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郕國沒有聽從周桓王的命令,隨同鄭國一起攻打宋國。這年冬天,鄭國與齊國組成聯軍,開始攻打郕國。為什麽周桓王發布王令,命令鄭國、齊國、魯國攻打宋國?因為宋殤公不尊王。
發生在戴國的戴之戰,嚴重消耗了宋國等國的實力。卻使鄭國異軍突起,成為春秋初期不可一世的中原霸主,春秋首霸。
陳國在鄭國東南,許國在鄭國南麵。在西周末年兼並了鄶國、東虢國等強大起來的鄭國,早已經對許國虎視眈眈。
西周之初,繼位的周成王把許地封給許文叔,這是許國立國之始。許國是太嶽之嗣,許文叔是薑姓,許氏,爵位是男爵,是五等封爵裏最低的。許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被動挨打的地位。
人們因為《三國演義》,對許昌這個地名比較熟悉。許昌的前身,就是許國。周朝建立之初,大概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國土、人口不盡相同,分屬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其中姬姓封國,就有五十三個。是親三分近,此言不虛。
雖然宋國是商朝遺臣微子啟的封國,但爵位卻是公爵。同為公爵的還有虢國、虞國和州國。齊國、魯國、衛國、蔡國、陳國、晉國等是侯爵。鄭國、秦國、燕國等是伯爵,吳國、楚國、越國等是子爵。許國、驪戎、宿國等是男爵,附庸國沒有爵位。
雖然鄭國比較強大,覬覦許國已久。但許國周圍的陳國、宋國,位於東方的齊國、魯國,還有鄭國北邊的衛國,都是鄭國的掣肘。於是鄭莊公想了一個辦法,與魯國交換“許田”。
但這個所謂的“許田”,既不是許國的,也不是魯國的。沒在魯國,而在許國邊境。是魯國國君前往洛邑,朝見周天子落腳之地。說到底,許田屬於周王室,魯國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公元前715年,鄭莊公與魯隱公商量,打算用鄭國的祊地,與不屬於魯國的許田交換。魯隱公豈能不明白鄭莊公的險惡用心,所以就婉言謝絕了。鄭莊公一計不成,又使一計。
三年後,公元前712年7月,鄭莊公與齊僖公、魯隱公合謀,打著周桓王的旗號,出動三國大軍攻打許國。按照約定,三國共同出兵。哪個國家先攻破許都,誰就可以優先分得許國土地。
鄭莊公的算盤打得啪啪響,齊僖公、魯隱公也心知肚明。鄭國南麵與許國接壤,而齊國、魯國與許國並不是鄰國。這就像當年,鄭國攻下了郜、極兩個城池,不得不交給魯國一樣。
所以進攻許國伊始,齊國、魯國的將士,就不是很賣力。而鄭莊公親自披掛上陣,為的就是拿下許國,為自己以後侵占許國周圍其他諸侯國打下基礎。鄭國將士一看國君親自出馬,一個個爭先恐後、奮勇爭先。但三國軍隊圍攻許都兩日,沒多大進展。
當時,許國國君是許莊公。因為懼怕鄭國來犯,所以這些年的許國,既不敢加入鄭國、齊國、魯國攻打宋國的陣營,也不敢參加宋國陣營與鄭國作對。但怕什麽來什麽,三國大軍不請自來。
雖然在許莊公的親自督戰下,許國軍民同仇敵愾,齊心協力對抗三國聯軍。無奈許國勢單力孤,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外援。
許國軍民團結一心,雙方攻守戰進行了兩天,死傷可想而知。鄭國軍隊攻打許都北門,齊國、魯國軍隊攻打東門和南門。雖然齊國、魯國軍隊不是很賣力,但對許國君臣和軍民,也是非常大的壓力。第三天上午,攻打許都的戰鬥繼續進行。
吃過午飯,鄭國軍隊加緊了攻勢。鄭國大將潁考叔,從鄭莊公手裏接過鄭國大旗,冒著城牆上射下來的箭矢,健步如飛爬上雲梯。正當潁考叔撥打著箭矢,就要爬上城牆的時候,後麵一支箭射來。潁考叔慘叫一聲,從剛剛爬上去的城牆上跌落下來。
潁考叔,就是那位出主意,讓鄭莊公“掘地見母”的穎城守將。隻是可惜,他沒有死在攻打許國的戰鬥中,而是死在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自己人手裏。這個自己人,就是公孫子都,是鄭莊公的本家。潁考叔死在許都城下,讓鄭莊公心痛不已。
但攻打許都的戰鬥,不可能因潁考叔之死停下來。鄭莊公從城牆上拿起大旗,另一個大將瑕叔盈奮不顧身,接過大旗登上了城牆。城牆上鄭國的將士越來越多,許莊公見無力迴天,帶領幸存下來的臣民,往北殺開一條血路,穿過鄭國前往衛國避難。
