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吃頓好的補補
逃荒路上,撿個流放糙漢種田吃肉 作者:一鹿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綰家的十畝水田,要交800斤的稻穀。
他們提前裝好了一百斤一麻袋,裝了四袋稻穀,剩下的就打算用錢來繳了。
所以謝衍帶著薑謹言出門的時候,就是趕著一個驢車,上邊裝著四袋糧食。
兜裏還有六兩銀子。
那是剩下的五畝水田,加上五畝種玉米的旱地需要繳納的稅款。
按理說謝衍一個人去就可以了,但是之所以帶上薑謹言,那也是因為薑謹言是在鎮上讀書的。
何文強想讓他跟著去一起長長見識,所以薑謹言就一起去了。
送走了繳糧的人,林玉娘還是有些擔憂,“也不知道能不能順利?”
以前他們交糧食的時候,沒少因為沒有錢賄賂收稅的官員,而被各種挑三揀四。
還有明明就是拉了一百斤的糧食去,他們卻硬是說才有八十斤,那也沒有辦法,隻能老老實實再補剩下的二十斤。
這就是所謂的官字兩個口,民不與官鬥!
他們是完全鬥不過當官的。
薑綰笑著安慰林玉娘,讓她別那麽的擔憂。
“裏正不像是那種,能夠隨便讓人欺負我們村民的人。娘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吧。”
“哎,希望如此。”
話是這麽說沒錯,道理林玉娘也都明白,但就還是忍不住會擔憂。
薑綰對此,已經是習以為常了。
“娘,你說把玉米掛在哪兒?”
薑綰岔開話題。
林玉娘的注意力馬上被分散,她連忙迴過頭,去看薑瑜她們掛著的玉米,有沒有弄對了。
這邊喜歡把玉米帶著的殼剝了,但是不撕下來,而是紮起來,掛在家裏的牆壁上。
薑綰她們入鄉隨俗,也這樣掛著讓玉米風幹。
不過在她看來,最好的保存方式,其實是把玉米脫粒了,然後裝在大缸裏邊,蓋上蓋子,那樣就能保證不被蟲吃,也不會被老鼠咬了。
而且裝在缸裏,需要用到的時候,直接用瓢或者是盆打出來就可以用了,多方便?
像現在掛在牆上,若是需要的時候,還得取下來慢慢的脫粒,她覺得也挺麻煩的。
但是想歸想,薑綰還是沒有對這樣保存玉米的方法,有其他的意見的。
畢竟她對種地,幹農活,如何保存糧食這些都不熟,都是網上刷到一些視頻看到的,所以就不指指點點了。
在她擅長的領域,例如弄吃的這方麵,她再掌握話語權好了。
“娘,我們今晚燉豬腿吃吧。”
累人的秋收總算是告一段落了,加上薑謹言也在家,正好燉一隻之前烤的豬腿吃。
“另外再包一些羊肉餡的包子,姐,你去和麵,我們多包一些餃子。”
“好。”
他們一家人都喜歡吃羊肉,羊肉餡的餃子,薄皮大餡的,十分的美味。
薑寧用大盆裝了大概五斤的麵粉,放入麵堿發酵,薑綰把豬腿用火燒得金黃金黃的,放在裝滿熱水的盆裏泡著。
騰出手之後,她就開始剁羊肉餡。
這羊肉是之前放在空間裏的,沒有皮。
取了大概十斤左右的肉出來,就開始剁成肉沫了。
薑寧也拿著刀來幫忙。
薑瑜好奇的詢問,羊肉能不能也做成肉脯?
薑綰……
這個問題倒是難住她了,她還沒吃過羊肉口味的肉脯。也不知道是什麽味道?
看著麵前菜板上的羊肉,薑綰笑道,“羊肉能不能做我不知道,但是牛肉是一定能做的,而且還很好吃。”
就是這個時候,牛都是耕地用的,除非老死或者是病死摔死,不然的話,一般人都不會能夠有機會吃到牛肉的。
一旁的林玉娘聽到薑綰的話,連忙哎喲一聲製止她,“綰綰啊,可不能亂說,那牛是給我們幹活的,跟家裏的狗一樣,不能亂吃的。”
薑綰隻是說說而已,就被她娘給製止了,她忍不住道,“娘,我隻是說說而已。我們沒有吃牛肉。”
再說了,這想吃也沒地方吃是不是?
