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菜戶之事
穿越沈眉莊,擺脫甄嬛後成為贏家 作者:遠朝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這樣,沈眉兒總算是把宜修的視線從自己身上引開,轉到三阿哥的封王開府的諸多瑣事之上了。
不然還不知道會搞出別的什麽新花樣。
她對皇後的手段可是十分拜服的,若是這些技倆謀算用在官場之上,沒準能成為一代名臣謀士。
然後沒想象到的是,自己這邊剛剛安生一些,她又發現了另外一件事。
那一日靜和在殿中抱著沈眉兒的雙手,奶聲奶氣地問道:
“額娘,女兒除了去皇瑪嬤宮中,是不是還要每日去給景仁宮請安啊?”
沈眉兒心中詫異,她自從生下靜和,榮升貴妃以後,一雙兒女的身份更是水漲船高,母憑子貴,子亦憑母貴。
除了太後和皇上處以外,沈眉兒從來不會讓兩個孩子去景仁宮中。
她才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整日對著皇後去行跪拜之禮。
別說孩子了,就連她自己如今去景仁宮都是憑著心意,若無大事,她一向也是不用去問安的。
也不知靜和是從何處聽得的話,轉述到自己麵前。
一邊的弘暄也是臉色微變,他平日裏除了學業以外,一向是陪在妹妹身邊的,竟不知道妹妹何時聽了這等言語,看來他還是對妹妹太疏忽了。
沈眉兒不動聲色地摸了摸靜和的小手,溫柔地將她抱起,輕聲問道:
“靜和為什麽這麽問?是誰告訴你的呀?”
靜和奶聲奶氣地迴答:
“女兒今天去向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身邊的蘇培盛公公問女兒近日是否去景仁宮請安。
還說皇後是所有阿哥公主之母,女兒應該孝順尊敬皇後。”
沈眉兒聞言,目光轉向身後的弘暄。
弘暄早已收起臉上一貫的平和,對著她微微搖頭,表示蘇培盛並未對他提及此事。
沈眉兒眼神微閃,蘇培盛這是嫌自己命長嗎?
竟然敢管到自己永和宮的頭上。
她迅速收斂心神,又問靜和:“那你對你皇阿瑪怎麽說啊?”
靜和調皮一笑,說道:
“女兒說尊重額娘是要放在心裏的,不在於表麵的形式。而且皇阿瑪還誇女兒純孝,說額娘教導有方呢。”
沈眉兒輕舒一口氣,弘暄也滿意地點了點頭,上前揉了揉妹妹的腦袋。
靜和的應答恰到好處,即便是皇上知道了沈眉兒心中存著讓孩子遠離皇後的念頭,也難以置喙半分。
沈眉兒牽起兩個孩子的手,語氣沉穩而溫柔:
“皇後乃六宮之首,是所有阿哥公主的嫡母。
額娘身為貴妃,在這紫禁城中僅次於皇後之位,你們的身份亦尊貴非凡,僅次於三阿哥。
然而,額娘與皇後之間,並不和睦,所以平日裏隻教導你們要孝順皇阿瑪和皇瑪嬤。”
沈眉兒將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訴兩個孩子,宮中的複雜局勢與人心險惡,她從不會因為兒子女兒年紀小就選擇隱瞞。
因為在這深宮之中,天真爛漫是奢侈的,即便是阿哥公主,亦需早日洞悉世事。
宮裏容不得天真,即使是阿哥公主也一樣。
她希望孩子能自己體會到這後宮的手段,才不會讓人有機可乘。
隻是蘇培盛......他不敢對著弘暄說出這些話,而是在趁著靜和年幼,想挑撥皇帝的疑心。
這雖然不是什麽大事,可是一旦皇帝認為沈眉兒和她的孩子,不敬中宮,總是會對貴妃生出一些別樣的心思。
倒是好大的膽子!其心可誅!
