指揮東吳軍隊與劉備聯軍大敗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3。


    司馬懿: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和權臣,他善於謀略,多次率軍抵禦諸葛亮的北伐,逐漸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


    龐統:與諸葛亮齊名,號 “鳳雛”。他為劉備入川出謀劃策,可惜英年早逝3。


    郭嘉:曹操麾下的重要謀士,足智多謀,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惜英年早逝,曹操對其極為惋惜3。


    3、軍事將領人才:


    張遼:曹魏名將,曾在逍遙津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東吳軍隊,威震江東。


    張飛:蜀漢名將,勇猛無比,與關羽並稱 “萬人敵”。他為蜀漢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性格魯莽,最終被部將所殺。


    太史慈:東吳名將,箭術高超,曾與孫策大戰,不分勝負。後歸降孫策,為東吳效力。


    馬超:蜀漢名將,原是西涼軍閥,後歸降劉備。他武藝高強,在蜀漢的北伐戰爭中表現出色。


    4、外交人才:


    諸葛瑾:東吳大臣,諸葛亮的兄長。他善於外交,多次代表東吳與蜀漢進行溝通和交流,維護了孫劉聯盟的穩定。


    闞澤:東吳謀士,曾向曹操獻詐降書,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孫乾:蜀漢謀士,經常作為使者出使各地,為劉備爭取了不少盟友和支持1。


    5、文學人才:


    曹植:曹操之子,才華橫溢,文學成就極高。他的詩歌、散文等作品風格優美,富有感染力,代表作有《洛神賦》《七步詩》等。


    陳琳:建安七子之一,擅長公文寫作。曾替袁紹寫了罵曹操的檄文,言辭犀利,驚得曹操一身冷汗1。


    楊修:曹操的主簿,才思敏捷,善於文學創作和猜謎。但因過於聰明,觸怒了曹操,最終被曹操所殺。


    科技人才:


    馬鈞:曹魏時期的發明家,改進了織綾機,發明了翻車等農業灌溉工具,對農業生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劉曄:曹魏的謀士和發明家,他發明的投石車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6、奇謀人才:


    法正:原為劉璋部下,後歸降劉備。他善於奇謀,為劉備奪取益州立下了大功。


    賈詡:先後效力於董卓、張繡等勢力,後歸降曹操。他善於謀略,善於自保,被稱為 “毒士”。


    安達看到賈詡這個人,很有感慨。


    賈詡是三國時期一位極具爭議但又富有智慧的重要謀士,他在多方麵都很出色:


    1、智慧超群:


    敏銳的局勢洞察力:賈詡擁有極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局勢判斷力。


    例如在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等人本欲解散軍隊逃亡,賈詡卻能準確地判斷出此時朝廷無力追殺他們,反而建議他們西攻長安,為自己謀得一條生路。


    這一決策不僅讓李傕、郭汜等人獲得了巨大的權力,也讓賈詡在亂世中站穩了腳跟。


    後來在曹操與袁紹對峙時,賈詡準確地分析了曹操和袁紹的優勢劣勢,堅定地支持曹操,認為曹操在謀略、用人等方麵勝過袁紹,最終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取得勝利,賈詡的判斷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色的軍事謀略:在軍事方麵,賈詡的計謀常常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張繡與曹操的對抗中,賈詡兩次為張繡出謀劃策,均讓曹操吃了大虧。第一次是曹操南征張繡,張繡本已投降,但曹操納了張繡的嬸娘,賈詡便建議張繡趁機突襲曹操,此計不僅讓曹操損失慘重,還失去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將典韋;


    第二次曹操再次征討張繡,賈詡又勸張繡不要追擊曹操,張繡不聽,結果中了曹操的埋伏,後來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投降曹操,得以保全性命。


    在關中之戰中,賈詡又為曹操獻上離間計,成功挑撥了馬超和韓遂的關係,使得曹操順利平定關中。


    2、善於自保:


    審時度勢選擇明主:賈詡一生多次易主,但每次都能準確地判斷出局勢的發展和自己的處境,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主公。


    他先是在董卓麾下,董卓死後又跟隨李傕、郭汜,後來轉投張繡,最終歸降曹操。


    在選擇曹操時,賈詡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認為曹操是能夠成就大業的人,並且曹操也有足夠的胸懷容納他這樣的降將23。


    低調行事避免紛爭:歸降曹操後,賈詡深知曹操多疑的性格,所以他行事低調,不與其他謀士爭功,避免引起曹操的猜忌。


    在曹操立嗣的問題上,賈詡也表現得非常謹慎,他暗中支持曹丕,但沒有過早地暴露自己的立場,直到曹操詢問時,他才巧妙地以袁紹、劉表廢長立幼的例子暗示曹操立曹丕為嗣,既幫助了曹丕,又沒有引起曹操的反感。


    3、道德方麵存在爭議:


    計策狠辣不顧百姓:賈詡被稱為 “毒士”,主要是因為他的計策往往過於狠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且不顧及百姓的死活。


    他煽動李傕、郭汜攻打長安,導致長安生靈塗炭,百姓死傷無數,這一行為給漢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讓他背上了 “毒士” 的罵名。


    在為張繡出謀劃策時,他的計策也是以殺傷曹操的有生力量為目標,雖然在戰爭中這是常見的策略,但賈詡的手段過於陰狠,讓人不寒而栗。


    缺乏忠義觀念:在那個講究忠義的時代,賈詡的多次易主行為也被一些人所詬病。


    他不像關羽、諸葛亮等人那樣對主公忠心耿耿,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利益和生存。不過,也有人認為在亂世之中,賈詡的這種行為是一種生存之道,不能以傳統的忠義觀念來苛求他。


    總的來說,賈詡是一個複雜的曆史人物,他的智慧和謀略令人欽佩,但他的狠辣和自保行為也引發了不少爭議。他在三國亂世中憑借自己的能力得以善終,並且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和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其曆史地位不可忽視。


    安達看到這個人,心想,一定要拿下,關鍵時刻,出奇謀,能收獲意外的驚喜。算算時間,劉伯溫帶領眾將領,用了8年的時間,統一全境,算得上百戰之兵。


    安達對劉伯溫說道。“如今一統全境,武力高超的將領,單身無家的士兵統計一下有多少人,願意跟我去本世界維護世界和平。”


    “明白!我這就安排。武將不願意走的怎麽辦?”


    “很好辦,我挑選一些人,不願意走的,就等到他們死好了。”


    劉伯溫聽後微微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續命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星村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星村人並收藏時空續命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