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9年,為報複晉國,秦國攻打晉國,占領了晉國的武城。因為晉國在令狐之戰中打敗秦國,秦康公咽不下這口氣。
宋襄公去世後,他的夫人王姬還活著。對宋昭公來說,王姬是他的嫡祖母。但因為沒有血緣關係,宋昭公並沒有把王姬放在心上。不但疏於慰問和應有的禮節,而且各方麵待遇也大不如前。
對此王姬很生氣,她是周襄王的姐姐,影響力還是有的。雖然王姬不敢弑君,但剪除宋昭公羽翼的膽量還是有的。經過密謀策劃後,王姬指使戴氏族人,殺死了公孫鍾離和大司馬公子卬。宋襄公的孫子孔叔,也一並被殺死。
為了搞好與衛國的關係,晉靈公派遣解揚前往衛國,把以前晉國占領的匡地和戚第歸還給衛國。說是晉靈公,實際上是上卿趙盾的主意。因為晉靈公不過六歲,繼位剛剛一年多。
這個意想不到的好消息,讓衛國君臣大喜過望。自此以後,堅定支持晉國的霸業,死心塌地追隨晉靈公,沒有任何問題。宋昭公討厭楚國,加上衛國,晉國有了兩個中原諸侯國的強力支持。
但晉國麵對的兩個強敵,南方的楚國,西方的秦國,都在密切注視著晉國。都希望晉國國內能出現動亂,以便渾水摸魚。
晉國敵人的願望,很快就變成了現實。蒯得、箕鄭父、先都、士縠和梁益耳等人,對趙盾讓先克出任重要職位非常不滿。而先克也不客氣,他利用手中權力,把蒯得在堇陰的土地奪了去。
公元前618年正月,為了檢驗軍隊的戰鬥力,晉國舉行了閱兵。除了晉靈公和趙盾,在閱兵儀式上出風頭的,還有先克等少壯派。而先都、蒯得、箕鄭父、士縠和梁益耳等人,備受冷落。
先克能夠擔任上軍將,是權傾朝野的趙盾安排的。顯然,蒯得等人受到了趙盾的打壓。五個人經過一番密謀,先都派遣刺客,把疏於防範的先克殺死了。趙盾大怒,立即派人追查。結果先都和梁益耳被緝拿。審問以後,先都和梁益耳被處死。
從各方麵證據來看,這次叛亂的主謀,並非隻有先都和梁益耳。經過細致入微的調查,蒯得、箕鄭父、士榖也被抓獲後處死。
另外還有兩個參與叛亂的人,就是賈季和先蔑。兩個人提前得到了消息,就跑到了國外。荀林父,成為晉國的重要人物。
平定叛亂以後,趙盾重新組建晉國的三軍和六卿。中軍將由趙盾兼任,中軍佐是荀林父;上軍將是郤缺,上軍佐是臾駢;下軍將是欒盾,下軍佐是胥甲。臾駢出身低微,但卻是趙盾的親信。
先克與先都同族,準確說先都是先克的叔叔。但在權力和利益麵前,父子都能反目成仇,兄弟都能相互殘殺,何況隻是同族。
先克,這位年輕有為的晉國上軍將,先且居的兒子,先軫的孫子,就這樣一命嗚唿。在這場自相殘殺的內亂中,先氏一脈死傷慘重。這樣的局麵,或許是趙盾願意看到的。因為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蒯得、箕鄭父、先都、士縠和梁益耳五個人殺死。
但表麵文章,趙盾還是要做的。他把彘地封給先克的兒子先榖,先榖還沒有成年,就有了“彘子”的封號。
齊孝公薑昭,已於公元前633年去世。齊孝公的兒子被衛公子開方殺死,齊桓公的另一個兒子薑潘趁機奪位,就是齊昭公。
公元前617年,晉國奪取秦國的少梁,秦國奪取晉國的北征。
這一年,存在四百多年的蔣國被楚國滅掉。蔣國,是周公旦第三子姬伯齡的封國。雖然蔣國沒有了,但留下了蔣這一姓氏。
成得臣在城濮與晉軍交戰時,鬥宜申不但是楚國的司馬,也是成得臣的副將。成得臣自殺後,楚成王免去了鬥宜申司馬一職。
