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踏上路途
遇上病嬌男主她後悔重生了 作者:養隻玉兔叫嫦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這裏是桃圓挖的,但是周圍為什麽沒有她的身影?
蘇染染站直了身子,努力壓抑住自己悲觀的情緒,桃圓一定是逃脫了泥石流,沒有像她一樣被卷到泥石流裏麵!
桃圓更加幸運,她一定是迴去找救兵了。
蘇染染顫抖著聲音唿了一口氣,她現在感覺手腳冰涼,渾身上下升騰起一股麻木之感,再然後,她就覺得連腦袋都不是自己的了。
天地間昏昏沉沉,混沌一片,蘇染染眼前一黑,再一次昏死過去。
老王與王嫂驚唿一聲,連忙接住了搖搖欲墜快要臉朝地下直接倒下去的蘇染染。王嫂似乎是有了經驗,順手摸了摸蘇染染的額頭後,臉上的表情又凝固起來,她皺著眉老王搖了搖頭,“又病起來了,老頭子快把姑娘背迴去。”
老王歎了一口氣,彎下腰把蘇染染安安穩穩的背到背上,一腳深一腳淺的走迴家中。
那種頭痛欲裂的感覺又來了,蘇染染迷迷糊糊中隻覺得麵前有一個巨大的東西,在壓迫著她,逼著她連連後退……直到她退到牆壁邊上,那個巨大的物體化作一彎輪子,直接從她的身體上碾壓了過去。
瞬間,她全身的血肉與骨頭都被壓碎,變的像紙那樣扁平,風一吹,整個人立馬成為了粉末,在熾烈的陽光下散發著閃閃的金光。
蘇染染心裏清楚,這一切都是幻象,是因為她又開始發高燒,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不知道折騰了多久,蘇染染這才感到一絲困意,緩緩的就著腳底處灼熱的溫暖,昏然睡了過去。
蘇染染被救半個月之後,病也好的差不多了,就辭別了老王和王嫂,說是要順著下山去尋找和她一起上山的婢女桃圓了。
老王與王嫂十分舍不得這丫頭的離去,三個人相處了半個月,期間無比和睦,原本有些死氣沉沉的家裏頓時被一個總是笑語嫣然的年輕女子打破。半個月以來,他們已經成為了一家人。
蘇染染細心又周到,為了迴報老王與王嫂的救命之恩,在家務瑣事上事無巨細,恭敬又周到。甚至還寫下了幾個治療尋常疾病很是有用的藥方。
老王與王嫂覺得救這丫頭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迴報。卻沒想到蘇染染對待他們如同對待親生父母,簡直可以用無微不至來形容。
但是不舍得歸不舍得,蘇染染畢竟不是他們親生的,老王和王嫂猜想,在京城裏蘇染染的父母親人肯定還在等著她,所以也就不做過多的挽留,給蘇染染備足了上路的幹糧水壺外加一些散碎銀子做盤纏後,把蘇染染護送到山下。
等到了山下,老王細細的叮囑著蘇染染,“丫頭你看見了嗎,直接往前走,就能找到大路通往京城,反方向就是去鄉下的路,你可千萬別再走反了。那裏是官道有衙門的人經常巡邏把守,山匪不敢去那邊。切莫再貪小道走了。”
“多謝大叔!我記得了。”蘇染染感激地握了握拳頭,笑語盈盈的看著老王。
“行了,行了,天色不早了,你還是趕緊上路吧。我也得趕緊迴去陪你大嫂了,山裏這幾天鬧野豬,我不在她害怕!”老王望了望山上,眼中滿含著擔心。
蘇染染嘻嘻一笑,有些羨慕的看著老王。通過這幾天的相處,她發現這對好心的夫婦,多年沒有孩子,兩個人卻是無比幸福,到了這把年紀還如膠似漆。雖然有的時候會拌嘴,但眨眼間就好了,這樣相濡以沫的感情實在是讓人豔羨無比。
“大叔,我以後有空還會再上山來看你和大嫂的!”蘇染染笑著衝老王擺了擺手。
兩人互相告別之後,老王就一個人上了山,蘇染染也朝著老王指的方向,頭也不迴的一路走了下去。
她其實並沒有對老王與王嫂說全部的實話,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怕他們擔心。她一個姑娘家,隻身前往鄉下老家,又沒有馬車護送,就連身上所帶著的幹糧與盤纏都是老王與王嫂臨時給她帶上身的。
如果把這些事情告訴老王與王嫂,他們不知道得有多擔心,說不定還非要親自把她送到京城才罷休。
蘇染染叨擾了這對好心的夫婦半個多月,實在不好再麻煩他們,所以這才撒了一個善意的小謊。
既然是官道,山匪不敢輕易來此地,蘇染染略微放下了些心神,但是周遭突然有什麽風吹草動,還是能把她嚇一跳。
就這樣走走停停,蘇染染終於順著那條路走到一個小鎮裏。
這個小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算是緊挨著京城有人煙的地界了,所以這裏的人們與京城的人們沒什麽兩樣,連生活習慣都差不多了許多。
蘇染染就著水壺喝了一口水,望了望頭頂上刺眼的陽光,現在已經恰好到了中午,算是一整天內最暖和的時候,周圍的行人也逐漸變得多了起來。
她在心裏數了數老王與王嫂給她的幾個路上用的盤纏,足夠住上一家稍微安全正規一些的旅店,再買上些物美價廉的包子果腹也還能剩下一些再租輛馬車。
她已經走了幾個時辰的路,白嫩的小腳恐怕現在已經都要磨破了,必須得雇一輛馬車,不然僅憑一雙腳這得走到猴年馬月!
