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後下令隻允許陛下入內探視,其他人都迴吧。”


    轉頭麵對眾人,武安帝說:“大家都離開吧,圍著隻會打擾母後休養。”


    “陛下,作為兒媳理應陪同侍奉母後左右,能否允準臣妾留在這裏陪伴?”


    “皇後你也清楚,母後並不喜歡你出現在跟前,此時留下隻會讓她更加焦慮,請先行離開吧。”


    聽到此話,皇後神色一黯:“那麽臣妾就此告退。”


    自打進宮以來,皇後對太後一直表現得極其尊重,然而始終未獲得對方歡心;每次欲向太後問候時,總會被拒之門外。


    “兒子前來探望,母後是否感覺稍好了點?”


    “哀家沒什麽大礙,暫時還不至於如此不堪。”


    武安帝乃是太後唯一的兒子,在年幼之時全賴其保護才得以保住皇位;待他成年後,太後則隱居深宮不再過問政事,將治國之權全部移交給兒子處理。


    “母後切莫言重了,願您長壽無疆。”


    “這一次能夠得救全靠宋曦雲及時援手,皇兄務必厚賞於她。”


    “自然如此。因功封宋曦雲為蘭琳郡主,享食邑千戶;另賜黃金一百兩、白銀一千兩以及一支玉如意……”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得知自己獲得這般豐厚獎賞,宋曦雲喜出望外地跪倒在地表示感激之情。


    太後對武安帝給宋曦雲的獎賞感到非常滿意,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陛下,宋盼巧演唱此曲明顯是在嘲笑並輕視皇家,這顯然是極不敬的行為,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母後,畢竟宋丞相乃是群臣之首,平素也表現出忠誠無貳。況且老三對宋盼巧有意,無論重罰或是輕罰都可能引起誤會,孩兒一時間確實沒有考慮周全處理方法。”


    侮辱皇室的行為若是嚴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可判死刑全家連坐,然而若是懲罰得太輕微,則會讓世人覺得皇權無力,從而助長不良風氣。


    “那就依我所言:因她無意冒犯,打二十板子以示警告,再命令她前往清安觀手抄佛經百卷以贖罪行。至於宋子陵教育子女失責,則扣除一年官俸,但保持現有官階不變。陛下認為此方案可行否?”


    “母後的提議自是恰當,但是關於老三那邊……”


    第三皇子不止一次提出要迎娶宋盼巧成為其王妃,隻是一直被皇後反對才拖延至今。


    從今天筵席上的表現看,三皇子的眼神始終不曾離開過宋盼巧,恐怕他會為此事求情。


    “老三同他的母親一樣缺乏眼光,選擇這樣的人做正妻簡直就是災難。”


    她本來就不讚同武安帝冊立蔣氏為皇後,隻是考慮到與兒子的關係,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下來。


    而今這位皇後專橫跋扈,整個後宮因此亂成一團糟,如果不是自己扶持貴妃與之對抗的話,整個後宮隻怕早已被蔣氏一人獨攬。


    目前能夠擔當重任且已經長大的皇嗣僅有五位。


    大皇子和四皇子天資一般無法肩負大任。


    原本二皇子梁庭樾才華出眾文武兼備堪稱理想繼承人可惜不幸致殘隱居多年不出門。


    小五皇子盡管智慧不凡可是過於年輕又受到過度保護。


    至於三皇子梁知禹,盡管表麵上仁慈寬厚還有“慶王”之稱,實際上卻是胸襟狹窄多疑偏執,並不適合擔任統治者角色。


    經過仔細考量之後發現竟然找不出真正合格人選。


    “皇上啊,您共有五名已成年的皇子,請問誰更合適接班呢?”


    聞言,宋曦雲頓時心跳加速擔心是否該避開這個問題以免引火燒身。


    “陛下、太後娘娘,爐灶上正燉著藥材,請允許小女暫時退下照顧一番。”


    最佳策略莫過於盡快離開這裏。


    “雲兒,你就留在這裏聽命便是。”


    聽到太後發話,皇帝自然不敢反對立即挽留。


    “遵命。”


    雖然嘴上答應得十分恭敬但其實內心如同熱鍋螞蟻忐忑不安。


    聽完這些秘聞自己是否還能安全地走出皇宮?


    太乙救苦天尊保佑!


    如果能夠逃出這場劫難一定會向神明奉獻更多供奉。


    “母後,在所有孩子當中唯有第三子梁知禹看起來最有資格擔起重任,況且作為皇後親生並且在朝中亦有美名,計劃待其完婚後再宣布立太子,母後如何考慮?”


    由於曾經年少時有過親密情感基礎使得當今聖上格外寵愛信任自己的這個兒子。


    “慶王在哪裏?事實上在政壇上他不僅喜歡拉幫結派還經常用錢財美女收買人心,據我了解當前朝廷內有不少人都傾向於支持梁知禹繼位。”


    即使長久遠離權力核心位置,但在朝堂上太後仍然擁有足夠影響力掌握情報信息渠道。


    “這個三皇子性格暴戾驕縱,表麵寬容內心陰暗還沉溺聲色,將來倘若讓他登基恐怕很快就會導致國家滅亡。”


    “這……母後……”


    武安帝神色微沉,對梁知禹這個兒子傾注了太多心血,現在被太後這般輕視,心中自然不好受。


    “皇帝,你勿要責怪母後阻攔。你父親早逝,將西晉與你一並托付於我,我心裏滿是憂慮。若是一步踏錯,恐怕基業將毀於一旦,我擔心無法向你父親交代。”


    “母後,都是兒臣的不孝,辜負您的心意。”


    自幼失去父親,全憑母後一人撐起了整個王國,拉扯他長大。


    皇位能穩坐至此,離不開母後的支持。


    多年前吳王叛亂,敵軍直逼皇宮,也是母後帶領軍隊平息了叛亂。


    中秋夜宴中諸侯反叛時,派刺客入宮刺殺,是母後用自己的身軀保護了他,自己卻負傷。


    若無母後,絕不會有他今天的地位。


    此刻,武安帝內心更加酸楚,深感自己曾誤會母親實在不該。


    “哀家所做一切都是為了你的未來,也是為了國家的穩定。”


    太後一番懇切勸解,希望這些話能讓武安帝有所體會。


    “兒臣明白母後苦心。立太子之事不妨暫時擱置。三皇子到了適婚年紀,可以先成親再說。”


    “那皇帝心中可有佳人?”


    武安帝思量了一番,原來曾聽說梁知禹想要迎娶宋盼巧作為正室,但經過近日事件,此事恐難實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主母揣崽跑路,瘋批佞臣怒紅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琉璃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琉璃潯並收藏主母揣崽跑路,瘋批佞臣怒紅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