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辰在一旁看著,心裏實在是想不通。
就憑剛才那一招來看,那個采樵人也絕不是什麽尋常人,身材雖然瘦弱,又有草帽遮著眉眼,可是那一縷白花花的胡子很是顯眼。
自己什麽時候得罪過老頭兒了?
真是奇了怪了。
張德繼即將以一對三,要是放在平時,就算再來三個,也不是他的對手。
可今天這三位,是會稽郡赫赫有名的采樵三翁,是舊朝皇室的後人,因不諳世事而隱居於會稽山上。
采樵翁平日裏樂善好施,救撫百姓,是名符其實的賢士。
張德繼也聽說過這幾人的事跡,但並未見過真身。
若是真和他們三個人對戰,心裏也著實沒底。
還好那兩人站在一旁,並未拔劍。
於是張德繼和老樵翁戰了十幾個迴合,沒能分出勝負。
樵夫見狀使出了失傳已久的禦龍劍法,張德繼尚可用長槍迎住,可是一對一都要落下風了,張德繼自知不是對手,於是轉身躍起躲閃到了一邊。
樵夫見狀便收起了寶劍。
張德繼執槍站立。
“幾位樵翁盛名在外,德繼早有耳聞。”
“隻是如何要獵殺一個手無寸鐵之人呢?”
張德繼看了看蕭辰說道。
“汝就是宮裏左衛將軍嗎?”老樵夫聲音沙啞。
“正是在下。”
“久聞張將軍俠肝義膽,能置自身安危於不顧隻為了保境安民,如此忠厚之士,今日又緣何要庇護此等賊子呢!”
張德繼聽完眉頭一皺。
心中暗想,身旁這小子有那麽壞嗎?
隻是覺得他舉止詭異,言語無禮,阿諛諂媚,市儈無恥......並未聽說他做了什麽傷天害理之事啊!
又是如何惹上了行俠仗義的采樵三翁了呢。
“尊駕既言賊子,敢問可有憑證?”
張德繼挺身問道。
蕭辰聽了心裏一驚。
不是吧,再怎麽說我們也是同朝為官的同事啊!
三言兩語的就跟著別人汙蔑隊友!說你冷冰冰,你還真就沒點兒人情味兒了。
蕭辰翻了個白眼,此時說什麽都沒用,隻能蹲在一旁揉著肩膀。
老樵夫橫眉立目。
“借丈量田畝之便,橫征暴斂,私吞征調絹粟,這算不算作惡?”
“哦?真有此事?”
張德繼眉頭緊鎖。
“會稽郡初遭水患,百姓貧乏者甚眾!若不是見到整村餓殍,我們尚不知有此等奸佞當道!”
“此人若不除,何以消民怨!”
“還請將軍,不要阻攔!”
樵夫仰起頭,聲音中帶著憤慨。
蕭辰聽了老樵夫的描述,心裏很是委屈。
無緣無故的怎麽就被扣上了這樣的帽子!要真是自己犯下這滔天大罪自然死不足惜,可是這老頭兒說的話根本就和自己不搭邊兒,更不合常理!
於是蕭辰挺身站了過來,淺淺的拱了手。
“前輩,能不能聽我說幾句啊?”
“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老夫會讓你死個明白!”
樵夫低聲迴道。
“在下有幾個疑問,還請前輩賜教。”
“前輩剛剛說會稽郡,可是在京都的南部地界?”
“正是。”
“幾位前輩可是騎馬而來?”
“是又如何?”
老樵夫握著寶劍說道。
“若是在下沒算錯的話,會稽郡離京都少說也要三百餘裏。即使朝廷的聖旨以五百裏加急送至,一路上山高水長,起碼也要兩日以上才能送到。而幾位前輩所駕馬匹,要經過重重關卡,勘驗文書,就算是連夜趕路,少說也要四五日才能到達京都。而陛下下旨丈量田畝也不過是......半月前的事情,而詔令從州府傳到郡府再傳到各個縣衙,還要花費幾天的時間,但按您所說,事發如此突然,日程又如此緊湊,在下覺得,其中定是有誤會。”
三個樵夫聽後互相對視了一下,不禁點了點頭。
“況且在下無非是朝廷裏一個進言獻策的人,手中並無權柄,前輩可於城中打探一番便知道了。”
“百姓無辜橫屍,自然要徹查到底。隻是此種傷天害理的事,在下不敢做,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啊!”
蕭辰滿臉無辜,搖了搖頭。
老樵夫聽後定了定。
張德繼在一旁聽了心中也覺得有理,如此看來此事還真就和這小子無關了。
於是向樵翁拱手。
“幾位樵翁,我想此事必有誤會,樵翁被他人蒙蔽了也說不定。”
三人皺眉對視,麵露窘相。
“觀你麵貌,亦非歹相。”
“希望是老朽錯怪了。”
樵翁說完便稍作拱手
“在下也多有冒昧,既然是一場誤會,說開了就好。”
“還請幾位前輩放心,新政就是要讓百姓過上富足日子。我保證,在不久的將來,不會再讓百姓受到如此的不公了!”
看著蕭辰眼神裏的堅毅,樵翁摘下草帽點頭示意。
老樵翁的眼神裏除了歉意外,更多的是無助和憤恨。
“今日之事,老朽迴去定會查個明白,為冤死百姓討個公道。”
“希望此事與你無關,否則,老朽定不不會放過你!”
蕭辰聽完急忙低頭拱手。
緊接著老樵翁低聲苦笑,轉身離去。
等蕭辰抬頭尋人時,三人已經沒有了蹤跡。
“人走了。”
張德繼說完,拔起長槍轉身也走了。
“哎!張將軍,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不必了,暗中護你,乃我職責所在。”
張德繼背身搖了搖手。
蕭辰見狀跟著搖了搖頭。
望了望天上,已是日上三竿。
“哎呀!不好!”
