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發怒,一時間堂上沒有人再敢吱聲,連放下杯盞的動作都小心翼翼起來。
陳皇後和柳貴妃自然也偃旗息鼓,不敢繼續爭執下去。
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白禛忽然嗤笑一聲,打破這怪異的氛圍。
“母後說的是,如此胡鬧,有失體麵,更何況這場口角的源頭——”白禛眼神投向沈若皎,眼裏帶著幾分戲謔,“粉色很好看嗎?粉粉白白,倒是像顆桃。”
寧靜徹底被打破,堂下傳來稀稀疏疏的議論聲,不少視線轉移到沈若皎身上,正大光明地想要看她的笑話。
柳貴妃心裏也舒暢了不少,揚起得意的笑意,長得好看有什麽用,得到上天的眷顧又如何,後宮女子需要的,是皇帝的青睞。
就連太後也被逗笑,慈愛地看著這個一根筋的兒子,無奈的搖了搖頭,她這一時半會,是指望不上抱皇孫了,這個小兒子根本不會和女人相處,她看這沈貴妃姿色絕佳,一舉手一投足都有種別樣風情,如此麗人在他眼裏居然是顆桃。
陳皇後捂著嘴笑出了聲,幸災樂禍地看著沈若皎:“皇上教訓得是,是臣妾眼拙了。”
雖然她和沈若皎並無過節,但後宮的女人她個個都看不順眼,巴不得叫她們個個都鬧笑話。
白禛抬眼掃了一眼沈若皎,冷哼了一聲,淡淡道:“確實眼拙,天底下眼拙的人著實不少。”
此言一出,在座的也沒幾個蠢的,都聽懂了白禛話裏的意思。
他在拐著彎說她不過如此,當不起岐朝第一美人的名號。
柳貴妃眼珠子一轉,嬌笑著附和道:“陛下英明,慧眼識人,又豈是那些個凡夫俗子能比的。”
後宮裏都是些人精,見狀紛紛跟著稀稀落落地說道:“陛下英明。”
斂月是個沒遇過事兒的,這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場景,忽如其來的議論讓她急紅了臉,淚珠兒都在眼眶裏打轉,側頭瞧見沈若皎仍然一臉雲淡風輕的樣子,差點沒直接暈厥過去。
沈若皎的平靜並非裝的,她是的確不在意,這些身外之名本就不是她所求。
隻是她有些不解,疑惑地抬眼看向白禛,誰知白禛也正看著她,眼裏帶著幾分邪氣。
沈若皎自然看得清楚明白,她不慌不忙,起身行了一禮,有條不紊道:“陛下自然英明。桃乃祥瑞長壽之征,太後壽辰將至,陛下滿心掛念,此乃孝道所在。隆冬之末,春已將至,春桃初綻,民間寓意辭舊迎新,如此意象,正是岐朝子民對美好的寄托,如今盛世太平,陛下在換歲之際也不忘百姓,此乃愛民之舉。上行孝道,下澤子民,如此明君,岐朝之福也。”
這番話說得頭頭是道,將桃之意向往祥瑞之兆上引,既奉承了太後,又誇讚了白禛,直讓滿座嬌花啞然無語,亦讓太後青眼有加。
獨獨白禛,依舊神色莫測。
兩人四目相對,白禛挑了挑眉,一副好戲看盡的神態。
沈若皎倒也沒指望一番漂亮話就能糊弄過白禛,隻是表明自己和沈家的立場罷了,不多在意地別過了眼。
白禛的神色瞬間又凜然起來。
這女人哪能跟桃比,桃味甘甜美,而這女人,冷漠無情,
小皇帝的心情落入穀底,隻覺得這宴會著實沒意思。
旁人沒有察覺白禛的情緒變化,可知子莫若母,太後美目輕飄飄地掃過沈若皎的方向,又從白禛低垂的眼眸中品出幾分失落。
太後心下疑惑,沒聽說這位沈貴妃和她兒子有多少交集啊。
而沈若皎也低垂著頭,興致不高。她深思熟慮後的所有安排,可都是把白禛摒除在外的……
沈若皎仔細迴憶,仍然想不起來自己到底什麽時候開罪過這位小皇帝。
她十分確定,自她入宮以來,見到白禛的次數不過兩次,絕不可能與他有什麽過節。
