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買田,買宅基地
逃荒路上,撿個流放糙漢種田吃肉 作者:一鹿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看這邊大雪封天的,其實溫度也就是在零度左右。
跟東北那邊的溫度相比,完全是比不上的。
東北那邊到了冬天,土地就凍上了,要到來年三四月開春才能挖開。
但是這邊不一樣。
冷了點,表麵覆蓋了一層雪,大概幾厘米厚,或者是十幾厘米厚,但是溫度卻一直維持在零度左右。
最低零下三度這樣。
這個溫度的土地,真想要挖動,薑綰也是有辦法的。
何文強點了點頭,“你們且等等。”
他迴到他的房間,在櫃子底下取出了一卷地圖,那是桃林村的詳細地圖。
上麵有標記著什麽地方有空的田地,什麽地方有宅基地。
既然地圖都拿出來了,那薑綰他們索性先把田買了,弄好手續之後,再去看宅基地。
“村裏的田分為兩種,一種是好的水田,需要八兩銀子一畝,另一種是旱地,旱地便宜一些,五兩銀子一畝。”
田地的價格不是何文強定的。
而是上頭規定的價格。
到時候買過去之後,也還是要辦理手續,把錢全都上繳到上邊去的。
“裏正,這水田跟旱地的稅收如何?”
“水田一畝一年一擔稻子,旱地一百斤玉米,是脫粒過後的重量。”
朝廷稅收,田裏地頭的按照糧食的重量來交稅。
若是當年收成跟不上,那也可以按照當年的糧食價格,折成銀子上繳給朝廷。
一擔稻子的重量在兩百斤左右,打了米之後大概有一百六十斤的米。
按照之前薑綰他們購買的糧食價格,一鬥米七十文錢,十鬥米就一百二十斤,七百文錢,再加上剩下的算三鬥米……
一畝地一年的稅收,就要在九百錢左右……
老實說,真不便宜了。
不過這是這個朝廷的規定,他們小老百姓的雖然覺得太苛刻了,卻也隻能這麽接受。
但恰好也正是因為這個規定,導致不少拿捏不住明年天氣的人,不敢太多的購買田地。
甚至有的人覺得地裏收成不好,還可以把土地給賣了。
薑綰視線在地圖上看了一下,看到一片挨著河邊的水田,上邊寫著八畝五尺。
這塊田的位置不錯,又是靠著河邊的,還連成一片,好好侍弄的話,收成應該不少。
她的手指向那塊空的水田。
“裏正,這裏的能賣給我們嗎?”
何文強嚇了一大跳。
“你們這是想要買八畝水田?”
先不說以後的稅收,就說單獨購買這水田的錢,那也是一大筆銀子呀!
而且這每一年的收成誰能算得準?萬一遇上個天災荒年的,那還要不要吃飯啊?
再說了,他們才從南方逃荒來的災民,有這麽多錢?
薑綰也看出了何文強的疑惑,她笑著解釋。
“我夫君是個獵戶,平時打獵掙來的銀子我們都攢著的,再加上我娘與我們姐妹三人,一直在繡莊接活兒幹……”
至於未來的氣候如何,那薑綰就有些聽天由命的意思了。
怕何文強不相信他們能夠拿出錢來,薑綰伸手從自己的袖袋裏(實則是空間)取出了一錠五十兩的銀子。
“我們是誠心購買田地的,除了水田之外,我們還想買五畝旱地。”
這一次,趕在何文強開口之前,薑綰就率先解釋了“我們在原籍的時候,家裏也是有十幾畝的田地。”
“這莊稼人若是手裏沒點土地,那心中會非常的不安。”
薑綰其實還想再多買上十畝水田的,不過現在他們初來乍到,一次性太高調了也不合適。
先這樣,等到過段時間了,什麽時候村裏再有好的田地出售了,她再買也不遲。
根據書中的記載,未來南境三年顆粒無收,他們現在能夠有機會買田地,肯定是買多一點的田地種上糧食,到時候就算自家人吃不完,也可以拿一些出去賣。
當然,薑綰更傾向於將多餘的糧食攢起來。
萬一到時候戰火波及到這邊的小村莊了,他們也可以帶著自家的糧食躲進山裏。
至於田地那些?有了田契,不管朝廷那邊是如何更迭的,總不可能從他們老百姓手中把土地搶了去。
最後薑綰跟何文強簽了契約,買了十畝水田,六畝的旱地。
她把田契拿出去,交到了林玉娘的手中。
“娘,我們家有地了。”
“有地了啊?有多少啊?”
