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隱而未發的禍患
渣夫寵妾滅妻,讓他好生安息 作者:幾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城東的那片空地破土動工,由工部督造,顯然是大工程,引得京城眾人紛紛議論。
溫元姝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叫人放出了消息,明明白白地告訴眾人,那地方建的是女學,而且是不教所謂三從四德,隻教女子們安身立命的本事的女學。
這女學雖然聞所未聞,卻是由工部督造的,那麽這女學後頭站的是什麽人,也已經很明顯了。
放出消息不過半天的時間,二門的丫鬟來報,說百潼來了。
多日不見,百潼過得不錯,不僅氣色比以前好了許多,就連那雙眸子裏流轉的光華也比往日靈動。
不過,百潼似乎有些忐忑。
二人坐下,先是理性寒暄了一番,又一盞茶下肚,百潼才道:“夫人,我聽說城東要開辦女學,我跟幾個姐妹雖然出身不好,但也都有點本事,不知能否……在女學裏謀一份差事?”
她們本來就一直在京城待著,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她們感受自由,從前幾日開始,她們就已經在想該如何謀生了。
可是想來想去,無非就是老本行,眾人都有些不樂意。
就在這時,傳出了女學的消息。
聽說此事是由溫元姝負責的,百潼便想著上門試試。
聽她說完,溫元姝頓時笑了:“你來的正巧呢,我正要進宮去見太後,就是要說這件事。”
如今,既然已經叫人知道那是女學,那人手的問題也可以開始籌備了。
“不如這樣,今日你先迴去,我進宮一趟,一會兒要是有什麽消息,我再叫人去跟你說。”
百潼不敢耽誤,連忙起身道:“是,那我就先迴去了。”
溫元姝叫春花親自送百潼出去,又等著春花迴來,才往宮裏去。
有了那塊腰牌,她進宮確實方便了許多,不僅不再需要等著人通傳,還能帶著春花一起進去,隻是該走的路那是一點都不少。
主仆二人走了將近兩刻鍾的功夫才終於進了長信宮。
如今的溫元姝再見太後,已經全然沒有了剛開始的忐忑,禮數依然周全,行動間卻添了幾分自如。
“娘娘,如今女學已經開始動工,臣女想著,是不是可以開始籌備人手了。”
“先坐吧。”太後抬了抬手。
看著溫元姝坐下,太後才道:“這件事兒,哀家也已經想過了,宮裏有六局二十四司,皆是女子,讓她們去輪換著去女學任職就好了。”
“若能如此,自然是再好不過了,”溫元姝道,“臣女去了一趟浮山繡樓,已經跟浮山繡樓的少掌櫃說好了,女學裏學刺繡的女子會由她們負責安排去去向,至於其他的,還得從長計議。”
“做得不錯,”太後不由滿意,“浮山繡樓……聽說手藝不錯,改日,哀家也得叫人買兩件衣裳迴來瞧瞧。”
聽出了太後話裏的意思,溫元姝微微鬆了口氣,又道:“除此之外,臣女這次進宮,還為了一件事。”
“說吧。”
“還是人手的問題,臣女想著,宮裏雖然也有人手,但畢竟宮中事務繁忙,女官們怕是忙不過來,所以,不妨再從民間選取一些有本事的,叫她們在女學裏謀一份差事?”
太後眉頭微蹙。
“既然咱們開辦女學的初衷,就是為了叫女子自立自強,那麽,叫有本事的女子在女學謀一份差事,也算是第一步了。”
聞言,太後的眉頭微微鬆解了些許。
該說的,溫元姝都說了,長信宮中一片沉默。
過了半晌,太後才道:“如此也好,不過,既然是想謀一份差事,自然需要門檻,需得設立考核,通過考核之後才行。”
“是。”
見溫元姝似乎還欲言又止,太後便道:“你這一趟過來,事兒倒是不少,說吧。”
溫元姝抿了抿唇,起身屈了屈膝,道:“敢問娘娘,女學倚仗娘娘,倚仗天家,那……若是出身風塵的女子,不知可否到女學中謀差事?”