這背後,或許還有甄嬛的影子,她看似悠然自得於宮中,實則或許已在為腹中胎兒籌謀未來。
可見是她在永壽宮待的太自在了,坐觀皇後和貴妃相鬥。
沈眉兒心中冷笑,既如此,她不介意為甄嬛添上幾分“忙碌”,找些棘手的事情來做。
次日,沈眉兒親自前往昭陽殿,揭發令侍宮女崔槿汐與蘇培盛對食之事,穢亂後宮。
她的證據,乃是瀾芷依照崔槿汐手藝仿製的柳葉合心瓔珞。
真假與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真正的那一枚柳葉合心瓔珞確實從蘇培盛的身上搜出來了,且被他貼身珍藏。
而且,當事者崔槿汐那會兒正在蘇培盛身邊,兩人神情親密,被眾人當場撞破,抓了個現行。
沈眉兒言辭犀利,指斥此乃私相授受,寓意成雙成對,實在有傷風化,不堪入目。
於是當場將兩人扣下了,並問罪熹嬪。
皇後為彰顯自己的公正無私,並非獨斷專行。
同時又顧慮著永壽宮中可能潛藏的變數,以免日後難以自明,便特意邀請了敬妃與端妃同行,一行四人共赴甄嬛的永壽宮。
甄嬛聽聞外間宮女太監的打千兒請安和通傳的聲音,心中疑惑叢生,不解何事竟能引得宮中四位高位妃子聯袂而至。
她連忙整理衣裙,艱難地站起身,借著流朱的攙扶,步至宮門外迎候。
行禮畢,皇後端坐於正中的紫檀雕花椅上不發一言。
沈眉兒則顯得漫不經心,把玩著桌上刻花鳥獸花草紋蓮瓣青瓷碗中擺著的香櫞。
敬妃一臉淡然,仿佛事不關己,而端妃則微微蹙眉,透露出一絲不安。
片刻的沉默後,皇後舉起手中的冰梅蝶紋茶盞,輕輕吹散浮沫,淺酌一口,緩緩言道:
“按理說,熹嬪的未央殿,我本無需踏足。但念及你身懷六甲,有些事需顧及你的顏麵。
既然事情涉及你永壽宮的宮人,本宮便不得不邀惠貴妃、敬妃與端妃一同前來走這一趟了。”
宜修張口說了這一篇話,卻對來意諱莫如深,隻字未提是出了何事。
甄嬛心中疑惑更甚,隻得強顏歡笑,道:
“多謝皇後和幾位娘娘的體恤與關懷,臣妾不明所以,懇請娘娘明示。”
宜修麵色一沉,正色道:
“後宮的安寧關乎前朝的穩定,本宮怎能不格外謹慎?
然而今日,咱們眼皮子底下竟出了這樣的事,還出在熹嬪你的永壽宮裏,本宮不能不震怒!”
甄嬛見皇後言辭嚴厲,心中已預感不祥,但麵上依舊不露聲色,恭敬地答道:
“請皇後娘娘示下。”
宜修轉向沈眉兒,道:
“此事是貴妃你最先發覺,不妨由你向熹嬪說明。”
不然還不知道會搞出別的什麽新花樣。
她對皇後的手段可是十分拜服的,若是這些技倆謀算用在官場之上,沒準能成為一代名臣謀士。
然後沒想象到的是,自己這邊剛剛安生一些,她又發現了另外一件事。
那一日靜和在殿中抱著沈眉兒的雙手,奶聲奶氣地問道:
“額娘,女兒除了去皇瑪嬤宮中,是不是還要每日去給景仁宮請安啊?”
沈眉兒心中詫異,她自從生下靜和,榮升貴妃以後,一雙兒女的身份更是水漲船高,母憑子貴,子亦憑母貴。
除了太後和皇上處以外,沈眉兒從來不會讓兩個孩子去景仁宮中。
她才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整日對著皇後去行跪拜之禮。
別說孩子了,就連她自己如今去景仁宮都是憑著心意,若無大事,她一向也是不用去問安的。
也不知靜和是從何處聽得的話,轉述到自己麵前。
一邊的弘暄也是臉色微變,他平日裏除了學業以外,一向是陪在妹妹身邊的,竟不知道妹妹何時聽了這等言語,看來他還是對妹妹太疏忽了。
沈眉兒不動聲色地摸了摸靜和的小手,溫柔地將她抱起,輕聲問道:
“靜和為什麽這麽問?是誰告訴你的呀?”
靜和奶聲奶氣地迴答:
“女兒今天去向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身邊的蘇培盛公公問女兒近日是否去景仁宮請安。
還說皇後是所有阿哥公主之母,女兒應該孝順尊敬皇後。”
沈眉兒聞言,目光轉向身後的弘暄。
弘暄早已收起臉上一貫的平和,對著她微微搖頭,表示蘇培盛並未對他提及此事。
沈眉兒眼神微閃,蘇培盛這是嫌自己命長嗎?
竟然敢管到自己永和宮的頭上。
她迅速收斂心神,又問靜和:“那你對你皇阿瑪怎麽說啊?”
