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之所以隆重歡迎重耳,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討厭姬圉逃迴了晉國並繼位。秦穆公從心裏看好重耳,認定重耳能夠成為未來的晉國國君。秦穆公的小九九,其實是非常清楚的。
為了報複姬圉,秦穆公就要把懷贏嫁給重耳。開始重耳怎麽也不答應,因為懷贏是他的侄媳。後來在趙衰等人的勸說下,才勉強接受。一起嫁給重耳的,還有四個年輕、漂亮的秦國女子。
宋國在泓水之戰敗給了楚國,被宋襄公扶上君位的齊孝公,對宋襄公有什麽幫助嗎?這位齊桓公的兒子,奉行的是“趁你病、要你命”。公元前637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邊境的宋國城邑。
沒多久,這位心心念念要接替齊桓公,成為中原霸主的“仁君”宋襄公,就離開了這個紛繁的世界。當初宋襄公給重耳不少幫助,既有一個國君的慷慨解囊,也有希望重耳當上國君後,能夠拉宋國一把的想法。但是,他沒有等到那一天就去世了。
宋襄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宋王臣繼位,就是宋文公。盡管宋襄公沒能真正成為霸主,但後世的史學家,有的把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稱為“春秋五霸”,有的把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稱為“春秋五霸”。
按時間先後,一生不得誌的宋襄公去世時,重耳還沒有繼位。西方的秦穆公,正在不遺餘力推行東進戰略。之所以有人把宋襄公列為五霸之一,可能是對他奉行仁義道德的認可與讚美。
與此同時,積極向北方拓展版圖的楚成王,其能力與秦穆公不相上下。如果要比較攻占諸侯國的數量,吞並的土地,那麽秦穆公、楚成王都有很多斬獲。而相比之下的宋襄公,乏善可陳。
為什麽沒有把楚成王列為“五霸”之一,是不是因為他是弑兄繼位?但晉文公重耳繼位後,也弑殺了晉懷公啊。如果不計較這些,隻憑開疆拓土和建功立業,楚成王和秦穆公都當之無愧。
可如果把楚成王列入,再加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楚國就有了兩位霸主。或許一個諸侯國不能出現兩位霸主,所以隻能選楚莊王。楚莊王的前輩楚成王,就隻能落選了。
如果再往前推,楚武王、楚文王父子倆,也完全擁有當霸主的資格。正是這父子倆,奠定了楚國北上,稱霸中原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春秋時期主要諸侯國國君中,堪稱一代雄主或霸主的,除了沒有爭議的齊桓公、晉文公和楚莊王,就是秦穆公、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而宋襄公的霸業,哪個也比不上。
如果非要把宋襄公列入名單,但其他人明顯比他的功業要卓著。那麽不妨把春秋五霸改為 “春秋七霸”,即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豈不是更好?
那麽齊孝公是不是霸主?父死子繼,指的是國君之位,而不是霸主之位。況且,中原霸主的資格,需要有麾下諸侯國的認可與支持。顯然,齊孝公並不具備這些。但是,齊國仍然是首屈一指的東方大國。為彰顯齊國的威力,齊孝公既攻宋國,也攻魯國。
重耳逃難經過曹國的時候,曹共公偷窺重耳洗澡,以親眼見證重耳是不是駢脅,引起重耳對曹共公的惱怒。雖然曹共公對重耳非常冷淡,但曹國大夫僖負羈私下給重耳酒食,結果被殺身亡。
齊孝公可能以為,老子英雄兒好漢。但自他繼位,沒有一個諸侯國承認他是霸主。怎麽辦?與宋襄公的做法類似,就是打。
棍棒之下出孝子,這個有可能,因為畢竟是父子。但諸侯國之間,越是互相攻打,越是加深仇恨,越不可能和睦相處。
此前,齊孝公和邢國、狄人,也算建立了一個鬆散的聯盟。但齊孝公為了他心中的霸業,不是打宋就是攻魯,根本無暇顧及越來越羸弱的邢國。這樣一來,就給了衛國以可乘之機。
這時候的衛文公,已經在國君之位三十七年。他可能感覺自己時日無多,就與文武大臣密謀策劃,打算利用齊國無法顧及邢國的機會,把與齊國、狄人勾結的邢國滅掉,以絕後患。
