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五年春,汴梁城。


    \"聽說了嗎?\"茶館裏,幾個文人正在低聲議論,\"王安石要改革科舉了!\"


    \"怎麽改?\"


    \"說是要改試貼經為試論策,重在考察實際治國之才。\"


    \"這......\"一位老學究搖頭,\"豈不是要動搖聖人之道?\"


    正說著,一個熟悉的身影走進茶館。眾人定睛一看,竟是剛從西北遊曆歸來的沈括。


    \"沈兄!\"有人招唿,\"聽說你走遍天下,可有什麽見聞?\"


    沈括放下行囊,笑而不語,隻是從懷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記事簿。


    \"這是......\"


    \"遊曆所見所聞,\"沈括說,\"比那些朝堂之爭有趣多了。\"


    他翻開記事簿:


    \"西北軍中,火藥之法大有進展......\"


    \"江南水利,可資改進......\"


    \"礦冶之術,尚待精進......\"


    正說著,外麵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新科舉政策頒布了,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沈括合上記事簿,望著窗外歎息:\"變法之難,不在於法,而在於人心啊......\"


    而在皇城內,王安石正在麵對新一輪的挑戰。


    王安石站在殿前,麵對群臣的質疑。


    \"王大人,\"一位老臣出列,\"科舉取士千年不變,今改試論策,恐怕......\"


    \"正是因為千年不變,才需要改革,\"王安石從容答道,\"現在的科舉,隻重記誦,不重實務。朝廷需要的是能治國理政的人才,而不是背誦經文的書生。\"


    \"可是......\"


    \"諸位,\"王安石環視群臣,\"你們可知道沈括此人?\"


    眾臣點頭。沈括的博學多才,朝野皆知。


    \"他精通天文、地理、醫藥、工藝,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學問。可在現行科舉製度下,這樣的人才反而難以脫穎而出。這難道不是科舉製度的缺陷嗎?\"


    殿內一時寂靜。


    就在這時,一份奏章送到:邊境捷報,新編練的軍隊再次擊退遼軍小股騷擾。


    \"諸位看,\"王安石說,\"這就是重實務的成果。若不是改革軍製,我們能有今日之勝嗎?科舉改革也是同樣的道理。\"


    群臣議論紛紛。有人開始動搖,也有人依然反對。


    而此時的沈括,正在整理他的遊曆見聞。這些關於天文、地理、醫藥、工藝的記載,日後將成為《夢溪筆談》中最珍貴的部分。


    在他看來,朝堂上的爭論遠不如這些實學有趣。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這樣的見聞,給了王安石改革科舉的有力論據。


    變法的餘波仍在繼續,而這場關於教育改革的爭論,才剛剛開始。


    \"報!\"一名官員匆匆入殿,\"司馬光大人上書,強烈反對科舉改革!\"


    王安石接過奏章,仔細閱讀。司馬光的理由很充分:科舉取士以經義為本,乃是聖人之道;若改試論策,恐怕會出現投機取巧之輩。


    \"司馬大人說得也有道理,\"一位大臣說,\"若人人都隻顧論策,不讀聖賢書,豈不是......\"


    \"諸位誤會了,\"王安石放下奏章,\"改試論策,不是讓學子不讀經書,而是要他們活學活用。以經世致用為本,這才是聖人之道的真諦。\"


    正說著,又一份奏章送到:蘇軾從黃州上書,也對科舉改革提出異議。


    朝堂上的爭論越發激烈。


    而此時的沈括,正在整理一段關於天文觀測的記錄:


    \"今觀天象,以銅儀測量,得其方位......\"


    突然,有人來訪。


    \"沈先生,\"來人說,\"朝廷正在爭論科舉改革,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沈括放下筆:\"我倒覺得,學問貴在實用。你看這天文觀測,若隻讀經書而不實踐,如何能懂其中奧妙?\"


    \"可是......\"


    \"比如這個,\"沈括指著他的記事簿,\"西北軍中用火藥,江南的水利工程,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學問。若科舉隻考經義,這些實用之學豈不是要被埋沒?\"


    來人若有所思。


    而在汴梁城,爭論仍在繼續。王安石堅持己見:科舉必須改革,否則朝廷將永遠缺乏真才實學。


    這場關於教育改革的爭論,實際上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治國理念:是堅持舊製,還是改革創新?


    答案,或許要等到曆史給出評判。


    就在朝堂爭論激烈時,一個戲劇性的場麵發生了。


    一群舉子闖入太學,高喊口號:\"還我科舉!還我聖道!\"


    為首的是一位老學究的兒子,他聲淚俱下:\"我父親研習經義三十年,就是為了教導我們。如今改試論策,這三十年豈不是......\"


    正說著,沈括恰好路過。他本想去太學觀察一種新式渾天儀,沒想到撞上這場風波。


    \"諸位且聽我一言,\"沈括站出來,\"你們可知道,為什麽遼軍最近不敢輕易南侵?\"


    眾人一愣。


    \"因為我們有了新式火藥,有了改良後的投石機,有了更好的冶鐵技術......\"沈括說,\"這些都是實學。若科舉隻考經義,誰還會去研究這些?\"


    就在這時,王安石親自來到太學。


    \"諸位,\"他環視眾人,\"我且問你們,聖人之道是什麽?\"