那許國是不是就滅國了?沒有。如果鄭國就此占領整個許國,那一起攻打許國的齊國、魯國兩位國君也不會答應。於是,鄭莊公有了一個折中辦法,讓許莊公的弟弟許叔居住在許國東部。鄭國留下來的軍隊,由將領公孫獲率領,屯住在許國西部。
後來,心裏有鬼的公孫子都也死了。鄭莊公損折兩員大將,心情可想而知。許莊公至死沒能迴到許國,兩年後死在衛國。
這樣的結果,鄭莊公並不滿意。幾個月後,魯隱公被公子翬派人殺死。魯隱公的弟弟姬允繼位,就是魯桓公。魯桓公與鄭莊公在垂亭見麵,這一年,魯桓公剛剛二十歲。鄭莊公送給魯桓公一塊玉璧,再次威逼利誘,要和魯國交換許田。
魯桓公的君位本來就來曆不正,害怕被鄭國征伐,所以就答應了。有了許田,鄭國就有了隨時占領許國的基地。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十五年後,鄭莊公已經去世四年。因為繼承人問題,鄭國已經混亂不堪。見機會來臨,許叔率領許國舊部,驅逐了鄭國軍隊,重新迴到了許都,重建了許國。
複國成功的許叔,被稱為許穆公。在此後春秋五霸爭奪中原霸權的鬥爭中,許國遭受侵犯達十一次,而鄭國就占九次。
原來的楚國,與許國隔著好幾個諸侯國。但隨著楚國不斷北侵,好幾個許國的鄰國,陸續被楚國兼並。公元前654年,楚成王率領楚軍攻打許國。許國不敵,國君許僖公肉袒謝罪降楚。
因為既害怕北麵的鄭國,又害怕南麵的楚國。所以此後曆任許國國君,都希望像杞國那樣,能夠遷徙到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地方。但普天之下,都是亂世,到哪裏也不可能安身立命。
公元前576年,許靈公打算把許國遷到楚國,以便尋求楚國的保護。權衡之下,楚國公子熊申,答應許國遷到葉地。此舉正中鄭國下懷,許國慢慢成了鄭國的地盤。
公元前533年,許悼公遷都到城父。寄人籬下的日子,太難過了。公元前524年,許悼公被迫再次遷都到羽邑。以後很多年,許國不斷遷都,以便能夠苟延殘喘,保住許國宗廟。
公元前481年,許國最終被楚國所滅。曆經二十四位國君,存在了七百多年的許國,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雖然許國消失了,但許國遺民散落到華夏各地,留下了許姓這一中華姓氏。這些遺民後裔,在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地都有分布。
發生在戴國的戴之戰,嚴重消耗了宋國等國的實力。卻使鄭國異軍突起,成為春秋初期不可一世的中原霸主,春秋首霸。
陳國在鄭國東南,許國在鄭國南麵。在西周末年兼並了鄶國、東虢國等強大起來的鄭國,早已經對許國虎視眈眈。
西周之初,繼位的周成王把許地封給許文叔,這是許國立國之始。許國是太嶽之嗣,許文叔是薑姓,許氏,爵位是男爵,是五等封爵裏最低的。許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被動挨打的地位。
人們因為《三國演義》,對許昌這個地名比較熟悉。許昌的前身,就是許國。周朝建立之初,大概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國土、人口不盡相同,分屬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其中姬姓封國,就有五十三個。是親三分近,此言不虛。
雖然宋國是商朝遺臣微子啟的封國,但爵位卻是公爵。同為公爵的還有虢國、虞國和州國。齊國、魯國、衛國、蔡國、陳國、晉國等是侯爵。鄭國、秦國、燕國等是伯爵,吳國、楚國、越國等是子爵。許國、驪戎、宿國等是男爵,附庸國沒有爵位。
雖然鄭國比較強大,覬覦許國已久。但許國周圍的陳國、宋國,位於東方的齊國、魯國,還有鄭國北邊的衛國,都是鄭國的掣肘。於是鄭莊公想了一個辦法,與魯國交換“許田”。
但這個所謂的“許田”,既不是許國的,也不是魯國的。沒在魯國,而在許國邊境。是魯國國君前往洛邑,朝見周天子落腳之地。說到底,許田屬於周王室,魯國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公元前715年,鄭莊公與魯隱公商量,打算用鄭國的祊地,與不屬於魯國的許田交換。魯隱公豈能不明白鄭莊公的險惡用心,所以就婉言謝絕了。鄭莊公一計不成,又使一計。
三年後,公元前712年7月,鄭莊公與齊僖公、魯隱公合謀,打著周桓王的旗號,出動三國大軍攻打許國。按照約定,三國共同出兵。哪個國家先攻破許都,誰就可以優先分得許國土地。
