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知給愣在原地的宋元啟解釋,“這是左養光,曹瀟的前妻。”
她甚至不願意再叫曹瀟父親,隻是默默地看著畫中女人的眼睛,從她的眼裏看出了複雜的情緒。
“為什麽要在這裏掛前妻的照片?”
“不知道,可能是緬懷死者吧。”
不說還好,聽到曹一知這樣說宋元啟隻覺得這間屋子的陰氣更加重了,“前妻也死了嗎?”
“前麵就是房子的後門,後門打開的後院有座湖,”曹一知手指向畫像後麵,“左養光和曹瀟離婚後,還在這裏住了幾個月,然後有一天發現她死在了湖裏。”
宋元啟不解,“他們離婚之後,為什麽還住在這裏?”
“因為曹瀟不放她走。”
“為什麽?”
曹一知不說話了,時隔多年再次看向這幅畫。
幼年時的曹一知跟隨許慕思搬來瀟竹園5號時,第一眼看到這幅畫,除了愧疚更多的是厭惡,厭惡明明自己的母親已經要成為這間屋子的女主人,為什麽還要在玄關放一張左養光的畫像,曹瀟難道是在羞辱許慕思的身份來之不正,永遠是小三,比不上左養光的一根頭發嗎?
越是長大,曹一知便越能感受到畫中的女人傳出來的情緒,和曹一知待在這個家裏的情緒是一樣的,被折磨得要生不得要死不能,成為了一隻被操控的玩偶,每時每刻都在被曹瀟控製著,細節到吃喝穿行,都要符合曹瀟的心意,不然就會被關進四樓頂層的被軟墊緊緊包裹的閣樓裏,一關就是二十四小時。
曹一知能從畫中女人的表情看出,在畫下這幅畫的時候,她還不算太麻木,麵對曹瀟的時候,還能展露出脾氣,也不知道畫下這幅畫的時間,距離左養光自殺有多久,足夠將她求生的意識都磨滅,敲破玻璃出逃,跳進後院的湖裏把自己溺死。
住進瀟竹園5號的許慕思,也逐漸變成了畫上左養光的模樣,本來微卷的頭發被留成了黑色的長直發,所有顏色鮮豔的衣服都換成了黑色的長裙,那條珍珠項鏈,也戴在了許慕思的脖子上。
到最後,除了左邊臉上的那道疤,許慕思和畫上已故的左養光沒有區別,甚至有時候曹一知還會把母親許慕思認錯。
走過玄關就是客廳,此刻卻顯得格外空曠與寂寥。
陽光照不進來的地方,客廳裏暗色調的家具和昏暗的光線配合的詭異清冷,一片漆黑當中,隱約能看到家具的輪廓,曹一知輸入總閘的密碼,打開了開關。
開關打開的一瞬間,客廳的燈一並亮起,屋內的燈都是黃色的氛圍燈,並不能照亮整個客廳。
室內沒有那層常見的防塵白布,一切家具都赤裸裸地暴露在空氣中,無聲地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家具表麵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那是時間輕輕的筆觸,在這無聲的畫卷上勾勒出歲月的痕跡。
那張黑色的皮質沙發,如今已不複往昔的光澤。皮麵斑駁脫落,露出了裏麵略顯黯淡的海綿,仿佛是歲月無情的刻刀,在每一次坐臥之間,都悄然留下了痕跡。
沙發周圍,細密的蜘蛛網在角落裏蔓延開來,不知道有多少隻蜘蛛曾在這裏安窩。
宋元啟的眼神異常敏銳,仿佛能穿透夜色中的每一絲微光,捕捉到常人難以察覺的細節。
當曹一知的指尖輕觸開關,柔和的燈光瞬間灑滿整個房間,那瞬間,他的注意力立刻被地麵上一係列不尋常的痕跡緊緊吸引。這些痕跡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以一種刻意而謹慎的方式遺留在並不光滑的瓷磚上,顯得格外突兀。