林玉娘看到他們剛到村裏就有了土地,原本還有些惴惴不安的她,這下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她也看不太懂上邊全部的字,好在有個兒子在,連忙把手中田契遞給兒子看。
“謹言,謹言你給娘念念。”
薑謹言拿起田契,逐字逐句的讀給林玉娘,還有一邊的兩個姐姐,還有丫丫聽。
“娘,這田契有裏正的印,到時候要上到亭長那邊蓋章了,那個時候田地就徹底的屬於我們了。”
薑謹言讀完之後,仔細的把這田契收起來,遞給了一旁的薑綰。
這田契一式三份,一份給薑綰他們,一份留在村裏,另一份留在縣裏。
有專門的人統計田地的歸屬。
薑綰把田契先收起來,等何文強去鎮上辦事的時候,再拿給他帶去簽章。
買田地的錢交上去了,是要亭長那邊蓋章下來的。
收好了田契,薑綰他們就跟著何文強一起去看房屋地基去了。
桃林村用來做宅基地的地方,地勢是類似一個葫蘆形狀。
薑綰他們進村來的村口,位置是最寬的,每家每戶的院子外還有一大塊菜地,一道能夠讓幾輛馬車並排行走的道路從村子中間穿過。
越往後邊走就越窄。
不管是桃林村的原村民,還是後來搬來的村民們,選地基蓋房屋的時候,都會往寬的那邊選。
從村長家往上,地勢漸漸的變得高了不說,還變得窄了不少。
不過再怎麽窄,要麵向村口建一座宅子還是沒有問題的。
門口甚至還能留出幾米的菜地來。
相比較前邊那寬敞平坦的村口,薑綰更喜歡村尾這邊。
他們現在所站在的位置上,就隻有二十幾米的寬度。
後邊是山林,前邊便是天然的石頭。旁邊有條從山裏流出來的小溪流淌而過。
薑綰看了看小溪兩旁被衝刷的石頭的痕跡,大概的猜測了一下,豐水期的時候,這條小溪的寬度應該會有五六米。
“姐,我們要在這裏建房子嗎?”
跟東北那邊的溫度相比,完全是比不上的。
東北那邊到了冬天,土地就凍上了,要到來年三四月開春才能挖開。
但是這邊不一樣。
冷了點,表麵覆蓋了一層雪,大概幾厘米厚,或者是十幾厘米厚,但是溫度卻一直維持在零度左右。
最低零下三度這樣。
這個溫度的土地,真想要挖動,薑綰也是有辦法的。
何文強點了點頭,“你們且等等。”
他迴到他的房間,在櫃子底下取出了一卷地圖,那是桃林村的詳細地圖。
上麵有標記著什麽地方有空的田地,什麽地方有宅基地。
既然地圖都拿出來了,那薑綰他們索性先把田買了,弄好手續之後,再去看宅基地。
“村裏的田分為兩種,一種是好的水田,需要八兩銀子一畝,另一種是旱地,旱地便宜一些,五兩銀子一畝。”
田地的價格不是何文強定的。
而是上頭規定的價格。
到時候買過去之後,也還是要辦理手續,把錢全都上繳到上邊去的。
“裏正,這水田跟旱地的稅收如何?”
“水田一畝一年一擔稻子,旱地一百斤玉米,是脫粒過後的重量。”
朝廷稅收,田裏地頭的按照糧食的重量來交稅。
若是當年收成跟不上,那也可以按照當年的糧食價格,折成銀子上繳給朝廷。
一擔稻子的重量在兩百斤左右,打了米之後大概有一百六十斤的米。
按照之前薑綰他們購買的糧食價格,一鬥米七十文錢,十鬥米就一百二十斤,七百文錢,再加上剩下的算三鬥米……
一畝地一年的稅收,就要在九百錢左右……
老實說,真不便宜了。
不過這是這個朝廷的規定,他們小老百姓的雖然覺得太苛刻了,卻也隻能這麽接受。
但恰好也正是因為這個規定,導致不少拿捏不住明年天氣的人,不敢太多的購買田地。
甚至有的人覺得地裏收成不好,還可以把土地給賣了。
薑綰視線在地圖上看了一下,看到一片挨著河邊的水田,上邊寫著八畝五尺。
這塊田的位置不錯,又是靠著河邊的,還連成一片,好好侍弄的話,收成應該不少。
她的手指向那塊空的水田。
“裏正,這裏的能賣給我們嗎?”
