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老賈:
知您在寫新書,一個月前那封長信是盲目寫的,十月二日聽您聊到寫的內容,以及您的一些想法,自製不住,再給您寫一些我的聽後感,也可視為上封信的繼續。
說說我對“立場”和“觀念”的認識。
先說立場。
看一個喝水的杯子,角度不重要,因為杯子規模太小,一眼可看穿,見到整體。看一個獨立的房子,角度的重要性就顯示出來了。從前邊看,和從後邊看是兩迴事,爬到房前的高樹上往下看又是一迴事。站在哪裏看,哪個位置,就是立場。
看一座山與看一條河是不同的。山是靜的,但四季有變化。河是每一刻都在流動的,但四季變化不大(北方的河除外)。看山,在山外看,和在山裏看不一樣。在山腳看,和在山頂看不一樣。山裏的居民與山外的遊客對山的態度也不一樣。看河,在岸上看,和在船上看不一樣。橫看與豎看也不一樣。順流看與上溯逆流看更不一樣。水裏的魚,岸邊的人家,以及孔子在“川上曰”的什麽,各有各的立場。
看人生,看社會,比看山、看河還要複雜一些,但“立場”這個概念是相通的,不同的角度出不同的效果。
80年代的時候,講作家是“代言人”,寫農業題材,是為農民說話,寫工業題材,軍事題材,乃至教育題材,是為不同的行業說話,也就是說,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如今的時代講“發言人”。代言人與發言人,一字之差,變化是不小的。教育部發言人,外交部發言人,商務部發言人,乃至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講的雖也是“局部利益”,但牽涉麵寬了,是在全局的環境裏講局部利害。
經濟學如今細化為兩種,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指的是貨幣流通與商業流通影響到的物質與雇傭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大框架。是一個拳擊台,台上有兩個人在打,還有一個裁判,周圍是看客,門口有人賣票。微觀經濟學指的是物價指數、商業周期,還包括商業運作手段。是拳擊台上兩個人怎麽打,真打假打,裁判是否公正,周圍的看客怎麽下賭注,拳擊場老板有無暗箱操作,這一階段內人們對拳擊的興趣,等等。
宏觀經濟學是大的,微觀經濟學也是大的。區別在於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是宏觀範疇。今天美國人帶來的金融危機是微觀範疇。市場與計劃有規律,金融危機也有規律。
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這個判斷被***推翻了。中國的發展實踐也證明了社會進步並不是這麽鮮明的一刀切的事情。還有一點,按以往的理論,人類社會是這麽往前走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如今資本主義製度出了大事,全球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走不通了?下一步是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
如今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取得了成功,下一步是中級階段,接下來是高級階段?這是評職稱的說法,到了高級怎麽辦?
上帝在哪裏?人類的出路與未來在哪裏?上帝快點燃神燈吧,因為美國人在往火星上走了,我們中國也在躍躍欲試。那是條必然之路?還是一條求生的路?火星是諾亞方舟嗎?
具體到您的作品,80年代您的一係列中篇小說,散文如《商州三錄》,長篇小說如《浮躁》,是站在農民立場上的。那個年代您那麽站是毫不猶豫的,但90年代就遲疑了,進入21世紀,腳步更遲疑了。您站的地方沒變,但您看到的東西變了。
先是《廢都》《白夜》《土門》《高老莊》,爾後是《懷念狼》《高興》再到《秦腔》,您對社會的看法、態度,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
《高興》是變種,是大戲之間的“花腔”。
有一點我必須說出,因為是我的心裏話。從《廢都》到《秦腔》,我讀到的都是“現場感”“當下感”,是“現在進行時”,尚未讀出“以後”“今後”,沒讀出“預言”。
《紅樓夢》是一部有預言感的書。但《三國演義》是一本講“規律”的書。
中國的社會規律有兩種:一種是“演繹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919到1949是三十年,1949到1979是三十年,1979到2009是三十年,這三十年之變有目共睹。還有一種說法是“五百年出一真龍天子”,這其中的根據很神秘,依天象。
第二種規律是“歸納法”,秦皇漢武,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時代更替,有始有終。
歸納法是宏觀經濟學,演繹法是微觀經濟學。
《三國演義》的“規律”在微觀之列。
您於“易學”,於“神秘”,及至“天象”“星徽”是有內修的,在寫新書時,可否收斂於書內?
