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煩意亂中,一陣箭雨從黑幕中襲來,田櫆等騎不妨躲避,立刻中箭,滾身落馬,三十步外,彭基、辛訾二將率部等候在此。


    出擊前,彭基、辛訾細算過韓明振的突襲軍略,發現田櫆要麽直接被宰殺於亂戰中,要麽從南向村道逃離。以新將身份與朱茂、戴良這些燕軍老將到搏戰中搶功,二人沒那個想法,若是一個不慎得罪人,隻怕日後在燕軍陣營呆不安生了,可若守株待兔在南向村道林間撿功,那就是另一個意思。


    也虧得老天有眼,讓田櫆在皇甫成昊、王須坨、朱茂三將混戰之餘脫逃,但田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就算沒有死於皇甫成昊之手,也要命喪無名林道中。


    “彭老哥,你說韓明振到底什麽意思?白白把這麽一個大功給咱們?”


    林道燕騎隊列前,辛訾不解的問,那彭基目盯前方,待田櫆等騎被亂箭射翻後,立刻命令左右前去察看,末了才應辛訾的困頓。


    “老將持功,新將勢弱,殿下此舉是為了權衡手下,比起那些江淮世家將參,你我都是無根之人,更好控製,不過這樣也好…當前態勢下,燕王無論實力還是名望,都比中都那位新皇高上不少,咱們隻要把握住時機,奔個從龍功將也不是不可能!”


    “那敢情好!”辛訾心笑:“當初遼源軍散,你我二人被調分什麽到狗屁城門尉,真是枉我們一心效忠老帥…”


    “事已過去,切莫再說!”


    彭基不願再談秦懿的不是,當即斷聲辛訾,也就同時,親兵從亂騎屍首中壓著田櫆來到近前。


    “將軍,這家夥還有口氣!”


    聽此,彭基下馬,以火把近前照去,映著火光,田櫆殘喘氣息,一張老臉已然逝去大半生息。


    “你們…你們是…”


    “怎麽?認出我們了?”一旁辛訾抽刀冷聲:“田櫆…雖然曾經同殿為臣,可現在我等需要你的腦袋請功…你就多擔待吧…”


    “叛賊…混種…”田櫆扯聲怒罵,奈何聲不出喉,辛訾刀鋒已落,下一秒,田櫆的頭顱脫頸滾落,讓後親兵拿出麻袋,將田櫆死不瞑目的腦袋給裝起來。


    “彭老哥,接下來迴軍請功!”辛訾笑嗬嗬的,彭基點頭,二人便率部迴兗州告命去了。


    濮陽,王須坨拚命逃出燕軍圍殺,原想入濮陽城暫避兵鋒,結果濮陽已經被燕賊拿下,無法之下,王須坨繼續北逃至內黃縣河口,還未尋來船隻,朱茂率親騎追上。


    “王須坨,聽聞你也算田櫆手下的驍勇將領,既然田櫆敗亡,你不如投降,如此也可免去一死…”


    麵對朱茂戲虐的招降言語,王須坨刀鋒橫直:“燕賊,爺的人頭在這,想要就來拿,讓爺在你這種貨色下苟且偷生,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不知死活的雜碎!”


    朱茂冷麵斥之,且搏戰追奔許久,他朱茂看似強硬的神色下卻也疲憊不堪,而王須坨在壽春縣的突襲戰中彰顯驍勇沉穩,若是短兵相接,恐有傷亡,於是朱茂下令親騎放箭,王須坨無處可擋,身中數箭,加之坐騎驚奔,竟然瘋逃之餘,把王須坨拖進河中,一個浪頭過去,王須坨與坐騎皆失去蹤跡,瞧此,朱茂不做停留,率部迴軍。


    兗州城,辛訾、彭基二將最先迴來,當他們把田櫆的腦袋奉上後,燕王大喜:“這個中都混賬著實給本將帶來不少麻煩…”


    “殿下,濮陽已經拿下,秦懿率軍才至中牟,我們若是待其未穩就先戰一擊,會有意想不到戰果!”韓明振請聲,燕王暗暗思忖,並未直應。


    “先生,濮陽一線雖然無阻,可是鄴城方向…”


    “鄴城方向無礙!”韓明振細細分析起來:“據老夫近來收到的消息,北安軍滿算不到兩萬,加上黎軍也就三萬,他們能破鄴城,以陸言之能,北安軍損失不會小,至少要修整十日才能繼續南進,而段時間足以我們穩固濮陽至兗州的通暢,所以老夫請命殿下,派人拿下濮陽西向牧野縣,那裏是三向要道,隻要我軍在那要道上紮下一座大營,便可牽扯住秦懿和北安軍的戰鋒。”


    “就依先生所言!”


    旋即,燕王看向階下的彭基、辛訾二人,二人心明,立刻跪地。


    “殿下請吩咐,屬下必定效死命!”


    燕王點點頭:“你二人也聽到先生所言,牧野乃本王問戰中都的關鍵,你二人可敢率部紮營牧野,抵禦秦懿及北安軍?”


    二人相視一看,辛訾粗聲:“各為其主,不慮過往,安敢二心爾?”


    “說的好!”燕王笑聲:“你二人曾在遼源軍待過,知曉秦懿軍略習性,此番本王不求爾等勝戰,隻要能夠堅守牧野,拖住秦懿,就是大功一件,介時本王問鼎,你二人就是殿中高將!”


    “謝殿下恩典!”


    一刻後,彭基、辛訾二將領軍八千前往牧野縣,牧野縣沒有守軍,僅有數百團練兵,在二人兵鋒威壓下,縣令即刻開門投降,隨後二人奉命在牧野西向岔道闊野上紮下一座堅實的營盤,立在寨牆上,彭基望著西南方向,眉思緊皺:“秦帥…戰時將至,請恕末將不恭之罪…”


    鄴城中城高台上,林秀率眾將與此,待莊非將陸言自罪書高念於貧人百姓,那些飽受毒戮的難民百姓一片哀聲,末了唐傳文跪地聽罰,以其救治不及之為,當眾鞭刑十數,且當著難民百姓行刑。


    當鞭刑至半,唐傳文已經昏死,饒是林秀心痛,可莊非監軍行刑,軍法立威,他無可阻攔,待鞭刑結束,林秀躬拜貧人百姓,以慰眾心。


    至此,貧人百姓才稍稍放鬆對軍行的警惕,於後林秀親設民意隊,救助百姓貧人,鑒於鄴城戰況,四野田地村舍大多破敗,為保生計,林秀開鄴城官倉,放糧數萬石,借著百姓感恩之際,林秀張貼貧人北調令,願去者,人發大錢一貫,到地方送田五畝,三年內耕作課稅一成,多著由北安將代為繳納,待三年後安家北疆,才照中都稅製履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忠義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暗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暗殤並收藏忠義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