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上任一個月來,將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處事公正,不但大帥府的人心服口服,在徐州老百姓中間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朱浩也派了一些讀過書的青年給他打下手,以便培養後備力量。


    見政務工作也步入正軌,趁著現在還沒有大的戰亂,朱浩找王夫之商量如何改革,才能一步步的把自己的轄地打造成一個穩固的根據地。


    “而農,自古以來便有士農工商四職,要想根本上改變我大明頹敗的現狀,就要從這四個方麵著手,你看應該先從哪方麵入手?”朱浩其實已有腹稿,想考較他一番。


    “大帥,這四職一向以士為先,而士族把持國家大權,因此,若是先從士做起,恐怕會引起很大的波瀾。而農商二者牽扯麵甚廣,所以小弟以為先從工改起較為穩妥。”王夫之想了想道。自正式擔任政務部長以來,王夫之便改口叫他大帥,盡管朱浩多次表示沒這必要,但王夫之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我不能搞特殊。


    “而農分析的不錯,符合常理,但你想過沒有,正是因為工這一階層是最弱小的,所以才沒有必要下大力氣改革,而且目前的工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此其一;自古工商不分家,若商改,工自改之,此其二,你明白了嗎?”朱浩耐心道。


    “大帥的意思是先從商業入手?”


    “不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麽?強大的財政!隻有獲得商人們的支持才能積攢足夠的財力,才能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基礎!”


    “大帥說的有理,不過為什麽不從農業入手呢?要知道百姓多是農民,如果能得到農民的支持,等於是有了強大的人心,自古得人心者成大事啊。”王夫之疑問道。


    “你能想到這一點也很不錯,不過咱們中原一向重農抑商,農民問題說白了就是土地問題,而以目前的狀況,土地問題上的矛盾非常尖銳,千萬不能操之過急,隻能一步步來。反正現在咱們的轄區尚算穩定,沒有什麽岔子,等到有戰亂發生,那咱們就有了價值,土地改革的阻力也會大大減小,當然也不是不聞不問,目前兗州地界就有無數流民和荒地,盡快的招撫和墾荒就是一個大問題,隻要這個問題做好了,那以後的土地改革便有了榜樣。”朱浩意味深長的解釋道。


    王夫之不是蠢人,一聽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穩定的狀態下實行土地改革,等於是要了那些地主鄉紳的命,他們不來找你拚命才怪!


    “還有一個原因,你是自己人我也不用瞞你,隻要商業搞好了,土地問題自然就好解決了,這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的必然結果!”朱浩一不小心便把後世理論拋了出來。


    “什麽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王夫之一頭霧水的問。


    “額,這個嘛,一時半會說不清楚,等改天有時間我慢慢跟你解釋。”朱浩有些為難,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從何說起,難道跟他說資本主義萌芽?


    不過西方的資產階級就是利用工商業的崛起自然的擠垮了封建地主階級。在中國,雖然工人是一個特殊的階層,但工業卻是和商業一脈相承的,現在大部分的江南商賈都是亦工亦商,徐州地界也有不少眼光長遠的地主和商人開始投身手工業,封建土地製度麵臨著解體,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隻要把握好尺度和政策,認清形勢,可保證中國先於西方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倆人討論了一頓,終於達成一致,那就是先從商業入手,不過把握怎樣的原則卻是大問題,因為商人一般都重利,而且明代的商業稅定的太低,朱浩想要維持正常的運作,稅率至少要百分之三以上,如今他雖然有了轄地的征稅權,但怎樣說動這些摳門的商人是個問題。


    突然朱浩想到後世的一個經驗:依靠貧下中農,團結富農,拉攏地主階級的開明分子,孤立死硬分子終於解決了土地問題。


    “這樣,先不急著定政策,你先排查一下咱們轄區大小商戶有多少,都有什麽產業,有哪些人品行不錯,哪些人思想開明,哪些大戶比較有影響力。然後再行判斷。”朱浩想了想道。


    “好,我立即安排。”


