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戰國齊策
穿越沈眉莊,擺脫甄嬛後成為贏家 作者:遠朝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夏子聞言,又邁步走向諸王,將九連環遞到恆親王麵前。
恆親王仔細端詳了許久, 突然“啪”地一聲拍了下大腿,揮手道:
“罷了罷了,看得本王眼花繚亂,還是給果郡王看看吧。”
果郡王接過九連環,仔細端詳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卻隻是向雍正微微一笑,道:
“臣弟愚鈍,不知解法。”
允禧也拱手道:“臣弟向來對金玉之物不感興趣,這些機關巧術更是一竅不通。”
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人人屏息凝神,唯有摩格臉上掛著輕蔑的笑容,顯得格外刺眼。
準噶爾使者見狀,更是得意洋洋地笑道:
“原來大清多智者之說隻是徒有虛名罷了,倒是讓我們白白期待了一場。”
他這番話如同火上澆油,讓大殿內的眾人都是心頭火起。
然而,那九連環渾然天成,的確找不到一絲縫隙,仿佛除了摔碎之外,再無他法可解。
但在這外朝覲見朝拜的場合,眾臣們即便明知摔碎是唯一的辦法,也無人願意嚐試。
因為在儒家士大夫的眼中,摔碎玉石是一種極其煞風景的行為。
正如古人所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當年的傳國玉璽被王政君摔碎一角,後來雖用金子補上,但這一事件卻成了傳統官員士大夫心中的一道坎。
讓他們在麵對類似情境時,總是礙於禮法和心理障礙,不願采取摔玉這種極端手段。
沈眉兒見甄嬛已經有所意動,便悄悄對靜和公主耳語了幾句。
靜和公主眼睛一亮,顯然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關節。
她不等朧月公主開口,便搶先笑道:
“若是誰能解開這九連環就算智者,那我們大清可真是不稀罕這樣的智者呢。”
眾人初時聽到有人出聲反駁,心中還抱有一絲希望,但待看清說話之人隻是皇貴妃身邊的永嘉公主時,又不禁暗自歎息。
畢竟,一個孩童又能有什麽高明的見解呢?
雍正皇帝也微微皺眉,道:“永嘉,不可胡言。”
靜和嘴角微揚,不為所動,繼續說道:
“父皇,您可別因輕視準噶爾,就吝嗇於分享您的見識哦。”
她轉而麵向準噶爾的使臣,笑聲清脆如鈴,
“難道真如皇額娘所言,準噶爾竟找不到一位通史書的智者?本公主且問你們,可曾翻閱過《戰國策》?”
朝堂之上,幾位已有所悟的臣子,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準噶爾的使臣卻是一臉茫然:
“公主此言何意,是要羞辱我準噶爾嗎?這與《戰國策》又有何幹?”
靜和輕輕搖頭:“難怪朝臣們都不願解此九連玉環,或許是擔心被誤認為智者呢。原來,在準噶爾,知曉此事便是智慧的象征啊。
你們迴去後,不妨一讀《戰國策·齊策六》。”
準噶爾的使臣已漲紅了臉,卻仍是一頭霧水,望著靜和言之鑿鑿,一時語塞。
甄嬛緩緩起身,笑語盈盈:
“《戰國策·齊策六》中記載,秦始皇曾遣使贈君王後玉連環,問:‘齊人多智,能否解此環?’君王後展示於群臣,皆無解。
於是,她舉起椎子擊碎玉環,對秦使說:‘已解矣。’
此書,朧月也曾研讀過,難道在準噶爾境內,竟無人識得此書嗎?”
君王後,乃齊襄王之妻。襄王薨,其子繼位,她攝政掌權。
秦國輕視她為女子,以此環相難。君王後以智慧破解玉環,贏得了外交上的榮耀。
此事傳為佳話,頌揚女子之聰慧,亦成為後妃之典範。
所以後宮女子多聽聞過此書中的故事。
雍正正準備開口,靜和已搶先笑道:
“女兒不過是偶然讀過此書。諸位大臣謙讓,才讓女兒小露鋒芒。
女兒鬥膽懇請皇阿瑪,賜予準噶爾《戰國策》百卷,讓他們也領略一番大清的智慧!”
雍正大笑:“好!朕的永嘉公主果然深明大義。就依公主之意,賜準噶爾《戰國策》百卷。”
朝堂之上,眾人山唿萬歲之聲如潮水般湧來:
“皇上英明!”
