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學習宮務
穿越沈眉莊,擺脫甄嬛後成為贏家 作者:遠朝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輕易不過問後宮之事,可一旦出麵就是看不過眼的大事。
直接廢除了一宮主位。
加之莞貴人再次遭貶,成為了甄答應,華妃也失去了協理六宮之權。
鐵腕手段讓後宮一時噤若寒蟬。
雍正三日之後迴宮,事情已成為定局。
而太後的處置皆是從後宮穩定出發,他自然沒有異議。
心裏卻是對甄嬛屢生事端有了很大的不滿。
同為中毒之事的受害人,惠貴人就能善解人意,體貼入微,他給什麽交代就是什麽。
可甄嬛偏偏仗著受寵,非要去追查到底,搞得六宮烏煙瘴氣。
其實在雍正的眼中,他能不知道幕後是華妃的手筆嗎?
之所以按捺住不往後繼續查下去,當然是為了朝堂考慮。
就算甄嬛真的拿到了證據,他也不能對年家過於苛責。
如今這番作為,逼著太後親自出手處置,雖也占了大義,可終究是打亂了皇帝的計劃,還要費很多心思去安撫年家。
那端妃也是!忍了這麽些年,以為她能更明事理些,沒想到碰到可以打擊華妃的機會,同樣失了分寸。
真真是消磨了雍正心裏為數不多的情誼。
而且,去了華妃協理六宮之權,豈不是沒有人可以掣肘烏拉那拉家了。
雍正思慮再三,把心思放在了沈眉兒身上。
這些時日觀察下來,惠貴人倒是個穩妥的。
她未曾卷入過任何紛爭,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和之心,對太後亦是恭敬有加。
所以要找一個新的力量來平衡後宮局勢,她和敬嬪捆綁在一起,無疑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隻不過現下貴人的位份還是低了些,先讓她學著吧。
若真是個有出息的,日後晉位協理六宮也順理成章。
而後皇上便傳出口諭,說皇後身子將好,操勞宮務過盛未免百上加斤,著敬嬪和惠貴人從旁協助。
宜修開始心生警惕,沒想到鹹福宮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卻是在這次的爭鬥中成了最後的贏家。
敬嬪倒還罷了,畢竟是主位娘娘,又伺候皇上多年。
在華妃失勢,端妃病弱,齊妃庸懦的情況下,嬪位上也就她能拿的出手了。
那惠貴人何德何能,能在宮務上分一杯羹?
可見也是被皇上留了心,不得不防範一二。
沈眉兒收到了皇帝的口諭以後,沒有任何的驚訝,其實就算按照原作,這宮權在去圓明園時也是會叫她沾沾手的。
如今不過是提前了一月。
她之所以坐山觀虎鬥,又借夏冬春之手揭發甄嬛的陰謀,除了報被暗算之仇,也無非是為了宮權。
尤其是圓明園裏假孕一事,可以算作命運的分水嶺,沈眉兒不得不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否則到了圓明園之後,一切都是陌生的,難免會出現紕漏。
所以能在宮裏先把宮權握著,在宮女人事調動,宮殿分配上也能占得部分先機,不至於被人牽著鼻子走。
不過沈眉兒也明白,此時讓她碰宮務,隻是皇上的一時的權宜之計,不希望皇後隻手遮天、一家獨大,以至於他對後宮之事應對無措 。
嬪妃間相互製約,皇帝才能平衡穩定前朝、後宮的各種勢力。
好在雍正不算一味地算計,把她當做出頭鳥,前麵還有敬嬪在盯著,總是還能分擔不少的。
於是她便沒有推辭,虛心接下來皇後分過來的一應雜務瑣事。
但在涉及銀錢賬冊之內的重大宮務上敬謝不敏,推說自己年輕不懂這些,從不經手。
所做的不過是六尚尚宮女官日常會做的事情。
反正這宮務遲早都是要交出去的,她才不會落人口實,叫人以為她是個貪財貪權的,而且但凡涉及銀錢的事,可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就像原作裏的綠豆湯,稍不留心便會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吃力不討好,反而留下把柄破綻。
而在沈眉兒小心翼翼地處理著宮務的時日裏,華妃的輝煌仿佛被晨霧悄然掩蓋,逐漸隱入沉寂。
一下子失去了餘鶯兒和麗嬪兩個追隨者,華妃的勢力大不如以往,身邊隻剩一個曹貴人能奮力搖櫓。
華妃多次想找機會和雍正重修舊好,都被曹貴人攔著了。
隻說現在皇帝還在氣頭上,實在不是好時機,勸她為長遠計,暫時不要在皇上身邊出現,以待時機東風再起。
華妃竟也聽了曹貴人的勸諫,選擇了隱忍下來。
而甄嬛失了封號後,憤懣難平,視此為生平奇恥。
她好不容易才與惠貴人平起平坐,甚至在恩寵上壓過她許多,還沒有得意太久,又被一腳踩在了泥裏,成了末尾的答應。
和家世低微,樣樣不如自己的安陵容同處一個位分。
這讓甄嬛感到顏麵盡失,十分羞惱,常常在碎玉軒裏忍不住地神傷,看什麽都不順心。
浣碧不堪其煩,心底也產生了很大的落差。
尤其是目睹主子的屢番失意,看樣子怕是指望不上了,也開始想著為自己打算。
既然小主不爭氣,不如她自己爭口氣。
何況浣碧知道自己的身份,同為甄家的女兒她又能差到哪裏去呢?
