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郊臨川王府燈火通明,一眾文人正在側堂執筆忙碌。
王柬、袁昂和幾位縣侯陪同六殿下在正堂內飲茶議事。
隻見六殿下麵無表情,眉宇間帶著心思。
“寡人已從所轄郡縣調來一批文人雅士,可補充當前纂文主簿空缺。”
“袁公、王尚書,你二位還需要多費些心思,務必要把江南州郡民情地況掌握在我們手裏。”
“我等明白!”
王、袁二人起身拱手。
建安王放下茶杯,對著六殿下說道:“宮中傳來消息,那蕭辰被封了右軍將軍,真不明白,陛下這是何意呢!”
“右軍將軍?”
六殿下皺了一下眉頭。
“按照中軍官製,右軍將軍乃屬中領軍將軍所轄,那蕭辰雖無實權,可此時已有了帶兵之銜,而他並非習武之人,又未聽說有攻城拔寨之能,看來此事定有他因了。”
王柬說完,看了看袁昂。
袁昂接著起身拱手:“王尚書所言極是,若隻是為了保護蕭辰個人安危,又何必費此周折。況且中軍直接聽命於陛下,憑空安插進去一個閑人,的確不符合常理。”
“是啊,寡人亦有所擔憂,想必是他蕭辰又在陛下身旁出了什麽詭計了。”
“你二人還需細細查之才是。”
六殿下望了望王、袁二人說道。
“我等領命!”二人低頭拱手。
“西州城那邊可有收獲?”六殿下低聲問道。
沮豐聽罷,上前拱手:“稟殿下,校尉陸淵在前幾日截獲了一封書信,乃是荊州發來,按照殿下吩咐,我以假亂真,給別院送了過去。”
“隻不過......”
“如何?”六殿下抬了抬眉毛。
袁昂見狀急忙接過話音:“鹿鳴堂一個寺人已將書信替換,按計劃送到了蕭辰手中,一切盡在掌握,還請殿下放心!”
“嗯,如此便好。”
“一個毛頭小子,竟敢與寡人抗衡,未免稚嫩了些!”
六殿下說完便起身離去了。
袁昂抬手拭了拭額頭上的汗珠,對於棲春軒的事隻字未提,沮豐見狀搖了搖頭也跟了出去不說。
東方剛剛露白,蕭辰在自家後院裏試用著眼前的器械,隻見雙杠、單杠等木質器械一應俱全,又有沙袋、繩梯等懸掛於木梁之上。
眼看著就到了秋老虎的季節,而新政卻無甚大的進展,雖說西部州郡的情況在陸續送來,可編纂新政畢竟全都是人工來做,進程甚是緩慢。
蕭辰站在池塘旁,陷入了沉思。
忽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隻見韋鐸上前低頭拱手:“將軍,鄱陽王送來書信。”
蕭辰起身接過書信:“少丞一路辛苦了,快去屋裏歇息吧。”
韋鐸拱手退去。
蕭辰揣著書信,急忙進了皇宮。
剛過朝食,太陽緩緩升起,南閣尚未開門,蕭辰隻得在外邊踱步等待著。
沒過一會兒,見大門打開,蕭辰正欲走過去,又聽到一個聲音喚著:“這麽早就來讀書嗎?”
轉身一看,說話的正是嬛兒,四目相對,甚是歡喜。
蕭辰湊到嬛兒身邊,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兒:“這幾天事務繁雜,沒抽出空來找你......”
“我都知道了,父皇如此看中你,你可要用心行事才行。”嬛兒微微的抬起頭說道。
蕭辰見狀長舒了一口氣,雙手合十朝嬛兒拜了拜:“理解萬歲啊!”
“走吧,門開了。”
嬛兒說完,便起身走了進去,蕭辰緊隨其後。
屠前輩低頭拱手,迎著二人在裏屋入座。
嬛兒漫不經心的捧著一本書冊在一邊發呆。
蕭辰把書信遞給了屠前輩,二人一個說,一個寫,如此過去了小半晌。
理著手中的糙紙,蕭辰不經意間看了看旁邊的嬛兒,隻見她神情恍惚,手中的書冊好像連一頁都沒翻的樣子。
屠前輩見狀,朝二人稍作拱手便退了出去。
蕭辰拱手目送,又低頭從一旁挑眉盯著嬛兒。
“你怎麽了?半晌也不說話?”
“哦,沒什麽。”
“也不知道怎麽了,沒有心情。”
嬛兒合起書冊,喝了一口茶。
“看你這樣子,跟丟了魂兒似的!”
“有嗎?”
“怎麽沒有。”
“我......我隻是為那殷駙馬感到可悲而已。”
“殷駙馬?是......誰啊?”