蕭辰想起自己是要去找七殿下的,沒想到在路上卻遇到了這一遭。
現在馬也沒了,隻能徒步前行。
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後,蕭辰踉蹌著身子向前跑著。
不一會兒忽聽得身後有馬蹄聲奔來。
蕭辰頭也沒迴,往路邊靠了靠繼續跑。
“你要去哪?”
聽身後有人喊,迴身一看,隻見張德繼下馬走了過來。
“張將軍還真是及時雨啊!”
蕭辰說完,便跑過去抬腿竄上了馬背。
“多謝張將軍!”
張德繼滿臉疑惑。
蕭辰用小腿使勁兒一拍馬肚子。
“駕!”
隻見那匹汗血高頭馬應聲竄了出去,尥了幾個蹶子後便直奔竹林深處去了。
見蕭辰在馭馬方麵還有點兒可取之處,張德繼不由得努了努嘴。
轉念一想,才反應過了!
於是向前追了幾步。
“哎?”
“我怎麽迴宮啊......”
蕭辰頭也沒迴,一溜煙兒的功夫,已不見了蹤影。
張德繼隻能長歎了一口氣。
“好一個潑皮!”
來到暇園,已是正午。
隻見院子裏冷冷清清。
一黑袍青年上前拱手。
“郎君,家主已從驃騎航出發趕往湘州。”
“還是來晚了。”
“謝謝小哥。”蕭辰說完便要上馬離去。
“郎君且慢。”
蕭辰轉過身來。
“小哥還有何事?”
“家主臨行前吩咐,將此信交給郎君。”說著便遞給蕭辰一封手書。
“多謝了。”蕭辰拱手,揣起書信上馬離去。
快要奔出竹林時,隻見張德繼於樹下遠遠望著。
於是蕭辰勒馬止步。
“籲!”
“張將軍!怎麽......還在這等我啊?”
蕭辰側身下了馬。
“適才本將軍喚你,你是沒聽到嗎?”張德繼拍了怕屁股上的土,起身問道。
“叫我?”蕭辰說完聳了聳肩。
“將軍的寶馬快如閃電、迅如疾風。一跑起來哪裏還能聽到有人叫啊!”
蕭辰嬉皮笑臉的說著。
張德繼瞥了一眼,奪過韁繩,執槍上了馬。
“駕!”
“恭送張將軍。那我......”蕭辰杵在路旁,隻見張德繼打馬而去。
“哎......哎!”
“那我呢?”
已在七八丈外的張德繼頭也沒迴,隻喊了一句:“我聽不見”。
又飛奔而去。
“嘿!這是什麽脾氣啊!”
話說易瓊來到宮中並未見到蕭辰,於是找到伍有常帶著來到紫光堂,還是不見蕭辰的影子,問了臧廷尉也未曾得見,不過他說七殿下今日要趕往西部州郡,說不定蕭辰是去為殿下餞行了。
於是易瓊立即借了馬來到了城外尋人。
剛走出津陽門不遠,隻見一架黃牛車緩緩行來。
滿車的青草上邊坐著一個人,嘴裏含著一根草梗,正哼著小曲兒好生自在的樣子。
易瓊見狀無奈的搖了搖頭,迎了上去。
如此,二人迴到家中,見庭院已修葺完畢,基礎設施都已配置得當,蕭辰心中甚喜,於是到房中提筆寫下了兩個大字:
別院
易瓊心中見了有些不解,於是問道:“這是何意?”
隻見蕭辰折好糙紙,遞了過來:“這個就是咱們家的名字,大哥改日找人按照這兩個字刻個牌匾就行了。”
易瓊聽後隻能撓了撓頭。
“我去請郎醫給你瞧瞧。”
“出一次門就摔成這個樣子,真不讓人省心啊!”
“哈哈哈,那就麻煩大哥了。”
蕭辰說著便躺在床上休息了。
采樵三翁迴到館肆,心裏萬般酸楚。
帶頭大哥劉業昌內心最是煩悶。
沒想到自己仁義一生,到這個歲數了卻被那山陰縣令史懷玩弄了一番。這史懷無非是一個縣署小吏,無甚智謀,欺壓百姓倒是最拿手。
而其中詳細還要從那日臨川王委托袁昂所辦之事說起。
袁昂知道在京都重地當街殺一個陛下身邊的紅人,乃是莽夫之舉,定不可取;可是六殿下已經下令了,既不能違背殿下的意思,也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這樣一來就是左右為難了。於是便在家中思考對策,不免心中煩悶,坐臥不安。
此時巧得會稽郡都尉尹碩求見。
要說這尹碩乃是臨川王帶兵抵禦北國時候的谘議參軍。得勝歸來後朝廷便封了他都尉的職位,在衡陽郡王蕭煕遠蕭太守下麵做事。
而此時的蕭太守因身體抱恙,終日在各處尋醫問藥,會稽郡的政務也便全都交給了尹碩打理。
經過多番打探,尹碩得知袁淑儀在宮裏侍主,袁昂又執掌尚書省,想要仕途更進一步的話,如此貴人又怎麽能不去結識呢!
