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生疏
病秧子一心隻想吃軟飯 作者:穆如清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敘白看著方貴成,好奇地問道:“貴成,怎麽今日隻有你前來,你爹怎未一同前來呢?”
方貴成輕輕歎了口氣,解釋道:“唉,說來話長。此前那場洪水來勢洶洶,家裏好多布匹都遭了殃,被水浸泡壞了不少。
所以這次我爹他老人家親自趕赴江南處理此事,然而由於洪水的緣故,道路受阻,至今仍被困在江南那邊,尚未歸來呢。”
聽到這裏,江敘白不禁皺起眉頭,關切地追問:“那此次的損失想必不小吧?被水泡過的布匹數量有多少?”
方貴成擺了擺手,寬慰道:“這些都不過是些小事情罷了,敘白你不必為此太過憂心。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恭喜你高中舉人呐!”
江敘白見他不願說便也不再追問,隨即掛上笑臉說道:“你也不錯,聽老師說現在方家的生意基本都是你在做主了?”
“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別讓那些事汙了你的耳朵。”方貴成皺眉說道,好似不願意提起這件事。
說到這裏江敘白的確一身惡寒,方貴成的大哥不知道是被誰帶的,居然好男風,最開始的時候隻是去小倌館,後麵是連身旁的小廝都不放過。
所以方天寶一氣之下就把他手裏的鋪麵全部都收了迴來。
“那便不說了。”江敘白輕輕地歎了口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感。
他默默地凝視著方貴成,發現彼此之間仿佛隔著一層無形的屏障,曾經的親密無間似乎已悄然遠去。
或許真如他所想,歲月如梭,多年未見,兩人各自經曆的風風雨雨早已改變了太多。
事實上,方貴成對江敘白心存隔閡已有數年之久。尤其是當大丫、二丫分別與元寶和石頭喜結連理之後,這種情緒愈發強烈地縈繞在他心頭。
自幼時起,他就認定自己與江敘白情同手足,最為要好且親近無比。然而,麵對婚姻大事這般重要的人生節點,江敘白卻未曾將他納入考慮範圍,這令方貴成倍感失望和憤懣。
久而久之,他開始暗自揣測,莫非是江敘白因自家後宅那些事而瞧不起自己?
隻是,方貴成內心深處的這些小心思,江敘白全然不知曉。於江敘白而言,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各奔前程,漸行漸遠也是在所難免之事。
正當此時,一直在旁觀察的王明良注意到了外孫鬱鬱寡歡的模樣,他緩緩走上前,輕輕拉起方貴成的手,將其帶到一旁無人之處。
王明良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啊,把你的那些小心思都給我收起來!倘若敘白至今仍未考取舉人功名,外公倒也樂意讓你去向敘彩提親。可如今的江家已然今非昔比,咱們實在高攀不起!”說罷,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之色。
現在江敘白還能叫他一聲老師,請他上座,他心中已經很滿足了,看看這屋內坐的,都是縣令這些官員和縣城之中的大戶人家,如果不是江家,縣令這些怎麽可能會禮遇於他。
“外祖父,我明白。”就是因為明白,所以心裏更不好受。
王明良見他的樣子,心中更是歎氣,想當年的幾個學生,現在江家就連江敘鈞都已經是秀才了,可是自己的外孫卻還是一個童生。
明明幾個弟子都把自己考上秀才的心得還有那些做過的文章全部都借了給他,但他已無心再去看了。
這麽多年漸漸地方貴成的心思也不在讀書之上。見王明良來了,江敘辰也放下手中的事情,專門來陪著他們。
千裏之外京城之中,宋鴻卓正站在勤政殿內,等著上麵的永順帝發話。
永順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那張方正的國字臉上,一對濃密的眉毛下鑲嵌著一雙明亮而銳利的大眼睛,眼神猶如火炬般炯炯有神。