摩格輕啜一口杯中美酒,目光在沈眉兒與靜和之間流轉片刻,隨後連飲幾杯,仿佛不經意地說:
“皇帝的女兒真是出類拔萃,本汗的女兒們竟沒一個能比得上。”
他招手示意,一名侍從呈上一條酒紅瑪瑙浮雕海東青管珠項鏈,璀璨奪目,別具一格。
“小小禮物,聊表心意,敬獻公主。”
雍正正欲謙虛自得幾句,摩格的目光忽然偏移,掃視四周:
“這些皆是皇上的龍子吧?怎麽隻有五位在場?”
宮中阿哥本就稀少,皇長子已被剝奪宗室身份,此刻在圓明園中的,的確僅有五位。
除四阿哥弘曆已外出建府外,其餘四位皆年幼。
準噶爾使者掩嘴輕笑:
“我可汗膝下有十一位王子,皆是勇猛善戰的勇士,日後定要和大清的阿哥們多多交流武藝。”
雍正麵不改色,笑容和煦:
“待朕的阿哥們成長起來,恐怕可汗的王子們已經過了盛年,朕豈不是占了便宜?可汗太過客氣了。”
摩格爽朗一笑,抱拳說道:“皇帝別介意本汗以多欺少便是。”
甄嬛溫婉迴應道:
“可汗說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子民皆是皇上的孩子,可汗別介意咱們人多勢眾才好。”
摩格嘴角的笑意愈發深沉:
“按熹妃的說法,難道要以螻蟻之力去抵擋猛獸?皇帝覺得節節敗退的滋味如何?”
雍正從容不迫,舉起酒杯,語氣溫和::
“猛獸有其力,螻蟻有其智,可汗以為勝負已分嗎?想必可汗也讀過兵書。懂得以退為進之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清與準噶爾同為大清的領土,更應和睦共處,共保安寧。
朕聽說準噶爾大軍在阿爾泰山外遭遇了些小規模的疫病,兵馬在外,醫藥恐怕有所短缺。
大清幾年前也曾遭遇過疫病,曆經艱辛才找到治療方法,因此留下了一些秘方。
可汗若有需要,朕可以立即派人去尋。”
摩格雙眼微眯,重重地將酒杯擱在案幾上,帶著幾分戒備。
這時,一名驍勇的準噶爾隨從內侍匆匆從外進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隨著底下人的聲音傳進耳邊,摩格的目光越來越冷。
恆親王仔細端詳了許久, 突然“啪”地一聲拍了下大腿,揮手道:
“罷了罷了,看得本王眼花繚亂,還是給果郡王看看吧。”
果郡王接過九連環,仔細端詳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卻隻是向雍正微微一笑,道:
“臣弟愚鈍,不知解法。”
允禧也拱手道:“臣弟向來對金玉之物不感興趣,這些機關巧術更是一竅不通。”
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人人屏息凝神,唯有摩格臉上掛著輕蔑的笑容,顯得格外刺眼。
準噶爾使者見狀,更是得意洋洋地笑道:
“原來大清多智者之說隻是徒有虛名罷了,倒是讓我們白白期待了一場。”
他這番話如同火上澆油,讓大殿內的眾人都是心頭火起。
然而,那九連環渾然天成,的確找不到一絲縫隙,仿佛除了摔碎之外,再無他法可解。
但在這外朝覲見朝拜的場合,眾臣們即便明知摔碎是唯一的辦法,也無人願意嚐試。
因為在儒家士大夫的眼中,摔碎玉石是一種極其煞風景的行為。
正如古人所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當年的傳國玉璽被王政君摔碎一角,後來雖用金子補上,但這一事件卻成了傳統官員士大夫心中的一道坎。
讓他們在麵對類似情境時,總是礙於禮法和心理障礙,不願采取摔玉這種極端手段。
沈眉兒見甄嬛已經有所意動,便悄悄對靜和公主耳語了幾句。
靜和公主眼睛一亮,顯然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關節。
她不等朧月公主開口,便搶先笑道:
“若是誰能解開這九連環就算智者,那我們大清可真是不稀罕這樣的智者呢。”
眾人初時聽到有人出聲反駁,心中還抱有一絲希望,但待看清說話之人隻是皇貴妃身邊的永嘉公主時,又不禁暗自歎息。
畢竟,一個孩童又能有什麽高明的見解呢?