鄭莊公的算盤打得啪啪響,齊僖公、魯隱公也心知肚明。鄭國南麵與許國接壤,而齊國、魯國與許國並不是鄰國。這就像當年,鄭國攻下了郜、極兩個城池,不得不交給魯國一樣。
所以進攻許國伊始,齊國、魯國的將士,就不是很賣力。而鄭莊公親自披掛上陣,為的就是拿下許國,為自己以後侵占許國周圍其他諸侯國打下基礎。鄭國將士一看國君親自出馬,一個個爭先恐後、奮勇爭先。但三國軍隊圍攻許都兩日,沒多大進展。
當時,許國國君是許莊公。因為懼怕鄭國來犯,所以這些年的許國,既不敢加入鄭國、齊國、魯國攻打宋國的陣營,也不敢參加宋國陣營與鄭國作對。但怕什麽來什麽,三國大軍不請自來。
雖然在許莊公的親自督戰下,許國軍民同仇敵愾,齊心協力對抗三國聯軍。無奈許國勢單力孤,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外援。
許國軍民團結一心,雙方攻守戰進行了兩天,死傷可想而知。鄭國軍隊攻打許都北門,齊國、魯國軍隊攻打東門和南門。雖然齊國、魯國軍隊不是很賣力,但對許國君臣和軍民,也是非常大的壓力。第三天上午,攻打許都的戰鬥繼續進行。
吃過午飯,鄭國軍隊加緊了攻勢。鄭國大將潁考叔,從鄭莊公手裏接過鄭國大旗,冒著城牆上射下來的箭矢,健步如飛爬上雲梯。正當潁考叔撥打著箭矢,就要爬上城牆的時候,後麵一支箭射來。潁考叔慘叫一聲,從剛剛爬上去的城牆上跌落下來。
潁考叔,就是那位出主意,讓鄭莊公“掘地見母”的穎城守將。隻是可惜,他沒有死在攻打許國的戰鬥中,而是死在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自己人手裏。這個自己人,就是公孫子都,是鄭莊公的本家。潁考叔死在許都城下,讓鄭莊公心痛不已。
但攻打許都的戰鬥,不可能因潁考叔之死停下來。鄭莊公從城牆上拿起大旗,另一個大將瑕叔盈奮不顧身,接過大旗登上了城牆。城牆上鄭國的將士越來越多,許莊公見無力迴天,帶領幸存下來的臣民,往北殺開一條血路,穿過鄭國前往衛國避難。
那許國是不是就滅國了?沒有。如果鄭國就此占領整個許國,那一起攻打許國的齊國、魯國兩位國君也不會答應。於是,鄭莊公有了一個折中辦法,讓許莊公的弟弟許叔居住在許國東部。鄭國留下來的軍隊,由將領公孫獲率領,屯住在許國西部。
後來,心裏有鬼的公孫子都也死了。鄭莊公損折兩員大將,心情可想而知。許莊公至死沒能迴到許國,兩年後死在衛國。
這樣的結果,鄭莊公並不滿意。幾個月後,魯隱公被公子翬派人殺死。魯隱公的弟弟姬允繼位,就是魯桓公。魯桓公與鄭莊公在垂亭見麵,這一年,魯桓公剛剛二十歲。鄭莊公送給魯桓公一塊玉璧,再次威逼利誘,要和魯國交換許田。
魯桓公的君位本來就來曆不正,害怕被鄭國征伐,所以就答應了。有了許田,鄭國就有了隨時占領許國的基地。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十五年後,鄭莊公已經去世四年。因為繼承人問題,鄭國已經混亂不堪。見機會來臨,許叔率領許國舊部,驅逐了鄭國軍隊,重新迴到了許都,重建了許國。
複國成功的許叔,被稱為許穆公。在此後春秋五霸爭奪中原霸權的鬥爭中,許國遭受侵犯達十一次,而鄭國就占九次。
原來的楚國,與許國隔著好幾個諸侯國。但隨著楚國不斷北侵,好幾個許國的鄰國,陸續被楚國兼並。公元前654年,楚成王率領楚軍攻打許國。許國不敵,國君許僖公肉袒謝罪降楚。
因為既害怕北麵的鄭國,又害怕南麵的楚國。所以此後曆任許國國君,都希望像杞國那樣,能夠遷徙到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地方。但普天之下,都是亂世,到哪裏也不可能安身立命。
公元前576年,許靈公打算把許國遷到楚國,以便尋求楚國的保護。權衡之下,楚國公子熊申,答應許國遷到葉地。此舉正中鄭國下懷,許國慢慢成了鄭國的地盤。
公元前533年,許悼公遷都到城父。寄人籬下的日子,太難過了。公元前524年,許悼公被迫再次遷都到羽邑。以後很多年,許國不斷遷都,以便能夠苟延殘喘,保住許國宗廟。
公元前481年,許國最終被楚國所滅。曆經二十四位國君,存在了七百多年的許國,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雖然許國消失了,但許國遺民散落到華夏各地,留下了許姓這一中華姓氏。這些遺民後裔,在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地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