那天,您談的多的是“土地”,講土地政策,亦收,亦放,一放一收。講的真是好,但其中也有些問題可以研究。
孫中山先生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在於“民”這個字,他的“三民主義”有開世之功。
在以前,中國的土地是皇帝一個人的。土是皇土,民是臣民,棟梁也是奴才。自中山先生之後,萬象更新,民眾盟生自主之願,國名先是“中華民國”,繼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盡管現在仍有些舊屬之氣,但雲開了,光線照進來了,算一算,從中山先生提出到現在,僅一百年光陰,和兩千年的“一統帝製”比較,時間也太短。“老百姓”自己改過來也要一段時間呢。
您那天講土地政策,講到把土地分給農民,再收迴,還是站在帝製、皇帝觀念上說話,把國家和民眾對立著。
比如80年代初,土地分給農**產承包,因為**必須關心幾億農民吃飯的問題。進入90年代之後,城市的發展需要大量土地,改革最棘手的東西暴露出來了,因為土地是整個中國人民的,是農民的,也是城市人的,焦點矛盾集中暴露在城鄉交接地帶。
土地不僅僅是農民的了,這是改革的一部分。隻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吃飯是大事情,才有“基本農田”這一說法。
站在“土地是農民的”這一基礎上,我覺得有站錯隊之嫌。
改革,改的就是觀念。
再說些改革中的觀念。
土地與田園
農本思想與田園經濟是我們傳統的核心價值觀。
我女兒穆一讀初中一年級那年,您給她寫過一個書簽,“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她一直壓在書桌的玻璃板下。以前中國人就是兩件事,讀書與耕田,很多人家門樓上寫著門匾:耕讀傳家。一個將軍,赫赫戰功之後,要“解甲歸田”,當朝宰相求隱,叫“告老還鄉”。但如今的中將或部長,退休了,國家給退休金,不給土地。
以前的土地,是人的立身之本,將軍大臣,皇上要賜土地,自己也要仗權勢圈地。商賈做大買賣的人,也要在鄉下置地,無地的人,就是稗草,被風吹著沒著落。土地是判斷一戶人家,或一個人價值的基本參照物。大戶人家、殷實人家、破落人家的區分,就是以土地為標準。有土地的人叫地主,在別人土地上幹活的人叫農民。農民不是職業,是身份的代稱,如同以前的公務員叫老爺一樣。土地所屬的不平均,是造成以前社會不穩定乃至動亂的根本原因,“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民沒有了活路。
以前的詩或文章,寫田園樂、故土情,是寫“主旋律”,因為是那時候的核心價值。遊子一詞,是針對故土說的,遊子思鄉也是一種“主旋律”。
如今,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人均有份。土地的所屬不平均的時候,多的是地主,少一些的叫富農,可憐的叫貧農、雇農。如果一種東西是平分的,這種東西的內在魔力就會下降,直至消失。從大趨勢上講,如今的農民是職業了。
農民一詞的內涵發生了變化。
隻是這變化還有待於被清晰、被認識。
如今的政策是“亡羊補牢”,比如“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是矛盾的,“小城鎮建設”是緩解大城市的壓力,因為大量農民工進城;“新農村建設”的用意也差不多,把農民再吸引迴到土地上。這一政策不太起效果,因此又在城市打造“新農民工”形象,給一些優秀的農民發城市戶口,讓農民工孩子就近上學。
《高興》這本書預示了這種矛盾和尷尬,但麻辣味再濃嗆些會更好。
關於“質疑”
一個作家如何“質疑”,暴露出他自己很多東西,學識,眼光,心胸,見識還有見地,還能見出品位。
質疑有三種:
1.一個人真的不明白,學生問老師的那一種;
2.對常識的賣弄、顯擺,如十萬個為什麽那種,在科普範疇。
這兩方麵是一種,不在文學範疇內。
第二種是看出了,看見了,看著了,被激怒了。持這種質疑的人,一定要提醒自己看得夠遠嗎?自己近視嗎?十年之後,五十年之後,自己的看法如何呢?