於是尹碩每次來到京都辦事,都要登門拜訪,奉上些文玩字畫、珍奇至寶以聊表敬意。
這日袁昂聽聞尹碩求見,雖然當時沒有心情去想什麽珍寶器物,可俗話說的好,抬手不打笑臉人,於是便差人將他請進了後堂。
二人一陣寒暄,又吃了幾杯茶。
尹碩見袁公心有煩悶,便多嘴問了一句。
袁昂知道尹碩和臨川王的關係,又經過多次接觸,心裏便把尹碩當成‘自家人’看待了,畢竟七殿下的命令要執行,可自己又不能直接出麵不是。
要說這個節骨眼兒上,但凡有人能把幹掉蕭辰的事接下來,就是一種好結果。
事成,則殿下大喜;事敗,自己最多是用人不當,但沒什麽風險不是。
那麽此時尹碩這個‘自家人’,就顯得很重要了,更何況他還是自己送上門來的。
於是袁昂便將臨川王的意思轉述給了尹碩聽。
隻見尹碩雙眼迷離,而後起身含淚跪拜。
“袁公,卑臣有心殺賊,然事關重大,卑臣在京都勢單力薄,若有閃失,恐怕會壞了大事!”
尹碩說完再次叩首致歉。
“誒!汝何至於此啊!”
袁昂說著便將尹碩攙起。
“卑臣不能為殿下和袁公分憂,一時情急,還請袁公恕罪!”
尹碩低頭拱手。
“尹都尉不必煩憂。”
袁昂沉沉的說道。
“誒!老夫沒能為殿下分憂,我這心中......才真是愧疚啊!”
“我記得殿下允諾過,若有人能將此事辦得,定會考慮建康令人選。”
袁昂麵色凝重,輕輕的拭了拭眼角,打起了感情牌。
尹碩一聽這話,頓時眼前一亮!
沒想到機會來的這麽快!
雖說會稽郡富庶,但都尉一職畢竟是外任官員,況且自己的上司病倒可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半年來自己是跑東跑西打理郡內政務、救災抗洪、安置百姓,全都是自己一肩挑。
而朝廷對此卻沒有要提拔的意思,隻是發來表彰聖旨,給了精神鼓勵,這還幹個什麽勁呢!
如今能有機會來京都做建康令,這可真是蒼天有眼啊!
於是尹碩俯身再拜。
“奸佞當道,卑臣自當竭力殺賊。隻是不知那蕭辰是何來頭,又不知身邊有何人護衛,還請袁公......明示。”
袁昂聽出了尹碩有接手的意思,於是便將蕭辰和易瓊的情況說給他聽。
尹碩假意沉默,其實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心想隻有一人護衛的毛頭小子又有何懼。隻是不能表現的那麽輕鬆,如此才好談價錢。
袁昂見尹碩半晌不語,終於忍不住勸罷。
“都尉若是不能辦得,也不要勉強自己。”
“誒!可歎老夫為官半世,如今大難當前,竟無一人挺身而出,老夫實在是無顏麵對殿下了。”
袁昂苦著個臉,頻頻搖頭作態。
尹碩見狀急忙俯身叩首。
“某有良策,可助袁公無憂!”
“哦?此話當真?”
袁昂驅身將尹碩攙起。
“殺雞焉用牛刀!此事不必勞煩袁公,卑臣定當傾力為之!您就等我好消息吧!”
“隻是在下有心進京服侍袁公,無奈多年碌碌無為,實在是......”
尹碩轉臉拱手。
袁昂聽後自然知道他想要什麽,於是上前握住緊了尹碩的雙手。
“汝若辦得此事,某定會協同六殿下上書力薦!到時候建康令一職就非你莫屬了!”
袁昂目光堅定,神態嚴肅。
有了這個許諾,尹碩就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高興的差點兒跳起來。
隻見他再次叩首,以表感謝。
等他抬頭時,隻見那感恩的淚水劈裏啪啦掉個不停。
“如此,老夫便將這重任......交給都尉了!”
袁昂滿臉期待的說道。
袁昂心裏跟明鏡似的,要是尹碩能辦得此事,定可勝過爍金千斤,和七殿下的關係就更穩固了;即使辦不成,自己無非就是遭幾個白眼罷了,總比沒去辦要好上百倍。
而這種事,尹碩既然能接,也便是為了麵前的巨大利益,到時候大事不成,需要向七殿下交代的可是他尹碩。
裏裏外外的一算,事情能到這地步,已經足夠了。
於是袁昂親自將尹碩送到大門外,尹碩低頭拱手作別。
尹碩之所以果斷的應了下來,隻因心中已有了一番謀劃。
此中細節還需從會稽郡說起。
會稽郡地處江南沿海之地,除了冬天,一年三季都有水患。
而會稽山上有三位老者,因以販樵為生,人稱采樵三翁。
這三人宅心仁厚,撫恤愛民,收留受災百姓於會稽山上,傳道受業,習武培德,慢慢的組建起了會稽郡的一塊仁義招牌,那便是‘采樵院’。
每逢水患,采樵院便將周遭百姓帶到山上躲避,又施以粟粥救之。年複一年,使得采樵院在會稽郡內名聲大噪,深得民心。即便在平常時候,采樵院的人也會到周邊的村子巡遊,救助苦難百姓,正向著“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邁進。
如此一來,雖說治安好了,可是稅收征不上來。
沒有采樵院的時候,即使在村頭要飯的老太太也要交上一把糠麩或是破舊麻布充當調稅,實在什麽都沒有的窮人,就抓去做勞役衝抵。
自打采樵院成立又壯大之後呢,一切都變了。
活不下去的百姓都去了采樵院,自力更生,開墾山上的荒田,栽種桑麻,就差自立為王了。
雖說采樵院也會在每年征收調稅之際交上些許錢糧,但跟院中的人頭分攤的應交數相比,那點調稅可以說太過寒酸了。
尹碩曾經親自帶人上門征稅,結果遭到百姓奮力抵抗,自己在慌亂中跌落下馬,差點兒要了小命兒。嚇得再也不敢去騷擾。
這樣一來,采樵院就成為了民間真正的縣衙,而朝廷知道此情況後並未動武,既不說收編也沒說不征稅,反倒是派人到山上多次安撫,還發放了諸多救濟錢糧。
麵對朝廷如此態度,就連尹碩這個都尉也要對幾個老樵翁恭恭敬敬。
如果能借樵翁之手殺了那個蕭辰,自己既能坐上建康令的職位,亦可得到殿下和袁公的青睞,還有可能順手把幾個樵翁給收拾了。
這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
尹碩思量一番,迴到郡府後便叫來管轄會稽山的山陰縣令史懷,將計劃講給他聽,又以銀錢寶器拉攏。
史懷本就是尹碩在軍中的馬前卒,性情暴戾,行事魯莽。
仰仗居功甚偉的臨川王和頂頭上司尹碩,才做得了這山陰縣令一職。如今又得到尹碩如此的禮遇,心裏自然萬分感激。
適逢陰雨連綿,山陰縣內遭遇水災。尹碩見時機已到,於是差譴史懷到會稽山附近的村莊裏,假意救助百姓,又發放糠麩以賑之。
同時轉達了朝廷丈量田畝的聖旨,而後史懷便以蕭辰的名義征收粟米,用於巡查州郡的給養開銷。百姓此時哪裏還有粟米可交,有草根樹皮就著麩糠吃就不錯了,心裏不由得生出了對朝廷巡查官吏的怨恨。
史懷見狀便命百姓交迴手裏的糠麩作為衝抵,剛收到糠麩都沒來得及焐熱,便遇此當頭一棒,老百姓哪裏肯答應,這可是救命的東西。
會稽山下的百姓一日間就遇到兩次生死,怎一個慘字了得!
