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三個朝廷……


    勃赤斤皆以“蠻人六王爺”的身份,給他們寫去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也是十分奇怪,老生重談“吾為義至,貴秦何意?是賊是己,汝何定?”


    我們蠻人大軍是為了大義而來的,為了給你們趕走造反,貢獻了王都得亂賊。可貴國的秦王是怎麽迴事兒?


    他為什麽要攻擊我們蠻人?


    他到底是大秦的秦王還是大秦的亂賊?


    你們既然自己都說是大齊的正統,你們該如何定義他呢?


    這話就非常的有技巧了,首先把自個兒的嫌疑給摘除,我們不是來占你領土的,我們是來幫你驅賊。但你們這些齊人不地道啊,為什麽要讓李季澤來攻擊我?


    他若是你們承認的秦王,是否意味著你們大齊和我蠻人成為死敵?


    如果你們不承認李季澤是秦王,同為亂賊的話,那亂賊和李季澤聯合了。你們是不是也該幫一幫我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咱們一起消滅李季澤。


    還真別說!


    六王爺的一封信過來,還真是在南方引起了渲染大波。


    無論是佐三通代表的一方朝廷,還是真正由文官集團把控的南方朝廷,以及林家炫的海邊朝廷都非常擔心。


    他們擔心李季澤會激怒了蠻人,他們擔心蠻人真會放任不管,亂賊又打過來。


    因為古代人的愚忠思想,天地君親師!天大地大之後,皇帝老子最大,比你的父母和老師還要重要。


    一旦皇帝死了,忠臣是要哭得死去活來的,不披麻戴孝都說不過去。


    正因為有這種奇怪的思想,亂賊滅掉了北方,皇帝可能死在他們手中,亂賊才是最大的敵人啊。


    至於李季澤所謂的他手中有女帝,大家其實還是不相信的。


    所以,在他們所有人的眼中,主要敵人應該是亂賊而不是蠻人。至於李季澤所謂的“民族大義”,初時看確實非常鬥誌昂揚,確實非常正義。


    但如果按照蠻人所說,他們是來幫忙的,李季澤的大義是站不住腳的!甚至於,對於世人來說,他是不義的一方。


    “家中進了賊,鄰居來幫忙!結果家主和強盜一塊兒打劫鄰居,這豈非是恩將仇報?”


    這種言論在整個南方的官僚階級,非常的盛行。


    為什麽?


    為什麽在李季澤和李鎮北二人,拚死抵抗蠻人的時候,後麵南方的人一個個卻出現了如此奇怪的想法呢?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你看看、你瞧瞧,那南宋趙構和嶽飛2,像不像此情此景。


    前方嶽飛在拚命,嚷嚷著要收複故土,北伐!北伐!北伐!


    而後方的趙構卻是莫伐!莫伐!若是激怒了金人,對方渡過江來揍咱們可如何?別再次上演“搜山檢海抓趙構”了。


    所以,三方朝廷各自的當家人略微一合計,他們絕不承認李季澤是自己人,他必須得是亂賊!跟我們沒關係!


    可如此一來,三方都不承認李季澤是自己人,不是齊軍。那便意味著說,他是亂賊!是和賊一夥兒的。


    我蠻人來幫你抓賊,你主人家縮在後麵,是不是有點不太好?


    你禮貌嗎?你真的禮貌嗎?


    ……


    “針對蠻人要求我們出兵,趕走李季澤一事,諸位愛卿怎麽看?”


    南方朝廷上,“宏宗帝”鄭武看向了堂下諸多大臣,忍不住開口詢問了句。


    一下子群臣議論紛紛了起來。


    果然有人害怕蠻人會記恨他們,等到他們收拾了李季澤和亂賊之後,可能下一個就會是他們。


    如果現在他們不出手幫忙,將來蠻人一旦解決了兩人,以此為借口進攻他們怎麽辦?


    而另外一部分人,就是所謂的“讀書人”,有道義的人。


    這部分人認為,李季澤跟亂賊合作,他就是亂賊!他手中是不可能有陛下的。


    亂賊是害死了陛下的兇手,他們齊人和對方應該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君父之仇既是殺父之仇!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李季澤這個逆賊、叛賊、亂賊!


    他之前就坐視王都淪陷,對君父見死不救,現在居然還和殺父仇人合作,他算個勞什子的“秦王”啊?


    所以發兵!他們應該和“義軍”一起消滅不義的亂賊和叛軍李季澤。


    在這所有聲音之中,有一個不同的聲音卻響起。


    兵部尚書兼任南方朝廷內閣大學士的阮大英。


    “啟奏陛下,那李季澤是本朝先帝親封的兵馬大元帥,更是我齊人!怎能與之為敵啊?”


    他說得對,你鄭武的法統上來說,可能還沒有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值錢的。


    名義上你是皇帝,但你所占的地盤也就南方的三分之一,隔壁還有倆呢。人家李季澤可是在北方,先帝一統的情況下冊封的。


    其次……


    阮大英目光冷冷地掃視了四周一圈,而後便嗬斥一句,“古人言,唇亡齒寒!諸位莫不成以為,李季澤和亂賊倒下之後,我等還能和蠻人心平氣和地談判?”


    “非也!”


    這時候,內閣群輔中一人站了出來,直接唱反調。


    “阮閣老,這話不對吧?何謂賊?李季澤和亂賊是不是賊?蠻人又怎是賊?古人教導我等,知恩圖報、明辨是非。蠻人來助我等平亂,我等卻把坐視亂賊和亂軍聯手,這可是聖學之道啊?”


    說話這人叫陳群,他是群輔。


    這裏得說一下內閣中,有首輔、次輔和群輔,也就是說陳群的地位是在阮大英之下的。


    正因為如此,官場即戰場,唇槍舌戰不見血的戰鬥。再加之,大齊官場的黨爭尿性,為反對而反對!


    但凡是我的政敵,你擁護的我就反對!你反對的我就擁護!


    你阮大英不是擁護李季澤,不是擁護他所謂的“民族大義”嗎?


    那好!我就反對他。


    看到如此的阿q,如此的腦殘,阮大英氣得夠嗆。


    “陳群,你到底在胡說八道什麽?我說的是生死相關,是關乎民族生存,你到底在胡咧咧什麽鬼?”


    “我說的是聖賢之道,是人無信而無立足之根本啊!倒是你,隻講究所謂的利益,枉讀聖賢書啊!”


    “我草xxoo,老子打死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帝上岸斬功臣,逼我黃袍加上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森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森森並收藏女帝上岸斬功臣,逼我黃袍加上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