社會的規律是大勢,怎麽往前走是“天定的”。
一屆能力強的**讓人們歡欣鼓舞;一屆能力弱的,手忙腳亂的,不斷亡羊補牢的**讓人們垂頭喪氣。從本質上說,這兩種情況是一迴事,人們的歡欣鼓舞或垂頭喪氣都是“當局者迷”,都是“身在此山中”。
一個優秀作家的激動或沮喪不應該在這裏。
第三種質疑是科幻小說式的,自作主張,異想天開,漫天要價。
還有質疑的基礎問題,就是站在什麽立場上質疑。
古希臘有一個哲學家習慣睡在一個大瓦罐裏,亞曆山大大帝知道了,去問他:“有什麽需要我幫助的嗎?”哲學家睜開眼睛說:“萬分感激,請您移開一步,不要擋住我的光線。”
有人解讀為,這是哲學家的智慧,光線不是皇帝能賜予的。
有人讀出不畏皇權。
這兩種解讀都內含著質疑。其實,哲學家在這件事上想的一點也不複雜。除了不要擋住光線,他沒想別的。
我們有不少“解讀”都存在問題,比如孔子周遊列國的落魄,是因為多個諸侯君王不買他的賬。讀莊子是遠離政治漩渦,心懷天地。屈原失寵於楚王,李白“天子唿來不上船”,還有蘇軾如何,王安石如何等等。
“質疑”聲離政治太近!似乎是站在官府院子裏向外看。政治是社會的核心地帶,但文學要升騰起來。
關於“超前”和“滯後”
80年代的文學是熱的,讀者多。作家們看社會問題準,脈把得好。比如《班主任》《高山下的花環》《愛情的位置》等等,那時是改革初期,冰河才解凍,兩岸的樹才剛剛長出嫩葉,作家們為多個領域代言,看得很是“超前”。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作家看社會不太清楚了,不是眼花了,而是社會結構多元也多姿態了。作家的眼光不再“超前”了。可以做個比較,把作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醫學家、軍事學家、法律專家、科學家排在一起。作家看社會不僅不比他們“超前”,甚至有了落差。如今文學雜誌的冷漠局麵,大多數作家的失落感,根本原因就在這種落差上。
分析這個問題,看一些文學雜誌的目錄就清楚了。看目錄上的題目,就知道了作家眼中看的、心裏想的是什麽。很多文學雜誌賣不動,不是“文學邊緣化”了,是作家們“滯後”了。作家寫的東西,如果不是社會焦灼層麵的,不是社會進步層麵的,如果聽不到社會文明腳步艱難邁進的節奏聲,聽不到觀念的車輪軋動鐵軌的咣當聲,這樣的文學注定不受歡迎。
有點困了,先寫到這裏。
亂寫這麽多,真的想讀到您更過癮的下一部新書。
穆濤
2009.10.27
</p>
老賈:
知您在寫新書,一個月前那封長信是盲目寫的,十月二日聽您聊到寫的內容,以及您的一些想法,自製不住,再給您寫一些我的聽後感,也可視為上封信的繼續。
說說我對“立場”和“觀念”的認識。
先說立場。
看一個喝水的杯子,角度不重要,因為杯子規模太小,一眼可看穿,見到整體。看一個獨立的房子,角度的重要性就顯示出來了。從前邊看,和從後邊看是兩迴事,爬到房前的高樹上往下看又是一迴事。站在哪裏看,哪個位置,就是立場。
看一座山與看一條河是不同的。山是靜的,但四季有變化。河是每一刻都在流動的,但四季變化不大(北方的河除外)。看山,在山外看,和在山裏看不一樣。在山腳看,和在山頂看不一樣。山裏的居民與山外的遊客對山的態度也不一樣。看河,在岸上看,和在船上看不一樣。橫看與豎看也不一樣。順流看與上溯逆流看更不一樣。水裏的魚,岸邊的人家,以及孔子在“川上曰”的什麽,各有各的立場。
看人生,看社會,比看山、看河還要複雜一些,但“立場”這個概念是相通的,不同的角度出不同的效果。
80年代的時候,講作家是“代言人”,寫農業題材,是為農民說話,寫工業題材,軍事題材,乃至教育題材,是為不同的行業說話,也就是說,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如今的時代講“發言人”。代言人與發言人,一字之差,變化是不小的。教育部發言人,外交部發言人,商務部發言人,乃至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講的雖也是“局部利益”,但牽涉麵寬了,是在全局的環境裏講局部利害。
經濟學如今細化為兩種,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指的是貨幣流通與商業流通影響到的物質與雇傭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大框架。是一個拳擊台,台上有兩個人在打,還有一個裁判,周圍是看客,門口有人賣票。微觀經濟學指的是物價指數、商業周期,還包括商業運作手段。是拳擊台上兩個人怎麽打,真打假打,裁判是否公正,周圍的看客怎麽下賭注,拳擊場老板有無暗箱操作,這一階段內人們對拳擊的興趣,等等。
宏觀經濟學是大的,微觀經濟學也是大的。區別在於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是宏觀範疇。今天美國人帶來的金融危機是微觀範疇。市場與計劃有規律,金融危機也有規律。
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這個判斷被***推翻了。中國的發展實踐也證明了社會進步並不是這麽鮮明的一刀切的事情。還有一點,按以往的理論,人類社會是這麽往前走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如今資本主義製度出了大事,全球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走不通了?下一步是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
如今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取得了成功,下一步是中級階段,接下來是高級階段?這是評職稱的說法,到了高級怎麽辦?
