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十八章:兇嫌(5)
“懸崖邊?”周靖媛總算有點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她情不自禁地倒退半步:“沈郎,你、你別急啊,要是狄仁傑大人那裏靠不住,咱們還可以找找梁王爺,或者宮裏那兩個半男不女的家夥,他們都很有勢力……”沈槐把血汙點點的猙獰麵目直湊到她眼前:“來不及了,今天我之所以能逃脫,說穿了還是對方手下留情。我想他們一旦知道我失去了狄仁傑的信任,必然會再無顧慮,肆無忌憚地來威逼你我交出‘生死簿’,以他們的身手和勢力,要殺死我們、或者把我們整得生不如死,那根本就是易如反掌,你爹就是前車之鑒!隻怕到時候,我們連靠山的門都還沒摸著!”“那……那我們該怎麽辦?”這下周靖媛也嚇得花容失色,沒了主意。
如墨的夜色中,沈槐陰冷的笑容散發出死亡的氣息:“都怪我一時貪念,竟被你這女人所累,罷了,罷了!時也命也,沒想到我沈槐也會落到今日這般走投無路的境地!”
早朝已畢,上陽宮觀風殿外的廊廡下,一眾官員正沐浴著秋日暖陽,悠悠哉品嚐今天的廊下食。最近這段時間來,從各地上報的奏折都是國泰民安的好消息,關內道糧食大豐收,洛陽這個全國的大糧倉秋收順遂,據報存放糧食的倉庫都不夠用,聖上還要緊急撥款加建,這錢花得自然是暢快無比。隨著喜訊頻傳,官員們發現,最近半個月來的廊下食都比往日豐盛許多,大家也吃得格外舒心。
陽光閃閃爍爍,狄仁傑眯縫起一雙老眼,正在琢磨麵前食盤中的發糕,耳邊響起殷勤的問候:“狄大人,今天的飯食還配胃口嗎?”狄仁傑緩緩舉目,作勢欲起:“哎呀,是段公公,本閣老眼昏花的,一時沒瞧見。”段滄海半躬著腰,忙不迭伸出雙手相攙:“狄大人,聖上讓老奴來看看狄大人吃得可好?”“好啊,很好,本閣能看出來,給我的這份飯食與旁人不同,正想請教段公公卻是為何呀?”段滄海畢恭畢敬地迴答:“是。這是聖上特意囑咐,國老年邁之人,牙豁齒衰,喜用綿軟的食物,因此給狄大人準備的是綠豆餳粥、棗泥發糕和煮爛的羊羔肉,自然與其他官員不一樣。”狄仁傑朝上拱手:“聖上恩澤浩蕩,老臣感激涕零。”
段公公微笑:“狄大人吃得好,老奴就放心了,告退。”他剛向後撤身,狄仁傑攔道:“段公公,本閣正想四處走走,段公公若無急事,你我一起如何?”“是,狄大人請。”“請。”兩人並肩走下殿前的台階,沿著西側的宮牆徐徐前行。
走了一小段,狄仁傑好像剛剛想起件事,停下腳步道:“哦,段公公啊,本閣有個逆子景輝,蒙聖上恩典,欽點他為向尚藥局供藥的皇商,自奉差以來屢受段公公的照應,本閣在此謝過了。”說著他就要深躬下去,卻被段滄海擋住:“狄大人太客氣了。景輝既精明又豁達,實乃性情中人,才辦差不久便倍受尚藥局奉禦總管的讚許,何須老奴照應啊。”狄仁傑聞聽此言,與段滄海一起暢懷大笑起來。
笑畢繼續向前,兩人的腳步和神色都輕鬆了不少,狄仁傑頻頻撫捋長須,隨口寒暄:“若不是景輝所告,本閣還不知道段公公有藏寶的愛好呢。”段滄海卻搖頭輕歎,語氣中隱含悵惘之情:“咳,不怕狄大人笑話,您也清楚我們這樣的人,無家無後,侍奉聖上一輩子,少有積蓄吧還無處可用,隻能找些嗜好聊度殘生罷了。”
狄仁傑頗為感慨:“段公公此話令人唏噓啊。不過……段公公的這個嗜好單靠金銀可不夠,還需要有鑒寶品寶的學問哦。”段滄海眼波一閃:“嗬嗬,老奴哪有什麽鑒寶品寶的學問,隨便玩玩,瞎貓逮死耗子罷了。”“哦?”狄仁傑不經意地道:“段公公逮住的耗子,可都是鴻臚寺收藏的四夷瑰寶,在本閣看來,您這隻貓不僅不瞎,反而是目光如炬啊。”
