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與鄰居們寒暄過後,便轉身迴到了自己的小院。
此時,陽光已經升得老高,暖烘烘地灑在身上,驅散了清晨殘留的一絲涼意。那扇有些歲月斑駁的院門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 “吱呀” 的輕響。
院門外,是一條狹窄的小巷,地麵由大小不一的青石板鋪就,石板之間的縫隙裏長著星星點點的青苔和不知名的小草。
小巷兩旁錯落著幾戶人家,房屋多是用磚石和木頭搭建而成,牆壁上的白灰有些脫落,露出了裏麵暗灰色的磚石,給人一種古樸而真實的感覺。
有些人家的門口擺放著幾張破舊的椅子,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正坐在那裏,曬著太陽,嘮著家常。他們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但眼神中透著寧靜與祥和,手中的煙袋鍋子不時地冒出幾縷青煙,緩緩升騰在空氣中,混合著淡淡的飯菜香氣,彌漫在整個小巷。
院子的圍牆不高,是用土坯砌成的,上麵爬滿了綠色的藤蔓。
藤蔓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翠綠的光澤,偶爾還會開出幾朵不知名的小花,紅的、紫的、白的,點綴在一片翠綠之中,煞是好看。
圍牆的一角,有一棵歪脖子槐樹,樹幹粗壯,樹皮粗糙而幹裂,樹枝向著四麵八方伸展著,像是一把巨大的遮陽傘,為小院遮擋了不少陽光。
槐樹上掛著一個破舊的鳥巢,幾隻麻雀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似乎在討論著什麽新鮮事兒。
走進院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不大的空地,地麵用細碎的石子鋪成,石子被歲月磨得圓潤光滑。
空地的邊緣種著幾株月季花,雖然花期已過,但依然枝繁葉茂,綠色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張三訴說著曾經的嬌豔。
院子的角落裏,堆放著一些雜物,有破舊的農具、幹裂的水缸,還有一些不知道用途的木頭架子,這些雜物上都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灰塵,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動過了。
靠近屋子的地方,有一個用石頭砌成的花壇,花壇裏種著幾株不知名的草藥,葉子細長而翠綠,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張三心想,這些草藥或許是老秀才以前用來調理身體或者治病的吧。
花壇旁邊,有一口水井,井口不大,周圍的石頭被井繩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凹槽,井口的邊緣還長著一些青苔,綠油油的,鮮嫩欲滴。
屋子的牆壁是用土坯和木頭混合搭建而成的,外麵刷了一層白灰,如今白灰已經有些剝落,露出了裏麵的土坯和木頭框架。
屋頂上的瓦片參差不齊,有些地方還長出了幾株野草,在風中瑟瑟發抖。窗戶是用木頭做的,窗框已經有些腐朽,糊在上麵的窗戶紙也破了幾個洞,透過洞可以看到屋內昏暗的光線。
張三站在院子當中,環顧四周,開始仔細打量這個即將成為自己新家的地方。
牆角處,幾個舊陶罐歪歪斜斜地擺放著,有的肚子上還帶著幾塊黑褐色的汙漬,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張三走上前去,輕輕拍了拍陶罐,罐身發出沉悶的聲響。
少年心想,這些陶罐以前肯定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老秀才閑暇時就會在這兒擺弄它們,澆水、施肥、修剪枝葉,就像嗬護自己的孩子一般。
如今,雖然花草早已不見蹤影,但這些陶罐依然堅守在這裏,仿佛在等待著新主人的到來,繼續訴說那些關於歲月和美好的故事。
走進屋內,光線一下子暗了下來,屋內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像是多年未翻動的書頁散發出來的味道。
一張木桌擺在屋子中央,桌麵布滿了劃痕和汙漬,有些地方的漆已經剝落,露出了裏麵粗糙的木質紋理。