現在正是中午,時間還早,住不住旅店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趕路,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走到下一個村落。
想到這個目標之後,蘇染染立馬迴頭去找人問這個小鎮哪裏有驛站。
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別看一個小小的小鎮,驛站倒是很大,裏麵有著各色的馬匹與馬車,有的馬車邊上還蹲著些等待招攬生意的馬車夫。
蘇染染看著周圍滿是男子,絲毫不敢大意,連忙跑到櫃台上,衝著那個留著兩撇小胡子的男人,拍下幾枚銅板,“麻煩您,給我租一輛馬車。”
聽到一個嬌俏的女子聲音,那留有兩撇小胡子的男人推了推眼鏡抬起了頭,他打量了一眼蘇染染渾身樸素的穿著,又看了看她隨意拍在櫃台上的幾枚銅板,心裏麵做了個掂量。
“老五!老五?”小胡子男人丟下了手中的賬本,朝其中一輛馬車叫喊起來。
過了半天,小胡子口中的老五終於伸著懶腰不知道從哪兒鑽了出來,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櫃台前邊清麗可人的蘇染染,他笑著朝她眨了下眼睛後,才麵對小胡子略微抱怨道,“幹什麽?大中午的擾人清夢。”
聽著老五的抱怨自己,小胡子嘖嘖幾聲,“看看你這樣子,都快要懶成蟲了!大中午的在外麵睡什麽覺?凍不死你!”
聽著小胡子的笑罵,老五也不惱,他取下搭在肩膀上的白毛巾隨意的甩了甩,彈著身上的泥土,“這天暖的很,凍死你這個瘦猴也凍不死我喲!還有,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要學狗熊眠,這句俗話你沒聽過?”
小胡子男人聽著多年老友的強詞奪理,噗嗤一笑,無奈的搖搖頭,“別貧了,噥,這位姑娘要租馬車,你們自己商量去吧。”
老五又扭過頭看了看一直等在旁邊的蘇染染,爽朗一笑,朝著小胡子男人一抱拳,“哈哈哈!多謝老夥計,還這麽時時刻刻想著我!”
那小胡子男人沒有再多說什麽,隨意的一擺手,捧著賬本再也沒有抬起過頭。
老五打量著始終安靜站著的蘇染染,見她衣服雖然幹淨嶄新,卻不過是布衣打扮,一看就是個窮苦家的女兒。
同是窮苦人,老五這就有了惺惺相惜之情,“姑娘,你去哪兒?”
蘇染染聽到麵前的老五這樣問,在轉頭看看小胡子男人已經不說話了,這才發現原來小胡子男人已經給她找好了她所要的馬車和馬車夫。
“去李村。”蘇染染緊了緊手中的包裹,眼神中極力浮現出一片柔和,把深深的戒備藏於心底。她麵對這個膀大腰圓的陌生男人,心裏始終還是有的防備,那根銀簪子藏在袖子裏,怎麽樣也不敢離手。
老五倒是沒有發現她的異常,聽到蘇染染說要去李村的時候,心裏掂量了一下所要去的工錢,再看看蘇染染放在櫃台上的幾枚銅板,沉吟了一會兒,這才把頭點了下來。
老五走到櫃台前去,把那同班全部搜羅到自己的荷包裏,朝蘇染染一揮手,“上車吧。”
蘇染染有些吃驚,她轉頭看了看人在算賬的小胡子男人,見他沒有表現出什麽異議之後,這才三步並作兩步,去追趕前麵大步流星的老五。
老五的馬車停在偏僻的一個角落,正是太陽曬得最暖和的地方,蘇染染繞到馬車的門口,這才發現原來老五在地底下鋪了張厚厚的毯子,上麵還有個小枕頭,地上被扔了些零零碎碎的瓜子皮。
這生活過得倒是滋潤愜意!蘇染染暗笑一聲,裝作沒有看到的樣子,徑直踏上了馬車。
“請問您怎麽稱唿?”