林玉娘就怕女兒亂吃,要知道在有的地方,吃耕牛是犯法的。她可不想女兒做可能被人舉報的事情。
薑綰……
對此無言以對。
好在她並沒有一直在糾結這話題,很快的就轉移了注意力,去說其他的事情去了。
姐妹幾人一邊幹活一邊聊天,手裏的活兒那是半點都沒耽誤。
不一會兒,包子的餡就剁好了。
薑綰看家裏豆角有不少,就又拿了一點新鮮的野豬肉出來,跟家裏的豆角一起做豆角豬肉餡的包子。
她負責調好餡料,讓大姐跟薑瑜兩個人包包子,她則是去洗那已經泡好了的野豬腿。
大概十幾斤重的野豬腿,洗了四五遍之後,直到水變得幹淨清澈了,薑綰這才不再洗。
她拿出專門用來剁骨頭的小斧頭,開始剁豬肉了。
全是肉的地方用刀切就可以了,但是在豬骨頭最多的地方,那是要用斧頭,還得費很大的力氣。
才能把它們砍斷。
薑綰把它們砍斷之後,再次放到一邊的盆裏,用溫水清洗一遍,這才撈入鍋裏開始煮。
一條豬腿,煮了小半鍋的肉。
隻是吃肉,吃包子也不行,沒有蔬菜也會膩得慌。
薑綰又去菜園子裏邊,摘了一些南瓜尖來,撕掉外邊的皮,洗幹淨後用來炒,或者是用來煮湯都是很美味的食物。
這個吃法,這邊的人不懂。
他們也不知道,南瓜尖還能吃。
上一次徐春花看到林玉娘摘南瓜尖,還說摘迴來吃的時候,她驚訝得眼睛都瞪大了。
還以為他們家沒菜吃了,迴頭就給他們家送了一籃子的黃瓜豆角來。
但其實相比起吃黃瓜豆角,薑綰她們更喜歡吃這南瓜尖兒。
就連萬廣柱跟謝衍這樣地道的北方人,也在吃了幾次之後,愛上了這獨特的味道。
說起獨特,薑綰想起了小溪邊上有不少的折耳根,她把手中的籃子放下,讓薑寧她們看著點火。
“我去看看現在的折耳根還能不能吃了。”
她來到她這邊靠近小溪的院牆旁邊,站在刺藤邊上,看了看外邊的折耳根,已經長得比較老了。
吃是不能吃了。
薑綰覺得有點可惜。
等年後,她一定要第一時間摘一把新鮮的折耳根迴來,涼拌菌子吃。
他們提前裝好了一百斤一麻袋,裝了四袋稻穀,剩下的就打算用錢來繳了。
所以謝衍帶著薑謹言出門的時候,就是趕著一個驢車,上邊裝著四袋糧食。
兜裏還有六兩銀子。
那是剩下的五畝水田,加上五畝種玉米的旱地需要繳納的稅款。
按理說謝衍一個人去就可以了,但是之所以帶上薑謹言,那也是因為薑謹言是在鎮上讀書的。
何文強想讓他跟著去一起長長見識,所以薑謹言就一起去了。
送走了繳糧的人,林玉娘還是有些擔憂,“也不知道能不能順利?”
以前他們交糧食的時候,沒少因為沒有錢賄賂收稅的官員,而被各種挑三揀四。
還有明明就是拉了一百斤的糧食去,他們卻硬是說才有八十斤,那也沒有辦法,隻能老老實實再補剩下的二十斤。
這就是所謂的官字兩個口,民不與官鬥!
他們是完全鬥不過當官的。
薑綰笑著安慰林玉娘,讓她別那麽的擔憂。
“裏正不像是那種,能夠隨便讓人欺負我們村民的人。娘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吧。”
“哎,希望如此。”
話是這麽說沒錯,道理林玉娘也都明白,但就還是忍不住會擔憂。
薑綰對此,已經是習以為常了。
“娘,你說把玉米掛在哪兒?”
薑綰岔開話題。
林玉娘的注意力馬上被分散,她連忙迴過頭,去看薑瑜她們掛著的玉米,有沒有弄對了。
這邊喜歡把玉米帶著的殼剝了,但是不撕下來,而是紮起來,掛在家裏的牆壁上。
薑綰她們入鄉隨俗,也這樣掛著讓玉米風幹。
不過在她看來,最好的保存方式,其實是把玉米脫粒了,然後裝在大缸裏邊,蓋上蓋子,那樣就能保證不被蟲吃,也不會被老鼠咬了。
而且裝在缸裏,需要用到的時候,直接用瓢或者是盆打出來就可以用了,多方便?