天家,最重顏麵。
果然,她這話一出口,太後的臉色就微微沉了下去。
溫元姝自然有所察覺,可這話她不能不問。
若是不提前跟太後說,等太後日後查出來,那恐怕就是禍事了。
過了許久,太後才道:“雖出身風塵,卻也是天下女子之一,隻要人品好,本事過硬,能通過考核,便可以在女學做事。”
聞言,溫元姝才稍稍鬆了口氣:“臣女替那些女子,謝過娘娘。”
“不必謝哀家,”太後端起茶盞,“別忘了,還有一道考核。”
“是。”
“去吧,此事哀家全權交給你去辦。”
走出長信宮,春花不由長長鬆了口氣。
“一會兒迴去,你叫人去跟百潼說一聲,叫她們放心,等考核的時候再去叫她們。”
“哎。”
——
那廂,禦書房內。
嫋嫋白煙從香爐中升騰而起,龍涎香的味道在禦書房內蔓延。
內侍在皇帝耳邊低語了幾句,皇帝合起手上的奏章,道:“溫家那丫頭真是閑不住啊。”
坐在下首的陸乘淵眼底閃過一抹笑意:“這半個月,把她悶壞了。”
他的聲音是難得一見的溫柔,惹得皇帝都忍不住抬眸看了他一眼:“暗探的事兒怎麽樣了。”
說起正事,陸乘淵眼底柔情盡收,語氣也恢複了往日的冷冽:“能審的都審了,暗探的據點已經拔除了四個,眼下……沒什麽新的進展了。”
皇帝“嗯”了一聲。
過了片刻,他才道:“你覺得那些暗探,已經被清理幹淨了嗎?”
“沒有,”陸乘淵道,“臣審問的時候,能感覺到他們一心求死,如此,大概是在掩護同伴。”
“這些蠻族暗探紮根京城,便是隱而未發的禍患,”皇帝聲音微沉,“陸卿,這些人,你一個都不可放過。”
“這是臣的本分。”
皇帝依然眉頭緊皺:“不光是暗探,朕總覺得,京城裏還有一些……別的什麽。”
陸乘淵微怔:“還請陛下明示。”
“說不上來,”皇帝搖了搖頭,連奏章也沒心思再看了,隨手扔到了一旁,“總覺得這京城之中除了那些暗探之外還有另一股勢力,虎視眈眈地盯著什麽……”
“臣會去查明。”
皇帝點點頭:“這事兒也隻有交給你,朕才能放心。”
“臣必不辜負陛下信任。”
皇帝“嗯”了一聲,看了一眼屋裏的滴漏:“你去吧。”
“臣告退。”
溫元姝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叫人放出了消息,明明白白地告訴眾人,那地方建的是女學,而且是不教所謂三從四德,隻教女子們安身立命的本事的女學。
這女學雖然聞所未聞,卻是由工部督造的,那麽這女學後頭站的是什麽人,也已經很明顯了。
放出消息不過半天的時間,二門的丫鬟來報,說百潼來了。
多日不見,百潼過得不錯,不僅氣色比以前好了許多,就連那雙眸子裏流轉的光華也比往日靈動。
不過,百潼似乎有些忐忑。
二人坐下,先是理性寒暄了一番,又一盞茶下肚,百潼才道:“夫人,我聽說城東要開辦女學,我跟幾個姐妹雖然出身不好,但也都有點本事,不知能否……在女學裏謀一份差事?”
她們本來就一直在京城待著,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她們感受自由,從前幾日開始,她們就已經在想該如何謀生了。
可是想來想去,無非就是老本行,眾人都有些不樂意。
就在這時,傳出了女學的消息。
聽說此事是由溫元姝負責的,百潼便想著上門試試。
聽她說完,溫元姝頓時笑了:“你來的正巧呢,我正要進宮去見太後,就是要說這件事。”
如今,既然已經叫人知道那是女學,那人手的問題也可以開始籌備了。
“不如這樣,今日你先迴去,我進宮一趟,一會兒要是有什麽消息,我再叫人去跟你說。”
百潼不敢耽誤,連忙起身道:“是,那我就先迴去了。”
溫元姝叫春花親自送百潼出去,又等著春花迴來,才往宮裏去。
有了那塊腰牌,她進宮確實方便了許多,不僅不再需要等著人通傳,還能帶著春花一起進去,隻是該走的路那是一點都不少。
主仆二人走了將近兩刻鍾的功夫才終於進了長信宮。
如今的溫元姝再見太後,已經全然沒有了剛開始的忐忑,禮數依然周全,行動間卻添了幾分自如。
“娘娘,如今女學已經開始動工,臣女想著,是不是可以開始籌備人手了。”
“先坐吧。”太後抬了抬手。
看著溫元姝坐下,太後才道:“這件事兒,哀家也已經想過了,宮裏有六局二十四司,皆是女子,讓她們去輪換著去女學任職就好了。”
“若能如此,自然是再好不過了,”溫元姝道,“臣女去了一趟浮山繡樓,已經跟浮山繡樓的少掌櫃說好了,女學裏學刺繡的女子會由她們負責安排去去向,至於其他的,還得從長計議。”
“做得不錯,”太後不由滿意,“浮山繡樓……聽說手藝不錯,改日,哀家也得叫人買兩件衣裳迴來瞧瞧。”
聽出了太後話裏的意思,溫元姝微微鬆了口氣,又道:“除此之外,臣女這次進宮,還為了一件事。”
“說吧。”
“還是人手的問題,臣女想著,宮裏雖然也有人手,但畢竟宮中事務繁忙,女官們怕是忙不過來,所以,不妨再從民間選取一些有本事的,叫她們在女學裏謀一份差事?”
