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接上迴,想那三國之時,諸葛亮三氣周瑜,成就一段傳奇。


    而今有孟虎三氣永安,雖結果相似,卻無那痛哭流涕過江吊唁之舉。


    隻因諸葛亮吊唁周瑜,乃是周瑜值得敬重,而那永安,斷不配此等禮遇。


    卻說這日清晨,那孟虎正沉醉於美妙夢境之中,想象著 “從此君王不早朝” 之景,卻未料被那從山莊歸來的大丫,以大嗓門生生揪了起來。


    隻聽大丫扯開嗓子大喊道:“爺,快起來,您不是說波斯馬滿兩萬的時候要來叫您嗎?如今咱們純種波斯馬已然有兩萬了!”


    “得,涵仙子,爺得起床了,嗬嗬!” 孟虎嗬嗬笑了兩聲道。


    “貧嘴!” 蔡玉涵親點孟虎額頭,羞澀道。


    “大丫!你這大嗓門,往後可怎生嫁得出去喲?做女孩子當如你玉娘姐姐、裕清姐姐那般溫柔典雅、知書達禮才好。” 孟虎在蘇青、蘇晴伺候下,邊穿衣裳邊說道。


    “爺的意思是說,爺不喜歡我們這種類型了?” 歐陽蕞、於蘭馥、妙三姑、玉安四女齊齊站起,玉安心直口快道。


    “啊,哈哈!斷無此事,玉安活潑好動、陽光燦爛,爺都喜歡得緊呢!” 孟虎真想給自己嘴巴來兩下,心想著沒事教訓大丫作甚。


    “咯咯咯!” 李纖簌瞧著孟虎的尷尬模樣,咯咯咯笑個不停。


    “蘇晴、蘇青,你們姐妹倆不是會編曲子嗎?爺這裏有一首戰歌,把它編成一首適合軍團同唱之戰歌。” 孟虎趕緊分散眾女注意力道。


    “爺說來便是,爺的曲子定是經典。” 蘇晴興奮道。


    “簌簌拿筆墨來!” 孟虎說道。這一世、這一空間既無大秦,那孟虎便打算讓大秦再現。


    孟虎蘸了蘸墨汁,寫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予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豈曰無衣,親愛精誠,王於興師,修我弓弩,與子同誌。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禦不驚,大庖不盈。


    之子於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有大成。”


    這便是我大秦戰歌


    。而後孟虎憶起前世電視劇中那大秦士兵排兵布陣時的聲調,清唱了幾句,“對,就是這個調,把它編出來,先讓山莊駐軍練習,然後傳至全軍。”


    “爺,這個和馬有甚關係,我來喊你看馬呢。” 大丫催促道。


    “看馬不重要,爺讓你通知我,是因有了兩萬匹馬,我便要給吳麟將軍送過去。這些馬兒要承載的便是打死打殘匈奴部隊。兩萬部隊深入腹地,吃匈奴人的牛羊養活自己,讓他們不再有王庭,不再有千人以上之部落,永保我邊塞安寧!這種作戰我叫它‘就食於敵。”


    翌日,收到飛鴿傳書的吳麟叫來了副將,“白起,你進來!” 吳麟喊道。


    一個身材魁梧,腰挎彎刀,身著漆黑鎧甲的副將走了進來。


    “王爺在一年前給我講了個故事,而這個故事中有個大將叫白起,所以你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他還有個外號叫‘殺神白起!’,你的故事便從這裏開始吧。帶著你的兩萬兵馬即日起開始訓練騎術,一月後王爺送來兩萬匹波斯馬。王爺的命令很簡單,草原從此便沒有了匈奴,隻有我大秦子民,大秦戰馬所過之地便是我大秦疆土!” 吳麟抬高聲音道。


    “請王爺放心,請將軍放心,我白起不會辜負了這個名字!” 白起單膝下跪領命道。


    孟虎心中還有那 “赳赳老秦,複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赳赳老秦,複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隻是他們此刻還是新建之秦,也許等他百年之後,這首歌會再現。他會記錄下來,留給後世……