幾把椅子零散地分布在四周,樣式簡單樸素,有的腿已經不太穩當,張三輕輕坐上去,椅子便發出 “嘎吱嘎吱” 的抗議聲。
那張床靠著牆,床頭的木板有些鬆動,床幃的顏色也變得灰暗,不過被洗得幹幹淨淨,整齊地搭在床邊,看得出來之前的主人是個愛幹淨的人。牆壁上掛著幾幅字畫,紙張因為年代久遠而微微泛黃,邊角也有些卷曲。
張三湊近一看,畫上的山水清幽淡雅,花鳥栩栩如生,雖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每一筆每一劃都透著一股認真勁兒,想必是老秀才閑暇時的得意之作。張三用手輕輕觸摸著那些字畫,仿佛能感受到老秀才當年在這屋子裏,對著窗外的景色,蘸墨揮毫,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那份寧靜與愜意讓張三心生向往。
張三卷起袖子,決定先從打掃院子開始。
他拿起靠在牆邊的掃帚,這掃帚的竹枝被磨得溜光水滑,手柄也因為長時間的使用而變得溫潤。他雙手握住掃帚,輕輕地揮動起來,動作不緊不慢,有條不紊。
地上的落葉和灰塵在掃帚的驅趕下,慢慢聚攏在一起,發出 “沙沙” 的聲響,就像一群調皮的孩子在嬉戲打鬧。
張三先從院子的角落開始清掃,那裏堆積著厚厚的一層落葉,有些已經幹枯得不成樣子,用腳輕輕一踩,就碎成了粉末;還有些半幹不濕的,黏在地上,張三隻好用力地多掃幾下。他把落葉一點點地掃到院子中間,堆成一個小堆。
啾啾在一旁的樹枝上歡快地蹦躂著,一會兒跳到這根樹枝上,一會兒又飛到那根樹枝上,黑豆般的眼睛緊緊盯著張三的一舉一動,嘴裏時不時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仿佛在給張三加油打氣。
它那小巧的身影在枝葉間穿梭自如,黑色的羽毛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微光,就像一個靈動的小精靈,給這個略顯安靜的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氣。
打掃完院子,張三來到水井邊。井口不大,周圍的石頭被井繩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凹槽,井口的邊緣也長著一些青苔,綠油油的,鮮嫩欲滴。
張三放下水桶,“噗通” 一聲,水桶掉進水裏,濺起一圈小小的水花。不一會兒,他便吃力地提上來滿滿一桶井水。井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桶底的沙石,還冒著絲絲涼氣。
張三將抹布浸濕,雙手用力擰幹,然後開始仔細地擦拭屋內的桌椅。他先從桌子開始,抹布在桌麵上緩緩移動,擦去了一層厚厚的灰塵,露出了桌麵原本的顏色。
張三發現桌麵上有一些被蟲蛀的小孔,他皺了皺眉頭,心想等會兒得找些東西把這些洞補上,不然這桌子用不了多久就會散架。他又蹲下身來,擦拭桌腿,桌腿上的汙漬特別頑固,張三不得不使勁地擦,沒多時便累得他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擦拭椅子的時候,張三發現有一把椅子的靠背鬆動了,他找來一根繩子,把靠背和椅子的框架緊緊地綁在一起,試了試,覺得牢固了許多。
他一邊幹活,一邊哼起了小時候在武曲縣聽過的小曲兒,雖然曲調有些生疏,但在這空蕩蕩的屋子裏卻顯得格外溫馨。
在擦拭那張木桌時,張三的手指無意間觸碰到桌麵的一角,感覺有些凹凸不平。他好奇地低下頭,仔細一看,原來是幾行被歲月侵蝕得有些模糊的小字。
他湊近臉,辨認了好一會兒,才看清上麵寫著:“陋室雖簡心自寬,花草相伴歲月安。墨香悠悠情意在,願留清寧在人間。”
張三的手指輕輕撫摸著那些字跡,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他仿佛看到了老秀才在無數個夜晚,坐在這張桌子前,借著昏黃的燈光,一筆一劃地寫下這首詩,臉上帶著滿足而平靜的笑容。
這小小的院子,承載著老秀才的淡泊與寧靜,如今這份寧靜與堅守交到了他的手上,張三覺得自己不能辜負這份信任,一定要讓這個院子重新煥發生機。
張三準備將院子裏的花草也重新修剪了一番。
雖然現在不是花期,但那些綠植長得鬱鬱蔥蔥,充滿了生命力。他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著枝葉,每剪一下都要停下來看看,生怕剪壞了。他走到一叢長得有些雜亂無章的灌木前,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然後開始動手修剪。
