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風雨再臨
商女姝色:拐個夫君開染坊 作者:沐桃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天剛蒙蒙亮,嘈雜的人聲就不時在市坊間響起。
時近彩衣節,長街上華蓋如雲、彩棚數裏,沿街裁縫鋪、繡娘坊、布莊乃至估衣店均裝飾一新,不少鋪子模仿木染布坊,將自家店麵裝飾得花團錦簇,相貌清秀、身量苗條的少年少女身著新衣,扮作“模特”,正在門口演練。
雙喜由小廝作陪,神情悠閑地走過長街。
少女身著簇新的裙衫,發梳雙髻,四處打量,掃一眼店麵的布局裝潢,又細細打量那模特身上新裝。
她心中得意,恨不得把下巴抬得老高:哼,這些賣成衣的,隻知道跟在他們木染布坊屁股後麵,學自家玩剩的。
就說今年的錦繡坊,專門用白梔並茉莉紮了個棚子,聞起來倒是香飄十裏,可這家主人也不想想:那茉莉跟梔子可都是顏色雪白,白中穿白一片慘白,說句不好聽的,遠遠瞧著還以為誰家辦白事呢!
再說先前同他們旗鼓相當的七彩布莊,這家倒知道拿了紅掌並丁香裝飾——紅掌明豔、丁香馥鬱,色香齊備,可那丁香最是吸引蜂蟲。現在還不顯,等到巳時開市,太陽高升,人潮湧入,那蜜蜂也要跟過來嘍。
最讓人咋舌的便是青衿店,今年推出的這款式,到底是怎麽通過禮部查驗的?穿在那模特身上,大半條胳膊露在外麵,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酒肆青樓呢!
雙喜心滿意足從街頭走到巷尾,各家店鋪都瞧過一遍,歡天喜地地向杜若楠複命。
“小姐!我都看過了,那些個布莊成衣店,款式沒一個及得上咱們的!大多仿照咱家春裝,在盤扣、衣襟上玩玩花樣,但也沒好看到哪裏去。”
“他們真討厭!學咱們用花草裝扮鋪麵,還用了模特,尤其是青衿店,真是不知羞!”
雙喜家鵲一般在杜若楠耳邊嘰喳,少女神色天真、自信滿滿:“這次彩衣節,必定是咱們木染布坊出個大大的風頭!”
丁伯也笑:“你這孩子,那叫拔得頭籌。”
玩笑歸玩笑,丁伯是老人,經驗老到,從旁提醒杜若楠:“小姐,如今還是籌備期,能展示出來的都不打緊,殺手鐧都還藏在後頭。”
杜若楠哪裏不懂,少女輕笑,不急不緩:“丁伯教誨的是,我都省的。”
彩衣節是阮縣傳統佳節,曆來備受矚目。節日又逢換季,夏衫替春裝,民間也興添新裝,便是城中最窮苦的百姓,都會勒緊褲腰帶添件新衣。
待到過節,滿街都響童謠:“今日穿新衣,明朝換彩衣,六十京中坐,老身著霞帔。”
但凡是家中開染坊、布坊、賣衣裳的,一年當中最看重的,除了除夕便是彩衣節了。
提前半個月都會日夜開工,趕製布匹和新衣。
木染布坊這邊也不例外。因蠟染成衣先前出過褪色問題,民間對蠟染心存疑慮,買主到店裏挑選布料成衣,仍以紮染為主。又因紮染技術尚待完善。
杜若楠綜合考慮,還是選擇慎重行事,預備在彩衣節推出的商品,紮染占八成,蠟染占兩成。
——雖然城中時興紮染技藝,可謂是全城皆紮染,但木染布坊幾代就致力於改善技藝,同是紮染,但木染布坊推出的布料更加柔軟通透、上身舒服。
“就是要穩中求進。”對於杜若楠的策略,蘇之鈺也表達了支持,“新技術進入市場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還需要咱們培養客戶,拓寬他們對商品的認知,繼而培養消費者對商品的忠誠度。”
“在他們接受咱們的新商品之前,先用成熟的商品——紮染布料穩固市場,是該如此。”
“蘇少爺,你又滿嘴怪詞了。不過說來也怪,你第一遍說的時候,我不大明白,但你那話在心裏多過幾遍,就能咂摸出味。”丁伯笑著看向蘇之鈺,“就是那麽一迴事。”
“蘇少爺你先前讀過書吧?”“也就是你們讀書人,說話文縐縐的,叫人得迴去琢磨琢磨。”
蘇之鈺偷瞧一眼神色漠然的杜若楠,尷尬笑笑:“是讀過幾本書。”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若楠對他的態度,同往日不大相同,難道是對他的身份起了疑心?