“哦,他是一個郡中參事。人嘛,很有學識,又崇德尊禮,隻是遇到了姐姐那般妻室......”
嬛兒說著又搖了搖頭。
“你說的是......永興公主?”
“嗯,父皇知道她生性傲慢,本想著有位讀書人做夫君會讓她改變一些。”
“可姐姐十分執拗任性,又嫁給了殷駙馬那樣儒雅之人,她在宮中跋扈慣了,到了那邊更是讓人難以招架。”
“聽聞她經常把殷父名諱寫到大門上,過往行人見了,都對著殷家指指點點,她這樣做就是為了羞辱殷駙馬。”
“那她......為什麽要羞辱殷家呢?”
“還不是因為殷駙馬不合她性子,而且京都和陳郡中,有諸多郎君都對姐姐傾慕不已。”
“如此婚配,真讓人又懼又恐......”
環兒搖了搖頭。
“誒......人的命天注定,你姐姐那樣的性格,估計也不會改變了。”
“對了,你覺得,我們會變成那個樣子嗎?”
蕭辰假正經的問道。
“什麽?”
“登徒子,占我便宜是吧!”
嬛兒的小臉兒頓時緋紅。
“哈哈哈,好啦!開玩笑的。我們連自己的命運都改變不了,還擔心別人幹嘛。”
蕭辰輕輕的撫了撫嬛兒的肩膀說道。
“這樣,兩日後傍晚時候,你在西合門外等我。”蕭辰起身說道。
“要去哪?”
“我的豪宅已經裝修好了,帶你去院子裏轉轉,公主可否賞臉啊?”
“那要是不好看,該怎麽懲罰你呢?”
“哎!你看,給小人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嘛。”
蕭辰咧嘴笑道。
“那好吧,那我就......免為其難了。”
二人話閑片刻,便各自散去不說。
蕭辰將西南州郡的信息送到紫光堂,繼續同臧未真、徐修仁等人商討新政律令條陳。
趁著中午的間隙,把水力風扇的圖紙也畫了出來,並附上了一篇介紹,而後送給易瓊去找工匠操辦。
太極殿的長廊裏,隻見寺人婢女行色匆匆,看樣子又是要舉辦什麽活動了。
原來,為了迎接永興公主迴宮省親,丁貴嬪按照禮製準備在後宮裏為其安排家宴。
後宮的華林園自有假山奇石林立,又引得運瀆曲水環伺左右,最是遊玩賞景的好地方。
如此觀風賞月也能迎合陛下要求的用度從簡的旨意,此一舉兩得的安排,丁貴嬪也是費了些心思。
誰想那姚兒聽聞後並不領情,非要大辦酒宴並邀請在京王侯的家眷參加才行,丁貴嬪聽了也是無可奈何,隻能知會給皇帝。
皇帝深知自己女兒的性子,要是不順著她,估計整個後宮都不得安寧,考慮再三後,他便吩咐丁貴嬪按照公主的意思去辦了。
如此一來,華林園內的陳設器具都要借用補充,美味珍饈更是不可或缺。
眾人一時手忙腳亂,場麵堪比節日宴飲。
卻說永興公主正於徽音殿裏同幾個妃嬪打趣話閑,隻見丁貴嬪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殿內。
幾人見狀後上前行禮。
“給娘娘請安。”
公主卻慢條斯理,稍作欠身。
“姚兒給娘娘問安。”
“快起身吧。”
“諸位姐妹亦不必多禮。”
於是眾人起身,丁貴嬪坐到了正座,諸妃嬪也迴到位置上端坐。
“姚兒迴來已有幾日了,隻因稍感倦怠,未曾到顯陽宮問安,還請娘娘見諒。”
姚兒側身頷首說道。
要說姚兒迴到宮中,見了皇帝後怎麽說也得當日去顯陽宮問安。
可是她並沒有去,原因就是那丁貴嬪過於刻板,與自己不搭。
與其找不痛快,不如不見了,她又能怎麽樣呢!
丁貴嬪自知其中緣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姚兒能有今日,也是陛下對其縱容偏愛所致,自己又何必針鋒相對呢,賣個人情罷了。
於是丁貴嬪微微笑了笑,你不去問安,我來找你總可以了吧!