剪刀在枝葉間穿梭,發出 “哢嚓哢嚓” 的聲音,那些多餘的枝葉紛紛掉落下來,散落在地上。張三把剪掉的枝葉收攏起來,堆在一旁,打算等會兒用來生火做飯。
在修剪的過程中,張三發現了一些被雜草掩蓋的花苗,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向他打招唿。
張三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他輕輕地把雜草拔掉,圍著花苗培了些土,又澆了一點水,嘴裏念叨著:“小家夥們,好好長,以後這院子就靠你們裝點了。”
忙碌了大半天,張三終於把院子收拾得煥然一新。
他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院子裏的一棵大樹下,然後緩緩坐下,長舒了一口氣。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落在他的身上,暖融融的。微風輕輕拂過臉頰,帶來陣陣花香和泥土的氣息,讓人陶醉不已。張三閉上眼睛,靜靜地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與愜意。
他聽到了不遠處傳來的陣陣鳥鳴聲,還有鄰居家偶爾傳出的幾聲犬吠,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卷。
張三的思緒漸漸飄遠,開始思考起今後的生活。
如今他靈力全無,在這清平鎮,必須得找個謀生的法子。他想起了小時候在村裏看到的那些手藝人,有木匠、鐵匠、裁縫,他們靠著自己的手藝,日子過得雖然不算富裕,但也安穩踏實。
張三心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學一門手藝呢?或者去給人打打零工,掙點辛苦錢。
他又想到自己在清風門也讀過不少書,也許可以去私塾找份教書的差事?不過,這清平鎮的私塾會不會願意收留他這個外鄉人呢?張三的腦海裏不停地轉著各種念頭,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意。
但在這一刻,張三決定先把這些煩惱拋到一邊,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
此時,陽光已經升得老高,暖烘烘地灑在身上,驅散了清晨殘留的一絲涼意。那扇有些歲月斑駁的院門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 “吱呀” 的輕響。
院門外,是一條狹窄的小巷,地麵由大小不一的青石板鋪就,石板之間的縫隙裏長著星星點點的青苔和不知名的小草。
小巷兩旁錯落著幾戶人家,房屋多是用磚石和木頭搭建而成,牆壁上的白灰有些脫落,露出了裏麵暗灰色的磚石,給人一種古樸而真實的感覺。
有些人家的門口擺放著幾張破舊的椅子,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正坐在那裏,曬著太陽,嘮著家常。他們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但眼神中透著寧靜與祥和,手中的煙袋鍋子不時地冒出幾縷青煙,緩緩升騰在空氣中,混合著淡淡的飯菜香氣,彌漫在整個小巷。
院子的圍牆不高,是用土坯砌成的,上麵爬滿了綠色的藤蔓。
藤蔓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翠綠的光澤,偶爾還會開出幾朵不知名的小花,紅的、紫的、白的,點綴在一片翠綠之中,煞是好看。
圍牆的一角,有一棵歪脖子槐樹,樹幹粗壯,樹皮粗糙而幹裂,樹枝向著四麵八方伸展著,像是一把巨大的遮陽傘,為小院遮擋了不少陽光。
槐樹上掛著一個破舊的鳥巢,幾隻麻雀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似乎在討論著什麽新鮮事兒。
走進院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不大的空地,地麵用細碎的石子鋪成,石子被歲月磨得圓潤光滑。
空地的邊緣種著幾株月季花,雖然花期已過,但依然枝繁葉茂,綠色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張三訴說著曾經的嬌豔。