他的下巴和人中處留著短短的胡須,雖已不再年輕,但從其眉宇間的剛毅與深邃、麵部輪廓的分明以及高挺的鼻梁,可以想象得出他年輕時必定是一位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此刻,永順帝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麵前的一份考卷,考卷之上所書寫的乃是江敘白對於治水之道的見解。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上,仿佛要透過這些字跡洞察出其中隱藏的奧秘。
一旁的宋鴻卓見狀,輕聲說道:“陛下,微臣將這份考卷呈於您,便是認為此卷之中所提及的堤壩建造之法具有極大的可行性。”
永順帝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道:“朕觀此卷後亦有同感。這位江學子仿若親身經曆過那堤壩的修建一般,不僅對其外形描述得細致入微,更是將其所能發揮的作用逐一羅列。若我安國有幸能夠修築如此堤壩,日後無論是麵對洪澇災害還是幹旱之災,皆可有所應對。”
然而,話鋒一轉,永順帝不禁皺起眉頭,歎氣道:“隻可惜,要想真正修成這般規模宏大的堤壩,所需耗費的財力與人力實在太過巨大。”
這也正是為何即便明知這是一個絕佳的主意,但永順帝在看完考卷後麵色依舊不見絲毫喜悅之色的緣由所在。
近年來,安國與鄰國瑞國之間戰火不斷,頻繁的戰事使得軍費開支急劇增加,國庫早已捉襟見肘。
在此情形之下,再要拿出巨額資金用於修築堤壩,實非易事。
“是臣下考慮不周。”宋鴻卓心中頗為遺憾。
這時,一直站在旁邊未出聲的李公公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陛下,老奴倒是有個法子。”
永順帝抬眼看向他,示意他接著說。
“陛下,老奴聽聞民間有不少富商巨賈,他們富甲一方,或許可以號召他們捐資修堤,朝廷許以一些政策或者榮譽嘉獎。”
永順帝眼神中有了一絲鬆動,“此事可一試,不過還需仔細斟酌具體辦法,莫要讓奸商鑽了空子。”
宋鴻卓眼睛一亮,再次進言: “陛下聖明,臣定先與工部,戶部把修築提拔的預算羅列出來,再與商賈們商議。”
永順帝頷首說道:“好,那此時便由你們工部牽頭,給朕呈上一份具體的規劃表。”
“是,陛下。”宋鴻卓心中欣喜若狂,這種青史留名的機會居然會落在自己的身上。
方貴成輕輕歎了口氣,解釋道:“唉,說來話長。此前那場洪水來勢洶洶,家裏好多布匹都遭了殃,被水浸泡壞了不少。
所以這次我爹他老人家親自趕赴江南處理此事,然而由於洪水的緣故,道路受阻,至今仍被困在江南那邊,尚未歸來呢。”
聽到這裏,江敘白不禁皺起眉頭,關切地追問:“那此次的損失想必不小吧?被水泡過的布匹數量有多少?”
方貴成擺了擺手,寬慰道:“這些都不過是些小事情罷了,敘白你不必為此太過憂心。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恭喜你高中舉人呐!”
江敘白見他不願說便也不再追問,隨即掛上笑臉說道:“你也不錯,聽老師說現在方家的生意基本都是你在做主了?”
“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別讓那些事汙了你的耳朵。”方貴成皺眉說道,好似不願意提起這件事。
說到這裏江敘白的確一身惡寒,方貴成的大哥不知道是被誰帶的,居然好男風,最開始的時候隻是去小倌館,後麵是連身旁的小廝都不放過。
所以方天寶一氣之下就把他手裏的鋪麵全部都收了迴來。
“那便不說了。”江敘白輕輕地歎了口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感。
他默默地凝視著方貴成,發現彼此之間仿佛隔著一層無形的屏障,曾經的親密無間似乎已悄然遠去。
或許真如他所想,歲月如梭,多年未見,兩人各自經曆的風風雨雨早已改變了太多。
事實上,方貴成對江敘白心存隔閡已有數年之久。尤其是當大丫、二丫分別與元寶和石頭喜結連理之後,這種情緒愈發強烈地縈繞在他心頭。
自幼時起,他就認定自己與江敘白情同手足,最為要好且親近無比。然而,麵對婚姻大事這般重要的人生節點,江敘白卻未曾將他納入考慮範圍,這令方貴成倍感失望和憤懣。
久而久之,他開始暗自揣測,莫非是江敘白因自家後宅那些事而瞧不起自己?