“無妨,自家人不必多禮,你父皇政務繁忙,不能終日陪伴著你,你不要多想才是啊。”
“娘娘言重了,姚兒雖不是自小就在宮中,可終究是諸位娘娘將我帶大,既然迴來省親,更需要同諸位娘娘多多親近才是。”
“嗯,京都暑氣重,前兩日雖下過雨,可這堂內還是悶熱了些,本宮適才差人到淩雲閣取了些冰塊來與你消消暑氣。”
話音剛落,寺人婢女便將兩桶冰塊放在了殿中央,又抬了一桶置在正座麵前,幾個婢女手執掌扇走到二人身後輕輕搖動著。
“娘娘這般疼愛,姚兒必會銘記在心。”
公主說完,便看了一眼旁邊的貼身婢女。
婢女會意後朝後屋走去。
“要說端陽節才過去月餘,此時迴來省親本不合禮法,可陳郡偏遠,你父皇平日裏又對你頗為掛念,既然迴來了,就多住些時日吧。”
“姚兒知道了。”
“姚兒又何嚐不想守典尊禮呢,雖然貴為公主,可我終究是個女眷,相夫教子,尊上禮下,本應為之。隻是那駙馬終日癡心於典冊,這深院孤苦又能與誰傾訴呢!”
姚兒說著便拭起了眼淚。
丁貴嬪哪裏能聽得了這般胡話,於是掏出錦帕掩了掩口鼻。
眾妃嬪聽了也是滿臉通紅,偷偷的發笑不說。
隻見婢女端來一個木箱,放在了案上。
姚兒低身打開箱子,裏麵閃閃發光,眾妃嬪的目光頓時都被吸引了過去。
姚兒抿嘴兒微微笑著,托起一顆晶瑩剔透的珠子遞到了丁貴嬪麵前。
“娘娘,姚兒特地差人從扶南國尋來這顆福祿珠,將它獻給娘娘,求個福壽康寧。”
丁貴嬪雖說不再有心思和她閑談,但禮節不能有絲毫的怠慢,接下禮物後又稍作寒暄,而後起身離去不說。
眾妃嬪見狀低身行禮,然後齊聚案前,仔細把玩著箱子裏的珍寶器物。
要說後宮之內如何能少的了珍珠首飾呢,隻是陛下近年來愈加勤儉,日常別說是穿金戴銀了,就連裙擺也不能曳地,隻有到了賀歲的時候,才會給後宮妃嬪賞賜一些珍寶飾品。
老舊的金銀首飾早已過時,妃嬪們每每接見公侯妃子,穿著打扮都顯得低下一節來。
今日公主如此迎合,諸妃嬪自然喜笑顏開,每人皆精挑細選,對鏡佩戴比試著,不知不覺間木箱就已空蕩了,而眾人卻意猶未盡。
姚兒見狀後快然許諾,擇日便到京都的街巷裏再買些首飾迴來。
諸妃嬪聽後喜不自勝,吃了幾杯茶後也便散去了。
晚間,姚兒來到對麵的永康宮裏看望嬛兒。
嬛兒雖然心裏對姐姐的行事作風不敢苟同,然而終究是一奶同胞,姐妹兩年不見,思念之情溢於言表,二人執手相對,暢談至半夜才作罷。
幾個工匠一清早便來到了別院,造木為機,引水成力,製成了翻車,又在此基礎上稍作改動,如此便將一座風扇置到了正房的北窗外。
蕭辰起床後特地熬了米粥,和易瓊一同吃過後便趕往了宮裏。
今天可是易瓊的大日子,蕭辰想著早些過去,也好給易瓊適應場地的時間。
這幾日易瓊跟著中軍的羽林衛,分別去了大司馬門、端門、西明門和建春門等宮門處值守,熟悉一下宮中的工作環境,也認識了幾個大小軍差。
今日易瓊身著褐衣,穿著鐵甲遮蔽至膝下;頭戴青黑色盔胄,兩側鬢發藏於胄中,盔胄的前端延伸出一條衝角,這可是羽林衛的標誌性裝飾;腰間配著那把禦龍寶劍,舉手投足之間甚是威武瀟灑。
二人來到中軍大院稍作等候,而後由一個侍衛引著,來到了西側的宣武場裏。
除了張德繼和諸位中軍統領外,還有左衛將軍韋懷文、五兵尚書王柬、南昌侯王遷等人順次列座於棚子裏,蕭辰朝易瓊交代了幾句,便於張德繼的身後坐了下來。
前麵便是一片空地,中軍侍衛手執長槍立於兩側,旁邊各有木架數座,上麵置著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鏜、槊、棍、棒、錘、抓等各式兵刃。
巳時剛過,韋鐸挺身上前,朗聲喧道:“中軍署官,需以武藝超群、謀略出眾者領之。故以武功、掌兵之能作考。武功分短兵、騎鬥、騎射三個課目;掌兵分為駐兵、破營兩個課目。課目以精、優、良三個等級分之,每組總等級領先者可進入掌兵課目,最終以兩課目所獲等級最高者為勝。參與選拔者,切磋比試當以點到為止!”
“爾等可聽明白了?”
“得令!”