何文強嚇了一大跳。
“你們這是想要買八畝水田?”
先不說以後的稅收,就說單獨購買這水田的錢,那也是一大筆銀子呀!
而且這每一年的收成誰能算得準?萬一遇上個天災荒年的,那還要不要吃飯啊?
再說了,他們才從南方逃荒來的災民,有這麽多錢?
薑綰也看出了何文強的疑惑,她笑著解釋。
“我夫君是個獵戶,平時打獵掙來的銀子我們都攢著的,再加上我娘與我們姐妹三人,一直在繡莊接活兒幹……”
至於未來的氣候如何,那薑綰就有些聽天由命的意思了。
怕何文強不相信他們能夠拿出錢來,薑綰伸手從自己的袖袋裏(實則是空間)取出了一錠五十兩的銀子。
“我們是誠心購買田地的,除了水田之外,我們還想買五畝旱地。”
這一次,趕在何文強開口之前,薑綰就率先解釋了“我們在原籍的時候,家裏也是有十幾畝的田地。”
“這莊稼人若是手裏沒點土地,那心中會非常的不安。”
薑綰其實還想再多買上十畝水田的,不過現在他們初來乍到,一次性太高調了也不合適。
先這樣,等到過段時間了,什麽時候村裏再有好的田地出售了,她再買也不遲。
根據書中的記載,未來南境三年顆粒無收,他們現在能夠有機會買田地,肯定是買多一點的田地種上糧食,到時候就算自家人吃不完,也可以拿一些出去賣。
當然,薑綰更傾向於將多餘的糧食攢起來。
萬一到時候戰火波及到這邊的小村莊了,他們也可以帶著自家的糧食躲進山裏。
至於田地那些?有了田契,不管朝廷那邊是如何更迭的,總不可能從他們老百姓手中把土地搶了去。
最後薑綰跟何文強簽了契約,買了十畝水田,六畝的旱地。
她把田契拿出去,交到了林玉娘的手中。
“娘,我們家有地了。”
“有地了啊?有多少啊?”
林玉娘看到他們剛到村裏就有了土地,原本還有些惴惴不安的她,這下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她也看不太懂上邊全部的字,好在有個兒子在,連忙把手中田契遞給兒子看。
“謹言,謹言你給娘念念。”
薑謹言拿起田契,逐字逐句的讀給林玉娘,還有一邊的兩個姐姐,還有丫丫聽。
“娘,這田契有裏正的印,到時候要上到亭長那邊蓋章了,那個時候田地就徹底的屬於我們了。”
薑謹言讀完之後,仔細的把這田契收起來,遞給了一旁的薑綰。
這田契一式三份,一份給薑綰他們,一份留在村裏,另一份留在縣裏。
有專門的人統計田地的歸屬。
薑綰把田契先收起來,等何文強去鎮上辦事的時候,再拿給他帶去簽章。
買田地的錢交上去了,是要亭長那邊蓋章下來的。
收好了田契,薑綰他們就跟著何文強一起去看房屋地基去了。
桃林村用來做宅基地的地方,地勢是類似一個葫蘆形狀。
薑綰他們進村來的村口,位置是最寬的,每家每戶的院子外還有一大塊菜地,一道能夠讓幾輛馬車並排行走的道路從村子中間穿過。
越往後邊走就越窄。
不管是桃林村的原村民,還是後來搬來的村民們,選地基蓋房屋的時候,都會往寬的那邊選。
從村長家往上,地勢漸漸的變得高了不說,還變得窄了不少。
不過再怎麽窄,要麵向村口建一座宅子還是沒有問題的。
門口甚至還能留出幾米的菜地來。
相比較前邊那寬敞平坦的村口,薑綰更喜歡村尾這邊。
他們現在所站在的位置上,就隻有二十幾米的寬度。
後邊是山林,前邊便是天然的石頭。旁邊有條從山裏流出來的小溪流淌而過。
薑綰看了看小溪兩旁被衝刷的石頭的痕跡,大概的猜測了一下,豐水期的時候,這條小溪的寬度應該會有五六米。
“姐,我們要在這裏建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