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解決流民
被趕出府後,我靠寫小說改變朝代 作者:鍾墜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很奇怪的是,今年不知為何要白樽月以身犯險進入兩國之內挑唆兩國打仗,而後又漁翁得利將這兩國的土地搶奪過來?
怕不是有別的想法吧?
許多人都不明白槿國的用意。
在收了新國土,又登籍分發了新戶牌之後,之前邊關流民一事也解決了。
他們將原本富貴紳豪手裏的土地全都收迴來了。
然後根據登記的農戶將土地按人頭分發給他們。
不夠的土地,還讓他們開發新的荒地。
這讓之前小國的百姓們喜不勝收,他們怎麽也想不到自家居然能有地了!
之前這些地都牢牢掌握在貴族豪紳手裏,他們隻能去這些人莊子上謀生計,幹這麽多農戶不僅會被打,連吃的也隻能吃一碗飯,別說溫飽,每日能有力氣幹活都算不錯了,勉強靠這點飯維持生命。
所以這些人都是瘦骨嶙峋的,連臉上都是灰撲撲的一點光都沒有。
葉鬱蕪跟隨著蘇妄言和白樽月一塊入城時,見到的百姓大多都是這樣的,看的她心裏酸酸的。
但是新的告示一出,得知每人都能分到田地,這些人臉上立馬揚起雀躍的笑容。
整個人臉上都是光彩,一時之間整個城內城外欣喜之聲不曾斷過,全是喜氣洋洋之意。
葉鬱蕪坐在馬車內都能聽到許多百姓在高興的說自己終於有地可以種了!
以至於進城不久後便得到了百姓們的夾道歡迎。
但光是這些地還是不夠,葉鬱蕪有心要讓邊陲都種滿糧食,徹底解決溫飽問題,還要讓這些糧食賣到各個地方!
有了這個決心,葉鬱蕪同蘇妄言商量,鼓勵這新納入的百姓來幽州內開墾荒地種植。
之前這兩個國家的百姓,明明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卻如此會生。
在嚴寒之地人口竟比幽州百姓還多。
正好幽州地多,倒是可以讓他們開墾,到時候就種土豆和胡麻。
蘇妄言自然是同意了,於是下了告示。
剛下令沒多久,竟無一人響應,畢竟沒有人願意離開自己的故鄉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種地,雖然現在已經是槿國的百姓,但是他們還未轉變思想,有一些人甚至還不知道國家已經易主了。
有些人就住在比較偏僻的山間,種著那一畝三分地,勉強過活。
要不是官府的人強製讓這些人都要領新戶牌才能得新地種植,恐怕這些人還待在與世隔絕的村莊內了。
就是因為之前無地或者地被搶走了的農戶重新有了田,這才不願離開家鄉。
畢竟去了幽州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地了,說是開墾荒地,但最後會怎麽樣還不知曉。
然而有的人卻不這麽想。
一位叫王秀的漢子站在城中新出的告示前,聽著一旁的官兵不厭其煩的說著告示上的內容,心裏有了成算。
出了城,走到郊外的村莊裏,迴到了家中。
一女子將菜端了出來。
家中隻有二人,老母親在不久前被活活餓死了。
當時家中無米,能變賣的都賣了,沒想到這個時候他娘子居然被查出有身孕了,可將二人愁壞了,他們知道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王娘子便想找個機會將孩子在肚子裏就摔死,沒想到老夫人知道了,說什麽都不肯,一家人隻能去挖野菜吃,但是野菜哪裏好挖,這個吃不飽的村莊,路邊的野菜都能被人看上挖走。
後來老夫人為了未出生的孩子,死活不願意吃東西,就要留著給兒媳吃。
最後餓的兩眼發暈竟投河自盡了。
如今家裏隻有他們二人,還有肚子裏未出世的孩子。
還好幽州的蘇將軍進了城,將土地分給他們,還在城外施粥,也算活了下來。
王秀盯著眼前隻有幾粒米的粥發呆。
王娘子沒有注意到他此刻的不對勁,這幾日害喜,她都躺在床榻上休息,家裏的地都是王秀去打理的。
“娘子,我考慮好了,我們去幽州吧!”
“什麽?相公你為何會有此想法?我們要是去幽州了,家裏的地怎麽辦?”