一眾參賽選手跪地行軍禮。
易瓊於隊列中左右看了看,共有二十幾人參加選拔,其中不乏前幾日認識的熟人,也有幾個生臉,而靠右側的一位甚是麵熟,似乎在哪裏見過一樣。
易瓊皺了皺眉,一時竟想不起來了。
抽過簽後,隊伍分成六組進行武功比試。
眾人皆脫下鎧甲、盔帽,隻著短袍。
武功課目易瓊最是拿手,半天過後,易瓊在短兵、騎射和騎鬥三個課目都獲得了精級。
蕭辰全程立身觀看,見到易瓊勝出自是興奮不已。
比試完畢,易瓊走到一旁休息時,隻見剛才隊伍裏的那位似曾相識的人向他望來。
那人身著黑色短袍,頭裹朱色布巾,腕係銅色鹿皮甲,顴骨高聳,鼻梁寬厚,一雙藏著戾氣的丹鳳眼望著易瓊。
二人目光交匯,各自點頭作罷。
易瓊再次側身看了看那人頭上的朱色布巾,終於記了起來。
他就是那晚在秦淮河畔登上藏漱塢的人,姏婆喚他“陸校尉”的那位。
易瓊確認,他,就是臨川王府的人!
午食過後,六位勝出者來到了宣武場的內堂當中席地而坐,署官給每人分發了兩張糙紙置在了各自的木桌上。
一個時辰後考試結束,六人原地休息不說。
四位主考官韋懷文、張德繼、王柬和王遷在後堂審閱著他們的掌兵之策。
最終隻剩下易瓊和陸淵二人的對策未能分出高低。
於是四人圍坐於案邊,張德繼思索了一會,提筆便給了易瓊兩個課目都判了精,給了陸淵兩個優。
王柬見狀眯眼笑了笑。
“張將軍,這屯兵紮營乃是掌兵之本,《吳子兵法》有雲:無當天灶,無當龍頭。”
“題目中既處山穀,解答當以山腰處紮營,可是易瓊卻以‘或營於穀頂,或戍於半山’作答,字跡潦草不說,如此優柔寡斷,首尾不分,王某實在不敢恭維!”
王柬說著,露出了一副不屑的表情。
“額......王尚書所言甚為有理,兵者應以古製而行,如此悖逆之道,某實在......難以苟同。”
身後的王遷補充著。
張德繼看了看王柬,又瞧了瞧王遷。
兵法說的是沒錯,但王柬是什麽出身,又打過幾次仗呢。
還不是仰仗著祖上的德行坐上了五兵尚書的位子!
再說王遷,是王柬的親兄長,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這射聲校尉王遷分明就是幫著他兄弟附和罷了。
“王尚書博學多識,尊侯武略超群,張某敬佩不已。”
“然戍營之策,《孫子兵法》亦有雲:絕山依穀,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由此觀之,未必不能於山頂紮營。”
“所謂兵無常法,其意便在於此。所以山頂也好,山腰也罷,還應取決於實地情況才是。”
王柬聽後接連搖頭,看樣子並不認同。
“那麽破營課目,易瓊又以‘深夜偷襲’之策作答,此種失仁喪義之舉,實為將者所不恥也!”
王遷指著第二張糙紙說道。
張德繼聽後笑了笑。
“敢問尊侯,若人人尊崇仁義,又何來紛爭呢?古有劉玄德大仁大義,終究是偏安一隅,又何談一統天下!戰者,當以勝取之,故取勝之道,還需靈活變通為上。”
“你說呢?王尚書?”
“張將軍所言,王某斷不敢苟同。”
王柬沉著臉說道。
“還請韋將軍決斷。”
王柬向韋懷文低頭拱手示意,張德繼也投來期待的目光。
韋懷文見狀捋了捋胡須,思索了片刻。
“吾觀此二人不分伯仲,然曆次比試,需有高低之分,今日有二位將兵之材,既是武將選拔,何不以武會之,再做決定。”
“我看可以!”王柬朗聲說道。
“既如此,就依韋將軍之意吧!”
張德繼也跟著附和道。
韋懷文算是做了個老好人,誰也不得罪,到底誰勝誰負,再打一場便是了。
於是宣武場內,易瓊二人再次立於中央,此時已是傍晚,暑氣漸漸退去,迎來一陣涼爽。
眾人聽了二人要加賽,無不拍手叫好。
這兩個人一個是張德繼親自舉薦的易瓊,另一個也大有來頭,那便是豹騎營裏的騎兵校尉陸淵。
在往上數,豹騎營乃是六殿下的署部,是皇帝欽定戍守外城的部伍,皇帝對六殿下如此信任,可是其他王侯都羨慕不來的。
張德繼當然也知道陸淵的來頭,正因如此王柬才對他關照有加,不惜和張德繼對著幹了。
正是:
沉沙折戟問勝負,巧計良謀難勝出。
尚書低眉尤不恥,將軍笑罷再鬥武。
王柬、袁昂和幾位縣侯陪同六殿下在正堂內飲茶議事。
隻見六殿下麵無表情,眉宇間帶著心思。
“寡人已從所轄郡縣調來一批文人雅士,可補充當前纂文主簿空缺。”
“袁公、王尚書,你二位還需要多費些心思,務必要把江南州郡民情地況掌握在我們手裏。”
“我等明白!”
