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迴到蜀香樓,已經是上午10點了。


    喊來小當跟毛會計,幾人直接來到何強的珍寶樓。


    “呦!何叔來啦?”


    正在門口攤子上打量著路過行人的何強,見到何曉到來,兩眼放光。


    “嗬嗬,早上有點事兒,忙到現在啊!”何曉看了看手表,這都已經11點了。


    “哈哈,何叔來得正是時候,咱們先去吃點,下午再細聊?”


    “行吧,”何曉點了點頭,“簡單點,不喝酒!”


    “哪兒敢喝酒啊,可不能耽誤正事兒啊!”何強笑得見牙不見眼,“在隔壁巷子,有家私房菜,味道還不錯,咱們走著?”


    “行吧!”何曉點了點頭。


    車都停在路口了,沒有開進來,隻能是腿著了。


    何強說的這家私房菜,是魯菜係。


    什麽九轉大腸、爆炒腰花、糖醋鯉魚、油爆雙脆、四喜丸子、德州扒雞、一品豆腐,一共點了7個菜。


    九轉大腸、爆炒腰花、糖醋鯉魚、四喜丸子、德州扒雞這幾個,何曉都吃過,那是傻柱做的。


    何曉覺得這菜點的太多了,可何強說,這些都是這家私房菜館的招牌菜,不嚐嚐可惜了。


    搞得跟今天來了,明天就再也不來了似的!


    隻是,這些菜式的味道,跟傻柱做的還是有點差距的。


    何曉都能吃出來區別,就更別提吃了大半輩子的小當了。


    “何叔,這菜味道還不錯吧?”何強夾了一塊大腸。


    “嗯,不錯不錯,大腸肥而不膩,軟爛適宜!


    腰花脆滑爽口,黃河鯉魚鮮甜酸爽,扒雞又香又嫩,實屬上乘!”


    何曉專挑傻柱做過的菜式集中點評,引得小當嗬嗬直笑。


    何強還以為小當沒有吃過,才這麽高興呢,頓時也有了一絲傲然。


    請客人吃飯,即便是下館子,客人能盛讚菜品,主人家也是喜不自勝吧?


    我會挑地方嘛!


    我的招待得到客人高度認可了嘛!


    “何叔,這菜除了色香味之外,食材更是重中之重啊!


    比方說這黃河鯉魚,這家店隻用豫省洛陽捕撈的!


    這黃河鯉魚體態豐滿,肉質肥厚,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別名“黃河金翅鯉”。


    鱗片金黃閃光,各鰭尖部鮮紅,脊有厚肉,有內髒少、骨骼小等特點,以色澤鮮麗、肉質細嫩、氣味清香而著稱。


    現在是冬季,正是黃河鯉魚最鮮美的時候!何叔,您嚐嚐!”


    “嗯,不錯不錯!”何曉夾了一筷子,嚐了一口,點了點頭。


    “您看這德州扒雞造型,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從嘴中交差而出!


    全雞呈臥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外形十分美觀!


    當真是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


    “嗯,的確滑嫩!”何曉又點了點頭。


    這何強還真是有一套,不但在古玩這一行是見多識廣,能說會道,連菜肴也是博聞強識,當真是了不得啊!


    “哈哈,何叔,我在這附近開店做生意,三天兩頭就來一次,卻還是吃不夠啊!”


    “好福氣啊!”何曉點了點頭,“要不是你指引,我都嚐不到這人間美味啊!”


    幾人邊吃邊聊,也沒有喝酒,等到結束,已經是下午一點半了。


    溜溜達達迴到珍寶樓,喝了幾盅清茶,何強又起身去了裏屋,拿出來兩件小玩意兒。


    “何叔,這是一串綠鬆石佛珠。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


    佛珠也叫“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業報障。


    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


    這串佛珠是持珠,共有19顆綠鬆石,其中主珠一顆,佛珠18顆,代表十八界:內六根界、外六塵界、六識界。


    綠鬆石是一種水合銅鋁磷酸鹽礦物,屬於磷酸鹽礦物。


    綠鬆石的顏色從藍、綠色到淺綠、淺黃色,硬度的差異較大。


    最早的綠鬆石佩飾,發現於舊石器時代末期,它那美麗的色澤和瑰麗的花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將其視為珍寶!


    這串綠鬆石佛珠,產自武當山,據考證屬明代之物。


    這些珠子,直徑居然達到了兩公分,更加難得的是,它們大小完全一致,花紋也相差無幾,實乃珍品中的珍品!


    似這等寶物,必然是常伴高僧,早已浸潤佛法,比那些開光之器不知強大多少倍!


    若是長期手持此持珠,不但能凝神靜氣,還能辟易邪祟,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哦?果然是好寶貝啊!”何曉接過佛珠,端詳起來。


    這些珠子,顆顆晶瑩,雖不透亮,隔著手套,何曉也能感覺到它的溫潤與不凡!


    “可不是嘛!”何曉笑道:“這串佛珠,是我半年前在一個小攤販手中收來的。


    當時這佛珠由於常年沒有佩戴,已經蒙上了一層陰翳的灰光。


    那小販不識貨,以為是新物件被做舊了,還騙我說那是包漿,當真可笑!


    最後,我是以165塊錢拿下來的,從此之後,我時常帶在手上,日日把玩,用時3個月,才盤去灰光,露出寶氣!”


    “哈哈,我們經常聽說寶珠蒙塵,說得就是這個吧?”何曉讚歎道:“小強啊,你的眼力真不錯啊!”


    “何叔過獎了,這都是運氣罷了!”何強謙虛地搖了搖頭,隻是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傲氣。


    “無法考證此為哪位高僧之物嗎?”何曉問道。


    “實不相瞞,這件寶物被我重新開光之後,我也找了不少高手,也查閱了不少資料,都是無從得知啊!


    哎,還是出處不詳的原因啊!


    不過,大家根據佛珠的磨損程度,一致認定是明代之物!”


    “可是,我看這串佛珠的繩子,好像並不是久遠之物啊?”


    “哈哈,何叔說得不錯!古代佛珠,一般都是用麻繩串的,這麻繩易磨損、宜腐蝕,並不能長久使用!


    明代的麻繩,能用到現在嗎?


    這麻繩啊,還是我拿下此寶之後,找名師更換的,為表真誠,並未做舊!”


    “嗯,小強實誠,我們深有體會!”小當微笑著點了點頭。


    “賈當阿姨謬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界四合院:死亡的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邊三岔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邊三岔口並收藏三界四合院:死亡的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