後來,成得臣之子成大心,被楚成王任命為令尹。可以說,是其父成得臣的死,給成大心鋪就的升遷之路。眼看著自己不被繼位的楚穆王重用,鬥宜申就有了殺死楚穆王的計劃。
誰知鬥宜申用人不當,圖謀不軌被楚穆王察覺。公元前617年五月,楚穆王先下手為強,抓捕了鬥宜申和仲歸等人,兩人隨後被處死。這就是鬥宜申之亂,鬥宜申就是子西,仲歸就是子家。
公元前616年秋天,北狄人的一支建立的鄋瞞國,出現了四個到處征戰的親弟兄。這弟兄四個,分別是僑如、簡如、榮如和焚如。他們率領北狄人,首先侵犯宋國,被宋國在長丘打敗。
不甘心失敗的弟兄四人,又北上攻打魯國。魯文公派叔孫得臣率領魯國軍隊,攻打這支到處作亂的長狄人。叔孫得臣讓侯叔夏為戎禦,車右為緜房甥。為以防萬一,還給車右增派了副手。
魯國軍隊在鹹地,與長狄人的首領僑如發生交戰。魯軍擊敗鄋瞞長狄人,其首領僑如被俘,後來被殺死。隨後長狄人又進犯齊國,榮如被齊軍斬殺。簡如率領剩下的長狄人逃往衛國,簡如被衛國人殺掉。焚如率領餘眾,逃到了太行山南麓。
經過宋國、魯國、齊國和衛國等國的一係列打擊,長狄人的勢力被大大削弱。在後來的曆史長河中,逐漸與華夏族融合。
消滅、兼並南方諸侯國的行動,楚穆王在不遺餘力地推進。公元前616年,楚穆王派遣成大心攻打麋國。麋國軍隊在防渚被楚軍擊敗,另一支楚軍由太師潘崇率領,打到了麋國都城錫穴。
這就是防渚之役。楚穆王之所以攻打麇國,是因為麇國國君對楚穆王不敬。這年春天,楚穆王在厥貉與一些諸侯國國君會麵,但麇國國君中途退場。一怒之下,楚國開始攻打麇國。
與中原地區的陳國、鄭國、衛國、宋國等類似,臣服於楚國的群舒,因為楚國在城濮之戰中慘敗,這些小方國又開始陸續脫離楚國。公元前616年,楚軍攻滅了群舒,但後來又複國。
與舒國為鄰的巢國,也成為楚國兼並的對象。但在巢國東邊,是正在崛起的吳國。楚穆王不管這些,仍然派遣楚軍攻打巢國。
宋襄公去世後,他的夫人王姬還活著。對宋昭公來說,王姬是他的嫡祖母。但因為沒有血緣關係,宋昭公並沒有把王姬放在心上。不但疏於慰問和應有的禮節,而且各方麵待遇也大不如前。
對此王姬很生氣,她是周襄王的姐姐,影響力還是有的。雖然王姬不敢弑君,但剪除宋昭公羽翼的膽量還是有的。經過密謀策劃後,王姬指使戴氏族人,殺死了公孫鍾離和大司馬公子卬。宋襄公的孫子孔叔,也一並被殺死。
為了搞好與衛國的關係,晉靈公派遣解揚前往衛國,把以前晉國占領的匡地和戚第歸還給衛國。說是晉靈公,實際上是上卿趙盾的主意。因為晉靈公不過六歲,繼位剛剛一年多。
這個意想不到的好消息,讓衛國君臣大喜過望。自此以後,堅定支持晉國的霸業,死心塌地追隨晉靈公,沒有任何問題。宋昭公討厭楚國,加上衛國,晉國有了兩個中原諸侯國的強力支持。
但晉國麵對的兩個強敵,南方的楚國,西方的秦國,都在密切注視著晉國。都希望晉國國內能出現動亂,以便渾水摸魚。
晉國敵人的願望,很快就變成了現實。蒯得、箕鄭父、先都、士縠和梁益耳等人,對趙盾讓先克出任重要職位非常不滿。而先克也不客氣,他利用手中權力,把蒯得在堇陰的土地奪了去。
公元前618年正月,為了檢驗軍隊的戰鬥力,晉國舉行了閱兵。除了晉靈公和趙盾,在閱兵儀式上出風頭的,還有先克等少壯派。而先都、蒯得、箕鄭父、士縠和梁益耳等人,備受冷落。
先克能夠擔任上軍將,是權傾朝野的趙盾安排的。顯然,蒯得等人受到了趙盾的打壓。五個人經過一番密謀,先都派遣刺客,把疏於防範的先克殺死了。趙盾大怒,立即派人追查。結果先都和梁益耳被緝拿。審問以後,先都和梁益耳被處死。
從各方麵證據來看,這次叛亂的主謀,並非隻有先都和梁益耳。經過細致入微的調查,蒯得、箕鄭父、士榖也被抓獲後處死。
