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變態跟蹤狂,我絕不會虛構什麽用於彌補,塗飾我的品格。這會妨礙我講述時獲得的期望和樂趣。】
第一句話就抓住了染冬,在文學領域,第一人稱敘述的小說主角沒有說實話的義務,類似《洛麗塔》、《鄙視》等小說中的主人翁在敘述時都會撒謊來混淆是非。
作家a一開頭就說自己不會說謊,到底是誠實的行為,還是另一種欲蓋彌彰呢?
染冬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的往下讀。
作家a用冷酷卻不失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勾引”他成為跟蹤偷窺狂的女孩,把她的一舉一動,尤其是身體的秘密和細微的舉動描繪得令人臉紅羞赧。讓人情不自禁的在肉欲和道德中掙紮。
【我時常會夢到她柔軟的肉體緊緊貼著我,纖手顫抖的撫摸我的頭發。嘴唇像是陌生多汁的佳果,用力吮吸我的嘴唇。我像是醉酒似的將她摟進懷裏,雙手貪婪的在柔美的曲線遊動、停頓。越來越狂熱,身子向下墜,雙膝已經支撐不住自己。在狂熱銷魂的糾纏中,身上的一切熊熊燃燒,靈魂消融在眩暈的愉悅中。】
【從她嘴邊溢出的呻吟,極樂時逼出的啜泣,淩亂的發絲散發著幽香。我仔細觀察她身體擺動的每一根線條,像是秘密的繩索一樣拴住我,扯得我走來走去。】
染冬拍拍自己泛紅的臉,快速跳過了偷窺狂的臆想,來到一句心理描寫。
【我在夢裏消耗完精力,蔫兒噠噠的迴到現實,我再次看見了她。她笑著對我打招唿,像是朋友一樣親切。這讓我想起昨晚我俯身吻她,那一刹那決定了我的一生。】
故事就在這裏告一段落,是作家a講述一個偷窺狂如何愛上一個少女。
要怎麽續寫這個故事呢?
染冬犯了難。
作家a筆下的跟蹤狂危險變態,又有一種天然的純情。
故事中的人物還沒有做過傷害少女的事,一股矛盾的反差使染冬甚至開始期望這個跟蹤狂和他偷窺的少女或許能有一個好結局。
在描寫文藝作品時不用帶上三觀,政治正確的風沒有必要像春風一樣吹得文藝界遍地都是道德標兵。
雙方一起續寫故事,不去預先設定一個結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染冬想了想,這樣提筆迴信:
【她看起來神聖、莊重、不可侵犯,這讓我內心不安又有一種褻瀆的快感。她似乎有些內向,嫻靜淑德。她有討人喜愛的品格,同時帶著一股絕妙的羞怯,仿佛被欺負也也隻會默默哭泣……】
染冬越寫越快,像是在釋放內心見不得人的小癖好,讓她感到臉紅心跳的刺激。
【如果一定要形容她,她像是聖經中的修女,對她來說,聖潔是第一要事。她的感情是神聖的,她的行為是高尚的,她的內心是矜持的。我明白世界上不會有聖人。一方麵我把她當做神明,又忍不住用下流的思想猥褻她……】
作家a的開頭沒有故事性,隻是簡單的人物介紹。染冬的續寫也沒有什麽實際的進展,她加強渲染了愛意,等著作家a給出第一個情節發展。
寫完作家a的故事迴信,染冬繼續寫自己的故事。
【我狂熱的愛上了我的丈夫,這樣快的陷入愛情讓我感到恐懼且空虛。童年影響人的一生,缺愛的人希望得到堅定的偏愛,被寵愛的人希望能去愛人。難道我小時候非常受寵嗎?似乎又不是這樣。我的丈夫,他的愛是壓抑的火山,有時候我會想,火山是否曾經爆發?】
染冬寫到這裏,愣住了。
她這是受作家a筆下的跟蹤狂的影響了嗎?為什麽感覺自己也變得扭曲了?