真讓若楠瞧出破綻,也是難免。畢竟若楠那般冰雪聰明,而他身邊又跟著一個實在不怎麽聰明的蘇禮:硬生生從跛腳老爺爺,變成投奔蘇之鈺的堂弟。
蘇之鈺心裏正想著,蘇禮就冒了出來,站到蘇之鈺身邊,表情尷尬又扭捏:“少……阿兄,你想知道的事,我實在是打聽不出來。”
“那幾家夥計嘴巴很嚴,不管我威逼……咳咳,微微一笑著許以重禮還是聰明絕頂地旁敲側擊,他們都說不知道,不知最後定價。”
杜若楠聞言,神色驚訝:“你竟真去打聽了?”
蘇禮乖乖點頭:不是你們說,如果知道其他店定價就好了?
他一個當下人的,既然聽到了,肯定要急主人之所急。
努力實現主家心願才是下人本分嘛。
“布料和成衣的定價,素來都是坊主來定,不到彩衣節開市那天,是不會輕易告訴夥計。”杜若楠有心寬慰蘇禮。
蘇之鈺站在一旁,少見的沒有說話。
蘇禮的做法在他預料之外,但倘若他知道,也很難阻止蘇禮。雖然他很清楚,這種行為近似竊取商業機密。
蘇之鈺下意識瞧一眼杜若楠:她果然清瘦不少,臉原本就巴掌大,如今又小了一圈。整個人愈發纖弱堪憐,偏偏她自己毫不在意,日日熬在染坊,著實叫人心疼。
杜若楠看重彩衣節他能理解,杜坊主是想趁機打個翻身仗。先前杜良那一檔子事,染坊停工、名聲亦受損,算得上元氣大傷。可人工費要支付,族中入股的要分紅,染坊不翻身不行啊。
這次彩衣節,他們可算是做了萬全準備。蘇之鈺絞盡他理工直男的腦汁,勉力又想出幾個新款式;杜若楠跟丁伯日夜守在染坊,從原料到染料到布料成色,熬了好幾宿;杜若楠狠下心從賬目中劃出錢款,依照蘇之鈺的設計圖,在鋪子裏擴建出試衣間……
為了這一次,投入的精力不計,投入的成本尤為醒目。蘇之鈺私下計算過,鋪子裏的流動資金不多了。
倘若……
蘇之鈺的凝視太過漫長,杜若楠不解地看過來,少年立刻換成落拓笑容。趁眾人不備,他才無聲輕歎。
滿城布坊都在備戰彩衣節,就注定這是一個飽和市場。
木染布坊的紮染布料的確優於其他,但也並非一騎絕塵。在這個時候,想要盡可能多賣貨,隻能選擇與其他商家定價一致或偏低。
競爭的關鍵在於定價啊。蘇之鈺看看身邊的蘇禮,不禁心生埋怨:你不是丞相家優秀侍衛嗎,這點消息都打聽不出來,這阮縣商界還能勝過京城朝堂?
待到彩衣節開市。
綢緞綿延如長虹,人聲熙攘,彩衣招展,滿城著錦。
木染布坊亦是裝扮一新,門前青竹亭亭,店內彩衣奪目,麵容清秀的丫鬟小廝笑生雙頰,衣衫靚麗、殷勤迎客。
雙喜被蘇之鈺指為“領班”,小丫頭瞧瞧精致的衣裳、別致的店麵,再瞧瞧熱情的模特、新奇的試衣間,認定自家布坊實乃行業翹楚、無一不美。
她笑眯眯地看著客流如雲,如雲般聚攏,又如煙霞般消散……
怎麽大多數人,都是隻看看?是在貨比三家吧?這個主顧爽快!現場就買!一口十件,您好眼光!蘇少爺教的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下次再來?