本應該齊鋪在瓷磚上的灰塵,此刻卻不知道被誰打擾過,留下了不正常的印記。
細看之下,這些印記顯得既微妙又複雜,它們以一種幾乎難以察覺的圖案交織在一起,仿佛是深夜中的秘密使者留下的密碼。每一塊瓷磚上的痕跡穿戴者厚重的鞋套,既避免了直接的鞋印暴露行蹤,又以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串聯起來,指向一個明確的方向——樓梯口。
這些印記深淺不一,有的幾乎與瓷磚融為一體,需要極其細致的觀察才能發現;而有的則相對明顯,透露出穿戴鞋套者步伐的匆忙與不安。混亂的一團團印子,宛如迷宮中的路徑,既相互交錯,又各自延伸。
從這些印記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範圍來看,不難想象那晚的闖入並非一人之力,而是多人協作,他們的身影在黑暗中悄無聲息地穿梭,留下了這難以磨滅的證據。
曹一知自然也注意到了通往樓梯的痕跡,她來不及多思考,追著這些足跡上了樓。
上了二樓之後,灰塵足跡變得混亂,每個房間都似乎被搜查了一遍,發現一無所獲之後,又上了三樓,最終在三樓最裏麵的房間,找到了房主人的書房。
書房地上的足跡最混亂,環顧四周,所有的櫃子都不再是它們原本緊閉的模樣,門扉大開,內部的書籍、文件乃至小物件散落一地,有的還被隨意翻動,顯得淩亂不堪。這種無序的狀態,不僅僅是對物理空間的侵擾,更是對主人隱私和安寧的粗暴踐踏。顯然,入侵者的目的並非簡單地探索或尋找某物,他們留下的,是一種明目張膽的挑釁和破壞。
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恢複原樣,對於任何人來說都絕非易事。尤其是在灰塵遍布的情況下,每一道擦拭都似乎隻是在做無用功,因為新的灰塵很快就會再次覆蓋上來。這不僅僅是一項體力活,更是對耐心和細致程度的極大考驗。然而,對於此刻的書房而言,恢複原樣似乎成了一種奢望,因為那些被翻動過的痕跡,那些混亂的秩序,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這裏曾經發生的故事。
或許,入侵者正是算準了這一點,他們深知在這樣的狀態下,即便是最細微的變動也難以被察覺,更何況是想要將整個書房恢複到最初的模樣。他們或許還抱著一種僥幸心理,認為現任屋主曹一知因為某些原因,短時間內不會迴到這個房間,因此他們的行蹤和所作所為可以輕易地被掩蓋過去。
她甚至不願意再叫曹瀟父親,隻是默默地看著畫中女人的眼睛,從她的眼裏看出了複雜的情緒。
“為什麽要在這裏掛前妻的照片?”
“不知道,可能是緬懷死者吧。”
不說還好,聽到曹一知這樣說宋元啟隻覺得這間屋子的陰氣更加重了,“前妻也死了嗎?”
“前麵就是房子的後門,後門打開的後院有座湖,”曹一知手指向畫像後麵,“左養光和曹瀟離婚後,還在這裏住了幾個月,然後有一天發現她死在了湖裏。”
宋元啟不解,“他們離婚之後,為什麽還住在這裏?”
“因為曹瀟不放她走。”
“為什麽?”
曹一知不說話了,時隔多年再次看向這幅畫。
幼年時的曹一知跟隨許慕思搬來瀟竹園5號時,第一眼看到這幅畫,除了愧疚更多的是厭惡,厭惡明明自己的母親已經要成為這間屋子的女主人,為什麽還要在玄關放一張左養光的畫像,曹瀟難道是在羞辱許慕思的身份來之不正,永遠是小三,比不上左養光的一根頭發嗎?