“哎呀,狄大人說笑了,說笑了!老奴愧不敢當。”段滄海口中客套著,細密皺紋包裹的雙眼中滿是意味深長的笑意。狄仁傑索性停下腳步,也笑眯眯地直視對方:“本閣胡亂揣測,段公公必與鴻臚寺有過一番淵源,否則怎麽可能將鴻臚寺四方館最近幾年失落的貢品,一概搜羅進囊中,毫無遺漏呢?”“狄大人果然英明神斷,舉世無雙。”段滄海照慣例送上恭維之辭,兩人隨即心領神會的相視一笑:圈子兜得差不多,是該切入正題了。
“唉,說來話長。迴想老奴十歲淨身入宮,十五歲起隨侍先帝身旁,到今天一晃已近四十載了。狄大人要問老奴怎麽會與鴻臚寺結緣,那就得說到三十多年之前。當時老奴剛剛開始侍奉先帝,噢,當然了,還隻配幹些打雜的活。有一次,吐火羅的使者來朝,據傳是個世不二出的品寶專家,先帝心血來潮請他鑒寶,結果此人對天朝所有的寶物都不屑一顧,唯獨指出一件,卻又不肯明說其中妙處。先帝為此深感懊惱,便下令鴻臚寺四方館一定要將這寶物的秘密破解出來。於是,老奴就被去指派四方館監督此事的進展……”
段滄海說到這裏,賣關子似地停了下來。狄仁傑不動聲色地道:“如果本閣沒有記錯,當時的那位四方館主簿就是後來的鴻臚寺卿周梁昆大人吧?”“是的。周大人就因為此事辦得好,深得先帝歡心,從那以後才仕途順暢,在鴻臚寺步步高升。”
狄仁傑冷笑一聲:“誠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恐怕周大人最後還是毀在那件寶物上頭了吧?”段滄海肅然:“狄大人果然明察秋毫,老奴欽佩之至。”狄仁傑不理會他的感慨,卻淡然望向遠方宮牆,重重疊疊的黛瓦間一隻無名翠鳥正在啾啾鳴唱,他將目光停駐在那身絢彩輝煌的羽翼之上,喟然歎道:“在最華貴的外表下,往往掩藏著最險惡的殺機。真難以想象,那幅舉世無雙的寶毯裏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竟活活奪去了周梁昆大人的一條性命。段公公……”他轉向段滄海:“可否賜教呢?”
段滄海再度躬身:“賜教實不敢當,不過狄大人,以老奴所知,八月一日那天在則天門樓下當眾燒毀的,絕對不是三十多年前吐火羅使者所指認的寶毯。”“哦?何以見得?”“因為真正的寶毯水火不懼,乃老奴親身所曆親眼所見,絕對不會有差錯。”“段公公這麽肯定?”“當然,若不是當年老奴失手將蠟燭打翻在寶毯上,這寶物的秘密也許到今天都還未被人勘破呢。”“……竟有此事?”
原來三十多年前的小太監段滄海,護送寶毯到了四方館,便天天在那裏盯著年輕的主簿周梁昆,要他在十天限期內找出寶毯的奇異之處。周梁昆一籌莫展,日日夜夜對著寶毯發愁,段滄海克盡職守,也隻好在一旁陪著。幾天下來兩人都困倦難當,一個瞌睡不小心,段滄海碰翻了手邊的燭台,燭火卷上寶毯,把周梁昆嚇了個魂飛魄散,隨手抄起茶杯潑水,兩人這才因禍得福,無意中發現了寶毯不畏水火的奧秘。
說到這裏,段滄海的神色中也有了些募然迴首的惆悵,狄仁傑微微點頭:“如此聽來,倒可算是一段佳話。那麽說段公公與周大人的友情,卻是由那幅寶毯所起。”段滄海悠悠長歎:“唉,不僅如此,其實連老奴的這條命都是周大人救的呢。”“救命?”“是,狄大人有所不知,那幅寶毯是由一種舉世罕見的特殊彩線編成,所以才能火燒不壞、水浸不濕,質地還特別輕盈。但這毯子的四個角上偏偏摻有普通的織線。當時老奴失手打落蠟燭,恰落在一個角上,寶毯的其它地方雖安然無恙,唯有那角上的花紋被燒出個大洞來!狄大人試想,剛剛破解寶毯的奧秘,就把它燒壞,老奴豈不是犯下了掉腦袋的罪過?”
