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以文禦武
我跨越空間時間借武器 作者:二百二十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次北伐,我大宋二十萬大軍居然敗得這麽慘嗎?”東路軍主帥曹彬不禁喃喃道。
此時的曹彬已經五十五歲了,頭發胡子雖然還是黑的,卻已然有了點點白斑隱匿其中,劉能看得不禁有些心痛,出聲寬慰道:“沒事的,燕雲十六州最終還是被大宋拿迴來過,您就放心吧。”
他知道,燕雲十六州是整個大宋從上到下都心心念念的地方,而且縱觀整個北宋,燕雲十六州不是沒有迴歸過北宋,隻不過時間比較短,隻有短短兩年而已。
不過現在隻是劉能安慰曹彬,也不能算他說謊,畢竟燕雲十六州的確是重歸過北宋的嘛!
“燕雲被後世子孫拿迴來了?”曹彬沒聽清楚劉能的話,欣然說道:“那還行,沒有辱沒了我漢人的威名。”
劉能不自然地笑笑,說道:“何止,那時候我漢人已經是全天下的第二強國了,遼國也早就被咱們打跑了,和匈奴一樣逃去了西方苟延殘喘。”
“那就好,那就好。”曹彬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過他旋即反應過來,問道:“所以先生這次過來,為的就是警告我嗎?”
劉能點點頭,說道:“對,如果這一次敗了的話,那朝廷對於遼國的方略將會徹底轉變,整個大宋都沒辦法真正把幽雲十六州打迴來了。”
曹彬不禁疑惑道:“你剛才不是還說,我大宋最終把燕雲十六州拿迴來了嗎?”
劉能頓時啞然,猶豫了一下,這才最終吐露出了實情。
“此戰之後,宋遼攻守易形,大宋再也沒有能力進攻遼國,二十多年後,遼國主動南下,大宋皇帝被迫親征,在澶州與遼國簽訂了檀淵之盟,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
“然而在一百多年後,遼國衰落,金國崛起,大宋與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連金滅遼,不過卻沒能攻下任何一州,不得不從金國手中贖買,這才得到了燕京、薊州、景州、檀州、順州和涿州易州,其餘各州均還在外族手中。”
曹彬沉吟了一下,出聲問道:“既然燕京和薊州等地都落入我大宋手中,後代的皇帝就沒有繼續進攻,從那所謂的金國奪迴其他各州嗎?”
劉能無力地搖搖頭,說道:“公爺莫不是忘了嗎?那時的遼國已經瀕臨亡國了,宋軍卻仍舊沒有辦法打得過他們,還是從金國手中贖買的六州,怎麽可能打得過那時候正如日中天的金國。”
“我的後代居然如此廢物!真不該生他們出來。”曹彬狠狠地罵了一句。
劉能看著他氣憤的表情,出言寬慰道:“這不是你們後代的問題,而是當今官家的問題。”
“當今官家?他能有什麽問題?”曹彬的臉色不禁陰沉了下來。
趙光義是大宋開國團隊中的一員,也是文武雙全的人才,曹彬又不是第一天和他打交道了,自然不會認為他會有什麽問題。
不過劉能立刻便迴答了他的問題:“以文禦武啊!”
“以文禦武?”曹彬出聲問道:“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後世之中那群文臣已經位列武人之上了?”
劉能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曹彬頓時大怒,說道:“後世子孫怎敢如此?”
“你先別生氣。”劉能連忙安撫道:“這事兒實際上也是多種因素糾纏到一起造成的。”
“詳細說說。”曹彬立刻問道。
此事涉及到他們將門的榮譽和地位,他必須詳細了解一下,否則被那群文臣騎在頭上,實在是他不想看到的。
“其實吧,這事兒得從大唐說起。”劉能緩緩說道:“相信公爺一定知道,大唐亡於藩鎮,這一點沒有任何異議吧?”