院子的角落裏,堆放著一些雜物,有破舊的農具、幹裂的水缸,還有一些不知道用途的木頭架子,這些雜物上都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灰塵,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動過了。
靠近屋子的地方,有一個用石頭砌成的花壇,花壇裏種著幾株不知名的草藥,葉子細長而翠綠,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張三心想,這些草藥或許是老秀才以前用來調理身體或者治病的吧。
花壇旁邊,有一口水井,井口不大,周圍的石頭被井繩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凹槽,井口的邊緣還長著一些青苔,綠油油的,鮮嫩欲滴。
屋子的牆壁是用土坯和木頭混合搭建而成的,外麵刷了一層白灰,如今白灰已經有些剝落,露出了裏麵的土坯和木頭框架。
屋頂上的瓦片參差不齊,有些地方還長出了幾株野草,在風中瑟瑟發抖。窗戶是用木頭做的,窗框已經有些腐朽,糊在上麵的窗戶紙也破了幾個洞,透過洞可以看到屋內昏暗的光線。
張三站在院子當中,環顧四周,開始仔細打量這個即將成為自己新家的地方。
牆角處,幾個舊陶罐歪歪斜斜地擺放著,有的肚子上還帶著幾塊黑褐色的汙漬,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張三走上前去,輕輕拍了拍陶罐,罐身發出沉悶的聲響。
少年心想,這些陶罐以前肯定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老秀才閑暇時就會在這兒擺弄它們,澆水、施肥、修剪枝葉,就像嗬護自己的孩子一般。
如今,雖然花草早已不見蹤影,但這些陶罐依然堅守在這裏,仿佛在等待著新主人的到來,繼續訴說那些關於歲月和美好的故事。
走進屋內,光線一下子暗了下來,屋內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像是多年未翻動的書頁散發出來的味道。
一張木桌擺在屋子中央,桌麵布滿了劃痕和汙漬,有些地方的漆已經剝落,露出了裏麵粗糙的木質紋理。
幾把椅子零散地分布在四周,樣式簡單樸素,有的腿已經不太穩當,張三輕輕坐上去,椅子便發出 “嘎吱嘎吱” 的抗議聲。
那張床靠著牆,床頭的木板有些鬆動,床幃的顏色也變得灰暗,不過被洗得幹幹淨淨,整齊地搭在床邊,看得出來之前的主人是個愛幹淨的人。牆壁上掛著幾幅字畫,紙張因為年代久遠而微微泛黃,邊角也有些卷曲。
張三湊近一看,畫上的山水清幽淡雅,花鳥栩栩如生,雖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每一筆每一劃都透著一股認真勁兒,想必是老秀才閑暇時的得意之作。張三用手輕輕觸摸著那些字畫,仿佛能感受到老秀才當年在這屋子裏,對著窗外的景色,蘸墨揮毫,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那份寧靜與愜意讓張三心生向往。
張三卷起袖子,決定先從打掃院子開始。
他拿起靠在牆邊的掃帚,這掃帚的竹枝被磨得溜光水滑,手柄也因為長時間的使用而變得溫潤。他雙手握住掃帚,輕輕地揮動起來,動作不緊不慢,有條不紊。
地上的落葉和灰塵在掃帚的驅趕下,慢慢聚攏在一起,發出 “沙沙” 的聲響,就像一群調皮的孩子在嬉戲打鬧。
張三先從院子的角落開始清掃,那裏堆積著厚厚的一層落葉,有些已經幹枯得不成樣子,用腳輕輕一踩,就碎成了粉末;還有些半幹不濕的,黏在地上,張三隻好用力地多掃幾下。他把落葉一點點地掃到院子中間,堆成一個小堆。
啾啾在一旁的樹枝上歡快地蹦躂著,一會兒跳到這根樹枝上,一會兒又飛到那根樹枝上,黑豆般的眼睛緊緊盯著張三的一舉一動,嘴裏時不時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仿佛在給張三加油打氣。
它那小巧的身影在枝葉間穿梭自如,黑色的羽毛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微光,就像一個靈動的小精靈,給這個略顯安靜的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氣。
打掃完院子,張三來到水井邊。井口不大,周圍的石頭被井繩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凹槽,井口的邊緣也長著一些青苔,綠油油的,鮮嫩欲滴。