“嗯。”狄仁傑微瞑雙目:“確是大罪一件,卻不知……周大人是如何救了公公呢?”段滄海的臉上堆起神秘的笑容:“周大人找來了那時京城的頭號繡娘,那女子聰慧無比,幾番琢磨後果真將寶毯織補如舊,整體看去毫無瑕疵。”狄仁傑也不覺一驚:“竟然還有這樣一段內情?”段滄海又向前湊了湊:“那繡娘還探究出一個奧秘,原來這毯子中間有個夾層,毯子四角用普通織線就是為了能夠方便拆開後,縫進薄薄的紙張或者絹布,隨後再與寶毯編織成一體。由於寶毯不怕火燒、水淹,甚至刀剪,可以很好地保護藏入的物品,而要取出的話,則必須按照原來編織的方法拆開才行。”
狄仁傑越聽眉頭蹙得越緊,他低聲喃喃:“真毯、假毯、繡娘、藏物……這一切之間究竟有怎樣的玄機,又會不會與周大人的慘死有著某種關聯呢?”狄仁傑陷入了沉思,稍頃,他忽地醒轉,正碰上段滄海意味深長的目光,狄仁傑咳嗽一聲:“段公公方才所述令老夫頗有感觸,故而失神了,還望段公公見諒。”“哦,莫非老奴的往事也引起狄大人的什麽思緒嗎?”狄仁傑微笑:“是啊,想起了一些舊時光、老朋友,如今迴味起來,終究還是人一生最可寶貴的啊。哦,扯遠了,扯遠了……那麽說,段公公就是從三十多年前起,從鴻臚寺學到了鑒別寶物的本領?”
段滄海搖頭:“哪是什麽本領,不過是仗著有機會,看多了總也領略些大概。不過老奴收藏了若幹年,都沒尋到真正值錢的寶物。”“是嗎?可前幾日段公公讓景輝帶給我看的單子上所列,可都是一等一的國寶啊?”段滄海正色:“狄大人知道那些東西的來曆?”“知道。”狄仁傑正視段滄海,一字一頓地道:“那些都是前鴻臚寺少卿劉奕飛監守自盜,偷出鴻臚寺的寶藏,本閣正在困惑,它們如何都落入了段公公之手?”
段滄海沉下臉來:“看來狄大人對劉奕飛的案子已心知肚明,那老奴就直說了。劉奕飛盜取寶物後要銷贓,又由於寶物的價值和來源,他不敢找通常的買主,隻暗中聯係了洛陽城內幾個私下買賣珍玩的商人。也是蒼天有眼,老奴收藏多年,恰和這幾位商人都有來往。我接到消息後去一看那些東西,立即便認出是鴻臚寺的寶藏。老奴不敢耽擱,馬上告知了周大人。”
狄仁傑倒有些出乎意外:“這麽說……周大人很早就得知劉奕飛的罪行?”“也不能算很早,應該說是從聖曆二年年初開始,我們便察知了劉奕飛的所作所為。”“可是周大人直到那年年底的臘月二十六日夜,才親自下手除去劉奕飛?這也太不可思議了……”狄仁傑欲言又止,段滄海立即接口:“當時,周大人一再表示會妥善處理此事,老奴也覺得事關鴻臚寺內務,應該讓周大人有些迴旋餘地,便沒有多追究,隻是用了些手段先將那些寶物逐步收羅起來。但奇怪的是,老奴等了大半年,周大人都未對劉奕飛做出絲毫處置,老奴便感覺事情十分蹊蹺。在老奴的再三逼問下,周大人才承認,他被劉奕飛要挾了。”
“要挾?”狄仁傑難以置信地矚目段滄海:“段公公,看來今天你和老夫所講的,還真是個十分複雜的故事。”段滄海擰起稀疏的眉毛,閹人特有的光滑麵龐因嚴厲的表情而顯得有些滑稽,但當他艱難吐出“生死簿”這三個字時,狄仁傑還是悚然震驚了。
第三十八章:兇嫌(5)
“懸崖邊?”周靖媛總算有點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她情不自禁地倒退半步:“沈郎,你、你別急啊,要是狄仁傑大人那裏靠不住,咱們還可以找找梁王爺,或者宮裏那兩個半男不女的家夥,他們都很有勢力……”沈槐把血汙點點的猙獰麵目直湊到她眼前:“來不及了,今天我之所以能逃脫,說穿了還是對方手下留情。我想他們一旦知道我失去了狄仁傑的信任,必然會再無顧慮,肆無忌憚地來威逼你我交出‘生死簿’,以他們的身手和勢力,要殺死我們、或者把我們整得生不如死,那根本就是易如反掌,你爹就是前車之鑒!隻怕到時候,我們連靠山的門都還沒摸著!”“那……那我們該怎麽辦?”這下周靖媛也嚇得花容失色,沒了主意。
如墨的夜色中,沈槐陰冷的笑容散發出死亡的氣息:“都怪我一時貪念,竟被你這女人所累,罷了,罷了!時也命也,沒想到我沈槐也會落到今日這般走投無路的境地!”