而史懷可不管這些,帶著差役再三催促征糧,誰知村裏的百姓不但不配合,還叫嚷著不公,要到太守府衙告狀。
史懷便以馬鞭抽打,逼迫他們交迴糠麩,這下便徹底激怒了村民,眾人抱成一團,欲揭竿而起。
史懷一時怒不可遏,見時機已到,於是假意宣讀了蕭辰的手令,將那四十餘人的村莊屠殺得隻剩下一兩個老者,這麽做並不是良心發現,隻是留他們作舌頭罷了。
尹碩聽聞屠村之事後暴跳如雷,指著史懷的鼻子整整罵了一晌午。
本來殺一儆百後引出樵翁再嫁禍給蕭辰的計劃,就這樣被史懷給自行擴大了。
尹碩也沒有辦法,隻能自責。
怪就怪自己情急之下用錯了人,心裏甚是懊惱。
史懷挨了罵後更是委屈,隻說些“庶民賤如草,自古既有之;冬來皆枯沒,春至又逢時。”的話來。
采樵院見水患至此,便下山救濟,誰知卻見到村裏被屠殺和餓死的百姓,又聽聞此事乃是新上任的巡查官吏蕭辰所指示,於是采樵翁劉業昌便多方打探他的下落。暗下決心,即使豁出老命也要替那些冤死的百姓報仇。
尹碩聽聞幾個樵翁中了計,也便擺了擺手,將那史懷斥了出去不說。
至於采樵三翁得知被騙後如何清查緣由,待後續詳表。
卻說這日午間,崔雷正和西堂殿裏的幾個小寺人話閑,恰逢同鄉李政探親歸來,崔雷見了喜出望外,便擁上前去向其詢問著自家的情況。
隻見李政麵露難色,有意躲避著崔雷,崔雷再三追問,李政這才告訴了崔雷。
原來,崔雷家中老母病重,而兄長以販履為生根本無錢醫治,隻能朝縣裏的大戶商賈袁翁假貸三萬錢醫治老母,而老母的病情因為耽擱了時日,醫治了半日後便撒手人寰。
崔雷聽後嚎啕大哭,晚間便跑到少府院內申請迴鄉吊唁。
蕭辰每日往來於紫光堂和別院之間,並不知道崔雷的事情。
偶爾迴到鹿鳴堂也沒注意到崔雷的去向,如此過了有數日。
崔雷的老母既已過世,隻留兄弟二人相依為命,於是崔雷帶著自己省下的珠錢迴去幫兄長還債,誰知那袁財主計息甚厚,連本帶息算下來竟要白銀五十兩之多!
兄弟二人束手無策,隻能跪地苦求,於是那袁翁將他們棍棒打出,又嗬斥說三日內必須要連本帶息全部歸還,否則便要了崔大哥的性命。
這日晚間,易瓊見蕭辰留在鹿鳴堂休憩,就自行迴到了別院裏。
萍兒見蕭辰迴來,便進來服侍。
“怎麽不見崔雷呢?”
“迴郎君,崔雷家中有事,已向少府告假,特地留下奴婢過來服侍郎君。”
“哦,也好。”
萍兒幫蕭辰脫下外衣,又喚人端來熱水泡了腳,欲將蕭辰的素袍脫下準備換洗,被蕭辰擋住了。
“我......我自己來吧。”
蕭辰說著,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來。
“你還沒出嫁吧,改日托人給你介紹一個。”
萍兒抿嘴兒笑了笑。
“奴婢不敢,奴婢能在郎君身邊伺候,已經很知足了。”
“這是什麽話,我終究是我,再說你侍奉人,又不能侍奉一輩子不是。你啊,得找個好人家才行。”
萍兒掩了掩口,理好手中的外袍不說。
幾個婢女在門外立著,隱約聽得屋子裏發出陣陣淺笑,要說主子和婢女勾搭在一起,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了,看他蕭辰白天人模狗樣的,沒想到暗地裏也脫不開俗氣,於是幾人對視後抿了嘴兒不作聲。
正是:
麻衣黔首難當道,布帛高冠易弄權。
賤婢郎君輕言笑,隔窗有耳散謠言。
就憑剛才那一招來看,那個采樵人也絕不是什麽尋常人,身材雖然瘦弱,又有草帽遮著眉眼,可是那一縷白花花的胡子很是顯眼。
自己什麽時候得罪過老頭兒了?