王、袁二人起身拱手。
建安王放下茶杯,對著六殿下說道:“宮中傳來消息,那蕭辰被封了右軍將軍,真不明白,陛下這是何意呢!”
“右軍將軍?”
六殿下皺了一下眉頭。
“按照中軍官製,右軍將軍乃屬中領軍將軍所轄,那蕭辰雖無實權,可此時已有了帶兵之銜,而他並非習武之人,又未聽說有攻城拔寨之能,看來此事定有他因了。”
王柬說完,看了看袁昂。
袁昂接著起身拱手:“王尚書所言極是,若隻是為了保護蕭辰個人安危,又何必費此周折。況且中軍直接聽命於陛下,憑空安插進去一個閑人,的確不符合常理。”
“是啊,寡人亦有所擔憂,想必是他蕭辰又在陛下身旁出了什麽詭計了。”
“你二人還需細細查之才是。”
六殿下望了望王、袁二人說道。
“我等領命!”二人低頭拱手。
“西州城那邊可有收獲?”六殿下低聲問道。
沮豐聽罷,上前拱手:“稟殿下,校尉陸淵在前幾日截獲了一封書信,乃是荊州發來,按照殿下吩咐,我以假亂真,給別院送了過去。”
“隻不過......”
“如何?”六殿下抬了抬眉毛。
袁昂見狀急忙接過話音:“鹿鳴堂一個寺人已將書信替換,按計劃送到了蕭辰手中,一切盡在掌握,還請殿下放心!”
“嗯,如此便好。”
“一個毛頭小子,竟敢與寡人抗衡,未免稚嫩了些!”
六殿下說完便起身離去了。
袁昂抬手拭了拭額頭上的汗珠,對於棲春軒的事隻字未提,沮豐見狀搖了搖頭也跟了出去不說。
東方剛剛露白,蕭辰在自家後院裏試用著眼前的器械,隻見雙杠、單杠等木質器械一應俱全,又有沙袋、繩梯等懸掛於木梁之上。
眼看著就到了秋老虎的季節,而新政卻無甚大的進展,雖說西部州郡的情況在陸續送來,可編纂新政畢竟全都是人工來做,進程甚是緩慢。
蕭辰站在池塘旁,陷入了沉思。
忽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隻見韋鐸上前低頭拱手:“將軍,鄱陽王送來書信。”
蕭辰起身接過書信:“少丞一路辛苦了,快去屋裏歇息吧。”
韋鐸拱手退去。
蕭辰揣著書信,急忙進了皇宮。
剛過朝食,太陽緩緩升起,南閣尚未開門,蕭辰隻得在外邊踱步等待著。
沒過一會兒,見大門打開,蕭辰正欲走過去,又聽到一個聲音喚著:“這麽早就來讀書嗎?”
轉身一看,說話的正是嬛兒,四目相對,甚是歡喜。
蕭辰湊到嬛兒身邊,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兒:“這幾天事務繁雜,沒抽出空來找你......”
“我都知道了,父皇如此看中你,你可要用心行事才行。”嬛兒微微的抬起頭說道。
蕭辰見狀長舒了一口氣,雙手合十朝嬛兒拜了拜:“理解萬歲啊!”
“走吧,門開了。”
嬛兒說完,便起身走了進去,蕭辰緊隨其後。
屠前輩低頭拱手,迎著二人在裏屋入座。
嬛兒漫不經心的捧著一本書冊在一邊發呆。
蕭辰把書信遞給了屠前輩,二人一個說,一個寫,如此過去了小半晌。
理著手中的糙紙,蕭辰不經意間看了看旁邊的嬛兒,隻見她神情恍惚,手中的書冊好像連一頁都沒翻的樣子。
屠前輩見狀,朝二人稍作拱手便退了出去。
蕭辰拱手目送,又低頭從一旁挑眉盯著嬛兒。
“你怎麽了?半晌也不說話?”
“哦,沒什麽。”
“也不知道怎麽了,沒有心情。”
嬛兒合起書冊,喝了一口茶。
“看你這樣子,跟丟了魂兒似的!”
“有嗎?”
“怎麽沒有。”
“我......我隻是為那殷駙馬感到可悲而已。”
“殷駙馬?是......誰啊?”
“哦,他是一個郡中參事。人嘛,很有學識,又崇德尊禮,隻是遇到了姐姐那般妻室......”