早朝已畢,上陽宮觀風殿外的廊廡下,一眾官員正沐浴著秋日暖陽,悠悠哉品嚐今天的廊下食。最近這段時間來,從各地上報的奏折都是國泰民安的好消息,關內道糧食大豐收,洛陽這個全國的大糧倉秋收順遂,據報存放糧食的倉庫都不夠用,聖上還要緊急撥款加建,這錢花得自然是暢快無比。隨著喜訊頻傳,官員們發現,最近半個月來的廊下食都比往日豐盛許多,大家也吃得格外舒心。
陽光閃閃爍爍,狄仁傑眯縫起一雙老眼,正在琢磨麵前食盤中的發糕,耳邊響起殷勤的問候:“狄大人,今天的飯食還配胃口嗎?”狄仁傑緩緩舉目,作勢欲起:“哎呀,是段公公,本閣老眼昏花的,一時沒瞧見。”段滄海半躬著腰,忙不迭伸出雙手相攙:“狄大人,聖上讓老奴來看看狄大人吃得可好?”“好啊,很好,本閣能看出來,給我的這份飯食與旁人不同,正想請教段公公卻是為何呀?”段滄海畢恭畢敬地迴答:“是。這是聖上特意囑咐,國老年邁之人,牙豁齒衰,喜用綿軟的食物,因此給狄大人準備的是綠豆餳粥、棗泥發糕和煮爛的羊羔肉,自然與其他官員不一樣。”狄仁傑朝上拱手:“聖上恩澤浩蕩,老臣感激涕零。”
段公公微笑:“狄大人吃得好,老奴就放心了,告退。”他剛向後撤身,狄仁傑攔道:“段公公,本閣正想四處走走,段公公若無急事,你我一起如何?”“是,狄大人請。”“請。”兩人並肩走下殿前的台階,沿著西側的宮牆徐徐前行。
走了一小段,狄仁傑好像剛剛想起件事,停下腳步道:“哦,段公公啊,本閣有個逆子景輝,蒙聖上恩典,欽點他為向尚藥局供藥的皇商,自奉差以來屢受段公公的照應,本閣在此謝過了。”說著他就要深躬下去,卻被段滄海擋住:“狄大人太客氣了。景輝既精明又豁達,實乃性情中人,才辦差不久便倍受尚藥局奉禦總管的讚許,何須老奴照應啊。”狄仁傑聞聽此言,與段滄海一起暢懷大笑起來。
笑畢繼續向前,兩人的腳步和神色都輕鬆了不少,狄仁傑頻頻撫捋長須,隨口寒暄:“若不是景輝所告,本閣還不知道段公公有藏寶的愛好呢。”段滄海卻搖頭輕歎,語氣中隱含悵惘之情:“咳,不怕狄大人笑話,您也清楚我們這樣的人,無家無後,侍奉聖上一輩子,少有積蓄吧還無處可用,隻能找些嗜好聊度殘生罷了。”
狄仁傑頗為感慨:“段公公此話令人唏噓啊。不過……段公公的這個嗜好單靠金銀可不夠,還需要有鑒寶品寶的學問哦。”段滄海眼波一閃:“嗬嗬,老奴哪有什麽鑒寶品寶的學問,隨便玩玩,瞎貓逮死耗子罷了。”“哦?”狄仁傑不經意地道:“段公公逮住的耗子,可都是鴻臚寺收藏的四夷瑰寶,在本閣看來,您這隻貓不僅不瞎,反而是目光如炬啊。”
“哎呀,狄大人說笑了,說笑了!老奴愧不敢當。”段滄海口中客套著,細密皺紋包裹的雙眼中滿是意味深長的笑意。狄仁傑索性停下腳步,也笑眯眯地直視對方:“本閣胡亂揣測,段公公必與鴻臚寺有過一番淵源,否則怎麽可能將鴻臚寺四方館最近幾年失落的貢品,一概搜羅進囊中,毫無遺漏呢?”“狄大人果然英明神斷,舉世無雙。”段滄海照慣例送上恭維之辭,兩人隨即心領神會的相視一笑:圈子兜得差不多,是該切入正題了。