曹彬點了點頭。
的確,藩鎮的確是大唐亡國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分天下為十道,其最高長官為大都督,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睿宗時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但是隻有統兵之權。
不過隨著疆域的擴張,唐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總攬軍政大權。
但是,在唐玄宗末期,節度使權限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
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裏,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隻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
不過隨著唐末黃巢之亂的發生,這才開始出現大量藩鎮不聽中央調遣,獨自割據地方的事情。
唐天佑四年,梁王朱溫接受唐哀帝“禪讓”,建立後梁,定都開封府,占有中國北方大部地區,從此五代開始。
就在短短七十年的時間裏,中原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等五個朝代,中原之外還有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由此也造成了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景象。
劉能繼續說道:“大唐亡於藩鎮,地方上國祚頻換,幸虧有太祖皇帝和當今官家平定天下,這才有了天下太平的跡象,但是太祖皇帝因為被迫黃袍加身的緣故,故而擔心手下大將也有人遭遇到此事,所以才對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等功勳卓著的將領來了一招杯酒釋兵權,這才絕了一些武人心中的野心。”
曹彬點了點頭,說道:“卻是如此,太祖皇帝若不如此,恐怕前些年就會有人趁機叛亂了。”
劉能也知道他說的沒有錯,先不說趙光義得位的事情本就充滿了懸疑,單就是太平興國四年那一次北伐,就足夠讓有野心的人掀起叛亂,發動篡位了。
不過今天說的不是這個,劉能又是說道:“對,但是此事也是有弊端的。”
“此事有弊端?但是這和以文禦武也牽扯不上關係啊!”曹彬立刻說道。
劉能笑笑,立刻反問道:“那如果樞密使隻允許文臣擔任呢?”
“這怎麽可能?”曹彬立刻笑道:“那群文人又不懂如何帶兵打仗,他們憑什麽坐到樞密使的位置上。”
不過看著劉能沒有笑,曹彬不禁問道:“難道後世真的隻讓文人做樞密使?”
劉能用力地點了點頭,迴答道:“對,史書上有過記載,大宋的樞密使絕大多數都是文臣,尤其是從仁宗朝開始,文臣出身的樞密使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武臣樞密使的數量。”
“等到英宗朝開始,武臣就再也不能出任樞密使了,這個武臣之中權柄最大的位置,隻允許文臣擔任,此時也意味著文臣已經徹底壓了武臣一頭,完成了以文禦武的願望。”
“那帶兵之人不還得是我們武臣嗎?”曹彬的臉色雖然不好,但還是強辯道。
“對。”劉能點了點頭道:“帶兵之人的確還是武臣,不過你可別忘了,軍中還有監軍,而監軍的權柄是超過一軍主帥的,隻要這個主帥不想豎起叛旗,那就必須要聽這個監軍的。”
“如果這個監軍懂軍事還好說,但是如果這個監軍不懂軍事呢?”
“他讓大軍在不應該出擊之時出擊,身為一軍主帥,你出擊不出擊?”
“出擊的話,就是必死無疑。”
“不出擊的話,就是叛逆,監軍就可以代朝廷執行軍法,斬了你這個畏敵避戰之人。”
“難道還沒有地方說理了?”曹彬現在的臉色難看得嚇人。
他知道監軍對於他們這些統兵之人的牽製,但是他完全沒有想到,後世的監軍居然會可怕到如此地步。
劉能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得勝的話,隻會是監軍得力,強壓主帥取勝。”
“敗了的話,那就是主帥無能,連累三軍,監軍之多就是個監督不利的罪名,遠達不到處死的罪過。”
曹彬不禁說道:“那為何朝廷還需要武臣來統兵,直接交給文臣統兵不行嗎?”
劉能笑著說道:“公爺這是哪裏的話,文臣又不懂軍事,朝廷怎麽會把統兵之權交給他們,朝廷還需要他們來監督武臣打仗的時候賣不賣力氣,是不是心存不軌呢。”
“那就沒有人站出來替我們武臣說話嗎?”曹彬繼續問道。
劉能也是立刻迴答道:“朝廷上文臣那麽多,即便有幾個文臣願意替你們說話,但是他們又能發出多大的聲音,能壓製住多少人呢?”
“況且公爺不要忘了,監軍本就是皇帝用來監督你們的,你說你和監軍在皇帝麵前互相指責,皇帝又會更加相信誰呢?”