公元前635年,衛文公出動衛國大軍,包圍了邢國都城夷儀。邢國國君大驚,趕緊向齊國和北狄求救。麵臨內憂外患的國家,不是更換國君,就是被強大一方攻滅。邢國就是這樣,不但麵臨衛國這樣的外患不自知,而且國內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此起彼伏。
本來幾十年前邢國、衛國都受到了北狄侵犯,以至於到了滅國的邊緣。要不是齊桓公替邢國、衛國異地造城,邢國、衛國可能就滅亡了。但複國之後,邢國、衛國卻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
不但邢國公室內部離心離德,就連邢國百姓,也對邢國與曾經的仇敵北狄和好並結盟,感到不解、恥辱和憤怒。
麵對圍城的衛國大軍,邢國國君一籌莫展。他上到城樓上,觀察城外的衛國軍隊,以尋找破敵之策。可悲的是,陪同邢君巡視的禮氏弟兄,早就有拋棄邢君,攜邢國投降衛國的想法。
麵對衛國大軍,邢國君臣並沒有什麽好辦法。禮氏弟兄早已經商議好了,兩個人趁邢君查看城外情況的時候,一起把邢君推下了城牆。毫無防範的邢君,從高高的城牆上摔下身死。
國破家亡之際,國君死於非命。邢國大臣們驚恐萬狀,不知所措。禮氏弟兄中的老大禮至,假惺惺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早已得知邢君身亡的衛文公,馬上展開大規模攻城。沒有了國君,大臣們群龍無首,邢國的將士誰還有心守城。衛國的大軍,就這樣攻破夷儀,進入城裏。禮至等邢國大臣,都成了衛國俘虜。
殺主求榮的禮至,率領其他大臣畢恭畢敬迎接衛文公入城。衛文公並沒有難為禮至和其他邢國大臣。至此,自商朝起就存在的邢國,被西周建立後才立國的衛國吞並。
為了報複姬圉,秦穆公就要把懷贏嫁給重耳。開始重耳怎麽也不答應,因為懷贏是他的侄媳。後來在趙衰等人的勸說下,才勉強接受。一起嫁給重耳的,還有四個年輕、漂亮的秦國女子。
宋國在泓水之戰敗給了楚國,被宋襄公扶上君位的齊孝公,對宋襄公有什麽幫助嗎?這位齊桓公的兒子,奉行的是“趁你病、要你命”。公元前637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邊境的宋國城邑。
沒多久,這位心心念念要接替齊桓公,成為中原霸主的“仁君”宋襄公,就離開了這個紛繁的世界。當初宋襄公給重耳不少幫助,既有一個國君的慷慨解囊,也有希望重耳當上國君後,能夠拉宋國一把的想法。但是,他沒有等到那一天就去世了。
宋襄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宋王臣繼位,就是宋文公。盡管宋襄公沒能真正成為霸主,但後世的史學家,有的把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稱為“春秋五霸”,有的把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稱為“春秋五霸”。
按時間先後,一生不得誌的宋襄公去世時,重耳還沒有繼位。西方的秦穆公,正在不遺餘力推行東進戰略。之所以有人把宋襄公列為五霸之一,可能是對他奉行仁義道德的認可與讚美。
與此同時,積極向北方拓展版圖的楚成王,其能力與秦穆公不相上下。如果要比較攻占諸侯國的數量,吞並的土地,那麽秦穆公、楚成王都有很多斬獲。而相比之下的宋襄公,乏善可陳。
為什麽沒有把楚成王列為“五霸”之一,是不是因為他是弑兄繼位?但晉文公重耳繼位後,也弑殺了晉懷公啊。如果不計較這些,隻憑開疆拓土和建功立業,楚成王和秦穆公都當之無愧。
可如果把楚成王列入,再加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楚國就有了兩位霸主。或許一個諸侯國不能出現兩位霸主,所以隻能選楚莊王。楚莊王的前輩楚成王,就隻能落選了。
如果再往前推,楚武王、楚文王父子倆,也完全擁有當霸主的資格。正是這父子倆,奠定了楚國北上,稱霸中原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春秋時期主要諸侯國國君中,堪稱一代雄主或霸主的,除了沒有爭議的齊桓公、晉文公和楚莊王,就是秦穆公、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而宋襄公的霸業,哪個也比不上。
如果非要把宋襄公列入名單,但其他人明顯比他的功業要卓著。那麽不妨把春秋五霸改為 “春秋七霸”,即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豈不是更好?