真是奇了怪了。
張德繼即將以一對三,要是放在平時,就算再來三個,也不是他的對手。
可今天這三位,是會稽郡赫赫有名的采樵三翁,是舊朝皇室的後人,因不諳世事而隱居於會稽山上。
采樵翁平日裏樂善好施,救撫百姓,是名符其實的賢士。
張德繼也聽說過這幾人的事跡,但並未見過真身。
若是真和他們三個人對戰,心裏也著實沒底。
還好那兩人站在一旁,並未拔劍。
於是張德繼和老樵翁戰了十幾個迴合,沒能分出勝負。
樵夫見狀使出了失傳已久的禦龍劍法,張德繼尚可用長槍迎住,可是一對一都要落下風了,張德繼自知不是對手,於是轉身躍起躲閃到了一邊。
樵夫見狀便收起了寶劍。
張德繼執槍站立。
“幾位樵翁盛名在外,德繼早有耳聞。”
“隻是如何要獵殺一個手無寸鐵之人呢?”
張德繼看了看蕭辰說道。
“汝就是宮裏左衛將軍嗎?”老樵夫聲音沙啞。
“正是在下。”
“久聞張將軍俠肝義膽,能置自身安危於不顧隻為了保境安民,如此忠厚之士,今日又緣何要庇護此等賊子呢!”
張德繼聽完眉頭一皺。
心中暗想,身旁這小子有那麽壞嗎?
隻是覺得他舉止詭異,言語無禮,阿諛諂媚,市儈無恥......並未聽說他做了什麽傷天害理之事啊!
又是如何惹上了行俠仗義的采樵三翁了呢。
“尊駕既言賊子,敢問可有憑證?”
張德繼挺身問道。
蕭辰聽了心裏一驚。
不是吧,再怎麽說我們也是同朝為官的同事啊!
三言兩語的就跟著別人汙蔑隊友!說你冷冰冰,你還真就沒點兒人情味兒了。
蕭辰翻了個白眼,此時說什麽都沒用,隻能蹲在一旁揉著肩膀。
老樵夫橫眉立目。
“借丈量田畝之便,橫征暴斂,私吞征調絹粟,這算不算作惡?”
“哦?真有此事?”
張德繼眉頭緊鎖。
“會稽郡初遭水患,百姓貧乏者甚眾!若不是見到整村餓殍,我們尚不知有此等奸佞當道!”
“此人若不除,何以消民怨!”
“還請將軍,不要阻攔!”
樵夫仰起頭,聲音中帶著憤慨。
蕭辰聽了老樵夫的描述,心裏很是委屈。
無緣無故的怎麽就被扣上了這樣的帽子!要真是自己犯下這滔天大罪自然死不足惜,可是這老頭兒說的話根本就和自己不搭邊兒,更不合常理!
於是蕭辰挺身站了過來,淺淺的拱了手。
“前輩,能不能聽我說幾句啊?”
“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老夫會讓你死個明白!”
樵夫低聲迴道。
“在下有幾個疑問,還請前輩賜教。”
“前輩剛剛說會稽郡,可是在京都的南部地界?”
“正是。”
“幾位前輩可是騎馬而來?”
“是又如何?”
老樵夫握著寶劍說道。
“若是在下沒算錯的話,會稽郡離京都少說也要三百餘裏。即使朝廷的聖旨以五百裏加急送至,一路上山高水長,起碼也要兩日以上才能送到。而幾位前輩所駕馬匹,要經過重重關卡,勘驗文書,就算是連夜趕路,少說也要四五日才能到達京都。而陛下下旨丈量田畝也不過是......半月前的事情,而詔令從州府傳到郡府再傳到各個縣衙,還要花費幾天的時間,但按您所說,事發如此突然,日程又如此緊湊,在下覺得,其中定是有誤會。”
三個樵夫聽後互相對視了一下,不禁點了點頭。
“況且在下無非是朝廷裏一個進言獻策的人,手中並無權柄,前輩可於城中打探一番便知道了。”
“百姓無辜橫屍,自然要徹查到底。隻是此種傷天害理的事,在下不敢做,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啊!”
蕭辰滿臉無辜,搖了搖頭。
老樵夫聽後定了定。
張德繼在一旁聽了心中也覺得有理,如此看來此事還真就和這小子無關了。
於是向樵翁拱手。
“幾位樵翁,我想此事必有誤會,樵翁被他人蒙蔽了也說不定。”
三人皺眉對視,麵露窘相。
“觀你麵貌,亦非歹相。”
“希望是老朽錯怪了。”
樵翁說完便稍作拱手
“在下也多有冒昧,既然是一場誤會,說開了就好。”
“還請幾位前輩放心,新政就是要讓百姓過上富足日子。我保證,在不久的將來,不會再讓百姓受到如此的不公了!”
看著蕭辰眼神裏的堅毅,樵翁摘下草帽點頭示意。
老樵翁的眼神裏除了歉意外,更多的是無助和憤恨。
“今日之事,老朽迴去定會查個明白,為冤死百姓討個公道。”
“希望此事與你無關,否則,老朽定不不會放過你!”
蕭辰聽完急忙低頭拱手。
緊接著老樵翁低聲苦笑,轉身離去。
等蕭辰抬頭尋人時,三人已經沒有了蹤跡。
“人走了。”
張德繼說完,拔起長槍轉身也走了。
“哎!張將軍,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不必了,暗中護你,乃我職責所在。”
張德繼背身搖了搖手。
蕭辰見狀跟著搖了搖頭。
望了望天上,已是日上三竿。
“哎呀!不好!”