思來想去,也沒得到個結果。
成為鬧劇中心的後果,就是時不時地收到幾道不懷好意的目光。
如此也不好再四下打量,免得引人注目。
沈若皎隻得怔怔地看著麵前淡彩描金花鳥盤,裏麵盛著兩隻鬆子百合酥,她前世最喜愛各式各樣的小糕點,如今卻一點食欲也提不起。
她本想著這次要主動尋找機會,不能再被動等待被害,隻是當下看來,白禛不知為何遷怒於她,處處等著瞧她笑話,恐怕會成為她尋找真相的最大變數。
她得想想如何才能讓白禛不再針對她。
此時,絲竹樂聲悠然響起,一批舞女踏著鼓點進入大殿,每個舞女都戴著金色麵紗,身著淡粉色梅紋舞裙,額頭也都畫上一朵淡淡的梅花。
沈若皎從沉思中迴到現實,眼前一亮。
對了,她怎麽給忘了。
還有梅妃的存在呢。
就是這支剪梅舞,讓梅妃從最底層的歌舞伶人飛上枝頭,成為貴不可攀的寵妃,那個用最清朗動人的嗓音諷刺她像顆毛桃的少年,會對這個一舞傾城,嬌弱可人的舞女特別對待。
沈若皎一直對梅妃充滿好奇,她一直認為白禛那樣的人是不會愛上一個人的,她也不敢斷定白禛是否愛梅妃,但白禛的確很寵梅妃,雖然屬於梅妃的恩寵,是那麽短暫。
如果梅妃能轉移白禛的注意力,她是不是就會好受很多。
隻一眼,她就認出了那為首的舞女就是梅妃,像是看見了救命稻草一般,情不自禁露出了笑容。
這一笑,萬物失色。
這絕美的一幕落在白禛眼裏,卻分外地刺眼,臉色一沉,又想發作。
卻聽得一眾妃嬪驚訝的感歎,白禛轉眼看去。
隻見那為首的舞女不知何時躍到一隻大鼓上,輕盈的舞步踏在鼓上,和樂師的鼓點聲聲應和,纖瘦的腰肢水蛇般靈活,舞女一隻腳足尖踮起,另一隻腳高高抬至頭頂,開始轉起圈來,粉色的水袖飛舞,好似翩翩梅花飄落。
舞女不停歇地轉了十來圈,速度緩緩慢了下來,金色的麵紗滑落,樂聲也戛然而止。
舞女盈然一笑,施施然行了一禮。
陳皇後和柳貴妃自然也偃旗息鼓,不敢繼續爭執下去。
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白禛忽然嗤笑一聲,打破這怪異的氛圍。
“母後說的是,如此胡鬧,有失體麵,更何況這場口角的源頭——”白禛眼神投向沈若皎,眼裏帶著幾分戲謔,“粉色很好看嗎?粉粉白白,倒是像顆桃。”
寧靜徹底被打破,堂下傳來稀稀疏疏的議論聲,不少視線轉移到沈若皎身上,正大光明地想要看她的笑話。
柳貴妃心裏也舒暢了不少,揚起得意的笑意,長得好看有什麽用,得到上天的眷顧又如何,後宮女子需要的,是皇帝的青睞。
就連太後也被逗笑,慈愛地看著這個一根筋的兒子,無奈的搖了搖頭,她這一時半會,是指望不上抱皇孫了,這個小兒子根本不會和女人相處,她看這沈貴妃姿色絕佳,一舉手一投足都有種別樣風情,如此麗人在他眼裏居然是顆桃。
陳皇後捂著嘴笑出了聲,幸災樂禍地看著沈若皎:“皇上教訓得是,是臣妾眼拙了。”
雖然她和沈若皎並無過節,但後宮的女人她個個都看不順眼,巴不得叫她們個個都鬧笑話。
白禛抬眼掃了一眼沈若皎,冷哼了一聲,淡淡道:“確實眼拙,天底下眼拙的人著實不少。”
此言一出,在座的也沒幾個蠢的,都聽懂了白禛話裏的意思。
他在拐著彎說她不過如此,當不起岐朝第一美人的名號。
柳貴妃眼珠子一轉,嬌笑著附和道:“陛下英明,慧眼識人,又豈是那些個凡夫俗子能比的。”
後宮裏都是些人精,見狀紛紛跟著稀稀落落地說道:“陛下英明。”
斂月是個沒遇過事兒的,這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場景,忽如其來的議論讓她急紅了臉,淚珠兒都在眼眶裏打轉,側頭瞧見沈若皎仍然一臉雲淡風輕的樣子,差點沒直接暈厥過去。