越是長大,曹一知便越能感受到畫中的女人傳出來的情緒,和曹一知待在這個家裏的情緒是一樣的,被折磨得要生不得要死不能,成為了一隻被操控的玩偶,每時每刻都在被曹瀟控製著,細節到吃喝穿行,都要符合曹瀟的心意,不然就會被關進四樓頂層的被軟墊緊緊包裹的閣樓裏,一關就是二十四小時。
曹一知能從畫中女人的表情看出,在畫下這幅畫的時候,她還不算太麻木,麵對曹瀟的時候,還能展露出脾氣,也不知道畫下這幅畫的時間,距離左養光自殺有多久,足夠將她求生的意識都磨滅,敲破玻璃出逃,跳進後院的湖裏把自己溺死。
住進瀟竹園5號的許慕思,也逐漸變成了畫上左養光的模樣,本來微卷的頭發被留成了黑色的長直發,所有顏色鮮豔的衣服都換成了黑色的長裙,那條珍珠項鏈,也戴在了許慕思的脖子上。
到最後,除了左邊臉上的那道疤,許慕思和畫上已故的左養光沒有區別,甚至有時候曹一知還會把母親許慕思認錯。
走過玄關就是客廳,此刻卻顯得格外空曠與寂寥。
陽光照不進來的地方,客廳裏暗色調的家具和昏暗的光線配合的詭異清冷,一片漆黑當中,隱約能看到家具的輪廓,曹一知輸入總閘的密碼,打開了開關。
開關打開的一瞬間,客廳的燈一並亮起,屋內的燈都是黃色的氛圍燈,並不能照亮整個客廳。
室內沒有那層常見的防塵白布,一切家具都赤裸裸地暴露在空氣中,無聲地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家具表麵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那是時間輕輕的筆觸,在這無聲的畫卷上勾勒出歲月的痕跡。
那張黑色的皮質沙發,如今已不複往昔的光澤。皮麵斑駁脫落,露出了裏麵略顯黯淡的海綿,仿佛是歲月無情的刻刀,在每一次坐臥之間,都悄然留下了痕跡。
沙發周圍,細密的蜘蛛網在角落裏蔓延開來,不知道有多少隻蜘蛛曾在這裏安窩。
宋元啟的眼神異常敏銳,仿佛能穿透夜色中的每一絲微光,捕捉到常人難以察覺的細節。
當曹一知的指尖輕觸開關,柔和的燈光瞬間灑滿整個房間,那瞬間,他的注意力立刻被地麵上一係列不尋常的痕跡緊緊吸引。這些痕跡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以一種刻意而謹慎的方式遺留在並不光滑的瓷磚上,顯得格外突兀。
本應該齊鋪在瓷磚上的灰塵,此刻卻不知道被誰打擾過,留下了不正常的印記。
細看之下,這些印記顯得既微妙又複雜,它們以一種幾乎難以察覺的圖案交織在一起,仿佛是深夜中的秘密使者留下的密碼。每一塊瓷磚上的痕跡穿戴者厚重的鞋套,既避免了直接的鞋印暴露行蹤,又以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串聯起來,指向一個明確的方向——樓梯口。
這些印記深淺不一,有的幾乎與瓷磚融為一體,需要極其細致的觀察才能發現;而有的則相對明顯,透露出穿戴鞋套者步伐的匆忙與不安。混亂的一團團印子,宛如迷宮中的路徑,既相互交錯,又各自延伸。
從這些印記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範圍來看,不難想象那晚的闖入並非一人之力,而是多人協作,他們的身影在黑暗中悄無聲息地穿梭,留下了這難以磨滅的證據。
曹一知自然也注意到了通往樓梯的痕跡,她來不及多思考,追著這些足跡上了樓。
上了二樓之後,灰塵足跡變得混亂,每個房間都似乎被搜查了一遍,發現一無所獲之後,又上了三樓,最終在三樓最裏麵的房間,找到了房主人的書房。
書房地上的足跡最混亂,環顧四周,所有的櫃子都不再是它們原本緊閉的模樣,門扉大開,內部的書籍、文件乃至小物件散落一地,有的還被隨意翻動,顯得淩亂不堪。這種無序的狀態,不僅僅是對物理空間的侵擾,更是對主人隱私和安寧的粗暴踐踏。顯然,入侵者的目的並非簡單地探索或尋找某物,他們留下的,是一種明目張膽的挑釁和破壞。
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恢複原樣,對於任何人來說都絕非易事。尤其是在灰塵遍布的情況下,每一道擦拭都似乎隻是在做無用功,因為新的灰塵很快就會再次覆蓋上來。這不僅僅是一項體力活,更是對耐心和細致程度的極大考驗。然而,對於此刻的書房而言,恢複原樣似乎成了一種奢望,因為那些被翻動過的痕跡,那些混亂的秩序,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這裏曾經發生的故事。
或許,入侵者正是算準了這一點,他們深知在這樣的狀態下,即便是最細微的變動也難以被察覺,更何況是想要將整個書房恢複到最初的模樣。他們或許還抱著一種僥幸心理,認為現任屋主曹一知因為某些原因,短時間內不會迴到這個房間,因此他們的行蹤和所作所為可以輕易地被掩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