“我問過了,可以將田地租給其他人去種,我們就用這錢去幽州。”
“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今日看到新出的告示了,去幽州開墾荒地的話頭兩年可以免徭役,而且官府會送糧食種子給我們種,隻要我勤快一些,我們以後的日子就會好過起來。”
王娘子今日去河邊浣洗衣裳,自然也聽到村裏的婦女說到此事。
她們說此事時眼裏都是嘲笑,她們說誰真要信了這新政,真不要這裏的土地去幽州開墾荒地那就是個傻子!
王娘子當時還記得幾人的笑,所以對於王秀的這個想法自然是不同意的。
“我們要是兩年內不在這裏種地的話,這地便又會被官府收迴去的!到時候我們想要迴來種地就難了!”王娘子心裏有顧忌這是正常的。
“你這幾日胎位不穩,我想過了,讓你想留在這裏,我先去幽州躺一躺,如果不成我就迴來了,如果成了,我便來接你去幽州。”
“非去不可嗎?”女人看出男人眼裏的堅定淚眼婆娑的問道。
“我們孩子明年就要出生了,我們家就隻有兩人,得到的田地又少,我沒什麽大本事,就隻會種田,必須為以後的孩子考慮,娘子,我不想再讓你過上這種食不果腹的日子!”
女人含著淚點點頭,“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第二日王秀將田租給了同村的一戶人家,又去置辦了路引。
迴到家中收拾出寥寥無幾的家當行囊,告別了娘子,去往幽州的路上。
幽州不遠他不舍得花錢坐牛車,於是靠著走路來幽州。
和他一樣的人隻有幾戶人家,和他一樣都是為了新政來的。
他們統一到官府內,官府的人帶著他們到了一片荒涼的土地上。
偶爾在荒涼的塵土間能看到幾座高低錯落的屋舍。
“這是官府新規劃的一片地,這些屋子也是新蓋的,你們有福,做了這敢為天下先之人,後麵想來的人未必都有這機會了。”
幾人聽到官爺這麽說互相看了一眼,直覺自己來對了。
而後又將一些事與這些人交代,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挑一間屋子住,然後就離開了。
一行人看著蒼茫的大地,心裏卻有了動力。
第二日休整好的他們拿著鋤頭開始幹活了。
這邊熱火朝天的開墾土地,葉鬱蕪也沒閑著。
怕不是有別的想法吧?
許多人都不明白槿國的用意。
在收了新國土,又登籍分發了新戶牌之後,之前邊關流民一事也解決了。
他們將原本富貴紳豪手裏的土地全都收迴來了。
然後根據登記的農戶將土地按人頭分發給他們。
不夠的土地,還讓他們開發新的荒地。
這讓之前小國的百姓們喜不勝收,他們怎麽也想不到自家居然能有地了!
之前這些地都牢牢掌握在貴族豪紳手裏,他們隻能去這些人莊子上謀生計,幹這麽多農戶不僅會被打,連吃的也隻能吃一碗飯,別說溫飽,每日能有力氣幹活都算不錯了,勉強靠這點飯維持生命。
所以這些人都是瘦骨嶙峋的,連臉上都是灰撲撲的一點光都沒有。
葉鬱蕪跟隨著蘇妄言和白樽月一塊入城時,見到的百姓大多都是這樣的,看的她心裏酸酸的。
但是新的告示一出,得知每人都能分到田地,這些人臉上立馬揚起雀躍的笑容。
整個人臉上都是光彩,一時之間整個城內城外欣喜之聲不曾斷過,全是喜氣洋洋之意。
葉鬱蕪坐在馬車內都能聽到許多百姓在高興的說自己終於有地可以種了!
以至於進城不久後便得到了百姓們的夾道歡迎。
但光是這些地還是不夠,葉鬱蕪有心要讓邊陲都種滿糧食,徹底解決溫飽問題,還要讓這些糧食賣到各個地方!