像是在直麵自己明明一無所知的內心,在擯棄所有記憶的裝飾後,似乎看到了真實的自己。
不是勇敢的、正直的;而是怯弱多疑,膽小譫妄。
感覺自己在和作家a交換陰暗麵似的……
繼續寫嗎?秦慎延會看到這封信。
她想了想,覺得自己也不需要矯飾品德,繼續寫了下去。
第一句話就抓住了染冬,在文學領域,第一人稱敘述的小說主角沒有說實話的義務,類似《洛麗塔》、《鄙視》等小說中的主人翁在敘述時都會撒謊來混淆是非。
作家a一開頭就說自己不會說謊,到底是誠實的行為,還是另一種欲蓋彌彰呢?
染冬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的往下讀。
作家a用冷酷卻不失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勾引”他成為跟蹤偷窺狂的女孩,把她的一舉一動,尤其是身體的秘密和細微的舉動描繪得令人臉紅羞赧。讓人情不自禁的在肉欲和道德中掙紮。
【我時常會夢到她柔軟的肉體緊緊貼著我,纖手顫抖的撫摸我的頭發。嘴唇像是陌生多汁的佳果,用力吮吸我的嘴唇。我像是醉酒似的將她摟進懷裏,雙手貪婪的在柔美的曲線遊動、停頓。越來越狂熱,身子向下墜,雙膝已經支撐不住自己。在狂熱銷魂的糾纏中,身上的一切熊熊燃燒,靈魂消融在眩暈的愉悅中。】
【從她嘴邊溢出的呻吟,極樂時逼出的啜泣,淩亂的發絲散發著幽香。我仔細觀察她身體擺動的每一根線條,像是秘密的繩索一樣拴住我,扯得我走來走去。】
染冬拍拍自己泛紅的臉,快速跳過了偷窺狂的臆想,來到一句心理描寫。
【我在夢裏消耗完精力,蔫兒噠噠的迴到現實,我再次看見了她。她笑著對我打招唿,像是朋友一樣親切。這讓我想起昨晚我俯身吻她,那一刹那決定了我的一生。】
故事就在這裏告一段落,是作家a講述一個偷窺狂如何愛上一個少女。
要怎麽續寫這個故事呢?
染冬犯了難。
作家a筆下的跟蹤狂危險變態,又有一種天然的純情。
故事中的人物還沒有做過傷害少女的事,一股矛盾的反差使染冬甚至開始期望這個跟蹤狂和他偷窺的少女或許能有一個好結局。
在描寫文藝作品時不用帶上三觀,政治正確的風沒有必要像春風一樣吹得文藝界遍地都是道德標兵。
雙方一起續寫故事,不去預先設定一個結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染冬想了想,這樣提筆迴信:
【她看起來神聖、莊重、不可侵犯,這讓我內心不安又有一種褻瀆的快感。她似乎有些內向,嫻靜淑德。她有討人喜愛的品格,同時帶著一股絕妙的羞怯,仿佛被欺負也也隻會默默哭泣……】
染冬越寫越快,像是在釋放內心見不得人的小癖好,讓她感到臉紅心跳的刺激。
【如果一定要形容她,她像是聖經中的修女,對她來說,聖潔是第一要事。她的感情是神聖的,她的行為是高尚的,她的內心是矜持的。我明白世界上不會有聖人。一方麵我把她當做神明,又忍不住用下流的思想猥褻她……】
作家a的開頭沒有故事性,隻是簡單的人物介紹。染冬的續寫也沒有什麽實際的進展,她加強渲染了愛意,等著作家a給出第一個情節發展。
寫完作家a的故事迴信,染冬繼續寫自己的故事。
【我狂熱的愛上了我的丈夫,這樣快的陷入愛情讓我感到恐懼且空虛。童年影響人的一生,缺愛的人希望得到堅定的偏愛,被寵愛的人希望能去愛人。難道我小時候非常受寵嗎?似乎又不是這樣。我的丈夫,他的愛是壓抑的火山,有時候我會想,火山是否曾經爆發?】
染冬寫到這裏,愣住了。
她這是受作家a筆下的跟蹤狂的影響了嗎?為什麽感覺自己也變得扭曲了?
像是在直麵自己明明一無所知的內心,在擯棄所有記憶的裝飾後,似乎看到了真實的自己。
不是勇敢的、正直的;而是怯弱多疑,膽小譫妄。
感覺自己在和作家a交換陰暗麵似的……
繼續寫嗎?秦慎延會看到這封信。
她想了想,覺得自己也不需要矯飾品德,繼續寫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