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心裏都忍不住暗罵楊氏小氣。
李氏分明看到裏頭有一匣子顏色鮮亮的絹花,也不曉得是用啥絞成的,比真的花看起來還要鮮豔好看。過年的時候若能在發髻上插戴兩支那多好看,也不知這老婆子留著幹啥!
還有一些顏色同樣十分鮮亮的衣裳料子,水紅、桃紅的,還繡著花,給閨女縫兩身過年穿多好。自家有一身這樣的,穿著迴娘家也是極有體麵的,可惜連看都沒來得及細看一眼,就讓楊氏給收起來了。
這樣的料子,難不成她還自己穿?那不成了老妖怪了!
偏水秀還在她麵前笑眯眯的嘰歪,說是隱約看見有一套好看得不得了的文房四寶,正適合寶哥兒用呢,大嫂不如問一問娘要過來?
又說好像還看見了兩個長命鎖,黃澄澄的,那可是王府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摻假,肯定全是金子打製的,上頭還鑲著寶石呢,晃得人眼花。那一看就是小孩子戴的東西,不是寶哥兒和大毛的還能有誰?
聽得李氏心裏越發惱怒,卻也沒聽水秀挑撥,冷笑道:“你倒是會說話,可也犯不著挑撥我!你當我不知你安著什麽心呢,挑撥了我去跟娘鬧,鬧成了,少不了你也有好處,鬧不成,都是我一個人的不是!”
水秀叫她幾句說穿心裏所想,也不惱,也不臊,反倒笑眯眯道:“看大嫂說的,我就是閑話幾句罷了,我是有那麽多心眼兒的人嗎?我能有好處?大嫂你可真的想多了!”
李氏哼了一聲懶得理她,轉身就走了。
心裏緩緩平複著:老婆子不給便不給吧,哼,橫豎那原本就不該著是自己的東西,有了自然好,沒有也罷了!橫豎自己現在也不窮,今年柿餅作坊和茶籽油的生意都極好,單私房錢自己就又存了五百兩銀子,加上之前的零碎攢下的,也有二三千了,再省一省,別說將來單門獨戶過日子,連將來閨女嫁妝、兒子娶媳婦的本錢都足夠了,還有什麽好貪的?
況且,寶哥兒那孩子聰明,還得了秦先生誇讚呢。雖比懷宣差了一點,也很叫人高興了……
臘月二十三祭灶之後,便進入過年倒計時了。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年前便下了兩場大大的雪。
看著天氣漸冷,喬小如和盧湛商量,拿出了三百兩銀子捐給村裏,交給裏正和族長村老們做主,購買些木炭、棉衣棉被等物送給村裏的一些孤寡貧窮老人。
托賴柿餅的福,其他人家的日子都過得比以前好了許多。今年大夥兒又看到了茶籽油的效益,不少人攢著錢,明年也準備試著種一些。
這一次依然是以合作社的形式推動。
再過得三五年,大家的日子都隻會越來越好。推動一個地方富裕起來,必須還得跟商品經濟掛鉤啊。
而那些少數人家今年抱著懷疑的態度並沒有加入合作社的,看到旁人紅紅火火,難免背後酸話連天。
甚至還有人說盧家三房實在太摳了,他們家那麽有錢,竟然才肯拿出三百兩捐給村裏,還不是人人有份。要知道別說柿餅作坊和榨油坊賺的錢,單說盧杏兒那聘禮以及穆南王府年下送來的年禮就多得幾輩子花不完……
又有幸災樂禍嘲笑盧家大房的,說他們沒眼光,倒黴運,白白放走了盧杏兒那麽個財神爺。
也有說三房不地道的,沒了爹娘的姑娘要出嫁,誰不是從大哥大嫂家裏出?誰是從寡婦三嫂家裏出?也不知那盧家是怎麽迴事,不怕人笑話,也不怕不吉利嗎?