    年輕人就是效率高,王夫之動員了大量人員,曆時二十天時間終於掌握了三府二十六縣的商業狀況,大體以徐州為中心,越往北商業越蕭條,往南則興隆。


    共查到在冊的特大商賈十三家,次等商賈七十五家,一般商賈最多有五百多,沿街的小販和小鋪則沒統計在列。


    其中有三家特大商賈對朱浩表示出了熱情,另有五家正在觀望,這八家算是比較開明的。其餘的興趣不大,其他級別的商賈一般都以這些大富豪馬首是瞻。


    朱浩大體知道了狀況後,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些比較開明的商人擁護自己,如果自己的商業政策能順利實施,據推算,每年可收稅一百五至二百萬兩白銀,雖然比自己的家產還不如,不過也是一個巨大發展,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商業體係。


    頭疼!他雖然有不少賺錢的點子,可涉及到商業交流及聯合方麵就有點腦子不夠用了。想起後世的種種經濟方麵的內容,漸漸有了一些思路。


    想通後,朱浩命王夫之帶著自己的名帖將那八名比較開明的商人請到大帥府,打算跟他們來一次長談。


    沒過幾天,八大家幾乎同時來到大帥府,其中兗州一家,徐州五家,淮安府兩家。看來自己在徐州的威望還算不錯,大部分都是徐州商人,八大家控製了三府四分之一的商業資本。


    這八家分別是兗州程家、徐州汪家、張家、於家、馬家,淮安陸家、胡家,其中以汪家和胡家實力最為雄厚,再加上陸家,這三家就是明確支持朱浩的商家。


    巧的是八人大多都和朱浩家有生意上的往來,尤其以陸家和馬家跟朱家關係最鐵,朱浩估計這兩人不成問題。


    朱浩客客氣氣的把眾人請到議事廳,分賓主落座。朱浩沒有廢話,直接說明了意圖。


    “今天請八位先生來,主要是討論一下咱們徐淮地區的商業問題,你們幾位都是本地最具影響力的大家族,有的家裏還有做官的,本帥想改革一下目前的體製,還請大家給予支持。”


    “大帥有什麽想法就直說吧,我們姑且聽聽看。”程家家主道。


    “是這樣,承皇上信任,讓本帥署理三府民事,依我看來,商業乃強國之基,所以我打算先從商業入手。”見幾人都盯著他,續道:“從今年開始,商稅定為百分之三!這個數字是我考慮了好久後定下的,對諸位來說應該沒有問題,如何?”


    “大帥,恕我直言,朝廷一貫的稅率為五十稅一,也就是百分之二,大帥這樣做,不太好吧?當然如果大帥以官府的名義強行實行,咱也不好不遵守。”於家家主直言不諱道。


    “當然,雖然我把稅率提高了一個點,總歸是改了國家的政策,不過非常時期非常之策,現在國家處於危難之際,國家興旺匹夫有責,隻有我們每個人都貢獻力量才能度過難關,國家長治久安,諸位才能家業興旺不是?至於是不是強行推廣,本帥絕沒有那個意思,請諸位放心,過會我會在這個問題上再做闡述。”


    “恐怕這是大帥表麵之詞,您說的大夥都知道,沒有國就沒有家這道理我們也懂,不過老朽想問幾個問題。”馬家家主是個六十多的老頭,雖然跟朱壽鎰關係不錯,不過人老成精,沒有被朱浩幾句話忽悠住。


    “馬老先生請講。”


    “第一,大帥如何保證收上來的財稅能百分百的用於徐州的公事上?第二,大帥也知道,商人都是重利的,這個老朽也不用臉紅,您又有什麽好處給我們呢?”老頭目光灼灼的看著這青年。


    果然是老狐狸,一句話道出了重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之重建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寅並收藏末世之重建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