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讓母親的牌位堂而皇之地進入甄家祠堂,隻要她能成為皇帝的嬪妃,就一定能得償所願。
這份執念在她心中生根發芽,日益茁壯。
轉眼間五月盛夏已至,京都被炎炎烈日炙烤得如同火爐,帝後決議一同前往圓明園避暑,覓一方清涼。
太後年歲大了不畏熱,加之長年禮佛心境淡泊,即便炎炎夏日,亦能泰然處之,又不願奔波挪動,便婉拒了此行。
然而,隨行嬪妃的名單卻遲遲未決,引得闔宮議論紛紛,猜測不斷。
還是沈眉兒給了建議,讓阿哥公主以及他們的生母都一同過去,方便起居照顧。
也就是齊妃,欣常在和曹貴人三人。
得了準信兒以後,欣常在心中滿是感激,特意抽空前往常熙堂,親自向沈眉兒致謝。
這也是沈眉兒和欣常在第一次私下的接觸。
其實欣常在也是個美人,周身有一股子川蜀地區女子的率真與爽利,仿佛山間清泉,自然流淌,讓人不覺間心生親近。
不過她家世並不顯赫,入宮以來所受寵愛亦算不得濃烈,就算有幸生下了雍正膝下第一個公主,也隻是位列常在之位,默默無聞。
或許也因為欣常在的位份低微,在宮中並沒有什麽存在感,連帶淑和公主也不得雍正歡心。
如今能帶著女兒伴隨帝駕,自然是湧起了難以抑製的喜悅。
直接廢除了一宮主位。
加之莞貴人再次遭貶,成為了甄答應,華妃也失去了協理六宮之權。
鐵腕手段讓後宮一時噤若寒蟬。
雍正三日之後迴宮,事情已成為定局。
而太後的處置皆是從後宮穩定出發,他自然沒有異議。
心裏卻是對甄嬛屢生事端有了很大的不滿。
同為中毒之事的受害人,惠貴人就能善解人意,體貼入微,他給什麽交代就是什麽。
可甄嬛偏偏仗著受寵,非要去追查到底,搞得六宮烏煙瘴氣。
其實在雍正的眼中,他能不知道幕後是華妃的手筆嗎?
之所以按捺住不往後繼續查下去,當然是為了朝堂考慮。
就算甄嬛真的拿到了證據,他也不能對年家過於苛責。
如今這番作為,逼著太後親自出手處置,雖也占了大義,可終究是打亂了皇帝的計劃,還要費很多心思去安撫年家。
那端妃也是!忍了這麽些年,以為她能更明事理些,沒想到碰到可以打擊華妃的機會,同樣失了分寸。
真真是消磨了雍正心裏為數不多的情誼。
而且,去了華妃協理六宮之權,豈不是沒有人可以掣肘烏拉那拉家了。
雍正思慮再三,把心思放在了沈眉兒身上。
這些時日觀察下來,惠貴人倒是個穩妥的。
她未曾卷入過任何紛爭,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和之心,對太後亦是恭敬有加。
所以要找一個新的力量來平衡後宮局勢,她和敬嬪捆綁在一起,無疑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隻不過現下貴人的位份還是低了些,先讓她學著吧。
若真是個有出息的,日後晉位協理六宮也順理成章。
而後皇上便傳出口諭,說皇後身子將好,操勞宮務過盛未免百上加斤,著敬嬪和惠貴人從旁協助。
宜修開始心生警惕,沒想到鹹福宮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卻是在這次的爭鬥中成了最後的贏家。
敬嬪倒還罷了,畢竟是主位娘娘,又伺候皇上多年。
在華妃失勢,端妃病弱,齊妃庸懦的情況下,嬪位上也就她能拿的出手了。
那惠貴人何德何能,能在宮務上分一杯羹?