嬛兒說著又搖了搖頭。
“你說的是......永興公主?”
“嗯,父皇知道她生性傲慢,本想著有位讀書人做夫君會讓她改變一些。”
“可姐姐十分執拗任性,又嫁給了殷駙馬那樣儒雅之人,她在宮中跋扈慣了,到了那邊更是讓人難以招架。”
“聽聞她經常把殷父名諱寫到大門上,過往行人見了,都對著殷家指指點點,她這樣做就是為了羞辱殷駙馬。”
“那她......為什麽要羞辱殷家呢?”
“還不是因為殷駙馬不合她性子,而且京都和陳郡中,有諸多郎君都對姐姐傾慕不已。”
“如此婚配,真讓人又懼又恐......”
環兒搖了搖頭。
“誒......人的命天注定,你姐姐那樣的性格,估計也不會改變了。”
“對了,你覺得,我們會變成那個樣子嗎?”
蕭辰假正經的問道。
“什麽?”
“登徒子,占我便宜是吧!”
嬛兒的小臉兒頓時緋紅。
“哈哈哈,好啦!開玩笑的。我們連自己的命運都改變不了,還擔心別人幹嘛。”
蕭辰輕輕的撫了撫嬛兒的肩膀說道。
“這樣,兩日後傍晚時候,你在西合門外等我。”蕭辰起身說道。
“要去哪?”
“我的豪宅已經裝修好了,帶你去院子裏轉轉,公主可否賞臉啊?”
“那要是不好看,該怎麽懲罰你呢?”
“哎!你看,給小人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嘛。”
蕭辰咧嘴笑道。
“那好吧,那我就......免為其難了。”
二人話閑片刻,便各自散去不說。
蕭辰將西南州郡的信息送到紫光堂,繼續同臧未真、徐修仁等人商討新政律令條陳。
趁著中午的間隙,把水力風扇的圖紙也畫了出來,並附上了一篇介紹,而後送給易瓊去找工匠操辦。
太極殿的長廊裏,隻見寺人婢女行色匆匆,看樣子又是要舉辦什麽活動了。
原來,為了迎接永興公主迴宮省親,丁貴嬪按照禮製準備在後宮裏為其安排家宴。
後宮的華林園自有假山奇石林立,又引得運瀆曲水環伺左右,最是遊玩賞景的好地方。
如此觀風賞月也能迎合陛下要求的用度從簡的旨意,此一舉兩得的安排,丁貴嬪也是費了些心思。
誰想那姚兒聽聞後並不領情,非要大辦酒宴並邀請在京王侯的家眷參加才行,丁貴嬪聽了也是無可奈何,隻能知會給皇帝。
皇帝深知自己女兒的性子,要是不順著她,估計整個後宮都不得安寧,考慮再三後,他便吩咐丁貴嬪按照公主的意思去辦了。
如此一來,華林園內的陳設器具都要借用補充,美味珍饈更是不可或缺。
眾人一時手忙腳亂,場麵堪比節日宴飲。
卻說永興公主正於徽音殿裏同幾個妃嬪打趣話閑,隻見丁貴嬪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殿內。
幾人見狀後上前行禮。
“給娘娘請安。”
公主卻慢條斯理,稍作欠身。
“姚兒給娘娘問安。”
“快起身吧。”
“諸位姐妹亦不必多禮。”
於是眾人起身,丁貴嬪坐到了正座,諸妃嬪也迴到位置上端坐。
“姚兒迴來已有幾日了,隻因稍感倦怠,未曾到顯陽宮問安,還請娘娘見諒。”
姚兒側身頷首說道。
要說姚兒迴到宮中,見了皇帝後怎麽說也得當日去顯陽宮問安。
可是她並沒有去,原因就是那丁貴嬪過於刻板,與自己不搭。
與其找不痛快,不如不見了,她又能怎麽樣呢!
丁貴嬪自知其中緣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姚兒能有今日,也是陛下對其縱容偏愛所致,自己又何必針鋒相對呢,賣個人情罷了。
於是丁貴嬪微微笑了笑,你不去問安,我來找你總可以了吧!
