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基地醫院,腦外科。
寧斐坐在輪椅上,女護士推著,巴頓上校也來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一名穿著白大褂,頭發禿頂的腦外科醫生,用手指按壓寧斐頭部的幾處位置檢查,隨後又查看桌上新拍攝的腦部組織結構全息圖像,和受傷時的那一幅對比,神經係統修複的非常完美,幾乎沒有什麽痕跡,堪稱腦外科醫學奇跡,醫生連連讚歎。
隨後這名腦外科醫生在新拍攝的那幅全息圖像中,用計算機程序增加了腦部功能區域劃分結構模型,模型上標示出了大腦、小腦、腦幹、垂體等組織,又在這個基礎上生成了由不同顏色標識的區塊,區分行為及情感區、運動區、感覺區、信息處理區、語言區、聽覺區、視覺區等等。然後將兩幅全息合成在一起,那道高能粒子束造成的傷痕穿過了運動區、感覺區,堪堪挨著信息處理區。
功能區域的損傷會造成相應人體機能是事實,但修複工作確實已經非常完美,目前經過細致的檢查可以確定的是,感覺區和信息處理區所屬的人體機能沒有出現問題。
“按照之前的圖像來看,這道創傷穿透了頭骨,沿著直線對運動區和感覺區造成了明顯的破壞,這會導致人體功能障礙以及其他疾病,就像運動區的損傷應該是目前有運動行為障礙的原因,此外輻射出來的能量,對周圍的區域也造成的損傷,隻不過這些組織損傷目前被修複了”,腦外科醫生細致講解道。
“維納醫生,我不能理解這種解釋,為什麽被修複的運動區還會造成運動功能障礙?”,巴頓對這方麵並不了解,困惑問道。
腦外科醫生維納把腦部的全息圖像放大,講視角進入到微觀的層麵,不急不緩地解釋說:“人的大腦是我們身體裏最精密的儀器,擁有數以千億計的腦細胞位於大腦皮層和蛋白質中,可存儲上千億個信息,每個細胞需要與其他數千上萬個細胞進行交流,每秒通過大腦的上百萬個信號使我們能夠思想,思想每小時遊走數百公裏,擁有超過一百兆的交錯路線......”
“醫生,維納醫生,呃……我……麻煩請停一下……”,寧斐聽的頭大,可是這位看起來學識淵博到禿頂的維納醫生喜歡喋喋不休,沒有講到自己最關心最心急的點,“其實你不需要講解地如此細致,我完全相信你的專業知識,但是恕我冒昧地請求你,簡明扼要一點兒,求你了!”
“唔,好的,但是年輕人,了解知識總歸有益,這對你沒有壞處”,腦外科醫生又頓了頓,大概是在總結,也能體會病人焦慮的心情,“總而言之就是,大腦是最複雜的機器,現代醫學所知仍然有限,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研究其結構和功能來治療疾病,但此外很麻煩的一點是意識層麵,我們對意識層麵的東西無法證實和證偽,心理學家們也沒有科學的方法體係研究它,而你所麵臨的問題,是組織結構已經修複,但在意識的層麵上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當然這也隻是個猜測,也許我們的機器還不夠精密。”
巴頓畢竟不是這個領域的,聽的一頭霧水。
寧斐若有所思,大致有些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人的大腦就像一台非常複雜的計算器,即使所有的硬件都沒有問題,也有可能在軟件層麵上出錯,而引起肢體運動障礙?”
維納醫生點點頭,“這麽比喻盡管粗略,但大致也是這個意思。這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你除了肢體運動障礙以外,還有其他的特殊症狀嗎,尤其是精神和意識層麵?”
“在我昏迷的時期,並沒有完全失去意識,我做了很多夢,非常漫長、煎熬,關於什麽都有,宇宙、毀滅、存在,我從來沒有見過那些詭譎的畫麵,但是很多細節我都不記得了”,寧斐迴憶到。
“忘掉是很正常的,那是你潛意識的活動,潛意識不受邏輯的約束,什麽都有可能出現,甚至很多創造性的東西,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靈感也是來源於此”,維納醫生意識到自己又說偏題了,趕忙迴過話題,繼續問:“那有沒有夢見關於人的情節,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人,或者人生中或近或遠某些重要的事情,即使這些人和事情偏於陰暗、暴力和痛苦的?”
