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王朝被推翻,是由於其內憂外患;但新王朝的建立與崛起,並不會那麽一帆風順。同樣的問題,類似的爭權奪利,仍然會影響剛建立的王朝。伊尹放逐太甲,其實也是君臣鬥法的表現形式。


    堯舜禹的禪讓,被質疑虛構大於事實。有一種說法,認為伊尹放逐太甲後,自己做了七年商王。後來太甲從流放地桐宮逃了出來,並且帶人把伊尹殺了,太甲成功奪迴了本屬於自己的王位。可能出於對伊尹的尊敬,太甲把伊尹的財產還給了兩個兒子。


    雖然商湯建立商朝後,周圍部落、方國陸續來朝。但其實商朝麵臨的各種騷擾、襲擊、搶劫時有發生。這和後世發生的匈奴搶劫華夏北方一樣,搶劫了糧食、財物就跑,也沒什麽好辦法。


    在商朝建立七十多年後,第十位商王仲丁在位。麵對愈演愈烈王族內部的爭權奪利,仲丁把國都從亳遷都了囂。囂在亳的西邊,仲丁遷都雖然躲開了居住在亳的一些王族,但卻出了新問題。


    自三皇五帝,一直到大禹父子建立夏朝,東夷對中原王朝的威脅,自始至終是存在的。囂在亳的西北方向,雖然相距不過幾十裏,但國都西遷,統治中心西移,給了東夷諸部落進攻的機會。


    最初東夷一些部落,不過是搶劫財物、糧食、馬牛羊和人口。商朝是一個善於經商的族群,很多王族、奴隸主家資巨萬。留在亳的這些權貴、商賈,就成了東夷人的襲擊、搶劫對象。


    東夷存在著很多部落、方國,包括已經被炎帝、黃帝聯合擊敗的九黎。雖然蚩尤早已經被殺,但東夷諸部落仍然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這些東夷部落中,有一個以種植藍靛為業,可以製作藍色染料,自己也愛好穿藍衣的部落,開始進攻商朝舊都亳。


    因為這些原因,這個部落被稱為藍夷。藍夷瀕臨大海,生活在今天山東半島上。被夏季杼攻滅的過國,就在藍夷西北部。


    麵對藍夷的進攻,繼位六年的仲丁終於忍無可忍。仲丁親自率領商朝軍隊一路東行,擊敗了藍夷人。雖然看起來取得了勝利,但商朝的各種損耗嚴重,實力也受到重創,軍民也有不小損失。


    仲丁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巧妙利用地形、山川河流、天氣等有利於自己的因素,給了藍夷反叛部落以有力打擊。


    此戰的勝利,使商朝的統治和疆域,都得到了加強和鞏固。但被擊敗的藍夷部落,表麵上臣服了仲丁,但口惠而實不至。在以後的日子裏,藍夷曾經多次反叛,平叛也隻能繼續進行。


    為了鞏固平叛成果,也為了收服人心,仲丁采取了分化、瓦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打擊少數反叛頑固分子的策略。在仲丁運籌帷幄之下,在強大的商朝軍隊攻勢麵前,藍夷終於臣服。


    藍夷所在的山東半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擊敗了藍夷,商朝的勢力就可以遠及大海。對以後華夏大地的大一統,意義非凡。


    商王仲丁攻藍夷之戰,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6世紀晚期。仲丁死後,一群兄弟、子侄結成各自的利益團體,開始了對王位的覬覦和爭奪。以前約定俗成的王位繼承製度,是兄終弟及。弟亡故後,再把王位傳給哥哥的兒子。現在這個傳位規則,名存實亡。


    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無所不用其極。爭奪王位的鬥爭,竟然持續了近百年。這場王位爭奪戰經曆了九王、五代,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九世之亂”。雖然一些史學家懷疑“九世之亂”的真實性,但夏朝有“武觀之亂”,商朝有“九世之亂”,不足為奇。


    當初仲丁遷都到囂,就是為了躲避王族的內耗,同時為了加強對周圍方國的控製。但事實卻是,讓藍夷鑽了空子。國都西遷有利於控製西邊的方國,但東夷諸部落如藍夷,就不安分了。


    很多部落、方國,其實都是見利忘義、見風使舵。王朝的控製力強大,他們就不得不臣服、屈服。一旦王朝出現“武觀之亂”、“九世之亂”那樣的內耗、內訌和內亂,他們馬上會見機行事。


    可惜的是,發動了攻打藍夷之戰的仲丁,在藍夷等東夷部落還沒有完全臣服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留下了些許的遺憾。仲丁的去世,周圍方國再一次蠢蠢欲動,“九世之亂”隨後上演。


    從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到陽甲,可以說你方唱罷我登場。直到盤庚繼位,救商朝於危難。


    實際上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兩種繼位方式,帶來的是混亂無序和互相爭搶。麵對至高無上的王權,握有大權的文武大臣,隨時可能會產生不臣之心,更何況享有各種特權的王族成員了。


    家天下的核心,是父傳子原則下的嫡長子繼承製,而不會是兄終弟及。在王族內部,為了最高權力爭吵得麵紅耳赤,言語衝撞,這是最能夠和可以接受的爭奪方式。可怕的就是一方或雙方甚至多方,動用自己的武裝或者王朝的軍隊,大打出手。


    隻要是劍拔弩張,隻要開始了衝突。要想一下子停下來,讓其中一方屈服,恐怕是難上加難。不流血的政變、衝突也有,但非常少。更多的是反叛、平叛、戰亂導致的惡性循環。


    商朝的曆史一共五百多年,但王族紛爭引起的“九世之亂”,就延續了近百年時間。足見在很多情況下,內憂對王朝、對國家和百姓的危害,不亞於外患。內憂外患,是王朝衰落的兩大誘因。


    直到陽甲繼位,“九世之亂”的陰霾才逐漸散去。若不是陽甲之後出現了力挽狂瀾的盤庚,商朝恐怕早已經被其它朝代取代。眼花繚亂的王位爭奪,其實有很多外人、外界不知道的內幕。


    不同的國王、君主,管理國家,駕馭文武大臣的思維、思路不同,國家、朝代的命運就會不同。君王是國家的主導,而普通老百姓,是國家的主體。這個主體,是各種賦稅和勞役的貢獻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亂與衝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原真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原真君並收藏戰亂與衝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