“無妨,自家人不必多禮,你父皇政務繁忙,不能終日陪伴著你,你不要多想才是啊。”
“娘娘言重了,姚兒雖不是自小就在宮中,可終究是諸位娘娘將我帶大,既然迴來省親,更需要同諸位娘娘多多親近才是。”
“嗯,京都暑氣重,前兩日雖下過雨,可這堂內還是悶熱了些,本宮適才差人到淩雲閣取了些冰塊來與你消消暑氣。”
話音剛落,寺人婢女便將兩桶冰塊放在了殿中央,又抬了一桶置在正座麵前,幾個婢女手執掌扇走到二人身後輕輕搖動著。
“娘娘這般疼愛,姚兒必會銘記在心。”
公主說完,便看了一眼旁邊的貼身婢女。
婢女會意後朝後屋走去。
“要說端陽節才過去月餘,此時迴來省親本不合禮法,可陳郡偏遠,你父皇平日裏又對你頗為掛念,既然迴來了,就多住些時日吧。”
“姚兒知道了。”
“姚兒又何嚐不想守典尊禮呢,雖然貴為公主,可我終究是個女眷,相夫教子,尊上禮下,本應為之。隻是那駙馬終日癡心於典冊,這深院孤苦又能與誰傾訴呢!”
姚兒說著便拭起了眼淚。
丁貴嬪哪裏能聽得了這般胡話,於是掏出錦帕掩了掩口鼻。
眾妃嬪聽了也是滿臉通紅,偷偷的發笑不說。
隻見婢女端來一個木箱,放在了案上。
姚兒低身打開箱子,裏麵閃閃發光,眾妃嬪的目光頓時都被吸引了過去。
姚兒抿嘴兒微微笑著,托起一顆晶瑩剔透的珠子遞到了丁貴嬪麵前。
“娘娘,姚兒特地差人從扶南國尋來這顆福祿珠,將它獻給娘娘,求個福壽康寧。”
丁貴嬪雖說不再有心思和她閑談,但禮節不能有絲毫的怠慢,接下禮物後又稍作寒暄,而後起身離去不說。
眾妃嬪見狀低身行禮,然後齊聚案前,仔細把玩著箱子裏的珍寶器物。
要說後宮之內如何能少的了珍珠首飾呢,隻是陛下近年來愈加勤儉,日常別說是穿金戴銀了,就連裙擺也不能曳地,隻有到了賀歲的時候,才會給後宮妃嬪賞賜一些珍寶飾品。
老舊的金銀首飾早已過時,妃嬪們每每接見公侯妃子,穿著打扮都顯得低下一節來。
今日公主如此迎合,諸妃嬪自然喜笑顏開,每人皆精挑細選,對鏡佩戴比試著,不知不覺間木箱就已空蕩了,而眾人卻意猶未盡。
姚兒見狀後快然許諾,擇日便到京都的街巷裏再買些首飾迴來。
諸妃嬪聽後喜不自勝,吃了幾杯茶後也便散去了。
晚間,姚兒來到對麵的永康宮裏看望嬛兒。
嬛兒雖然心裏對姐姐的行事作風不敢苟同,然而終究是一奶同胞,姐妹兩年不見,思念之情溢於言表,二人執手相對,暢談至半夜才作罷。
幾個工匠一清早便來到了別院,造木為機,引水成力,製成了翻車,又在此基礎上稍作改動,如此便將一座風扇置到了正房的北窗外。
蕭辰起床後特地熬了米粥,和易瓊一同吃過後便趕往了宮裏。
今天可是易瓊的大日子,蕭辰想著早些過去,也好給易瓊適應場地的時間。
這幾日易瓊跟著中軍的羽林衛,分別去了大司馬門、端門、西明門和建春門等宮門處值守,熟悉一下宮中的工作環境,也認識了幾個大小軍差。
今日易瓊身著褐衣,穿著鐵甲遮蔽至膝下;頭戴青黑色盔胄,兩側鬢發藏於胄中,盔胄的前端延伸出一條衝角,這可是羽林衛的標誌性裝飾;腰間配著那把禦龍寶劍,舉手投足之間甚是威武瀟灑。
二人來到中軍大院稍作等候,而後由一個侍衛引著,來到了西側的宣武場裏。
除了張德繼和諸位中軍統領外,還有左衛將軍韋懷文、五兵尚書王柬、南昌侯王遷等人順次列座於棚子裏,蕭辰朝易瓊交代了幾句,便於張德繼的身後坐了下來。
前麵便是一片空地,中軍侍衛手執長槍立於兩側,旁邊各有木架數座,上麵置著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鏜、槊、棍、棒、錘、抓等各式兵刃。
巳時剛過,韋鐸挺身上前,朗聲喧道:“中軍署官,需以武藝超群、謀略出眾者領之。故以武功、掌兵之能作考。武功分短兵、騎鬥、騎射三個課目;掌兵分為駐兵、破營兩個課目。課目以精、優、良三個等級分之,每組總等級領先者可進入掌兵課目,最終以兩課目所獲等級最高者為勝。參與選拔者,切磋比試當以點到為止!”
“爾等可聽明白了?”
“得令!”