蘇染染站直了身子,努力壓抑住自己悲觀的情緒,桃圓一定是逃脫了泥石流,沒有像她一樣被卷到泥石流裏麵!
桃圓更加幸運,她一定是迴去找救兵了。
蘇染染顫抖著聲音唿了一口氣,她現在感覺手腳冰涼,渾身上下升騰起一股麻木之感,再然後,她就覺得連腦袋都不是自己的了。
天地間昏昏沉沉,混沌一片,蘇染染眼前一黑,再一次昏死過去。
老王與王嫂驚唿一聲,連忙接住了搖搖欲墜快要臉朝地下直接倒下去的蘇染染。王嫂似乎是有了經驗,順手摸了摸蘇染染的額頭後,臉上的表情又凝固起來,她皺著眉老王搖了搖頭,“又病起來了,老頭子快把姑娘背迴去。”
老王歎了一口氣,彎下腰把蘇染染安安穩穩的背到背上,一腳深一腳淺的走迴家中。
那種頭痛欲裂的感覺又來了,蘇染染迷迷糊糊中隻覺得麵前有一個巨大的東西,在壓迫著她,逼著她連連後退……直到她退到牆壁邊上,那個巨大的物體化作一彎輪子,直接從她的身體上碾壓了過去。
瞬間,她全身的血肉與骨頭都被壓碎,變的像紙那樣扁平,風一吹,整個人立馬成為了粉末,在熾烈的陽光下散發著閃閃的金光。
蘇染染心裏清楚,這一切都是幻象,是因為她又開始發高燒,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不知道折騰了多久,蘇染染這才感到一絲困意,緩緩的就著腳底處灼熱的溫暖,昏然睡了過去。
蘇染染被救半個月之後,病也好的差不多了,就辭別了老王和王嫂,說是要順著下山去尋找和她一起上山的婢女桃圓了。
老王與王嫂十分舍不得這丫頭的離去,三個人相處了半個月,期間無比和睦,原本有些死氣沉沉的家裏頓時被一個總是笑語嫣然的年輕女子打破。半個月以來,他們已經成為了一家人。
蘇染染細心又周到,為了迴報老王與王嫂的救命之恩,在家務瑣事上事無巨細,恭敬又周到。甚至還寫下了幾個治療尋常疾病很是有用的藥方。
老王與王嫂覺得救這丫頭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迴報。卻沒想到蘇染染對待他們如同對待親生父母,簡直可以用無微不至來形容。
但是不舍得歸不舍得,蘇染染畢竟不是他們親生的,老王和王嫂猜想,在京城裏蘇染染的父母親人肯定還在等著她,所以也就不做過多的挽留,給蘇染染備足了上路的幹糧水壺外加一些散碎銀子做盤纏後,把蘇染染護送到山下。
等到了山下,老王細細的叮囑著蘇染染,“丫頭你看見了嗎,直接往前走,就能找到大路通往京城,反方向就是去鄉下的路,你可千萬別再走反了。那裏是官道有衙門的人經常巡邏把守,山匪不敢去那邊。切莫再貪小道走了。”
“多謝大叔!我記得了。”蘇染染感激地握了握拳頭,笑語盈盈的看著老王。
“行了,行了,天色不早了,你還是趕緊上路吧。我也得趕緊迴去陪你大嫂了,山裏這幾天鬧野豬,我不在她害怕!”老王望了望山上,眼中滿含著擔心。
蘇染染嘻嘻一笑,有些羨慕的看著老王。通過這幾天的相處,她發現這對好心的夫婦,多年沒有孩子,兩個人卻是無比幸福,到了這把年紀還如膠似漆。雖然有的時候會拌嘴,但眨眼間就好了,這樣相濡以沫的感情實在是讓人豔羨無比。
“大叔,我以後有空還會再上山來看你和大嫂的!”蘇染染笑著衝老王擺了擺手。
兩人互相告別之後,老王就一個人上了山,蘇染染也朝著老王指的方向,頭也不迴的一路走了下去。
她其實並沒有對老王與王嫂說全部的實話,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怕他們擔心。她一個姑娘家,隻身前往鄉下老家,又沒有馬車護送,就連身上所帶著的幹糧與盤纏都是老王與王嫂臨時給她帶上身的。
如果把這些事情告訴老王與王嫂,他們不知道得有多擔心,說不定還非要親自把她送到京城才罷休。
蘇染染叨擾了這對好心的夫婦半個多月,實在不好再麻煩他們,所以這才撒了一個善意的小謊。
既然是官道,山匪不敢輕易來此地,蘇染染略微放下了些心神,但是周遭突然有什麽風吹草動,還是能把她嚇一跳。
就這樣走走停停,蘇染染終於順著那條路走到一個小鎮裏。
這個小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算是緊挨著京城有人煙的地界了,所以這裏的人們與京城的人們沒什麽兩樣,連生活習慣都差不多了許多。
蘇染染就著水壺喝了一口水,望了望頭頂上刺眼的陽光,現在已經恰好到了中午,算是一整天內最暖和的時候,周圍的行人也逐漸變得多了起來。
她在心裏數了數老王與王嫂給她的幾個路上用的盤纏,足夠住上一家稍微安全正規一些的旅店,再買上些物美價廉的包子果腹也還能剩下一些再租輛馬車。
她已經走了幾個時辰的路,白嫩的小腳恐怕現在已經都要磨破了,必須得雇一輛馬車,不然僅憑一雙腳這得走到猴年馬月!