曹彬的怒氣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此時的曹彬已經五十五歲了,頭發胡子雖然還是黑的,卻已然有了點點白斑隱匿其中,劉能看得不禁有些心痛,出聲寬慰道:“沒事的,燕雲十六州最終還是被大宋拿迴來過,您就放心吧。”
他知道,燕雲十六州是整個大宋從上到下都心心念念的地方,而且縱觀整個北宋,燕雲十六州不是沒有迴歸過北宋,隻不過時間比較短,隻有短短兩年而已。
不過現在隻是劉能安慰曹彬,也不能算他說謊,畢竟燕雲十六州的確是重歸過北宋的嘛!
“燕雲被後世子孫拿迴來了?”曹彬沒聽清楚劉能的話,欣然說道:“那還行,沒有辱沒了我漢人的威名。”
劉能不自然地笑笑,說道:“何止,那時候我漢人已經是全天下的第二強國了,遼國也早就被咱們打跑了,和匈奴一樣逃去了西方苟延殘喘。”
“那就好,那就好。”曹彬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過他旋即反應過來,問道:“所以先生這次過來,為的就是警告我嗎?”
劉能點點頭,說道:“對,如果這一次敗了的話,那朝廷對於遼國的方略將會徹底轉變,整個大宋都沒辦法真正把幽雲十六州打迴來了。”
曹彬不禁疑惑道:“你剛才不是還說,我大宋最終把燕雲十六州拿迴來了嗎?”
劉能頓時啞然,猶豫了一下,這才最終吐露出了實情。
“此戰之後,宋遼攻守易形,大宋再也沒有能力進攻遼國,二十多年後,遼國主動南下,大宋皇帝被迫親征,在澶州與遼國簽訂了檀淵之盟,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
“然而在一百多年後,遼國衰落,金國崛起,大宋與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連金滅遼,不過卻沒能攻下任何一州,不得不從金國手中贖買,這才得到了燕京、薊州、景州、檀州、順州和涿州易州,其餘各州均還在外族手中。”
曹彬沉吟了一下,出聲問道:“既然燕京和薊州等地都落入我大宋手中,後代的皇帝就沒有繼續進攻,從那所謂的金國奪迴其他各州嗎?”
劉能無力地搖搖頭,說道:“公爺莫不是忘了嗎?那時的遼國已經瀕臨亡國了,宋軍卻仍舊沒有辦法打得過他們,還是從金國手中贖買的六州,怎麽可能打得過那時候正如日中天的金國。”
“我的後代居然如此廢物!真不該生他們出來。”曹彬狠狠地罵了一句。
劉能看著他氣憤的表情,出言寬慰道:“這不是你們後代的問題,而是當今官家的問題。”
“當今官家?他能有什麽問題?”曹彬的臉色不禁陰沉了下來。
趙光義是大宋開國團隊中的一員,也是文武雙全的人才,曹彬又不是第一天和他打交道了,自然不會認為他會有什麽問題。
不過劉能立刻便迴答了他的問題:“以文禦武啊!”
“以文禦武?”曹彬出聲問道:“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後世之中那群文臣已經位列武人之上了?”
劉能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曹彬頓時大怒,說道:“後世子孫怎敢如此?”
“你先別生氣。”劉能連忙安撫道:“這事兒實際上也是多種因素糾纏到一起造成的。”
“詳細說說。”曹彬立刻問道。
此事涉及到他們將門的榮譽和地位,他必須詳細了解一下,否則被那群文臣騎在頭上,實在是他不想看到的。
“其實吧,這事兒得從大唐說起。”劉能緩緩說道:“相信公爺一定知道,大唐亡於藩鎮,這一點沒有任何異議吧?”