當然,這些話有的傳入喬小如盧湛耳中,大多數的都沒傳入。
喬小如和盧湛哪裏把這些放在心上?這世上的人,永遠不可能有誰討所有人喜歡的,做好自己認為該做的便罷了,誰又不是為了人人滿意而做事。
臘月中旬左右、祭灶之前,前來送年禮的親戚朋友一下子多了起來,基本都奔著盧家三房而來,偶爾有幾家順帶去一下大房、二房,整日裏人來人往的熱鬧。
喬小如肚子比之前大了許多,天冷又更加嗜睡,除了極好的有生意往來的幾戶人家、當地有名望的鄉紳她陪著田氏見了見,其他人除了烏朵、藍掌櫃等,便都不見了。
其他隻好都由田氏應付。
田氏長相溫溫和和的,說話也斯文和氣,麵上總帶著笑,一雙細長的眸子更是透著溫和。於是前來做客的眾女眷們仿佛一下子發現了原來還有一個這麽值得交往的對象。
其實每天應付完了這些人,田氏都忍不住同莫氏抱怨幾句,揉著酸痛的腰以及昏昏漲漲的太陽穴。
喬小如知道了暗自好笑,這個婆婆還是那麽的叫人無奈。
若是不喜歡那些人沒完沒了、絮絮叨叨,早些送客不就完了?她越是一副親切和氣的樣,人家豈不是越來了說話的精神頭?
轉眼便到了大年三十。
今年生意事業上有了更大的進展,加上又是盧杏兒最後一年在家過年,而喬小如又有了身孕,這個年自然準備得比去年更加熱鬧。
原本,想著盧杏兒過了年就要出嫁了,青苗也是一樣,三房合在一起好好的吃一頓團圓飯也挺好的。
可是盧杏兒親事定下來之後盧孝全和楊氏來鬧了那麽一場,實在是將人鬧得心裏失望、心灰意冷。
喬小如孕中本就容易情緒受影響,實在不願意大過年的還得跟他們湊合在一起,而盧杏兒更是不願意再麵對楊氏,以及一次再一次令自己失望的大哥。
於是這個年過的,依然是各房歸各房。
橫豎早就已經分家另過了,在一塊兒過年或者不在,都說得過去。
至於盧杏兒,當然是她高興去哪兒過就去哪兒過,到了如今,哪裏還有人敢說她的閑話?
沒了大房、二房人打擾,這個年過的倒也暢快。
隻是,每每想及年後沒多久盧杏兒就要出閣,好歹一家人在一起住了這麽久,可以說是從最艱苦的日子裏相濡以沫這麽過來的,想著要分別,既替她高興,又難免有微微的傷感,心情卻是頗為複雜了。
李氏分明看到裏頭有一匣子顏色鮮亮的絹花,也不曉得是用啥絞成的,比真的花看起來還要鮮豔好看。過年的時候若能在發髻上插戴兩支那多好看,也不知這老婆子留著幹啥!
還有一些顏色同樣十分鮮亮的衣裳料子,水紅、桃紅的,還繡著花,給閨女縫兩身過年穿多好。自家有一身這樣的,穿著迴娘家也是極有體麵的,可惜連看都沒來得及細看一眼,就讓楊氏給收起來了。
這樣的料子,難不成她還自己穿?那不成了老妖怪了!
偏水秀還在她麵前笑眯眯的嘰歪,說是隱約看見有一套好看得不得了的文房四寶,正適合寶哥兒用呢,大嫂不如問一問娘要過來?
又說好像還看見了兩個長命鎖,黃澄澄的,那可是王府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摻假,肯定全是金子打製的,上頭還鑲著寶石呢,晃得人眼花。那一看就是小孩子戴的東西,不是寶哥兒和大毛的還能有誰?
聽得李氏心裏越發惱怒,卻也沒聽水秀挑撥,冷笑道:“你倒是會說話,可也犯不著挑撥我!你當我不知你安著什麽心呢,挑撥了我去跟娘鬧,鬧成了,少不了你也有好處,鬧不成,都是我一個人的不是!”
水秀叫她幾句說穿心裏所想,也不惱,也不臊,反倒笑眯眯道:“看大嫂說的,我就是閑話幾句罷了,我是有那麽多心眼兒的人嗎?我能有好處?大嫂你可真的想多了!”
李氏哼了一聲懶得理她,轉身就走了。
心裏緩緩平複著:老婆子不給便不給吧,哼,橫豎那原本就不該著是自己的東西,有了自然好,沒有也罷了!橫豎自己現在也不窮,今年柿餅作坊和茶籽油的生意都極好,單私房錢自己就又存了五百兩銀子,加上之前的零碎攢下的,也有二三千了,再省一省,別說將來單門獨戶過日子,連將來閨女嫁妝、兒子娶媳婦的本錢都足夠了,還有什麽好貪的?