“唉,說來話長。迴想老奴十歲淨身入宮,十五歲起隨侍先帝身旁,到今天一晃已近四十載了。狄大人要問老奴怎麽會與鴻臚寺結緣,那就得說到三十多年之前。當時老奴剛剛開始侍奉先帝,噢,當然了,還隻配幹些打雜的活。有一次,吐火羅的使者來朝,據傳是個世不二出的品寶專家,先帝心血來潮請他鑒寶,結果此人對天朝所有的寶物都不屑一顧,唯獨指出一件,卻又不肯明說其中妙處。先帝為此深感懊惱,便下令鴻臚寺四方館一定要將這寶物的秘密破解出來。於是,老奴就被去指派四方館監督此事的進展……”
段滄海說到這裏,賣關子似地停了下來。狄仁傑不動聲色地道:“如果本閣沒有記錯,當時的那位四方館主簿就是後來的鴻臚寺卿周梁昆大人吧?”“是的。周大人就因為此事辦得好,深得先帝歡心,從那以後才仕途順暢,在鴻臚寺步步高升。”
狄仁傑冷笑一聲:“誠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恐怕周大人最後還是毀在那件寶物上頭了吧?”段滄海肅然:“狄大人果然明察秋毫,老奴欽佩之至。”狄仁傑不理會他的感慨,卻淡然望向遠方宮牆,重重疊疊的黛瓦間一隻無名翠鳥正在啾啾鳴唱,他將目光停駐在那身絢彩輝煌的羽翼之上,喟然歎道:“在最華貴的外表下,往往掩藏著最險惡的殺機。真難以想象,那幅舉世無雙的寶毯裏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竟活活奪去了周梁昆大人的一條性命。段公公……”他轉向段滄海:“可否賜教呢?”
段滄海再度躬身:“賜教實不敢當,不過狄大人,以老奴所知,八月一日那天在則天門樓下當眾燒毀的,絕對不是三十多年前吐火羅使者所指認的寶毯。”“哦?何以見得?”“因為真正的寶毯水火不懼,乃老奴親身所曆親眼所見,絕對不會有差錯。”“段公公這麽肯定?”“當然,若不是當年老奴失手將蠟燭打翻在寶毯上,這寶物的秘密也許到今天都還未被人勘破呢。”“……竟有此事?”
原來三十多年前的小太監段滄海,護送寶毯到了四方館,便天天在那裏盯著年輕的主簿周梁昆,要他在十天限期內找出寶毯的奇異之處。周梁昆一籌莫展,日日夜夜對著寶毯發愁,段滄海克盡職守,也隻好在一旁陪著。幾天下來兩人都困倦難當,一個瞌睡不小心,段滄海碰翻了手邊的燭台,燭火卷上寶毯,把周梁昆嚇了個魂飛魄散,隨手抄起茶杯潑水,兩人這才因禍得福,無意中發現了寶毯不畏水火的奧秘。
說到這裏,段滄海的神色中也有了些募然迴首的惆悵,狄仁傑微微點頭:“如此聽來,倒可算是一段佳話。那麽說段公公與周大人的友情,卻是由那幅寶毯所起。”段滄海悠悠長歎:“唉,不僅如此,其實連老奴的這條命都是周大人救的呢。”“救命?”“是,狄大人有所不知,那幅寶毯是由一種舉世罕見的特殊彩線編成,所以才能火燒不壞、水浸不濕,質地還特別輕盈。但這毯子的四個角上偏偏摻有普通的織線。當時老奴失手打落蠟燭,恰落在一個角上,寶毯的其它地方雖安然無恙,唯有那角上的花紋被燒出個大洞來!狄大人試想,剛剛破解寶毯的奧秘,就把它燒壞,老奴豈不是犯下了掉腦袋的罪過?”