靜和調皮一笑,說道:
“女兒說尊重額娘是要放在心裏的,不在於表麵的形式。而且皇阿瑪還誇女兒純孝,說額娘教導有方呢。”
沈眉兒輕舒一口氣,弘暄也滿意地點了點頭,上前揉了揉妹妹的腦袋。
靜和的應答恰到好處,即便是皇上知道了沈眉兒心中存著讓孩子遠離皇後的念頭,也難以置喙半分。
沈眉兒牽起兩個孩子的手,語氣沉穩而溫柔:
“皇後乃六宮之首,是所有阿哥公主的嫡母。
額娘身為貴妃,在這紫禁城中僅次於皇後之位,你們的身份亦尊貴非凡,僅次於三阿哥。
然而,額娘與皇後之間,並不和睦,所以平日裏隻教導你們要孝順皇阿瑪和皇瑪嬤。”
沈眉兒將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訴兩個孩子,宮中的複雜局勢與人心險惡,她從不會因為兒子女兒年紀小就選擇隱瞞。
因為在這深宮之中,天真爛漫是奢侈的,即便是阿哥公主,亦需早日洞悉世事。
宮裏容不得天真,即使是阿哥公主也一樣。
她希望孩子能自己體會到這後宮的手段,才不會讓人有機可乘。
隻是蘇培盛......他不敢對著弘暄說出這些話,而是在趁著靜和年幼,想挑撥皇帝的疑心。
這雖然不是什麽大事,可是一旦皇帝認為沈眉兒和她的孩子,不敬中宮,總是會對貴妃生出一些別樣的心思。
倒是好大的膽子!其心可誅!
這背後,或許還有甄嬛的影子,她看似悠然自得於宮中,實則或許已在為腹中胎兒籌謀未來。
可見是她在永壽宮待的太自在了,坐觀皇後和貴妃相鬥。
沈眉兒心中冷笑,既如此,她不介意為甄嬛添上幾分“忙碌”,找些棘手的事情來做。
次日,沈眉兒親自前往昭陽殿,揭發令侍宮女崔槿汐與蘇培盛對食之事,穢亂後宮。
她的證據,乃是瀾芷依照崔槿汐手藝仿製的柳葉合心瓔珞。
真假與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真正的那一枚柳葉合心瓔珞確實從蘇培盛的身上搜出來了,且被他貼身珍藏。
而且,當事者崔槿汐那會兒正在蘇培盛身邊,兩人神情親密,被眾人當場撞破,抓了個現行。
沈眉兒言辭犀利,指斥此乃私相授受,寓意成雙成對,實在有傷風化,不堪入目。
於是當場將兩人扣下了,並問罪熹嬪。
皇後為彰顯自己的公正無私,並非獨斷專行。
同時又顧慮著永壽宮中可能潛藏的變數,以免日後難以自明,便特意邀請了敬妃與端妃同行,一行四人共赴甄嬛的永壽宮。
甄嬛聽聞外間宮女太監的打千兒請安和通傳的聲音,心中疑惑叢生,不解何事竟能引得宮中四位高位妃子聯袂而至。
她連忙整理衣裙,艱難地站起身,借著流朱的攙扶,步至宮門外迎候。
行禮畢,皇後端坐於正中的紫檀雕花椅上不發一言。
沈眉兒則顯得漫不經心,把玩著桌上刻花鳥獸花草紋蓮瓣青瓷碗中擺著的香櫞。
敬妃一臉淡然,仿佛事不關己,而端妃則微微蹙眉,透露出一絲不安。
片刻的沉默後,皇後舉起手中的冰梅蝶紋茶盞,輕輕吹散浮沫,淺酌一口,緩緩言道:
“按理說,熹嬪的未央殿,我本無需踏足。但念及你身懷六甲,有些事需顧及你的顏麵。
既然事情涉及你永壽宮的宮人,本宮便不得不邀惠貴妃、敬妃與端妃一同前來走這一趟了。”
宜修張口說了這一篇話,卻對來意諱莫如深,隻字未提是出了何事。
甄嬛心中疑惑更甚,隻得強顏歡笑,道:
“多謝皇後和幾位娘娘的體恤與關懷,臣妾不明所以,懇請娘娘明示。”
宜修麵色一沉,正色道:
“後宮的安寧關乎前朝的穩定,本宮怎能不格外謹慎?
然而今日,咱們眼皮子底下竟出了這樣的事,還出在熹嬪你的永壽宮裏,本宮不能不震怒!”
甄嬛見皇後言辭嚴厲,心中已預感不祥,但麵上依舊不露聲色,恭敬地答道:
“請皇後娘娘示下。”
宜修轉向沈眉兒,道:
“此事是貴妃你最先發覺,不妨由你向熹嬪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