太後眉頭微蹙。
“既然咱們開辦女學的初衷,就是為了叫女子自立自強,那麽,叫有本事的女子在女學謀一份差事,也算是第一步了。”
聞言,太後的眉頭微微鬆解了些許。
該說的,溫元姝都說了,長信宮中一片沉默。
過了半晌,太後才道:“如此也好,不過,既然是想謀一份差事,自然需要門檻,需得設立考核,通過考核之後才行。”
“是。”
見溫元姝似乎還欲言又止,太後便道:“你這一趟過來,事兒倒是不少,說吧。”
溫元姝抿了抿唇,起身屈了屈膝,道:“敢問娘娘,女學倚仗娘娘,倚仗天家,那……若是出身風塵的女子,不知可否到女學中謀差事?”
天家,最重顏麵。
果然,她這話一出口,太後的臉色就微微沉了下去。
溫元姝自然有所察覺,可這話她不能不問。
若是不提前跟太後說,等太後日後查出來,那恐怕就是禍事了。
過了許久,太後才道:“雖出身風塵,卻也是天下女子之一,隻要人品好,本事過硬,能通過考核,便可以在女學做事。”
聞言,溫元姝才稍稍鬆了口氣:“臣女替那些女子,謝過娘娘。”
“不必謝哀家,”太後端起茶盞,“別忘了,還有一道考核。”
“是。”
“去吧,此事哀家全權交給你去辦。”
走出長信宮,春花不由長長鬆了口氣。
“一會兒迴去,你叫人去跟百潼說一聲,叫她們放心,等考核的時候再去叫她們。”
“哎。”
——
那廂,禦書房內。
嫋嫋白煙從香爐中升騰而起,龍涎香的味道在禦書房內蔓延。
內侍在皇帝耳邊低語了幾句,皇帝合起手上的奏章,道:“溫家那丫頭真是閑不住啊。”
坐在下首的陸乘淵眼底閃過一抹笑意:“這半個月,把她悶壞了。”
他的聲音是難得一見的溫柔,惹得皇帝都忍不住抬眸看了他一眼:“暗探的事兒怎麽樣了。”
說起正事,陸乘淵眼底柔情盡收,語氣也恢複了往日的冷冽:“能審的都審了,暗探的據點已經拔除了四個,眼下……沒什麽新的進展了。”
皇帝“嗯”了一聲。
過了片刻,他才道:“你覺得那些暗探,已經被清理幹淨了嗎?”
“沒有,”陸乘淵道,“臣審問的時候,能感覺到他們一心求死,如此,大概是在掩護同伴。”
“這些蠻族暗探紮根京城,便是隱而未發的禍患,”皇帝聲音微沉,“陸卿,這些人,你一個都不可放過。”
“這是臣的本分。”
皇帝依然眉頭緊皺:“不光是暗探,朕總覺得,京城裏還有一些……別的什麽。”
陸乘淵微怔:“還請陛下明示。”
“說不上來,”皇帝搖了搖頭,連奏章也沒心思再看了,隨手扔到了一旁,“總覺得這京城之中除了那些暗探之外還有另一股勢力,虎視眈眈地盯著什麽……”
“臣會去查明。”
皇帝點點頭:“這事兒也隻有交給你,朕才能放心。”
“臣必不辜負陛下信任。”
皇帝“嗯”了一聲,看了一眼屋裏的滴漏:“你去吧。”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