隻是,方貴成內心深處的這些小心思,江敘白全然不知曉。於江敘白而言,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各奔前程,漸行漸遠也是在所難免之事。
正當此時,一直在旁觀察的王明良注意到了外孫鬱鬱寡歡的模樣,他緩緩走上前,輕輕拉起方貴成的手,將其帶到一旁無人之處。
王明良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啊,把你的那些小心思都給我收起來!倘若敘白至今仍未考取舉人功名,外公倒也樂意讓你去向敘彩提親。可如今的江家已然今非昔比,咱們實在高攀不起!”說罷,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之色。
現在江敘白還能叫他一聲老師,請他上座,他心中已經很滿足了,看看這屋內坐的,都是縣令這些官員和縣城之中的大戶人家,如果不是江家,縣令這些怎麽可能會禮遇於他。
“外祖父,我明白。”就是因為明白,所以心裏更不好受。
王明良見他的樣子,心中更是歎氣,想當年的幾個學生,現在江家就連江敘鈞都已經是秀才了,可是自己的外孫卻還是一個童生。
明明幾個弟子都把自己考上秀才的心得還有那些做過的文章全部都借了給他,但他已無心再去看了。
這麽多年漸漸地方貴成的心思也不在讀書之上。見王明良來了,江敘辰也放下手中的事情,專門來陪著他們。
千裏之外京城之中,宋鴻卓正站在勤政殿內,等著上麵的永順帝發話。
永順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那張方正的國字臉上,一對濃密的眉毛下鑲嵌著一雙明亮而銳利的大眼睛,眼神猶如火炬般炯炯有神。
他的下巴和人中處留著短短的胡須,雖已不再年輕,但從其眉宇間的剛毅與深邃、麵部輪廓的分明以及高挺的鼻梁,可以想象得出他年輕時必定是一位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此刻,永順帝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麵前的一份考卷,考卷之上所書寫的乃是江敘白對於治水之道的見解。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上,仿佛要透過這些字跡洞察出其中隱藏的奧秘。
一旁的宋鴻卓見狀,輕聲說道:“陛下,微臣將這份考卷呈於您,便是認為此卷之中所提及的堤壩建造之法具有極大的可行性。”
永順帝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道:“朕觀此卷後亦有同感。這位江學子仿若親身經曆過那堤壩的修建一般,不僅對其外形描述得細致入微,更是將其所能發揮的作用逐一羅列。若我安國有幸能夠修築如此堤壩,日後無論是麵對洪澇災害還是幹旱之災,皆可有所應對。”
然而,話鋒一轉,永順帝不禁皺起眉頭,歎氣道:“隻可惜,要想真正修成這般規模宏大的堤壩,所需耗費的財力與人力實在太過巨大。”
這也正是為何即便明知這是一個絕佳的主意,但永順帝在看完考卷後麵色依舊不見絲毫喜悅之色的緣由所在。
近年來,安國與鄰國瑞國之間戰火不斷,頻繁的戰事使得軍費開支急劇增加,國庫早已捉襟見肘。
在此情形之下,再要拿出巨額資金用於修築堤壩,實非易事。
“是臣下考慮不周。”宋鴻卓心中頗為遺憾。
這時,一直站在旁邊未出聲的李公公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陛下,老奴倒是有個法子。”
永順帝抬眼看向他,示意他接著說。
“陛下,老奴聽聞民間有不少富商巨賈,他們富甲一方,或許可以號召他們捐資修堤,朝廷許以一些政策或者榮譽嘉獎。”
永順帝眼神中有了一絲鬆動,“此事可一試,不過還需仔細斟酌具體辦法,莫要讓奸商鑽了空子。”
宋鴻卓眼睛一亮,再次進言: “陛下聖明,臣定先與工部,戶部把修築提拔的預算羅列出來,再與商賈們商議。”
永順帝頷首說道:“好,那此時便由你們工部牽頭,給朕呈上一份具體的規劃表。”
“是,陛下。”宋鴻卓心中欣喜若狂,這種青史留名的機會居然會落在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