一站半上午,雙喜笑得臉都僵了。小丫頭揉揉自己的臉頰,隻覺得哪裏不對。
為什麽那些離開的顧客,就沒再迴來呢?為什麽看衣服的人這麽多,誇款式別致的也不少,但買衣服的……這麽少?
她正想著,就見一眼熟的主顧衝進來,正是方才一口氣買了十件的豪客。
“你們是怎麽做生意的?我滿街逛遍,就你們家最高!別給我說什麽款式,你家款式是新,但錦繡、如雲那邊也不差!可人家的衣服,三件抵你們一件的價!你們這是把人當傻子呢?給我退貨!”
“別跟我說你們家料子多好,我自己也是做布坊生意的,我能瞧不出工藝好壞?哎,這是我在別家買的,你自己看看,叫你們坊主掌櫃看看,是不是一樣?!”
丁伯聽了這話,劈手便奪過來,瞧了一眼,然後對準日頭,又瞧了一眼。
他將那布料遞給杜若楠時,手都在微微顫抖。
“是……的確是……”
是一樣的。杜若楠立時有了判斷,少女臉色蒼白,跟蘇之鈺對視。
店中陡升的吵鬧、紛湧要求退貨的人群、搖搖欲墜的丁伯、大唿不可能的師傅們,他們統統瞧不見。
少年跟少女在彼此眼中瞧出同樣的信息:木染布坊的紮染技藝被人透露出去了。
有小廝恭順地站在杜若楠身邊,他竭力提高聲量,壓過鬧哄哄的人群:“大小姐,二爺讓我來送禮。他今日逛遍彩衣節,說這幾家衣服很是不錯,讓我給您送來瞧瞧。”
蘇之鈺搶先把那一麻袋衣服奪過來,不顧形象地就地翻檢。
“誰家?”
“錦繡坊。”
“這個?”
“彩衣閣。”
“……”
“七彩布莊。”
“鵲橋仙。”
“張家染坊。”
“青衿店。”
……
“所以,木染的紮染方子,他們都拿到了。”
</p>
天剛蒙蒙亮,嘈雜的人聲就不時在市坊間響起。
時近彩衣節,長街上華蓋如雲、彩棚數裏,沿街裁縫鋪、繡娘坊、布莊乃至估衣店均裝飾一新,不少鋪子模仿木染布坊,將自家店麵裝飾得花團錦簇,相貌清秀、身量苗條的少年少女身著新衣,扮作“模特”,正在門口演練。
雙喜由小廝作陪,神情悠閑地走過長街。
少女身著簇新的裙衫,發梳雙髻,四處打量,掃一眼店麵的布局裝潢,又細細打量那模特身上新裝。
她心中得意,恨不得把下巴抬得老高:哼,這些賣成衣的,隻知道跟在他們木染布坊屁股後麵,學自家玩剩的。
就說今年的錦繡坊,專門用白梔並茉莉紮了個棚子,聞起來倒是香飄十裏,可這家主人也不想想:那茉莉跟梔子可都是顏色雪白,白中穿白一片慘白,說句不好聽的,遠遠瞧著還以為誰家辦白事呢!
再說先前同他們旗鼓相當的七彩布莊,這家倒知道拿了紅掌並丁香裝飾——紅掌明豔、丁香馥鬱,色香齊備,可那丁香最是吸引蜂蟲。現在還不顯,等到巳時開市,太陽高升,人潮湧入,那蜜蜂也要跟過來嘍。
最讓人咋舌的便是青衿店,今年推出的這款式,到底是怎麽通過禮部查驗的?穿在那模特身上,大半條胳膊露在外麵,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酒肆青樓呢!
雙喜心滿意足從街頭走到巷尾,各家店鋪都瞧過一遍,歡天喜地地向杜若楠複命。
“小姐!我都看過了,那些個布莊成衣店,款式沒一個及得上咱們的!大多仿照咱家春裝,在盤扣、衣襟上玩玩花樣,但也沒好看到哪裏去。”
“他們真討厭!學咱們用花草裝扮鋪麵,還用了模特,尤其是青衿店,真是不知羞!”