那麽齊孝公是不是霸主?父死子繼,指的是國君之位,而不是霸主之位。況且,中原霸主的資格,需要有麾下諸侯國的認可與支持。顯然,齊孝公並不具備這些。但是,齊國仍然是首屈一指的東方大國。為彰顯齊國的威力,齊孝公既攻宋國,也攻魯國。
重耳逃難經過曹國的時候,曹共公偷窺重耳洗澡,以親眼見證重耳是不是駢脅,引起重耳對曹共公的惱怒。雖然曹共公對重耳非常冷淡,但曹國大夫僖負羈私下給重耳酒食,結果被殺身亡。
齊孝公可能以為,老子英雄兒好漢。但自他繼位,沒有一個諸侯國承認他是霸主。怎麽辦?與宋襄公的做法類似,就是打。
棍棒之下出孝子,這個有可能,因為畢竟是父子。但諸侯國之間,越是互相攻打,越是加深仇恨,越不可能和睦相處。
此前,齊孝公和邢國、狄人,也算建立了一個鬆散的聯盟。但齊孝公為了他心中的霸業,不是打宋就是攻魯,根本無暇顧及越來越羸弱的邢國。這樣一來,就給了衛國以可乘之機。
這時候的衛文公,已經在國君之位三十七年。他可能感覺自己時日無多,就與文武大臣密謀策劃,打算利用齊國無法顧及邢國的機會,把與齊國、狄人勾結的邢國滅掉,以絕後患。
公元前635年,衛文公出動衛國大軍,包圍了邢國都城夷儀。邢國國君大驚,趕緊向齊國和北狄求救。麵臨內憂外患的國家,不是更換國君,就是被強大一方攻滅。邢國就是這樣,不但麵臨衛國這樣的外患不自知,而且國內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此起彼伏。
本來幾十年前邢國、衛國都受到了北狄侵犯,以至於到了滅國的邊緣。要不是齊桓公替邢國、衛國異地造城,邢國、衛國可能就滅亡了。但複國之後,邢國、衛國卻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
不但邢國公室內部離心離德,就連邢國百姓,也對邢國與曾經的仇敵北狄和好並結盟,感到不解、恥辱和憤怒。
麵對圍城的衛國大軍,邢國國君一籌莫展。他上到城樓上,觀察城外的衛國軍隊,以尋找破敵之策。可悲的是,陪同邢君巡視的禮氏弟兄,早就有拋棄邢君,攜邢國投降衛國的想法。
麵對衛國大軍,邢國君臣並沒有什麽好辦法。禮氏弟兄早已經商議好了,兩個人趁邢君查看城外情況的時候,一起把邢君推下了城牆。毫無防範的邢君,從高高的城牆上摔下身死。
國破家亡之際,國君死於非命。邢國大臣們驚恐萬狀,不知所措。禮氏弟兄中的老大禮至,假惺惺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早已得知邢君身亡的衛文公,馬上展開大規模攻城。沒有了國君,大臣們群龍無首,邢國的將士誰還有心守城。衛國的大軍,就這樣攻破夷儀,進入城裏。禮至等邢國大臣,都成了衛國俘虜。
殺主求榮的禮至,率領其他大臣畢恭畢敬迎接衛文公入城。衛文公並沒有難為禮至和其他邢國大臣。至此,自商朝起就存在的邢國,被西周建立後才立國的衛國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