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瞬間迴神,暗叫糟糕,不及多想,渾身靈力疾湧,仿若離弦之箭,飛身撲向女子。刹那間,他在空中身形如電,靈力在身前聚成一道肉眼可見的防護光幕,恰似堅盾,迎向那砸落的房梁。


    “砰”的一聲悶響,恰似洪鍾鳴震,張安與房梁猛烈相撞,胸膛處仿若遭巨錘猛擊,氣血翻湧,喉嚨一甜,險些嘔出血來。


    但他牙關緊咬,憑借鋼鐵般的意誌與深厚靈力根基,硬是扛住這奪命一擊,房梁被震得歪向一側,滾落於地,火星迸濺,引得周遭火勢更添幾分。


    危機稍解,張安忙不迭看向女子,女子悠悠睜眼,眸中殘留驚悸之色,見自己竟奇跡般逃過一劫,又見眼前這位舍生忘死相救之人,眼眶瞬間泛紅,盈盈欲泣,朱唇輕啟,聲如蚊蚋卻滿含誠摯:“多謝恩公救命之恩,小女子……小女子感激不盡。”


    張安擺擺手,溫聲道:“姑娘莫要客氣,此處火勢兇猛,危險萬分,咱們得趕緊出去。”


    言罷,他便欲攙扶女子起身,女子剛一用力,柳眉輕蹙,麵露痛楚之色,帶著幾分羞澀與窘迫說道:“恩公恕罪,我方才慌亂之中不慎扭到了腳,實在是行動不便。”


    張安見狀,眸光中滿是關切,柔聲應道:“無妨,姑娘莫要憂心。”


    語落,他俯身向前,動作輕柔且小心地將女子打橫抱起,女子嬌軀微微一震,俏臉瞬間浮上一抹紅暈,恰似天邊雲霞,她下意識地伸手環住張安脖頸,以穩身形,心跳如雷,抬眸望向張安,見他神色專注,並無半分輕薄之意,心下稍安,便任由他抱著自己,穿梭在煙火彌漫的屋舍間。


    那丫鬟一直在屋外不遠處心急如焚地守望,見張安成功救出自家小姐,喜極而泣,趕忙奔上前來,亦步亦趨地跟在身旁,三人於濃煙烈火中艱難尋路,終是遠離那奪命火場,尋得一處安全之地。


    張安抱著那女子一路跑到前廳,那女子羞得滿麵通紅,恰似春日枝頭熟透的蜜桃,嬌豔欲滴。


    她螓首輕垂,幾縷發絲散落下來,遮住了那愈發滾燙的臉頰,不敢抬眸直視張安,隻能將臻首埋得更深些,雙手也不自覺地揪緊了張安的衣衫,指尖都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一路上,她身子輕顫,心亂如麻,懷中抱著的分明是救命恩人,可這般近距離的接觸,又是被男子以如此親昵姿態抱著,自幼養在深閨、恪守禮教的她,何曾經曆過這般情形,隻覺得一顆芳心猶如小鹿亂撞,羞怯與感激交織的複雜情愫在心底翻湧不息。


    待抵達前廳,周遭的喧囂聲、眾人的唿喊聲漸次湧入耳中,她才稍稍緩過神來,意識到已然脫離險境,卻仍舍不得鬆開環著張安脖頸的雙手,似貪戀這片刻的溫暖與安心,過了好一會兒,才如夢初醒般,紅著臉,聲音軟糯如飴,帶著幾分難為情說道:


    “恩公,勞煩您了,小女子…… 實在是失禮。” 言罷,目光怯生生地望向張安,眼眸中水光瀲灩,滿是羞意與謝意。


    張安見那姑娘滿臉羞澀、局促不安的模樣,隻是微微一笑,動作輕柔且平穩地將她緩緩放下,安置在廳中的座椅之上。


    待姑娘坐定,他瞧見其腳踝處似有淤青腫脹之跡,心下擔憂傷勢,一時心急,未及細想這年月的諸多避諱,便自然而然地蹲下身子,伸手握住對方的腳踝,想要查看傷勢輕重。


    在這講究男女大防的時代,女子的腳乃私密之處,尋常是斷不可隨便觸碰的,周圍幾個蔡府的下人見狀,皆是麵露驚惶之色,瞪大了雙眼,卻又礙於張安的身份,不敢貿然出聲阻攔。


    那姑娘更是花容失色,貝齒輕咬下唇,剛想嬌聲出言阻止,就在此時,一道焦急又帶著幾分威嚴的聲音搶先在廳中響起:“閣下這是作甚!”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官袍、麵容清臒卻透著儒雅氣質的長者匆匆步入前廳,此人正是蔡府的主人、如今官拜尚書大人的蔡邕,亦是眼前這女子的父親。


    蔡邕本在府中另一處忙著指揮下人撲救火勢、搶救藏書,聽聞女兒險些葬身火海,又驚又急,一路趕來。


    恰撞見張安此舉,他雖知張安方才救了女兒性命,心存感激,可這等 “逾矩” 之事,在禮教森嚴的當下,還是讓他本能地出聲喝止,神色間滿是擔憂與不滿,腳步匆匆地朝著女兒這邊靠近,目光牢牢鎖定在張安握住女兒腳踝的手上。


    張安剛想開口解釋,話到嘴邊還沒來得及吐出,就被蔡邕疾言厲色地打斷:


    “你什麽你,你且先莫要急著分辯,如今這般情形,你說吧,該怎麽辦!此事關係到小女的名節,這可不是小事,在這世道,閨閣女子最是看重清譽,你貿然觸碰她腳踝,傳出去,我女兒往後還如何在人前立足?”


    蔡邕眉頭緊皺,眼中滿是焦慮與憤怒,他素日裏在朝堂之上也是以儒雅穩重示人,可此刻事關女兒的終生名節,也全然顧不上許多,雙手背在身後,來迴踱步,腳步急促,每一步都似踏在人心尖上,讓廳中的氣氛愈發凝重壓抑。


    張安微微一怔,趕忙站起身來,雙手抱拳,朝著蔡邕深施一禮,神色誠懇且鄭重,緩聲道:


    “蔡大人,還望您先息怒,容我把話說清楚。今日火勢兇猛,我聽聞令嬡被困火海,心急如焚之下,才闖進火場營救。待救出令嬡,見她腳踝似有扭傷,一時隻想著查看傷勢,以防落下病根,確實莽撞了些,未曾顧慮周全這世俗規矩,可我絕無半分輕薄冒犯之意啊,大人明鑒。”


    廳中眾人的目光此刻皆聚焦在張安身上,幾個蔡府丫鬟大氣都不敢出,縮在角落裏,眼睛在張安與蔡邕之間來迴瞧著,神色緊張。


    而那被救的女子,臉上紅暈還未褪去,見父親這般動怒,又怕張安因此獲罪,心下焦急,忙出言勸解:


    “父親,切莫這般氣惱,這位恩公於火場之中舍命救我,若不是他,女兒此刻怕是已性命不保,他查看傷勢,也是一番好心呐。”


    蔡邕聽了女兒這話,神色稍有緩和,可看向張安的眼神裏依舊透著疑慮與審視,冷哼一聲道:


    “哼,即便你有救命之恩,可這禮法之事,也不能就此輕忽,你既壞了規矩,總得給個說法,讓我女兒的名節不至於受損才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有良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妖九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妖九死並收藏我在三國有良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