“嗯。”狄仁傑微瞑雙目:“確是大罪一件,卻不知……周大人是如何救了公公呢?”段滄海的臉上堆起神秘的笑容:“周大人找來了那時京城的頭號繡娘,那女子聰慧無比,幾番琢磨後果真將寶毯織補如舊,整體看去毫無瑕疵。”狄仁傑也不覺一驚:“竟然還有這樣一段內情?”段滄海又向前湊了湊:“那繡娘還探究出一個奧秘,原來這毯子中間有個夾層,毯子四角用普通織線就是為了能夠方便拆開後,縫進薄薄的紙張或者絹布,隨後再與寶毯編織成一體。由於寶毯不怕火燒、水淹,甚至刀剪,可以很好地保護藏入的物品,而要取出的話,則必須按照原來編織的方法拆開才行。”
狄仁傑越聽眉頭蹙得越緊,他低聲喃喃:“真毯、假毯、繡娘、藏物……這一切之間究竟有怎樣的玄機,又會不會與周大人的慘死有著某種關聯呢?”狄仁傑陷入了沉思,稍頃,他忽地醒轉,正碰上段滄海意味深長的目光,狄仁傑咳嗽一聲:“段公公方才所述令老夫頗有感觸,故而失神了,還望段公公見諒。”“哦,莫非老奴的往事也引起狄大人的什麽思緒嗎?”狄仁傑微笑:“是啊,想起了一些舊時光、老朋友,如今迴味起來,終究還是人一生最可寶貴的啊。哦,扯遠了,扯遠了……那麽說,段公公就是從三十多年前起,從鴻臚寺學到了鑒別寶物的本領?”
段滄海搖頭:“哪是什麽本領,不過是仗著有機會,看多了總也領略些大概。不過老奴收藏了若幹年,都沒尋到真正值錢的寶物。”“是嗎?可前幾日段公公讓景輝帶給我看的單子上所列,可都是一等一的國寶啊?”段滄海正色:“狄大人知道那些東西的來曆?”“知道。”狄仁傑正視段滄海,一字一頓地道:“那些都是前鴻臚寺少卿劉奕飛監守自盜,偷出鴻臚寺的寶藏,本閣正在困惑,它們如何都落入了段公公之手?”
段滄海沉下臉來:“看來狄大人對劉奕飛的案子已心知肚明,那老奴就直說了。劉奕飛盜取寶物後要銷贓,又由於寶物的價值和來源,他不敢找通常的買主,隻暗中聯係了洛陽城內幾個私下買賣珍玩的商人。也是蒼天有眼,老奴收藏多年,恰和這幾位商人都有來往。我接到消息後去一看那些東西,立即便認出是鴻臚寺的寶藏。老奴不敢耽擱,馬上告知了周大人。”
狄仁傑倒有些出乎意外:“這麽說……周大人很早就得知劉奕飛的罪行?”“也不能算很早,應該說是從聖曆二年年初開始,我們便察知了劉奕飛的所作所為。”“可是周大人直到那年年底的臘月二十六日夜,才親自下手除去劉奕飛?這也太不可思議了……”狄仁傑欲言又止,段滄海立即接口:“當時,周大人一再表示會妥善處理此事,老奴也覺得事關鴻臚寺內務,應該讓周大人有些迴旋餘地,便沒有多追究,隻是用了些手段先將那些寶物逐步收羅起來。但奇怪的是,老奴等了大半年,周大人都未對劉奕飛做出絲毫處置,老奴便感覺事情十分蹊蹺。在老奴的再三逼問下,周大人才承認,他被劉奕飛要挾了。”
“要挾?”狄仁傑難以置信地矚目段滄海:“段公公,看來今天你和老夫所講的,還真是個十分複雜的故事。”段滄海擰起稀疏的眉毛,閹人特有的光滑麵龐因嚴厲的表情而顯得有些滑稽,但當他艱難吐出“生死簿”這三個字時,狄仁傑還是悚然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