上帝在哪裏?人類的出路與未來在哪裏?上帝快點燃神燈吧,因為美國人在往火星上走了,我們中國也在躍躍欲試。那是條必然之路?還是一條求生的路?火星是諾亞方舟嗎?
具體到您的作品,80年代您的一係列中篇小說,散文如《商州三錄》,長篇小說如《浮躁》,是站在農民立場上的。那個年代您那麽站是毫不猶豫的,但90年代就遲疑了,進入21世紀,腳步更遲疑了。您站的地方沒變,但您看到的東西變了。
先是《廢都》《白夜》《土門》《高老莊》,爾後是《懷念狼》《高興》再到《秦腔》,您對社會的看法、態度,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
《高興》是變種,是大戲之間的“花腔”。
有一點我必須說出,因為是我的心裏話。從《廢都》到《秦腔》,我讀到的都是“現場感”“當下感”,是“現在進行時”,尚未讀出“以後”“今後”,沒讀出“預言”。
《紅樓夢》是一部有預言感的書。但《三國演義》是一本講“規律”的書。
中國的社會規律有兩種:一種是“演繹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919到1949是三十年,1949到1979是三十年,1979到2009是三十年,這三十年之變有目共睹。還有一種說法是“五百年出一真龍天子”,這其中的根據很神秘,依天象。
第二種規律是“歸納法”,秦皇漢武,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時代更替,有始有終。
歸納法是宏觀經濟學,演繹法是微觀經濟學。
《三國演義》的“規律”在微觀之列。
您於“易學”,於“神秘”,及至“天象”“星徽”是有內修的,在寫新書時,可否收斂於書內?
那天,您談的多的是“土地”,講土地政策,亦收,亦放,一放一收。講的真是好,但其中也有些問題可以研究。
孫中山先生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在於“民”這個字,他的“三民主義”有開世之功。
在以前,中國的土地是皇帝一個人的。土是皇土,民是臣民,棟梁也是奴才。自中山先生之後,萬象更新,民眾盟生自主之願,國名先是“中華民國”,繼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盡管現在仍有些舊屬之氣,但雲開了,光線照進來了,算一算,從中山先生提出到現在,僅一百年光陰,和兩千年的“一統帝製”比較,時間也太短。“老百姓”自己改過來也要一段時間呢。
您那天講土地政策,講到把土地分給農民,再收迴,還是站在帝製、皇帝觀念上說話,把國家和民眾對立著。
比如80年代初,土地分給農**產承包,因為**必須關心幾億農民吃飯的問題。進入90年代之後,城市的發展需要大量土地,改革最棘手的東西暴露出來了,因為土地是整個中國人民的,是農民的,也是城市人的,焦點矛盾集中暴露在城鄉交接地帶。
土地不僅僅是農民的了,這是改革的一部分。隻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吃飯是大事情,才有“基本農田”這一說法。
站在“土地是農民的”這一基礎上,我覺得有站錯隊之嫌。
改革,改的就是觀念。
再說些改革中的觀念。
土地與田園
農本思想與田園經濟是我們傳統的核心價值觀。
我女兒穆一讀初中一年級那年,您給她寫過一個書簽,“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她一直壓在書桌的玻璃板下。以前中國人就是兩件事,讀書與耕田,很多人家門樓上寫著門匾:耕讀傳家。一個將軍,赫赫戰功之後,要“解甲歸田”,當朝宰相求隱,叫“告老還鄉”。但如今的中將或部長,退休了,國家給退休金,不給土地。
以前的土地,是人的立身之本,將軍大臣,皇上要賜土地,自己也要仗權勢圈地。商賈做大買賣的人,也要在鄉下置地,無地的人,就是稗草,被風吹著沒著落。土地是判斷一戶人家,或一個人價值的基本參照物。大戶人家、殷實人家、破落人家的區分,就是以土地為標準。有土地的人叫地主,在別人土地上幹活的人叫農民。農民不是職業,是身份的代稱,如同以前的公務員叫老爺一樣。土地所屬的不平均,是造成以前社會不穩定乃至動亂的根本原因,“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民沒有了活路。