雙喜家鵲一般在杜若楠耳邊嘰喳,少女神色天真、自信滿滿:“這次彩衣節,必定是咱們木染布坊出個大大的風頭!”
丁伯也笑:“你這孩子,那叫拔得頭籌。”
玩笑歸玩笑,丁伯是老人,經驗老到,從旁提醒杜若楠:“小姐,如今還是籌備期,能展示出來的都不打緊,殺手鐧都還藏在後頭。”
杜若楠哪裏不懂,少女輕笑,不急不緩:“丁伯教誨的是,我都省的。”
彩衣節是阮縣傳統佳節,曆來備受矚目。節日又逢換季,夏衫替春裝,民間也興添新裝,便是城中最窮苦的百姓,都會勒緊褲腰帶添件新衣。
待到過節,滿街都響童謠:“今日穿新衣,明朝換彩衣,六十京中坐,老身著霞帔。”
但凡是家中開染坊、布坊、賣衣裳的,一年當中最看重的,除了除夕便是彩衣節了。
提前半個月都會日夜開工,趕製布匹和新衣。
木染布坊這邊也不例外。因蠟染成衣先前出過褪色問題,民間對蠟染心存疑慮,買主到店裏挑選布料成衣,仍以紮染為主。又因紮染技術尚待完善。
杜若楠綜合考慮,還是選擇慎重行事,預備在彩衣節推出的商品,紮染占八成,蠟染占兩成。
——雖然城中時興紮染技藝,可謂是全城皆紮染,但木染布坊幾代就致力於改善技藝,同是紮染,但木染布坊推出的布料更加柔軟通透、上身舒服。
“就是要穩中求進。”對於杜若楠的策略,蘇之鈺也表達了支持,“新技術進入市場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還需要咱們培養客戶,拓寬他們對商品的認知,繼而培養消費者對商品的忠誠度。”
“在他們接受咱們的新商品之前,先用成熟的商品——紮染布料穩固市場,是該如此。”
“蘇少爺,你又滿嘴怪詞了。不過說來也怪,你第一遍說的時候,我不大明白,但你那話在心裏多過幾遍,就能咂摸出味。”丁伯笑著看向蘇之鈺,“就是那麽一迴事。”
“蘇少爺你先前讀過書吧?”“也就是你們讀書人,說話文縐縐的,叫人得迴去琢磨琢磨。”
蘇之鈺偷瞧一眼神色漠然的杜若楠,尷尬笑笑:“是讀過幾本書。”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若楠對他的態度,同往日不大相同,難道是對他的身份起了疑心?
真讓若楠瞧出破綻,也是難免。畢竟若楠那般冰雪聰明,而他身邊又跟著一個實在不怎麽聰明的蘇禮:硬生生從跛腳老爺爺,變成投奔蘇之鈺的堂弟。
蘇之鈺心裏正想著,蘇禮就冒了出來,站到蘇之鈺身邊,表情尷尬又扭捏:“少……阿兄,你想知道的事,我實在是打聽不出來。”
“那幾家夥計嘴巴很嚴,不管我威逼……咳咳,微微一笑著許以重禮還是聰明絕頂地旁敲側擊,他們都說不知道,不知最後定價。”
杜若楠聞言,神色驚訝:“你竟真去打聽了?”
蘇禮乖乖點頭:不是你們說,如果知道其他店定價就好了?