蕭辰想起自己是要去找七殿下的,沒想到在路上卻遇到了這一遭。
現在馬也沒了,隻能徒步前行。
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後,蕭辰踉蹌著身子向前跑著。
不一會兒忽聽得身後有馬蹄聲奔來。
蕭辰頭也沒迴,往路邊靠了靠繼續跑。
“你要去哪?”
聽身後有人喊,迴身一看,隻見張德繼下馬走了過來。
“張將軍還真是及時雨啊!”
蕭辰說完,便跑過去抬腿竄上了馬背。
“多謝張將軍!”
張德繼滿臉疑惑。
蕭辰用小腿使勁兒一拍馬肚子。
“駕!”
隻見那匹汗血高頭馬應聲竄了出去,尥了幾個蹶子後便直奔竹林深處去了。
見蕭辰在馭馬方麵還有點兒可取之處,張德繼不由得努了努嘴。
轉念一想,才反應過了!
於是向前追了幾步。
“哎?”
“我怎麽迴宮啊......”
蕭辰頭也沒迴,一溜煙兒的功夫,已不見了蹤影。
張德繼隻能長歎了一口氣。
“好一個潑皮!”
來到暇園,已是正午。
隻見院子裏冷冷清清。
一黑袍青年上前拱手。
“郎君,家主已從驃騎航出發趕往湘州。”
“還是來晚了。”
“謝謝小哥。”蕭辰說完便要上馬離去。
“郎君且慢。”
蕭辰轉過身來。
“小哥還有何事?”
“家主臨行前吩咐,將此信交給郎君。”說著便遞給蕭辰一封手書。
“多謝了。”蕭辰拱手,揣起書信上馬離去。
快要奔出竹林時,隻見張德繼於樹下遠遠望著。
於是蕭辰勒馬止步。
“籲!”
“張將軍!怎麽......還在這等我啊?”
蕭辰側身下了馬。
“適才本將軍喚你,你是沒聽到嗎?”張德繼拍了怕屁股上的土,起身問道。
“叫我?”蕭辰說完聳了聳肩。
“將軍的寶馬快如閃電、迅如疾風。一跑起來哪裏還能聽到有人叫啊!”
蕭辰嬉皮笑臉的說著。
張德繼瞥了一眼,奪過韁繩,執槍上了馬。
“駕!”
“恭送張將軍。那我......”蕭辰杵在路旁,隻見張德繼打馬而去。
“哎......哎!”
“那我呢?”
已在七八丈外的張德繼頭也沒迴,隻喊了一句:“我聽不見”。
又飛奔而去。
“嘿!這是什麽脾氣啊!”
話說易瓊來到宮中並未見到蕭辰,於是找到伍有常帶著來到紫光堂,還是不見蕭辰的影子,問了臧廷尉也未曾得見,不過他說七殿下今日要趕往西部州郡,說不定蕭辰是去為殿下餞行了。
於是易瓊立即借了馬來到了城外尋人。
剛走出津陽門不遠,隻見一架黃牛車緩緩行來。
滿車的青草上邊坐著一個人,嘴裏含著一根草梗,正哼著小曲兒好生自在的樣子。
易瓊見狀無奈的搖了搖頭,迎了上去。
如此,二人迴到家中,見庭院已修葺完畢,基礎設施都已配置得當,蕭辰心中甚喜,於是到房中提筆寫下了兩個大字:
別院
易瓊心中見了有些不解,於是問道:“這是何意?”
隻見蕭辰折好糙紙,遞了過來:“這個就是咱們家的名字,大哥改日找人按照這兩個字刻個牌匾就行了。”
易瓊聽後隻能撓了撓頭。
“我去請郎醫給你瞧瞧。”
“出一次門就摔成這個樣子,真不讓人省心啊!”
“哈哈哈,那就麻煩大哥了。”
蕭辰說著便躺在床上休息了。
采樵三翁迴到館肆,心裏萬般酸楚。
帶頭大哥劉業昌內心最是煩悶。
沒想到自己仁義一生,到這個歲數了卻被那山陰縣令史懷玩弄了一番。這史懷無非是一個縣署小吏,無甚智謀,欺壓百姓倒是最拿手。
而其中詳細還要從那日臨川王委托袁昂所辦之事說起。
袁昂知道在京都重地當街殺一個陛下身邊的紅人,乃是莽夫之舉,定不可取;可是六殿下已經下令了,既不能違背殿下的意思,也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這樣一來就是左右為難了。於是便在家中思考對策,不免心中煩悶,坐臥不安。
此時巧得會稽郡都尉尹碩求見。
要說這尹碩乃是臨川王帶兵抵禦北國時候的谘議參軍。得勝歸來後朝廷便封了他都尉的職位,在衡陽郡王蕭煕遠蕭太守下麵做事。
而此時的蕭太守因身體抱恙,終日在各處尋醫問藥,會稽郡的政務也便全都交給了尹碩打理。
經過多番打探,尹碩得知袁淑儀在宮裏侍主,袁昂又執掌尚書省,想要仕途更進一步的話,如此貴人又怎麽能不去結識呢!