以前的詩或文章,寫田園樂、故土情,是寫“主旋律”,因為是那時候的核心價值。遊子一詞,是針對故土說的,遊子思鄉也是一種“主旋律”。
如今,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人均有份。土地的所屬不平均的時候,多的是地主,少一些的叫富農,可憐的叫貧農、雇農。如果一種東西是平分的,這種東西的內在魔力就會下降,直至消失。從大趨勢上講,如今的農民是職業了。
農民一詞的內涵發生了變化。
隻是這變化還有待於被清晰、被認識。
如今的政策是“亡羊補牢”,比如“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是矛盾的,“小城鎮建設”是緩解大城市的壓力,因為大量農民工進城;“新農村建設”的用意也差不多,把農民再吸引迴到土地上。這一政策不太起效果,因此又在城市打造“新農民工”形象,給一些優秀的農民發城市戶口,讓農民工孩子就近上學。
《高興》這本書預示了這種矛盾和尷尬,但麻辣味再濃嗆些會更好。
關於“質疑”
一個作家如何“質疑”,暴露出他自己很多東西,學識,眼光,心胸,見識還有見地,還能見出品位。
質疑有三種:
1.一個人真的不明白,學生問老師的那一種;
2.對常識的賣弄、顯擺,如十萬個為什麽那種,在科普範疇。
這兩方麵是一種,不在文學範疇內。
第二種是看出了,看見了,看著了,被激怒了。持這種質疑的人,一定要提醒自己看得夠遠嗎?自己近視嗎?十年之後,五十年之後,自己的看法如何呢?
社會的規律是大勢,怎麽往前走是“天定的”。
一屆能力強的**讓人們歡欣鼓舞;一屆能力弱的,手忙腳亂的,不斷亡羊補牢的**讓人們垂頭喪氣。從本質上說,這兩種情況是一迴事,人們的歡欣鼓舞或垂頭喪氣都是“當局者迷”,都是“身在此山中”。
一個優秀作家的激動或沮喪不應該在這裏。
第三種質疑是科幻小說式的,自作主張,異想天開,漫天要價。
還有質疑的基礎問題,就是站在什麽立場上質疑。
古希臘有一個哲學家習慣睡在一個大瓦罐裏,亞曆山大大帝知道了,去問他:“有什麽需要我幫助的嗎?”哲學家睜開眼睛說:“萬分感激,請您移開一步,不要擋住我的光線。”
有人解讀為,這是哲學家的智慧,光線不是皇帝能賜予的。
有人讀出不畏皇權。
這兩種解讀都內含著質疑。其實,哲學家在這件事上想的一點也不複雜。除了不要擋住光線,他沒想別的。
我們有不少“解讀”都存在問題,比如孔子周遊列國的落魄,是因為多個諸侯君王不買他的賬。讀莊子是遠離政治漩渦,心懷天地。屈原失寵於楚王,李白“天子唿來不上船”,還有蘇軾如何,王安石如何等等。
“質疑”聲離政治太近!似乎是站在官府院子裏向外看。政治是社會的核心地帶,但文學要升騰起來。
關於“超前”和“滯後”
80年代的文學是熱的,讀者多。作家們看社會問題準,脈把得好。比如《班主任》《高山下的花環》《愛情的位置》等等,那時是改革初期,冰河才解凍,兩岸的樹才剛剛長出嫩葉,作家們為多個領域代言,看得很是“超前”。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作家看社會不太清楚了,不是眼花了,而是社會結構多元也多姿態了。作家的眼光不再“超前”了。可以做個比較,把作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醫學家、軍事學家、法律專家、科學家排在一起。作家看社會不僅不比他們“超前”,甚至有了落差。如今文學雜誌的冷漠局麵,大多數作家的失落感,根本原因就在這種落差上。
分析這個問題,看一些文學雜誌的目錄就清楚了。看目錄上的題目,就知道了作家眼中看的、心裏想的是什麽。很多文學雜誌賣不動,不是“文學邊緣化”了,是作家們“滯後”了。作家寫的東西,如果不是社會焦灼層麵的,不是社會進步層麵的,如果聽不到社會文明腳步艱難邁進的節奏聲,聽不到觀念的車輪軋動鐵軌的咣當聲,這樣的文學注定不受歡迎。
有點困了,先寫到這裏。
亂寫這麽多,真的想讀到您更過癮的下一部新書。
穆濤
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