另外還有兩個參與叛亂的人,就是賈季和先蔑。兩個人提前得到了消息,就跑到了國外。荀林父,成為晉國的重要人物。
平定叛亂以後,趙盾重新組建晉國的三軍和六卿。中軍將由趙盾兼任,中軍佐是荀林父;上軍將是郤缺,上軍佐是臾駢;下軍將是欒盾,下軍佐是胥甲。臾駢出身低微,但卻是趙盾的親信。
先克與先都同族,準確說先都是先克的叔叔。但在權力和利益麵前,父子都能反目成仇,兄弟都能相互殘殺,何況隻是同族。
先克,這位年輕有為的晉國上軍將,先且居的兒子,先軫的孫子,就這樣一命嗚唿。在這場自相殘殺的內亂中,先氏一脈死傷慘重。這樣的局麵,或許是趙盾願意看到的。因為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蒯得、箕鄭父、先都、士縠和梁益耳五個人殺死。
但表麵文章,趙盾還是要做的。他把彘地封給先克的兒子先榖,先榖還沒有成年,就有了“彘子”的封號。
齊孝公薑昭,已於公元前633年去世。齊孝公的兒子被衛公子開方殺死,齊桓公的另一個兒子薑潘趁機奪位,就是齊昭公。
公元前617年,晉國奪取秦國的少梁,秦國奪取晉國的北征。
這一年,存在四百多年的蔣國被楚國滅掉。蔣國,是周公旦第三子姬伯齡的封國。雖然蔣國沒有了,但留下了蔣這一姓氏。
成得臣在城濮與晉軍交戰時,鬥宜申不但是楚國的司馬,也是成得臣的副將。成得臣自殺後,楚成王免去了鬥宜申司馬一職。
後來,成得臣之子成大心,被楚成王任命為令尹。可以說,是其父成得臣的死,給成大心鋪就的升遷之路。眼看著自己不被繼位的楚穆王重用,鬥宜申就有了殺死楚穆王的計劃。
誰知鬥宜申用人不當,圖謀不軌被楚穆王察覺。公元前617年五月,楚穆王先下手為強,抓捕了鬥宜申和仲歸等人,兩人隨後被處死。這就是鬥宜申之亂,鬥宜申就是子西,仲歸就是子家。
公元前616年秋天,北狄人的一支建立的鄋瞞國,出現了四個到處征戰的親弟兄。這弟兄四個,分別是僑如、簡如、榮如和焚如。他們率領北狄人,首先侵犯宋國,被宋國在長丘打敗。
不甘心失敗的弟兄四人,又北上攻打魯國。魯文公派叔孫得臣率領魯國軍隊,攻打這支到處作亂的長狄人。叔孫得臣讓侯叔夏為戎禦,車右為緜房甥。為以防萬一,還給車右增派了副手。
魯國軍隊在鹹地,與長狄人的首領僑如發生交戰。魯軍擊敗鄋瞞長狄人,其首領僑如被俘,後來被殺死。隨後長狄人又進犯齊國,榮如被齊軍斬殺。簡如率領剩下的長狄人逃往衛國,簡如被衛國人殺掉。焚如率領餘眾,逃到了太行山南麓。
經過宋國、魯國、齊國和衛國等國的一係列打擊,長狄人的勢力被大大削弱。在後來的曆史長河中,逐漸與華夏族融合。
消滅、兼並南方諸侯國的行動,楚穆王在不遺餘力地推進。公元前616年,楚穆王派遣成大心攻打麋國。麋國軍隊在防渚被楚軍擊敗,另一支楚軍由太師潘崇率領,打到了麋國都城錫穴。
這就是防渚之役。楚穆王之所以攻打麇國,是因為麇國國君對楚穆王不敬。這年春天,楚穆王在厥貉與一些諸侯國國君會麵,但麇國國君中途退場。一怒之下,楚國開始攻打麇國。
與中原地區的陳國、鄭國、衛國、宋國等類似,臣服於楚國的群舒,因為楚國在城濮之戰中慘敗,這些小方國又開始陸續脫離楚國。公元前616年,楚軍攻滅了群舒,但後來又複國。
與舒國為鄰的巢國,也成為楚國兼並的對象。但在巢國東邊,是正在崛起的吳國。楚穆王不管這些,仍然派遣楚軍攻打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