沈若皎的平靜並非裝的,她是的確不在意,這些身外之名本就不是她所求。
隻是她有些不解,疑惑地抬眼看向白禛,誰知白禛也正看著她,眼裏帶著幾分邪氣。
沈若皎自然看得清楚明白,她不慌不忙,起身行了一禮,有條不紊道:“陛下自然英明。桃乃祥瑞長壽之征,太後壽辰將至,陛下滿心掛念,此乃孝道所在。隆冬之末,春已將至,春桃初綻,民間寓意辭舊迎新,如此意象,正是岐朝子民對美好的寄托,如今盛世太平,陛下在換歲之際也不忘百姓,此乃愛民之舉。上行孝道,下澤子民,如此明君,岐朝之福也。”
這番話說得頭頭是道,將桃之意向往祥瑞之兆上引,既奉承了太後,又誇讚了白禛,直讓滿座嬌花啞然無語,亦讓太後青眼有加。
獨獨白禛,依舊神色莫測。
兩人四目相對,白禛挑了挑眉,一副好戲看盡的神態。
沈若皎倒也沒指望一番漂亮話就能糊弄過白禛,隻是表明自己和沈家的立場罷了,不多在意地別過了眼。
白禛的神色瞬間又凜然起來。
這女人哪能跟桃比,桃味甘甜美,而這女人,冷漠無情,
小皇帝的心情落入穀底,隻覺得這宴會著實沒意思。
旁人沒有察覺白禛的情緒變化,可知子莫若母,太後美目輕飄飄地掃過沈若皎的方向,又從白禛低垂的眼眸中品出幾分失落。
太後心下疑惑,沒聽說這位沈貴妃和她兒子有多少交集啊。
而沈若皎也低垂著頭,興致不高。她深思熟慮後的所有安排,可都是把白禛摒除在外的……
沈若皎仔細迴憶,仍然想不起來自己到底什麽時候開罪過這位小皇帝。
她十分確定,自她入宮以來,見到白禛的次數不過兩次,絕不可能與他有什麽過節。
思來想去,也沒得到個結果。
成為鬧劇中心的後果,就是時不時地收到幾道不懷好意的目光。
如此也不好再四下打量,免得引人注目。
沈若皎隻得怔怔地看著麵前淡彩描金花鳥盤,裏麵盛著兩隻鬆子百合酥,她前世最喜愛各式各樣的小糕點,如今卻一點食欲也提不起。
她本想著這次要主動尋找機會,不能再被動等待被害,隻是當下看來,白禛不知為何遷怒於她,處處等著瞧她笑話,恐怕會成為她尋找真相的最大變數。
她得想想如何才能讓白禛不再針對她。
此時,絲竹樂聲悠然響起,一批舞女踏著鼓點進入大殿,每個舞女都戴著金色麵紗,身著淡粉色梅紋舞裙,額頭也都畫上一朵淡淡的梅花。
沈若皎從沉思中迴到現實,眼前一亮。
對了,她怎麽給忘了。
還有梅妃的存在呢。
就是這支剪梅舞,讓梅妃從最底層的歌舞伶人飛上枝頭,成為貴不可攀的寵妃,那個用最清朗動人的嗓音諷刺她像顆毛桃的少年,會對這個一舞傾城,嬌弱可人的舞女特別對待。
沈若皎一直對梅妃充滿好奇,她一直認為白禛那樣的人是不會愛上一個人的,她也不敢斷定白禛是否愛梅妃,但白禛的確很寵梅妃,雖然屬於梅妃的恩寵,是那麽短暫。
如果梅妃能轉移白禛的注意力,她是不是就會好受很多。
隻一眼,她就認出了那為首的舞女就是梅妃,像是看見了救命稻草一般,情不自禁露出了笑容。
這一笑,萬物失色。
這絕美的一幕落在白禛眼裏,卻分外地刺眼,臉色一沉,又想發作。
卻聽得一眾妃嬪驚訝的感歎,白禛轉眼看去。
隻見那為首的舞女不知何時躍到一隻大鼓上,輕盈的舞步踏在鼓上,和樂師的鼓點聲聲應和,纖瘦的腰肢水蛇般靈活,舞女一隻腳足尖踮起,另一隻腳高高抬至頭頂,開始轉起圈來,粉色的水袖飛舞,好似翩翩梅花飄落。
舞女不停歇地轉了十來圈,速度緩緩慢了下來,金色的麵紗滑落,樂聲也戛然而止。
舞女盈然一笑,施施然行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