可見也是被皇上留了心,不得不防範一二。
沈眉兒收到了皇帝的口諭以後,沒有任何的驚訝,其實就算按照原作,這宮權在去圓明園時也是會叫她沾沾手的。
如今不過是提前了一月。
她之所以坐山觀虎鬥,又借夏冬春之手揭發甄嬛的陰謀,除了報被暗算之仇,也無非是為了宮權。
尤其是圓明園裏假孕一事,可以算作命運的分水嶺,沈眉兒不得不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否則到了圓明園之後,一切都是陌生的,難免會出現紕漏。
所以能在宮裏先把宮權握著,在宮女人事調動,宮殿分配上也能占得部分先機,不至於被人牽著鼻子走。
不過沈眉兒也明白,此時讓她碰宮務,隻是皇上的一時的權宜之計,不希望皇後隻手遮天、一家獨大,以至於他對後宮之事應對無措 。
嬪妃間相互製約,皇帝才能平衡穩定前朝、後宮的各種勢力。
好在雍正不算一味地算計,把她當做出頭鳥,前麵還有敬嬪在盯著,總是還能分擔不少的。
於是她便沒有推辭,虛心接下來皇後分過來的一應雜務瑣事。
但在涉及銀錢賬冊之內的重大宮務上敬謝不敏,推說自己年輕不懂這些,從不經手。
所做的不過是六尚尚宮女官日常會做的事情。
反正這宮務遲早都是要交出去的,她才不會落人口實,叫人以為她是個貪財貪權的,而且但凡涉及銀錢的事,可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就像原作裏的綠豆湯,稍不留心便會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吃力不討好,反而留下把柄破綻。
而在沈眉兒小心翼翼地處理著宮務的時日裏,華妃的輝煌仿佛被晨霧悄然掩蓋,逐漸隱入沉寂。
一下子失去了餘鶯兒和麗嬪兩個追隨者,華妃的勢力大不如以往,身邊隻剩一個曹貴人能奮力搖櫓。
華妃多次想找機會和雍正重修舊好,都被曹貴人攔著了。
隻說現在皇帝還在氣頭上,實在不是好時機,勸她為長遠計,暫時不要在皇上身邊出現,以待時機東風再起。
華妃竟也聽了曹貴人的勸諫,選擇了隱忍下來。
而甄嬛失了封號後,憤懣難平,視此為生平奇恥。
她好不容易才與惠貴人平起平坐,甚至在恩寵上壓過她許多,還沒有得意太久,又被一腳踩在了泥裏,成了末尾的答應。
和家世低微,樣樣不如自己的安陵容同處一個位分。
這讓甄嬛感到顏麵盡失,十分羞惱,常常在碎玉軒裏忍不住地神傷,看什麽都不順心。
浣碧不堪其煩,心底也產生了很大的落差。
尤其是目睹主子的屢番失意,看樣子怕是指望不上了,也開始想著為自己打算。
既然小主不爭氣,不如她自己爭口氣。
何況浣碧知道自己的身份,同為甄家的女兒她又能差到哪裏去呢?
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讓母親的牌位堂而皇之地進入甄家祠堂,隻要她能成為皇帝的嬪妃,就一定能得償所願。
這份執念在她心中生根發芽,日益茁壯。
轉眼間五月盛夏已至,京都被炎炎烈日炙烤得如同火爐,帝後決議一同前往圓明園避暑,覓一方清涼。
太後年歲大了不畏熱,加之長年禮佛心境淡泊,即便炎炎夏日,亦能泰然處之,又不願奔波挪動,便婉拒了此行。
然而,隨行嬪妃的名單卻遲遲未決,引得闔宮議論紛紛,猜測不斷。
還是沈眉兒給了建議,讓阿哥公主以及他們的生母都一同過去,方便起居照顧。
也就是齊妃,欣常在和曹貴人三人。
得了準信兒以後,欣常在心中滿是感激,特意抽空前往常熙堂,親自向沈眉兒致謝。
這也是沈眉兒和欣常在第一次私下的接觸。
其實欣常在也是個美人,周身有一股子川蜀地區女子的率真與爽利,仿佛山間清泉,自然流淌,讓人不覺間心生親近。
不過她家世並不顯赫,入宮以來所受寵愛亦算不得濃烈,就算有幸生下了雍正膝下第一個公主,也隻是位列常在之位,默默無聞。
或許也因為欣常在的位份低微,在宮中並沒有什麽存在感,連帶淑和公主也不得雍正歡心。
如今能帶著女兒伴隨帝駕,自然是湧起了難以抑製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