有了這個決心,葉鬱蕪同蘇妄言商量,鼓勵這新納入的百姓來幽州內開墾荒地種植。
之前這兩個國家的百姓,明明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卻如此會生。
在嚴寒之地人口竟比幽州百姓還多。
正好幽州地多,倒是可以讓他們開墾,到時候就種土豆和胡麻。
蘇妄言自然是同意了,於是下了告示。
剛下令沒多久,竟無一人響應,畢竟沒有人願意離開自己的故鄉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種地,雖然現在已經是槿國的百姓,但是他們還未轉變思想,有一些人甚至還不知道國家已經易主了。
有些人就住在比較偏僻的山間,種著那一畝三分地,勉強過活。
要不是官府的人強製讓這些人都要領新戶牌才能得新地種植,恐怕這些人還待在與世隔絕的村莊內了。
就是因為之前無地或者地被搶走了的農戶重新有了田,這才不願離開家鄉。
畢竟去了幽州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地了,說是開墾荒地,但最後會怎麽樣還不知曉。
然而有的人卻不這麽想。
一位叫王秀的漢子站在城中新出的告示前,聽著一旁的官兵不厭其煩的說著告示上的內容,心裏有了成算。
出了城,走到郊外的村莊裏,迴到了家中。
一女子將菜端了出來。
家中隻有二人,老母親在不久前被活活餓死了。
當時家中無米,能變賣的都賣了,沒想到這個時候他娘子居然被查出有身孕了,可將二人愁壞了,他們知道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王娘子便想找個機會將孩子在肚子裏就摔死,沒想到老夫人知道了,說什麽都不肯,一家人隻能去挖野菜吃,但是野菜哪裏好挖,這個吃不飽的村莊,路邊的野菜都能被人看上挖走。
後來老夫人為了未出生的孩子,死活不願意吃東西,就要留著給兒媳吃。
最後餓的兩眼發暈竟投河自盡了。
如今家裏隻有他們二人,還有肚子裏未出世的孩子。
還好幽州的蘇將軍進了城,將土地分給他們,還在城外施粥,也算活了下來。
王秀盯著眼前隻有幾粒米的粥發呆。
王娘子沒有注意到他此刻的不對勁,這幾日害喜,她都躺在床榻上休息,家裏的地都是王秀去打理的。
“娘子,我考慮好了,我們去幽州吧!”
“什麽?相公你為何會有此想法?我們要是去幽州了,家裏的地怎麽辦?”
“我問過了,可以將田地租給其他人去種,我們就用這錢去幽州。”
“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今日看到新出的告示了,去幽州開墾荒地的話頭兩年可以免徭役,而且官府會送糧食種子給我們種,隻要我勤快一些,我們以後的日子就會好過起來。”
王娘子今日去河邊浣洗衣裳,自然也聽到村裏的婦女說到此事。
她們說此事時眼裏都是嘲笑,她們說誰真要信了這新政,真不要這裏的土地去幽州開墾荒地那就是個傻子!
王娘子當時還記得幾人的笑,所以對於王秀的這個想法自然是不同意的。
“我們要是兩年內不在這裏種地的話,這地便又會被官府收迴去的!到時候我們想要迴來種地就難了!”王娘子心裏有顧忌這是正常的。
“你這幾日胎位不穩,我想過了,讓你想留在這裏,我先去幽州躺一躺,如果不成我就迴來了,如果成了,我便來接你去幽州。”
“非去不可嗎?”女人看出男人眼裏的堅定淚眼婆娑的問道。
“我們孩子明年就要出生了,我們家就隻有兩人,得到的田地又少,我沒什麽大本事,就隻會種田,必須為以後的孩子考慮,娘子,我不想再讓你過上這種食不果腹的日子!”
女人含著淚點點頭,“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第二日王秀將田租給了同村的一戶人家,又去置辦了路引。
迴到家中收拾出寥寥無幾的家當行囊,告別了娘子,去往幽州的路上。
幽州不遠他不舍得花錢坐牛車,於是靠著走路來幽州。
和他一樣的人隻有幾戶人家,和他一樣都是為了新政來的。
他們統一到官府內,官府的人帶著他們到了一片荒涼的土地上。
偶爾在荒涼的塵土間能看到幾座高低錯落的屋舍。
“這是官府新規劃的一片地,這些屋子也是新蓋的,你們有福,做了這敢為天下先之人,後麵想來的人未必都有這機會了。”
幾人聽到官爺這麽說互相看了一眼,直覺自己來對了。
而後又將一些事與這些人交代,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挑一間屋子住,然後就離開了。
一行人看著蒼茫的大地,心裏卻有了動力。
第二日休整好的他們拿著鋤頭開始幹活了。
這邊熱火朝天的開墾土地,葉鬱蕪也沒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