況且,寶哥兒那孩子聰明,還得了秦先生誇讚呢。雖比懷宣差了一點,也很叫人高興了……
臘月二十三祭灶之後,便進入過年倒計時了。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年前便下了兩場大大的雪。
看著天氣漸冷,喬小如和盧湛商量,拿出了三百兩銀子捐給村裏,交給裏正和族長村老們做主,購買些木炭、棉衣棉被等物送給村裏的一些孤寡貧窮老人。
托賴柿餅的福,其他人家的日子都過得比以前好了許多。今年大夥兒又看到了茶籽油的效益,不少人攢著錢,明年也準備試著種一些。
這一次依然是以合作社的形式推動。
再過得三五年,大家的日子都隻會越來越好。推動一個地方富裕起來,必須還得跟商品經濟掛鉤啊。
而那些少數人家今年抱著懷疑的態度並沒有加入合作社的,看到旁人紅紅火火,難免背後酸話連天。
甚至還有人說盧家三房實在太摳了,他們家那麽有錢,竟然才肯拿出三百兩捐給村裏,還不是人人有份。要知道別說柿餅作坊和榨油坊賺的錢,單說盧杏兒那聘禮以及穆南王府年下送來的年禮就多得幾輩子花不完……
又有幸災樂禍嘲笑盧家大房的,說他們沒眼光,倒黴運,白白放走了盧杏兒那麽個財神爺。
也有說三房不地道的,沒了爹娘的姑娘要出嫁,誰不是從大哥大嫂家裏出?誰是從寡婦三嫂家裏出?也不知那盧家是怎麽迴事,不怕人笑話,也不怕不吉利嗎?
當然,這些話有的傳入喬小如盧湛耳中,大多數的都沒傳入。
喬小如和盧湛哪裏把這些放在心上?這世上的人,永遠不可能有誰討所有人喜歡的,做好自己認為該做的便罷了,誰又不是為了人人滿意而做事。
臘月中旬左右、祭灶之前,前來送年禮的親戚朋友一下子多了起來,基本都奔著盧家三房而來,偶爾有幾家順帶去一下大房、二房,整日裏人來人往的熱鬧。
喬小如肚子比之前大了許多,天冷又更加嗜睡,除了極好的有生意往來的幾戶人家、當地有名望的鄉紳她陪著田氏見了見,其他人除了烏朵、藍掌櫃等,便都不見了。
其他隻好都由田氏應付。
田氏長相溫溫和和的,說話也斯文和氣,麵上總帶著笑,一雙細長的眸子更是透著溫和。於是前來做客的眾女眷們仿佛一下子發現了原來還有一個這麽值得交往的對象。
其實每天應付完了這些人,田氏都忍不住同莫氏抱怨幾句,揉著酸痛的腰以及昏昏漲漲的太陽穴。
喬小如知道了暗自好笑,這個婆婆還是那麽的叫人無奈。
若是不喜歡那些人沒完沒了、絮絮叨叨,早些送客不就完了?她越是一副親切和氣的樣,人家豈不是越來了說話的精神頭?
轉眼便到了大年三十。
今年生意事業上有了更大的進展,加上又是盧杏兒最後一年在家過年,而喬小如又有了身孕,這個年自然準備得比去年更加熱鬧。
原本,想著盧杏兒過了年就要出嫁了,青苗也是一樣,三房合在一起好好的吃一頓團圓飯也挺好的。
可是盧杏兒親事定下來之後盧孝全和楊氏來鬧了那麽一場,實在是將人鬧得心裏失望、心灰意冷。
喬小如孕中本就容易情緒受影響,實在不願意大過年的還得跟他們湊合在一起,而盧杏兒更是不願意再麵對楊氏,以及一次再一次令自己失望的大哥。
於是這個年過的,依然是各房歸各房。
橫豎早就已經分家另過了,在一塊兒過年或者不在,都說得過去。
至於盧杏兒,當然是她高興去哪兒過就去哪兒過,到了如今,哪裏還有人敢說她的閑話?
沒了大房、二房人打擾,這個年過的倒也暢快。
隻是,每每想及年後沒多久盧杏兒就要出閣,好歹一家人在一起住了這麽久,可以說是從最艱苦的日子裏相濡以沫這麽過來的,想著要分別,既替她高興,又難免有微微的傷感,心情卻是頗為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