於是尹碩每次來到京都辦事,都要登門拜訪,奉上些文玩字畫、珍奇至寶以聊表敬意。
這日袁昂聽聞尹碩求見,雖然當時沒有心情去想什麽珍寶器物,可俗話說的好,抬手不打笑臉人,於是便差人將他請進了後堂。
二人一陣寒暄,又吃了幾杯茶。
尹碩見袁公心有煩悶,便多嘴問了一句。
袁昂知道尹碩和臨川王的關係,又經過多次接觸,心裏便把尹碩當成‘自家人’看待了,畢竟七殿下的命令要執行,可自己又不能直接出麵不是。
要說這個節骨眼兒上,但凡有人能把幹掉蕭辰的事接下來,就是一種好結果。
事成,則殿下大喜;事敗,自己最多是用人不當,但沒什麽風險不是。
那麽此時尹碩這個‘自家人’,就顯得很重要了,更何況他還是自己送上門來的。
於是袁昂便將臨川王的意思轉述給了尹碩聽。
隻見尹碩雙眼迷離,而後起身含淚跪拜。
“袁公,卑臣有心殺賊,然事關重大,卑臣在京都勢單力薄,若有閃失,恐怕會壞了大事!”
尹碩說完再次叩首致歉。
“誒!汝何至於此啊!”
袁昂說著便將尹碩攙起。
“卑臣不能為殿下和袁公分憂,一時情急,還請袁公恕罪!”
尹碩低頭拱手。
“尹都尉不必煩憂。”
袁昂沉沉的說道。
“誒!老夫沒能為殿下分憂,我這心中......才真是愧疚啊!”
“我記得殿下允諾過,若有人能將此事辦得,定會考慮建康令人選。”
袁昂麵色凝重,輕輕的拭了拭眼角,打起了感情牌。
尹碩一聽這話,頓時眼前一亮!
沒想到機會來的這麽快!
雖說會稽郡富庶,但都尉一職畢竟是外任官員,況且自己的上司病倒可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半年來自己是跑東跑西打理郡內政務、救災抗洪、安置百姓,全都是自己一肩挑。
而朝廷對此卻沒有要提拔的意思,隻是發來表彰聖旨,給了精神鼓勵,這還幹個什麽勁呢!
如今能有機會來京都做建康令,這可真是蒼天有眼啊!
於是尹碩俯身再拜。
“奸佞當道,卑臣自當竭力殺賊。隻是不知那蕭辰是何來頭,又不知身邊有何人護衛,還請袁公......明示。”
袁昂聽出了尹碩有接手的意思,於是便將蕭辰和易瓊的情況說給他聽。
尹碩假意沉默,其實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心想隻有一人護衛的毛頭小子又有何懼。隻是不能表現的那麽輕鬆,如此才好談價錢。
袁昂見尹碩半晌不語,終於忍不住勸罷。
“都尉若是不能辦得,也不要勉強自己。”
“誒!可歎老夫為官半世,如今大難當前,竟無一人挺身而出,老夫實在是無顏麵對殿下了。”
袁昂苦著個臉,頻頻搖頭作態。
尹碩見狀急忙俯身叩首。
“某有良策,可助袁公無憂!”
“哦?此話當真?”
袁昂驅身將尹碩攙起。
“殺雞焉用牛刀!此事不必勞煩袁公,卑臣定當傾力為之!您就等我好消息吧!”
“隻是在下有心進京服侍袁公,無奈多年碌碌無為,實在是......”
尹碩轉臉拱手。
袁昂聽後自然知道他想要什麽,於是上前握住緊了尹碩的雙手。
“汝若辦得此事,某定會協同六殿下上書力薦!到時候建康令一職就非你莫屬了!”
袁昂目光堅定,神態嚴肅。
有了這個許諾,尹碩就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高興的差點兒跳起來。
隻見他再次叩首,以表感謝。
等他抬頭時,隻見那感恩的淚水劈裏啪啦掉個不停。
“如此,老夫便將這重任......交給都尉了!”
袁昂滿臉期待的說道。
袁昂心裏跟明鏡似的,要是尹碩能辦得此事,定可勝過爍金千斤,和七殿下的關係就更穩固了;即使辦不成,自己無非就是遭幾個白眼罷了,總比沒去辦要好上百倍。
而這種事,尹碩既然能接,也便是為了麵前的巨大利益,到時候大事不成,需要向七殿下交代的可是他尹碩。
裏裏外外的一算,事情能到這地步,已經足夠了。
於是袁昂親自將尹碩送到大門外,尹碩低頭拱手作別。
尹碩之所以果斷的應了下來,隻因心中已有了一番謀劃。
此中細節還需從會稽郡說起。
會稽郡地處江南沿海之地,除了冬天,一年三季都有水患。
而會稽山上有三位老者,因以販樵為生,人稱采樵三翁。
這三人宅心仁厚,撫恤愛民,收留受災百姓於會稽山上,傳道受業,習武培德,慢慢的組建起了會稽郡的一塊仁義招牌,那便是‘采樵院’。
每逢水患,采樵院便將周遭百姓帶到山上躲避,又施以粟粥救之。年複一年,使得采樵院在會稽郡內名聲大噪,深得民心。即便在平常時候,采樵院的人也會到周邊的村子巡遊,救助苦難百姓,正向著“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邁進。
如此一來,雖說治安好了,可是稅收征不上來。
沒有采樵院的時候,即使在村頭要飯的老太太也要交上一把糠麩或是破舊麻布充當調稅,實在什麽都沒有的窮人,就抓去做勞役衝抵。
自打采樵院成立又壯大之後呢,一切都變了。
活不下去的百姓都去了采樵院,自力更生,開墾山上的荒田,栽種桑麻,就差自立為王了。
雖說采樵院也會在每年征收調稅之際交上些許錢糧,但跟院中的人頭分攤的應交數相比,那點調稅可以說太過寒酸了。
尹碩曾經親自帶人上門征稅,結果遭到百姓奮力抵抗,自己在慌亂中跌落下馬,差點兒要了小命兒。嚇得再也不敢去騷擾。
這樣一來,采樵院就成為了民間真正的縣衙,而朝廷知道此情況後並未動武,既不說收編也沒說不征稅,反倒是派人到山上多次安撫,還發放了諸多救濟錢糧。
麵對朝廷如此態度,就連尹碩這個都尉也要對幾個老樵翁恭恭敬敬。
如果能借樵翁之手殺了那個蕭辰,自己既能坐上建康令的職位,亦可得到殿下和袁公的青睞,還有可能順手把幾個樵翁給收拾了。
這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
尹碩思量一番,迴到郡府後便叫來管轄會稽山的山陰縣令史懷,將計劃講給他聽,又以銀錢寶器拉攏。
史懷本就是尹碩在軍中的馬前卒,性情暴戾,行事魯莽。
仰仗居功甚偉的臨川王和頂頭上司尹碩,才做得了這山陰縣令一職。如今又得到尹碩如此的禮遇,心裏自然萬分感激。
適逢陰雨連綿,山陰縣內遭遇水災。尹碩見時機已到,於是差譴史懷到會稽山附近的村莊裏,假意救助百姓,又發放糠麩以賑之。
同時轉達了朝廷丈量田畝的聖旨,而後史懷便以蕭辰的名義征收粟米,用於巡查州郡的給養開銷。百姓此時哪裏還有粟米可交,有草根樹皮就著麩糠吃就不錯了,心裏不由得生出了對朝廷巡查官吏的怨恨。
史懷見狀便命百姓交迴手裏的糠麩作為衝抵,剛收到糠麩都沒來得及焐熱,便遇此當頭一棒,老百姓哪裏肯答應,這可是救命的東西。
會稽山下的百姓一日間就遇到兩次生死,怎一個慘字了得!