    眾人麵麵相覷。


    \"聖人之道,是經世致用,是為民解困。你們讀了這麽多年書,可知道如何理財?如何治軍?如何興修水利?\"


    老學究的兒子低下頭:\"這......\"


    \"看看沈括,\"王安石指著沈括,\"他遊曆天下,研究實學。這些學問,難道就不是聖人之道嗎?\"


    正說著,一個舉子突然站出來:\"大人說得對!我願意改習論策!\"


    這個舉動引發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舉子開始動搖。


    就在這時,司馬光也來到太學。


    \"王大人,\"他說,\"改革可以,但不能全盤否定經義。不如這樣......\"


    他提出一個折中方案:科舉分兩場,一場考經義,一場試論策。


    王安石眼前一亮:\"司馬大人果然高明!\"


    這場風波,最終以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結束。


    而沈括,已經走到太學的天文台,開始專注地記錄他的觀測數據。對他來說,這些實學的研究,遠比朝堂的爭論更有意義。


    此時的沈括還不知道的是,正是這種求實的精神,為科舉改革提供了最好的注腳。


    第二天,一個更戲劇性的場麵在國子監上演。


    一群老學究聯名上書,要求辭去教職。為首的是一位教了三十年經義的老先生。


    \"既然要改試論策,我等無用矣!\"老先生激動地說。


    消息傳到朝堂,群臣嘩然。就在局勢即將失控時,沈括又一次意外地卷入其中。


    這天他本想去國子監研究一種新式測雨器,卻正好撞見這一幕。


    \"諸位請看,\"沈括突然從行囊中取出一物,\"這是什麽?\"


    眾人定睛一看,是一個精巧的銅製儀器。


    \"這是測量天象的儀器,\"沈括說,\"用它可以準確預測天氣變化,對農事很有幫助。\"


    老學究們一愣:\"這...這與經義有何關係?\"


    \"《詩經》中說''悠悠南星,何以為期'',這難道不是在講天象觀測嗎?\"沈括反問,\"聖人之道,本就包含實學啊!\"


    正說著,王安石帶著司馬光來到國子監。


    \"諸位,\"王安石說,\"我們已經和司馬大人商定了新方案:國子監要增設實學課程,但經義課程也會保留。兩者並重,不是更好嗎?\"


    司馬光點頭:\"是啊,經義是根本,實學是運用,二者本就該結合。\"


    老學究們麵麵相覷。這時,沈括又拿出他的記事簿:


    \"你們看,這是我遊曆各地記錄的水利工程、天文觀測、醫藥方術,哪一樣不是根據經義推演出來的實學?\"


    一位年輕教習突然開口:\"沈先生說得對!我願意學習這些實學,和經義結合起來教導學生!\"


    形勢開始發生轉變。更多的教習表示願意改變教學方式。


    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發生了:國子監的舊式測雨器突然損壞。


    \"讓我來!\"沈括走上前,用他新研製的儀器很快解決了問題。


    這一幕,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實學的價值。


    \"諸位看,\"王安石說,\"這就是經世致用。我們的教育改革,正是要培養這樣的人才!\"


    連最固執的老學究也不得不承認:時代確實需要改變了。


    而沈括,已經沉浸在對新式測雨器的改進研究中。對他來說,這些實實在在的發明創造,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這場風波還未平息,朝堂上又起波瀾。


    有大臣彈劾王安石:\"近聞太學諸生習論策,皆談利市井,論軍國大事,全無儒者體統!\"


    王安石正要答辯,沈括突然求見。


    \"陛下,\"沈括展開一卷圖紙,\"這是微臣遊曆西北邊境時,發現的一種新式投石機設計。\"


    群臣好奇圍觀。隻見圖紙上詳細記載了機械結構,還有具體的改進建議。


    \"如此精妙!\"有人驚歎。


    沈括又取出一本記錄:\"這是微臣收集的各地水利工程圖樣。若能推廣,可以大大提高農田灌溉效率。\"


    正說著,一個意外消息傳來:邊境告急!遼軍趁機來犯。


    \"諸位且看,\"王安石說,\"現在是爭論科舉改革的時候嗎?國家需要的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


    就在這時,沈括主動請纓:\"微臣願往邊境,試用新式投石機!\"


    群臣嘩然:一個文人,居然要去前線?


    半月後,捷報傳來:沈括改良的投石機立下大功,遼軍退卻。


    朝堂上,反對聲音漸漸平息。


    \"諸位看,\"王安石說,\"這就是我們要的人才!既通經義,又懂實務。科舉改革,正是要選拔這樣的人!\"


    連一向反對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認:新時代確實需要新型人才。


    而此時的沈括,已經在邊境城牆上架設新一代投石機,同時不忘記錄自己的觀察:


    \"今日試新機,其力能及三百步,較舊製強半之......\"


    這些寶貴的記錄,都將收入他的著作裏,成為後世研究北宋科技發展的重要資料。


    在他看來,這些實實在在的發明創造,比那些空談經義更有意義。而這,正是王安石科舉改革想要達到的目標。


    變法的餘波仍在繼續,但方向已經越來越清晰:經義與實學的結合,才是培養真才實學的正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俠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炎代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炎代碼並收藏大宋俠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