張三放下水桶,“噗通” 一聲,水桶掉進水裏,濺起一圈小小的水花。不一會兒,他便吃力地提上來滿滿一桶井水。井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桶底的沙石,還冒著絲絲涼氣。
張三將抹布浸濕,雙手用力擰幹,然後開始仔細地擦拭屋內的桌椅。他先從桌子開始,抹布在桌麵上緩緩移動,擦去了一層厚厚的灰塵,露出了桌麵原本的顏色。
張三發現桌麵上有一些被蟲蛀的小孔,他皺了皺眉頭,心想等會兒得找些東西把這些洞補上,不然這桌子用不了多久就會散架。他又蹲下身來,擦拭桌腿,桌腿上的汙漬特別頑固,張三不得不使勁地擦,沒多時便累得他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擦拭椅子的時候,張三發現有一把椅子的靠背鬆動了,他找來一根繩子,把靠背和椅子的框架緊緊地綁在一起,試了試,覺得牢固了許多。
他一邊幹活,一邊哼起了小時候在武曲縣聽過的小曲兒,雖然曲調有些生疏,但在這空蕩蕩的屋子裏卻顯得格外溫馨。
在擦拭那張木桌時,張三的手指無意間觸碰到桌麵的一角,感覺有些凹凸不平。他好奇地低下頭,仔細一看,原來是幾行被歲月侵蝕得有些模糊的小字。
他湊近臉,辨認了好一會兒,才看清上麵寫著:“陋室雖簡心自寬,花草相伴歲月安。墨香悠悠情意在,願留清寧在人間。”
張三的手指輕輕撫摸著那些字跡,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他仿佛看到了老秀才在無數個夜晚,坐在這張桌子前,借著昏黃的燈光,一筆一劃地寫下這首詩,臉上帶著滿足而平靜的笑容。
這小小的院子,承載著老秀才的淡泊與寧靜,如今這份寧靜與堅守交到了他的手上,張三覺得自己不能辜負這份信任,一定要讓這個院子重新煥發生機。
張三準備將院子裏的花草也重新修剪了一番。
雖然現在不是花期,但那些綠植長得鬱鬱蔥蔥,充滿了生命力。他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著枝葉,每剪一下都要停下來看看,生怕剪壞了。他走到一叢長得有些雜亂無章的灌木前,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然後開始動手修剪。
剪刀在枝葉間穿梭,發出 “哢嚓哢嚓” 的聲音,那些多餘的枝葉紛紛掉落下來,散落在地上。張三把剪掉的枝葉收攏起來,堆在一旁,打算等會兒用來生火做飯。
在修剪的過程中,張三發現了一些被雜草掩蓋的花苗,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向他打招唿。
張三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他輕輕地把雜草拔掉,圍著花苗培了些土,又澆了一點水,嘴裏念叨著:“小家夥們,好好長,以後這院子就靠你們裝點了。”
忙碌了大半天,張三終於把院子收拾得煥然一新。
他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院子裏的一棵大樹下,然後緩緩坐下,長舒了一口氣。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落在他的身上,暖融融的。微風輕輕拂過臉頰,帶來陣陣花香和泥土的氣息,讓人陶醉不已。張三閉上眼睛,靜靜地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與愜意。
他聽到了不遠處傳來的陣陣鳥鳴聲,還有鄰居家偶爾傳出的幾聲犬吠,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卷。
張三的思緒漸漸飄遠,開始思考起今後的生活。
如今他靈力全無,在這清平鎮,必須得找個謀生的法子。他想起了小時候在村裏看到的那些手藝人,有木匠、鐵匠、裁縫,他們靠著自己的手藝,日子過得雖然不算富裕,但也安穩踏實。
張三心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學一門手藝呢?或者去給人打打零工,掙點辛苦錢。
他又想到自己在清風門也讀過不少書,也許可以去私塾找份教書的差事?不過,這清平鎮的私塾會不會願意收留他這個外鄉人呢?張三的腦海裏不停地轉著各種念頭,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意。
但在這一刻,張三決定先把這些煩惱拋到一邊,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