一眾參賽選手跪地行軍禮。
易瓊於隊列中左右看了看,共有二十幾人參加選拔,其中不乏前幾日認識的熟人,也有幾個生臉,而靠右側的一位甚是麵熟,似乎在哪裏見過一樣。
易瓊皺了皺眉,一時竟想不起來了。
抽過簽後,隊伍分成六組進行武功比試。
眾人皆脫下鎧甲、盔帽,隻著短袍。
武功課目易瓊最是拿手,半天過後,易瓊在短兵、騎射和騎鬥三個課目都獲得了精級。
蕭辰全程立身觀看,見到易瓊勝出自是興奮不已。
比試完畢,易瓊走到一旁休息時,隻見剛才隊伍裏的那位似曾相識的人向他望來。
那人身著黑色短袍,頭裹朱色布巾,腕係銅色鹿皮甲,顴骨高聳,鼻梁寬厚,一雙藏著戾氣的丹鳳眼望著易瓊。
二人目光交匯,各自點頭作罷。
易瓊再次側身看了看那人頭上的朱色布巾,終於記了起來。
他就是那晚在秦淮河畔登上藏漱塢的人,姏婆喚他“陸校尉”的那位。
易瓊確認,他,就是臨川王府的人!
午食過後,六位勝出者來到了宣武場的內堂當中席地而坐,署官給每人分發了兩張糙紙置在了各自的木桌上。
一個時辰後考試結束,六人原地休息不說。
四位主考官韋懷文、張德繼、王柬和王遷在後堂審閱著他們的掌兵之策。
最終隻剩下易瓊和陸淵二人的對策未能分出高低。
於是四人圍坐於案邊,張德繼思索了一會,提筆便給了易瓊兩個課目都判了精,給了陸淵兩個優。
王柬見狀眯眼笑了笑。
“張將軍,這屯兵紮營乃是掌兵之本,《吳子兵法》有雲:無當天灶,無當龍頭。”
“題目中既處山穀,解答當以山腰處紮營,可是易瓊卻以‘或營於穀頂,或戍於半山’作答,字跡潦草不說,如此優柔寡斷,首尾不分,王某實在不敢恭維!”
王柬說著,露出了一副不屑的表情。
“額......王尚書所言甚為有理,兵者應以古製而行,如此悖逆之道,某實在......難以苟同。”
身後的王遷補充著。
張德繼看了看王柬,又瞧了瞧王遷。
兵法說的是沒錯,但王柬是什麽出身,又打過幾次仗呢。
還不是仰仗著祖上的德行坐上了五兵尚書的位子!
再說王遷,是王柬的親兄長,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這射聲校尉王遷分明就是幫著他兄弟附和罷了。
“王尚書博學多識,尊侯武略超群,張某敬佩不已。”
“然戍營之策,《孫子兵法》亦有雲:絕山依穀,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由此觀之,未必不能於山頂紮營。”
“所謂兵無常法,其意便在於此。所以山頂也好,山腰也罷,還應取決於實地情況才是。”
王柬聽後接連搖頭,看樣子並不認同。
“那麽破營課目,易瓊又以‘深夜偷襲’之策作答,此種失仁喪義之舉,實為將者所不恥也!”
王遷指著第二張糙紙說道。
張德繼聽後笑了笑。
“敢問尊侯,若人人尊崇仁義,又何來紛爭呢?古有劉玄德大仁大義,終究是偏安一隅,又何談一統天下!戰者,當以勝取之,故取勝之道,還需靈活變通為上。”
“你說呢?王尚書?”
“張將軍所言,王某斷不敢苟同。”
王柬沉著臉說道。
“還請韋將軍決斷。”
王柬向韋懷文低頭拱手示意,張德繼也投來期待的目光。
韋懷文見狀捋了捋胡須,思索了片刻。
“吾觀此二人不分伯仲,然曆次比試,需有高低之分,今日有二位將兵之材,既是武將選拔,何不以武會之,再做決定。”
“我看可以!”王柬朗聲說道。
“既如此,就依韋將軍之意吧!”
張德繼也跟著附和道。
韋懷文算是做了個老好人,誰也不得罪,到底誰勝誰負,再打一場便是了。
於是宣武場內,易瓊二人再次立於中央,此時已是傍晚,暑氣漸漸退去,迎來一陣涼爽。
眾人聽了二人要加賽,無不拍手叫好。
這兩個人一個是張德繼親自舉薦的易瓊,另一個也大有來頭,那便是豹騎營裏的騎兵校尉陸淵。
在往上數,豹騎營乃是六殿下的署部,是皇帝欽定戍守外城的部伍,皇帝對六殿下如此信任,可是其他王侯都羨慕不來的。
張德繼當然也知道陸淵的來頭,正因如此王柬才對他關照有加,不惜和張德繼對著幹了。
正是:
沉沙折戟問勝負,巧計良謀難勝出。
尚書低眉尤不恥,將軍笑罷再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