而史懷可不管這些,帶著差役再三催促征糧,誰知村裏的百姓不但不配合,還叫嚷著不公,要到太守府衙告狀。
史懷便以馬鞭抽打,逼迫他們交迴糠麩,這下便徹底激怒了村民,眾人抱成一團,欲揭竿而起。
史懷一時怒不可遏,見時機已到,於是假意宣讀了蕭辰的手令,將那四十餘人的村莊屠殺得隻剩下一兩個老者,這麽做並不是良心發現,隻是留他們作舌頭罷了。
尹碩聽聞屠村之事後暴跳如雷,指著史懷的鼻子整整罵了一晌午。
本來殺一儆百後引出樵翁再嫁禍給蕭辰的計劃,就這樣被史懷給自行擴大了。
尹碩也沒有辦法,隻能自責。
怪就怪自己情急之下用錯了人,心裏甚是懊惱。
史懷挨了罵後更是委屈,隻說些“庶民賤如草,自古既有之;冬來皆枯沒,春至又逢時。”的話來。
采樵院見水患至此,便下山救濟,誰知卻見到村裏被屠殺和餓死的百姓,又聽聞此事乃是新上任的巡查官吏蕭辰所指示,於是采樵翁劉業昌便多方打探他的下落。暗下決心,即使豁出老命也要替那些冤死的百姓報仇。
尹碩聽聞幾個樵翁中了計,也便擺了擺手,將那史懷斥了出去不說。
至於采樵三翁得知被騙後如何清查緣由,待後續詳表。
卻說這日午間,崔雷正和西堂殿裏的幾個小寺人話閑,恰逢同鄉李政探親歸來,崔雷見了喜出望外,便擁上前去向其詢問著自家的情況。
隻見李政麵露難色,有意躲避著崔雷,崔雷再三追問,李政這才告訴了崔雷。
原來,崔雷家中老母病重,而兄長以販履為生根本無錢醫治,隻能朝縣裏的大戶商賈袁翁假貸三萬錢醫治老母,而老母的病情因為耽擱了時日,醫治了半日後便撒手人寰。
崔雷聽後嚎啕大哭,晚間便跑到少府院內申請迴鄉吊唁。
蕭辰每日往來於紫光堂和別院之間,並不知道崔雷的事情。
偶爾迴到鹿鳴堂也沒注意到崔雷的去向,如此過了有數日。
崔雷的老母既已過世,隻留兄弟二人相依為命,於是崔雷帶著自己省下的珠錢迴去幫兄長還債,誰知那袁財主計息甚厚,連本帶息算下來竟要白銀五十兩之多!
兄弟二人束手無策,隻能跪地苦求,於是那袁翁將他們棍棒打出,又嗬斥說三日內必須要連本帶息全部歸還,否則便要了崔大哥的性命。
這日晚間,易瓊見蕭辰留在鹿鳴堂休憩,就自行迴到了別院裏。
萍兒見蕭辰迴來,便進來服侍。
“怎麽不見崔雷呢?”
“迴郎君,崔雷家中有事,已向少府告假,特地留下奴婢過來服侍郎君。”
“哦,也好。”
萍兒幫蕭辰脫下外衣,又喚人端來熱水泡了腳,欲將蕭辰的素袍脫下準備換洗,被蕭辰擋住了。
“我......我自己來吧。”
蕭辰說著,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來。
“你還沒出嫁吧,改日托人給你介紹一個。”
萍兒抿嘴兒笑了笑。
“奴婢不敢,奴婢能在郎君身邊伺候,已經很知足了。”
“這是什麽話,我終究是我,再說你侍奉人,又不能侍奉一輩子不是。你啊,得找個好人家才行。”
萍兒掩了掩口,理好手中的外袍不說。
幾個婢女在門外立著,隱約聽得屋子裏發出陣陣淺笑,要說主子和婢女勾搭在一起,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了,看他蕭辰白天人模狗樣的,沒想到暗地裏也脫不開俗氣,於是幾人對視後抿了嘴兒不作聲。
正是:
麻衣黔首難當道,布帛高冠易弄權。
賤婢郎君輕言笑,隔窗有耳散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