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天剛剛亮起。


    李隆基決定召見李瑁。


    李瑁在壽王府內接到李隆基的召見,雖心生疑惑,卻不敢怠慢,立刻起身趕往皇宮。


    ……


    太極殿內。


    李隆基端坐在龍椅上,神情肅穆。


    李亨陪同於側,時不時的掃視李瑁一眼。


    “壽王,近日局勢漸穩,有一事朕需你親自前往南方解決。”李隆基直接切入正題。


    李瑁微微一愣,心中有所預感,沉聲問道:“敢問父皇,不知何事讓您如此掛懷?”


    李隆基目光銳利,緩緩說道:“南方突遭水災,朕擔心生民苦楚,望你前去治理災情,安撫地方。”


    李瑁心中一凜,明白此事絕不會如此簡單。


    南方不僅有水災,更隱藏著叛亂的暗流。


    眼下卻不得不接下此重任,“兒臣領命,定不負重托。”


    李隆基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繼續補充:“南方形勢複雜,朕觀你心思細密,但也要小心行事。”


    李瑁拱手抱拳行禮說道:“兒臣謹遵聖命。”


    離開太極殿後,李瑁心中略顯沉重,


    這哪裏是救災,分明就是去平叛亂。


    災荒四起,難民增多,叛亂必然越發嚴重。


    李瑁迴到府中,特別召見王氏交代一樁秘密。


    “王氏,我離開長安期間,王妃楊玉環就托於你處,務必謹慎。”李瑁低聲說道。


    王氏心領神會,點頭應諾,“王爺放心,我自會照料好王妃,絕不會被人發覺。”


    “你隻需令其在道館以避耳目,別讓她輕易露麵即可。”李瑁再次叮囑,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舍。


    “妾身定不會讓王爺失望。”王氏一口答應。


    心底確是既擔憂又羨慕。


    但為了能夠在李瑁心中留下一個位置,王氏還是自己說服了自己……


    安排妥當後,李瑁細察關於南方情報,此行九死一生,還需謹慎行事。


    就在李瑁啟程前夕,一道急報入府。


    “王爺,南方水災成因背後有可疑之處,需多加提防。”阿福眉頭緊鎖地匯報。


    李瑁聽罷,心頭微震,“看來這次不僅是天災。”


    “王爺是否需要再召集人手?”丘天齊問道。


    李瑁麵色凝重的說道:“派遣一支隊伍,先我們一步提前抵達南方水患最嚴重的區域,務必要搜集詳細的情報。”


    交代完一切之後,李瑁帶著一支精簡得力的親兵隊伍啟程南下。


    此時,宮中傳來新的動向。


    “聖上,壽王此行是否真的隻是為了治理水災?”李亨終於按捺不住心頭的狐疑,側身轉向李隆基。


    李隆基麵露微笑,目光若有所指,“亨兒,壽王一去,長安便明了許多,特別是宮廷之事。”


    李亨似懂非懂的拱手迴答道:“兒臣明白。”


    而另一邊,李瑁在奔赴南方的途中,時刻保持著高度警覺。


    “阿福,前方現況如何?”李瑁在一處行營駐馬,向侍從探問。


    “王爺,目前局勢較為穩定,但水患地情況頗為複雜,需穩中求進。”阿福匯報。


    李瑁點頭道:“先安撫百姓,穩定民心。”


    看著過往難民,李瑁心中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就在他沉思間,一名探子快步趕來。


    “稟告王爺,前方河流上遊情況可疑。”探子低聲報告。


    “果然...”李瑁心頭一緊。


    “先鋒營馬上去探查情況,餘下之人,無令不得私自離開營地。”李瑁當機立斷,同時派重兵保護著自己的安全。


    在李瑁的命令下,數名精銳親兵立刻整裝出發,隨同探子前往河流上遊。


    李瑁站在營地中央,凝視著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若有所思。


    南方水患,並不像表麵上那麽簡單。


    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探查小隊很快返迴,並將他們在地勢險要處發現的繩索傳遞至李瑁手中。


    “王爺,上遊的河堤應該是受到了人為破壞。”探子簡短的陳述著。


    聽到這,李瑁的麵色愈發凝重。


    隨即展開地圖,將上遊及山穀地形詳細研究一番。


    “阿福,迅速傳遞消息與當地官員聯絡,告知他們此中的情況。”李瑁果斷指示道,“務必確保下遊百姓的安全。”


    阿福立刻應命,手腳麻利地著手安排。


    “王爺,若要徹底解決問題,我們是否需要協同地方兵力,加固防線確保不擴散至下遊?”丘天齊建議。


    李瑁點了點頭說道:“好,派人去吧。”


    接連幾日,李瑁親赴現場指揮,與地方官員校對信息。


    雖然還沒有發現叛軍,但李瑁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畢竟這裏不是長安城,安全問題很重要。


    不久,斥候進入營帳,單膝跪地稟告:“王爺,據民間流傳,附近確似有一夥人遊走於百姓之間,發放糧米並進行安撫。其勢力未知,但反應顯得異常。”


    “多半是叛軍企圖以糧食拉攏民心,進而擴充大軍隊伍。”李瑁沉吟片刻,將手中文書整理交予旁側的阿福。


    “叛軍多半是泥腿子出身,毀了河堤,再用糧食利誘,尋常貴族可幹不出來如此下三濫的事情。”李瑁冷笑說著。


    馮將軍拍案道:“確需防範其圖謀。”


    “不錯。”李瑁冷靜地答道,“這群人或許企圖製造混亂,輕則乘亂掠奪,重則煽動民心。不除其根難保長久安穩。”


    隨即,李瑁下令召集附近村莊的村正進行問詢。


    與此同時,李隆基在長安密切關注壽王的進展。


    “亨兒,壽王這次做的不錯,正逐漸將南方局勢一一穩固。”李隆基對身邊的太子李亨說道。


    “父皇,壽王的能力的確不容小覷。”李亨附和,心中對李瑁越發警惕了起來。


    ……


    而此時的楊玉環在道館中,雖有王氏緊密照料,心中仍有些許不安。


    她時常倚窗遙望遠方,期盼著李瑁平安歸來。


    ……


    幾日後,得到斥候上報。


    “啟稟王爺,出發前派遣出去的斥候小隊被活捉了,但是並沒有傷亡,那叛軍將領反而令其將這封信帶迴來。”


    “並且特意交代,信中內容唯有王爺一人可看。”


    “王爺,送信之人用不用?”說到這,斥候伸手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為奪楊玉環,請李隆基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小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小皮並收藏大唐:為奪楊玉環,請李隆基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