像現在掛在牆上,若是需要的時候,還得取下來慢慢的脫粒,她覺得也挺麻煩的。
但是想歸想,薑綰還是沒有對這樣保存玉米的方法,有其他的意見的。
畢竟她對種地,幹農活,如何保存糧食這些都不熟,都是網上刷到一些視頻看到的,所以就不指指點點了。
在她擅長的領域,例如弄吃的這方麵,她再掌握話語權好了。
“娘,我們今晚燉豬腿吃吧。”
累人的秋收總算是告一段落了,加上薑謹言也在家,正好燉一隻之前烤的豬腿吃。
“另外再包一些羊肉餡的包子,姐,你去和麵,我們多包一些餃子。”
“好。”
他們一家人都喜歡吃羊肉,羊肉餡的餃子,薄皮大餡的,十分的美味。
薑寧用大盆裝了大概五斤的麵粉,放入麵堿發酵,薑綰把豬腿用火燒得金黃金黃的,放在裝滿熱水的盆裏泡著。
騰出手之後,她就開始剁羊肉餡。
這羊肉是之前放在空間裏的,沒有皮。
取了大概十斤左右的肉出來,就開始剁成肉沫了。
薑寧也拿著刀來幫忙。
薑瑜好奇的詢問,羊肉能不能也做成肉脯?
薑綰……
這個問題倒是難住她了,她還沒吃過羊肉口味的肉脯。也不知道是什麽味道?
看著麵前菜板上的羊肉,薑綰笑道,“羊肉能不能做我不知道,但是牛肉是一定能做的,而且還很好吃。”
就是這個時候,牛都是耕地用的,除非老死或者是病死摔死,不然的話,一般人都不會能夠有機會吃到牛肉的。
一旁的林玉娘聽到薑綰的話,連忙哎喲一聲製止她,“綰綰啊,可不能亂說,那牛是給我們幹活的,跟家裏的狗一樣,不能亂吃的。”
薑綰隻是說說而已,就被她娘給製止了,她忍不住道,“娘,我隻是說說而已。我們沒有吃牛肉。”
再說了,這想吃也沒地方吃是不是?
林玉娘就怕女兒亂吃,要知道在有的地方,吃耕牛是犯法的。她可不想女兒做可能被人舉報的事情。
薑綰……
對此無言以對。
好在她並沒有一直在糾結這話題,很快的就轉移了注意力,去說其他的事情去了。
姐妹幾人一邊幹活一邊聊天,手裏的活兒那是半點都沒耽誤。
不一會兒,包子的餡就剁好了。
薑綰看家裏豆角有不少,就又拿了一點新鮮的野豬肉出來,跟家裏的豆角一起做豆角豬肉餡的包子。
她負責調好餡料,讓大姐跟薑瑜兩個人包包子,她則是去洗那已經泡好了的野豬腿。
大概十幾斤重的野豬腿,洗了四五遍之後,直到水變得幹淨清澈了,薑綰這才不再洗。
她拿出專門用來剁骨頭的小斧頭,開始剁豬肉了。
全是肉的地方用刀切就可以了,但是在豬骨頭最多的地方,那是要用斧頭,還得費很大的力氣。
才能把它們砍斷。
薑綰把它們砍斷之後,再次放到一邊的盆裏,用溫水清洗一遍,這才撈入鍋裏開始煮。
一條豬腿,煮了小半鍋的肉。
隻是吃肉,吃包子也不行,沒有蔬菜也會膩得慌。
薑綰又去菜園子裏邊,摘了一些南瓜尖來,撕掉外邊的皮,洗幹淨後用來炒,或者是用來煮湯都是很美味的食物。
這個吃法,這邊的人不懂。
他們也不知道,南瓜尖還能吃。
上一次徐春花看到林玉娘摘南瓜尖,還說摘迴來吃的時候,她驚訝得眼睛都瞪大了。
還以為他們家沒菜吃了,迴頭就給他們家送了一籃子的黃瓜豆角來。
但其實相比起吃黃瓜豆角,薑綰她們更喜歡吃這南瓜尖兒。
就連萬廣柱跟謝衍這樣地道的北方人,也在吃了幾次之後,愛上了這獨特的味道。
說起獨特,薑綰想起了小溪邊上有不少的折耳根,她把手中的籃子放下,讓薑寧她們看著點火。
“我去看看現在的折耳根還能不能吃了。”
她來到她這邊靠近小溪的院牆旁邊,站在刺藤邊上,看了看外邊的折耳根,已經長得比較老了。
吃是不能吃了。
薑綰覺得有點可惜。
等年後,她一定要第一時間摘一把新鮮的折耳根迴來,涼拌菌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