他一個當下人的,既然聽到了,肯定要急主人之所急。
努力實現主家心願才是下人本分嘛。
“布料和成衣的定價,素來都是坊主來定,不到彩衣節開市那天,是不會輕易告訴夥計。”杜若楠有心寬慰蘇禮。
蘇之鈺站在一旁,少見的沒有說話。
蘇禮的做法在他預料之外,但倘若他知道,也很難阻止蘇禮。雖然他很清楚,這種行為近似竊取商業機密。
蘇之鈺下意識瞧一眼杜若楠:她果然清瘦不少,臉原本就巴掌大,如今又小了一圈。整個人愈發纖弱堪憐,偏偏她自己毫不在意,日日熬在染坊,著實叫人心疼。
杜若楠看重彩衣節他能理解,杜坊主是想趁機打個翻身仗。先前杜良那一檔子事,染坊停工、名聲亦受損,算得上元氣大傷。可人工費要支付,族中入股的要分紅,染坊不翻身不行啊。
這次彩衣節,他們可算是做了萬全準備。蘇之鈺絞盡他理工直男的腦汁,勉力又想出幾個新款式;杜若楠跟丁伯日夜守在染坊,從原料到染料到布料成色,熬了好幾宿;杜若楠狠下心從賬目中劃出錢款,依照蘇之鈺的設計圖,在鋪子裏擴建出試衣間……
為了這一次,投入的精力不計,投入的成本尤為醒目。蘇之鈺私下計算過,鋪子裏的流動資金不多了。
倘若……
蘇之鈺的凝視太過漫長,杜若楠不解地看過來,少年立刻換成落拓笑容。趁眾人不備,他才無聲輕歎。
滿城布坊都在備戰彩衣節,就注定這是一個飽和市場。
木染布坊的紮染布料的確優於其他,但也並非一騎絕塵。在這個時候,想要盡可能多賣貨,隻能選擇與其他商家定價一致或偏低。
競爭的關鍵在於定價啊。蘇之鈺看看身邊的蘇禮,不禁心生埋怨:你不是丞相家優秀侍衛嗎,這點消息都打聽不出來,這阮縣商界還能勝過京城朝堂?
待到彩衣節開市。
綢緞綿延如長虹,人聲熙攘,彩衣招展,滿城著錦。
木染布坊亦是裝扮一新,門前青竹亭亭,店內彩衣奪目,麵容清秀的丫鬟小廝笑生雙頰,衣衫靚麗、殷勤迎客。
雙喜被蘇之鈺指為“領班”,小丫頭瞧瞧精致的衣裳、別致的店麵,再瞧瞧熱情的模特、新奇的試衣間,認定自家布坊實乃行業翹楚、無一不美。
她笑眯眯地看著客流如雲,如雲般聚攏,又如煙霞般消散……
怎麽大多數人,都是隻看看?是在貨比三家吧?這個主顧爽快!現場就買!一口十件,您好眼光!蘇少爺教的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下次再來?
一站半上午,雙喜笑得臉都僵了。小丫頭揉揉自己的臉頰,隻覺得哪裏不對。
為什麽那些離開的顧客,就沒再迴來呢?為什麽看衣服的人這麽多,誇款式別致的也不少,但買衣服的……這麽少?
她正想著,就見一眼熟的主顧衝進來,正是方才一口氣買了十件的豪客。
“你們是怎麽做生意的?我滿街逛遍,就你們家最高!別給我說什麽款式,你家款式是新,但錦繡、如雲那邊也不差!可人家的衣服,三件抵你們一件的價!你們這是把人當傻子呢?給我退貨!”
“別跟我說你們家料子多好,我自己也是做布坊生意的,我能瞧不出工藝好壞?哎,這是我在別家買的,你自己看看,叫你們坊主掌櫃看看,是不是一樣?!”
丁伯聽了這話,劈手便奪過來,瞧了一眼,然後對準日頭,又瞧了一眼。
他將那布料遞給杜若楠時,手都在微微顫抖。
“是……的確是……”
是一樣的。杜若楠立時有了判斷,少女臉色蒼白,跟蘇之鈺對視。
店中陡升的吵鬧、紛湧要求退貨的人群、搖搖欲墜的丁伯、大唿不可能的師傅們,他們統統瞧不見。
少年跟少女在彼此眼中瞧出同樣的信息:木染布坊的紮染技藝被人透露出去了。
有小廝恭順地站在杜若楠身邊,他竭力提高聲量,壓過鬧哄哄的人群:“大小姐,二爺讓我來送禮。他今日逛遍彩衣節,說這幾家衣服很是不錯,讓我給您送來瞧瞧。”
蘇之鈺搶先把那一麻袋衣服奪過來,不顧形象地就地翻檢。
“誰家?”
“錦繡坊。”
“這個?”
“彩衣閣。”
“……”
“七彩布莊。”
“鵲橋仙。”
“張家染坊。”
“青衿店。”
……
“所以,木染的紮染方子,他們都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