寧斐努力地去迴憶,搜索夢境的殘留記憶,卻很破碎零散,皺著眉有些悲傷道:“我曾夢見過這樣一個情節,有一些人,我記不清樣子,但那裏麵有一個是我的母親,她站在那裏似乎是在等什麽,我跑向她,但我沒有辦法觸及她,她好像對我說了一些話,但我還是聽不清楚,模糊了。”
“他母親已經不在了”,巴頓向維納醫生解釋。
“我很抱歉~”
“沒關係”,寧斐搖了搖頭道。
“夢境中的意象往往與現實關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情景有的與現實統一,有的與現實完全相反,這些東西原本就存在你的潛意識裏”,維納醫生調整大腦全息圖像的角度,將右腦獨立顯示,繼續道:“這道創傷穿透了右腦,右腦又稱之為潛意識腦和本能腦,擁有圖像化機能和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等,輻射帶來的影響可能使這個領域發生了一些我們未知的變化,而肢體運動障礙,隻是發生在潛意識領域裏的未知變化的某一外在表現,就如唿應了那個夢境裏,你無法跑到你母親身邊的情節,在這背後,可能是你潛意識裏對於曾經無法挽迴某些重要的事和人,而產生的心靈創傷。”
“那到底應該怎麽辦呢?”,巴頓實在忍不住問。
迎著眾人不解的目光,維納醫生眼神微微有點閃爍,然後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辦法般,一拍腦袋,便在書架上尋找起來,從上往下數的第二層,找出來一本書,撣了撣灰塵,本想遞給寧斐,最後卻是輕輕放在寧斐的腿上。
一本書,《自卑與超越》,是這本書的名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一名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個體心理學創始人,寧斐不明白維納醫生的意思。
“解鈴還須係鈴人,我覺得它或許能幫你,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禿頭的腦外科醫生維納表情認真,一字一句道:“永遠不要喪失對未來和自己的信心,命運在你的手中。”
......
維納醫生沒有給寧斐進行任何藥物治療。
寧斐的情緒還是有些低落,但看得出來已經少了很多焦慮了,多給他一些時間,最關鍵的在於他自己。巴頓為了讓寧斐感覺好些,沒有讓他繼續待在醫院的病房裏,給他安排了一個獨立的房間,也沒有安排護士繼續照顧他,而是給他換了把電動輪椅,能滿足一些不複雜的行動。
巴頓還罕見地開了個玩笑,對寧斐說:“真遺憾你沒有被剃成光頭,否則配上這把椅子,你就是查爾斯·澤維爾。”
</p>
基地醫院,腦外科。
寧斐坐在輪椅上,女護士推著,巴頓上校也來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一名穿著白大褂,頭發禿頂的腦外科醫生,用手指按壓寧斐頭部的幾處位置檢查,隨後又查看桌上新拍攝的腦部組織結構全息圖像,和受傷時的那一幅對比,神經係統修複的非常完美,幾乎沒有什麽痕跡,堪稱腦外科醫學奇跡,醫生連連讚歎。
隨後這名腦外科醫生在新拍攝的那幅全息圖像中,用計算機程序增加了腦部功能區域劃分結構模型,模型上標示出了大腦、小腦、腦幹、垂體等組織,又在這個基礎上生成了由不同顏色標識的區塊,區分行為及情感區、運動區、感覺區、信息處理區、語言區、聽覺區、視覺區等等。然後將兩幅全息合成在一起,那道高能粒子束造成的傷痕穿過了運動區、感覺區,堪堪挨著信息處理區。
功能區域的損傷會造成相應人體機能是事實,但修複工作確實已經非常完美,目前經過細致的檢查可以確定的是,感覺區和信息處理區所屬的人體機能沒有出現問題。
“按照之前的圖像來看,這道創傷穿透了頭骨,沿著直線對運動區和感覺區造成了明顯的破壞,這會導致人體功能障礙以及其他疾病,就像運動區的損傷應該是目前有運動行為障礙的原因,此外輻射出來的能量,對周圍的區域也造成的損傷,隻不過這些組織損傷目前被修複了”,腦外科醫生細致講解道。
“維納醫生,我不能理解這種解釋,為什麽被修複的運動區還會造成運動功能障礙?”,巴頓對這方麵並不了解,困惑問道。
腦外科醫生維納把腦部的全息圖像放大,講視角進入到微觀的層麵,不急不緩地解釋說:“人的大腦是我們身體裏最精密的儀器,擁有數以千億計的腦細胞位於大腦皮層和蛋白質中,可存儲上千億個信息,每個細胞需要與其他數千上萬個細胞進行交流,每秒通過大腦的上百萬個信號使我們能夠思想,思想每小時遊走數百公裏,擁有超過一百兆的交錯路線......”