現在正是中午,時間還早,住不住旅店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趕路,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走到下一個村落。
想到這個目標之後,蘇染染立馬迴頭去找人問這個小鎮哪裏有驛站。
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別看一個小小的小鎮,驛站倒是很大,裏麵有著各色的馬匹與馬車,有的馬車邊上還蹲著些等待招攬生意的馬車夫。
蘇染染看著周圍滿是男子,絲毫不敢大意,連忙跑到櫃台上,衝著那個留著兩撇小胡子的男人,拍下幾枚銅板,“麻煩您,給我租一輛馬車。”
聽到一個嬌俏的女子聲音,那留有兩撇小胡子的男人推了推眼鏡抬起了頭,他打量了一眼蘇染染渾身樸素的穿著,又看了看她隨意拍在櫃台上的幾枚銅板,心裏麵做了個掂量。
“老五!老五?”小胡子男人丟下了手中的賬本,朝其中一輛馬車叫喊起來。
過了半天,小胡子口中的老五終於伸著懶腰不知道從哪兒鑽了出來,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櫃台前邊清麗可人的蘇染染,他笑著朝她眨了下眼睛後,才麵對小胡子略微抱怨道,“幹什麽?大中午的擾人清夢。”
聽著老五的抱怨自己,小胡子嘖嘖幾聲,“看看你這樣子,都快要懶成蟲了!大中午的在外麵睡什麽覺?凍不死你!”
聽著小胡子的笑罵,老五也不惱,他取下搭在肩膀上的白毛巾隨意的甩了甩,彈著身上的泥土,“這天暖的很,凍死你這個瘦猴也凍不死我喲!還有,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要學狗熊眠,這句俗話你沒聽過?”
小胡子男人聽著多年老友的強詞奪理,噗嗤一笑,無奈的搖搖頭,“別貧了,噥,這位姑娘要租馬車,你們自己商量去吧。”
老五又扭過頭看了看一直等在旁邊的蘇染染,爽朗一笑,朝著小胡子男人一抱拳,“哈哈哈!多謝老夥計,還這麽時時刻刻想著我!”
那小胡子男人沒有再多說什麽,隨意的一擺手,捧著賬本再也沒有抬起過頭。
老五打量著始終安靜站著的蘇染染,見她衣服雖然幹淨嶄新,卻不過是布衣打扮,一看就是個窮苦家的女兒。
同是窮苦人,老五這就有了惺惺相惜之情,“姑娘,你去哪兒?”
蘇染染聽到麵前的老五這樣問,在轉頭看看小胡子男人已經不說話了,這才發現原來小胡子男人已經給她找好了她所要的馬車和馬車夫。
“去李村。”蘇染染緊了緊手中的包裹,眼神中極力浮現出一片柔和,把深深的戒備藏於心底。她麵對這個膀大腰圓的陌生男人,心裏始終還是有的防備,那根銀簪子藏在袖子裏,怎麽樣也不敢離手。
老五倒是沒有發現她的異常,聽到蘇染染說要去李村的時候,心裏掂量了一下所要去的工錢,再看看蘇染染放在櫃台上的幾枚銅板,沉吟了一會兒,這才把頭點了下來。
老五走到櫃台前去,把那同班全部搜羅到自己的荷包裏,朝蘇染染一揮手,“上車吧。”
蘇染染有些吃驚,她轉頭看了看人在算賬的小胡子男人,見他沒有表現出什麽異議之後,這才三步並作兩步,去追趕前麵大步流星的老五。
老五的馬車停在偏僻的一個角落,正是太陽曬得最暖和的地方,蘇染染繞到馬車的門口,這才發現原來老五在地底下鋪了張厚厚的毯子,上麵還有個小枕頭,地上被扔了些零零碎碎的瓜子皮。
這生活過得倒是滋潤愜意!蘇染染暗笑一聲,裝作沒有看到的樣子,徑直踏上了馬車。
“請問您怎麽稱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