曹彬點了點頭。
的確,藩鎮的確是大唐亡國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分天下為十道,其最高長官為大都督,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睿宗時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但是隻有統兵之權。
不過隨著疆域的擴張,唐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總攬軍政大權。
但是,在唐玄宗末期,節度使權限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
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裏,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隻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
不過隨著唐末黃巢之亂的發生,這才開始出現大量藩鎮不聽中央調遣,獨自割據地方的事情。
唐天佑四年,梁王朱溫接受唐哀帝“禪讓”,建立後梁,定都開封府,占有中國北方大部地區,從此五代開始。
就在短短七十年的時間裏,中原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等五個朝代,中原之外還有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由此也造成了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景象。
劉能繼續說道:“大唐亡於藩鎮,地方上國祚頻換,幸虧有太祖皇帝和當今官家平定天下,這才有了天下太平的跡象,但是太祖皇帝因為被迫黃袍加身的緣故,故而擔心手下大將也有人遭遇到此事,所以才對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等功勳卓著的將領來了一招杯酒釋兵權,這才絕了一些武人心中的野心。”
曹彬點了點頭,說道:“卻是如此,太祖皇帝若不如此,恐怕前些年就會有人趁機叛亂了。”
劉能也知道他說的沒有錯,先不說趙光義得位的事情本就充滿了懸疑,單就是太平興國四年那一次北伐,就足夠讓有野心的人掀起叛亂,發動篡位了。
不過今天說的不是這個,劉能又是說道:“對,但是此事也是有弊端的。”
“此事有弊端?但是這和以文禦武也牽扯不上關係啊!”曹彬立刻說道。
劉能笑笑,立刻反問道:“那如果樞密使隻允許文臣擔任呢?”
“這怎麽可能?”曹彬立刻笑道:“那群文人又不懂如何帶兵打仗,他們憑什麽坐到樞密使的位置上。”
不過看著劉能沒有笑,曹彬不禁問道:“難道後世真的隻讓文人做樞密使?”
劉能用力地點了點頭,迴答道:“對,史書上有過記載,大宋的樞密使絕大多數都是文臣,尤其是從仁宗朝開始,文臣出身的樞密使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武臣樞密使的數量。”
“等到英宗朝開始,武臣就再也不能出任樞密使了,這個武臣之中權柄最大的位置,隻允許文臣擔任,此時也意味著文臣已經徹底壓了武臣一頭,完成了以文禦武的願望。”
“那帶兵之人不還得是我們武臣嗎?”曹彬的臉色雖然不好,但還是強辯道。
“對。”劉能點了點頭道:“帶兵之人的確還是武臣,不過你可別忘了,軍中還有監軍,而監軍的權柄是超過一軍主帥的,隻要這個主帥不想豎起叛旗,那就必須要聽這個監軍的。”
“如果這個監軍懂軍事還好說,但是如果這個監軍不懂軍事呢?”
“他讓大軍在不應該出擊之時出擊,身為一軍主帥,你出擊不出擊?”
“出擊的話,就是必死無疑。”
“不出擊的話,就是叛逆,監軍就可以代朝廷執行軍法,斬了你這個畏敵避戰之人。”
“難道還沒有地方說理了?”曹彬現在的臉色難看得嚇人。
他知道監軍對於他們這些統兵之人的牽製,但是他完全沒有想到,後世的監軍居然會可怕到如此地步。
劉能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得勝的話,隻會是監軍得力,強壓主帥取勝。”
“敗了的話,那就是主帥無能,連累三軍,監軍之多就是個監督不利的罪名,遠達不到處死的罪過。”
曹彬不禁說道:“那為何朝廷還需要武臣來統兵,直接交給文臣統兵不行嗎?”
劉能笑著說道:“公爺這是哪裏的話,文臣又不懂軍事,朝廷怎麽會把統兵之權交給他們,朝廷還需要他們來監督武臣打仗的時候賣不賣力氣,是不是心存不軌呢。”
“那就沒有人站出來替我們武臣說話嗎?”曹彬繼續問道。
劉能也是立刻迴答道:“朝廷上文臣那麽多,即便有幾個文臣願意替你們說話,但是他們又能發出多大的聲音,能壓製住多少人呢?”
“況且公爺不要忘了,監軍本就是皇帝用來監督你們的,你說你和監軍在皇帝麵前互相指責,皇帝又會更加相信誰呢?”
曹彬的怒氣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