“醫生,維納醫生,呃……我……麻煩請停一下……”,寧斐聽的頭大,可是這位看起來學識淵博到禿頂的維納醫生喜歡喋喋不休,沒有講到自己最關心最心急的點,“其實你不需要講解地如此細致,我完全相信你的專業知識,但是恕我冒昧地請求你,簡明扼要一點兒,求你了!”
“唔,好的,但是年輕人,了解知識總歸有益,這對你沒有壞處”,腦外科醫生又頓了頓,大概是在總結,也能體會病人焦慮的心情,“總而言之就是,大腦是最複雜的機器,現代醫學所知仍然有限,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研究其結構和功能來治療疾病,但此外很麻煩的一點是意識層麵,我們對意識層麵的東西無法證實和證偽,心理學家們也沒有科學的方法體係研究它,而你所麵臨的問題,是組織結構已經修複,但在意識的層麵上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當然這也隻是個猜測,也許我們的機器還不夠精密。”
巴頓畢竟不是這個領域的,聽的一頭霧水。
寧斐若有所思,大致有些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人的大腦就像一台非常複雜的計算器,即使所有的硬件都沒有問題,也有可能在軟件層麵上出錯,而引起肢體運動障礙?”
維納醫生點點頭,“這麽比喻盡管粗略,但大致也是這個意思。這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你除了肢體運動障礙以外,還有其他的特殊症狀嗎,尤其是精神和意識層麵?”
“在我昏迷的時期,並沒有完全失去意識,我做了很多夢,非常漫長、煎熬,關於什麽都有,宇宙、毀滅、存在,我從來沒有見過那些詭譎的畫麵,但是很多細節我都不記得了”,寧斐迴憶到。
“忘掉是很正常的,那是你潛意識的活動,潛意識不受邏輯的約束,什麽都有可能出現,甚至很多創造性的東西,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靈感也是來源於此”,維納醫生意識到自己又說偏題了,趕忙迴過話題,繼續問:“那有沒有夢見關於人的情節,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人,或者人生中或近或遠某些重要的事情,即使這些人和事情偏於陰暗、暴力和痛苦的?”
寧斐努力地去迴憶,搜索夢境的殘留記憶,卻很破碎零散,皺著眉有些悲傷道:“我曾夢見過這樣一個情節,有一些人,我記不清樣子,但那裏麵有一個是我的母親,她站在那裏似乎是在等什麽,我跑向她,但我沒有辦法觸及她,她好像對我說了一些話,但我還是聽不清楚,模糊了。”
“他母親已經不在了”,巴頓向維納醫生解釋。
“我很抱歉~”
“沒關係”,寧斐搖了搖頭道。
“夢境中的意象往往與現實關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情景有的與現實統一,有的與現實完全相反,這些東西原本就存在你的潛意識裏”,維納醫生調整大腦全息圖像的角度,將右腦獨立顯示,繼續道:“這道創傷穿透了右腦,右腦又稱之為潛意識腦和本能腦,擁有圖像化機能和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等,輻射帶來的影響可能使這個領域發生了一些我們未知的變化,而肢體運動障礙,隻是發生在潛意識領域裏的未知變化的某一外在表現,就如唿應了那個夢境裏,你無法跑到你母親身邊的情節,在這背後,可能是你潛意識裏對於曾經無法挽迴某些重要的事和人,而產生的心靈創傷。”
“那到底應該怎麽辦呢?”,巴頓實在忍不住問。
迎著眾人不解的目光,維納醫生眼神微微有點閃爍,然後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辦法般,一拍腦袋,便在書架上尋找起來,從上往下數的第二層,找出來一本書,撣了撣灰塵,本想遞給寧斐,最後卻是輕輕放在寧斐的腿上。
一本書,《自卑與超越》,是這本書的名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一名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個體心理學創始人,寧斐不明白維納醫生的意思。
“解鈴還須係鈴人,我覺得它或許能幫你,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禿頭的腦外科醫生維納表情認真,一字一句道:“永遠不要喪失對未來和自己的信心,命運在你的手中。”
......
維納醫生沒有給寧斐進行任何藥物治療。
寧斐的情緒還是有些低落,但看得出來已經少了很多焦慮了,多給他一些時間,最關鍵的在於他自己。巴頓為了讓寧斐感覺好些,沒有讓他繼續待在醫院的病房裏,給他安排了一個獨立的房間,也沒有安排護士繼續照顧他,而是給他換了把電動輪椅,能滿足一些不複雜的行動。
巴頓還罕見地開了個玩笑,對寧斐說:“真遺憾你沒有被剃成光頭,否則配上這把椅子,你就是查爾斯·澤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