    此刻,蘇晴、蘇青二女領命同去。她們去請教的便是大秦禮部樂師安俊生。孟虎歸來之後,安俊生便成了禮部掌管音樂的國師級人物,安俊生亦有如此才能……


    “爺要準備開戰了嗎?” 李纖簌、裕清、甄賢鳳、甚至玉娘都隱隱感覺孟虎要用兵。


    “嗯!開春吧!開春之後,這裏西夏、西番、西域、烏思藏,這四個地方應該是我們的國土!” 孟虎拿出筆在地圖上勾畫道。


    西夏其實便是後世之寧夏,西番便是青海,西域便是新疆,烏思藏應該就是西藏。不知這一世界是怎麽迴事,對這些區域亦是空白,而大晉卻是從來沒有統治過這些區域。


    這裏所謂的長城亦是大晉三百年曆代皇帝加固之建築防線而已,並沒有前世那般之規模。而孟虎也想修建長城,但是他心中的長城不是前世之長城。


    待得南方拿下之後,他的長城便是橫跨整個歐洲。當然,這隻是他的設想,而他自己也不知曉今生今世能否完成。


    南方的六王混戰局麵還在熱火朝天,而許興虎的軍隊已然在不斷地接收著逃難而來之百姓。南方的百姓是勤勞的,他們知曉怎麽去發展農業、怎麽種植桑樹、怎麽織布、刺繡。


    工部亦在孟虎的提點下一次又一次地優化織布機,這使得江北之地之織布刺繡一度超越了江南。


    整個大秦沒有戰爭的一年裏,工部在孟虎的親自指點下,張通等人發揮了他們的想象,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逐漸完成官道的建設。


    從剛開始的石灰鑲嵌石板來修建平整的官道,到如今工部從山西府找到了大量的煤。在孟虎的提點下,他們終於提煉出了硬煤瀝青。


    硬煤瀝青攪拌砂石鋪出來的路,用十八匹馬拉動的鋼鐵滾輪一滾之後,平平整整。這讓工部之人如打了雞血一般,在不斷創新……


    “稟報王爺,船工部匯報,已經製成了一艘戰船!恭請王爺去津口觀看!” 喜報連連,就連船工部也通過一年的打造,製造出了一艘戰船。


    孟虎馬不停蹄地騎著他的 “國王”,帶著妙三姑、玉安、歐陽蕞三個王妃趕到津口,便看見一艘全新的木質風帆戰船。


    此艘戰船,在設計上汲取了古代航海智慧與現代工藝精髓。其造型之精美、結構之嚴謹,無不彰顯著孟虎船工部對於戰船製造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追求。


    船體采用優質木材精心打造,每一塊木板都經過嚴格挑選與精細加工,確保了戰船的堅固耐用與良好的航行性能。


    船身線條流暢而富有張力,既符合流體力學原理,減少了航行時的阻力,又賦予了戰船一種威嚴而優雅的氣質,宛如一頭蓄勢待發的海中猛獸,準備隨時破浪前行。


    風帆作為戰船的動力源泉,其設計與布置同樣考究。巨大的白色帆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通過複雜而精巧的繩索係統,能夠靈活調整角度,最大限度地捕捉風力,為戰船提供持續而穩定的推進力。


    風帆的每一道褶皺,都蘊含著工匠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利用智慧。它們在蔚藍的天幕下緩緩展開,仿佛是大海與天空之間最動人的對話。


    船艏部分,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猛虎圖騰,這是孟虎地區的精神象征,寓意著戰船如同猛虎下山,無畏無懼,勢不可擋。


    船尾則設有精巧的舵樓,這裏是指揮官觀察敵情、指揮作戰的核心區域。


    舵樓設計得既高聳又穩固,確保了指揮官能夠擁有開闊的視野,及時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同時,船尾的槳架布局合理,即便在無風或逆風條件下,也能通過人力劃槳保持戰船的機動性,確保戰術執行的靈活性。


    “好,美,美極,工部賞!” 孟虎這一次極其滿意,他認為這艘船已經達到了大航海時代戰船的標準,剩下的便是把它擴大,等待著火工部的大炮便可……


    船工部每人上到部長下到打磨工每人皆得到豐厚的賞賜,並且休假十五日的獎賞。


    這個獎賞完畢,便是第二艘大船擺上建造日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為她們建了個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塵莫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塵莫子並收藏我為她們建了個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