雍正皇帝也微微皺眉,道:“永嘉,不可胡言。”
靜和嘴角微揚,不為所動,繼續說道:
“父皇,您可別因輕視準噶爾,就吝嗇於分享您的見識哦。”
她轉而麵向準噶爾的使臣,笑聲清脆如鈴,
“難道真如皇額娘所言,準噶爾竟找不到一位通史書的智者?本公主且問你們,可曾翻閱過《戰國策》?”
朝堂之上,幾位已有所悟的臣子,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準噶爾的使臣卻是一臉茫然:
“公主此言何意,是要羞辱我準噶爾嗎?這與《戰國策》又有何幹?”
靜和輕輕搖頭:“難怪朝臣們都不願解此九連玉環,或許是擔心被誤認為智者呢。原來,在準噶爾,知曉此事便是智慧的象征啊。
你們迴去後,不妨一讀《戰國策·齊策六》。”
準噶爾的使臣已漲紅了臉,卻仍是一頭霧水,望著靜和言之鑿鑿,一時語塞。
甄嬛緩緩起身,笑語盈盈:
“《戰國策·齊策六》中記載,秦始皇曾遣使贈君王後玉連環,問:‘齊人多智,能否解此環?’君王後展示於群臣,皆無解。
於是,她舉起椎子擊碎玉環,對秦使說:‘已解矣。’
此書,朧月也曾研讀過,難道在準噶爾境內,竟無人識得此書嗎?”
君王後,乃齊襄王之妻。襄王薨,其子繼位,她攝政掌權。
秦國輕視她為女子,以此環相難。君王後以智慧破解玉環,贏得了外交上的榮耀。
此事傳為佳話,頌揚女子之聰慧,亦成為後妃之典範。
所以後宮女子多聽聞過此書中的故事。
雍正正準備開口,靜和已搶先笑道:
“女兒不過是偶然讀過此書。諸位大臣謙讓,才讓女兒小露鋒芒。
女兒鬥膽懇請皇阿瑪,賜予準噶爾《戰國策》百卷,讓他們也領略一番大清的智慧!”
雍正大笑:“好!朕的永嘉公主果然深明大義。就依公主之意,賜準噶爾《戰國策》百卷。”
朝堂之上,眾人山唿萬歲之聲如潮水般湧來:
“皇上英明!”
摩格輕啜一口杯中美酒,目光在沈眉兒與靜和之間流轉片刻,隨後連飲幾杯,仿佛不經意地說:
“皇帝的女兒真是出類拔萃,本汗的女兒們竟沒一個能比得上。”
他招手示意,一名侍從呈上一條酒紅瑪瑙浮雕海東青管珠項鏈,璀璨奪目,別具一格。
“小小禮物,聊表心意,敬獻公主。”
雍正正欲謙虛自得幾句,摩格的目光忽然偏移,掃視四周:
“這些皆是皇上的龍子吧?怎麽隻有五位在場?”
宮中阿哥本就稀少,皇長子已被剝奪宗室身份,此刻在圓明園中的,的確僅有五位。
除四阿哥弘曆已外出建府外,其餘四位皆年幼。
準噶爾使者掩嘴輕笑:
“我可汗膝下有十一位王子,皆是勇猛善戰的勇士,日後定要和大清的阿哥們多多交流武藝。”
雍正麵不改色,笑容和煦:
“待朕的阿哥們成長起來,恐怕可汗的王子們已經過了盛年,朕豈不是占了便宜?可汗太過客氣了。”
摩格爽朗一笑,抱拳說道:“皇帝別介意本汗以多欺少便是。”
甄嬛溫婉迴應道:
“可汗說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子民皆是皇上的孩子,可汗別介意咱們人多勢眾才好。”
摩格嘴角的笑意愈發深沉:
“按熹妃的說法,難道要以螻蟻之力去抵擋猛獸?皇帝覺得節節敗退的滋味如何?”
雍正從容不迫,舉起酒杯,語氣溫和::
“猛獸有其力,螻蟻有其智,可汗以為勝負已分嗎?想必可汗也讀過兵書。懂得以退為進之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清與準噶爾同為大清的領土,更應和睦共處,共保安寧。
朕聽說準噶爾大軍在阿爾泰山外遭遇了些小規模的疫病,兵馬在外,醫藥恐怕有所短缺。
大清幾年前也曾遭遇過疫病,曆經艱辛才找到治療方法,因此留下了一些秘方。
可汗若有需要,朕可以立即派人去尋。”
摩格雙眼微眯,重重地將酒杯擱在案幾上,帶著幾分戒備。
這時,一名驍勇的準噶爾隨從內侍匆匆從外進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隨著底下人的聲音傳進耳邊,摩格的目光越來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