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十三章:會試(4)
房門無聲無息地敞開,正在埋首讀書的楊霖毫無查覺,直到門口冰冷的聲音響起:“楊霖兄,都準備好了嗎?”楊霖的手一鬆,書本“啪嗒”掉落在地上,他抬起頭,眼裏充滿恐懼。
沈槐輕捷地跨入室內,順手關上房門。看了眼呆若木雞的楊霖,不覺輕蔑一笑:“怎麽像見了鬼似的?”他幾步走到楊霖跟前,逼視著對方:“我是來送你跳龍門,又不是來送你上西天,你抖什麽抖?!”楊霖垂下腦袋不出聲,仍然是一幅失魂落魄的樣子。
沈槐又好氣又好笑,幹脆自己往旁邊的椅子上一坐,若無其事地道:“今天已經是七月二十七了,八月初一會試,按例考生們七月二十八日晚戊時就要到選院報到,核查身份,入號房,在那裏靜候初一淩晨五更開考發題。因此……”他瞥了眼毫無表情的楊霖:“狄大人說他身為主考,這兩天避嫌就不來看望你了,但還是托我帶話給你,讓你好好考。他還特意吩咐我明日親自將你送去選院。楊霖啊,你快熬到頭了!”
楊霖這才抬起眼皮,有氣無力地嘟囔了一句:“小生多謝狄大人、沈將軍關照,感、感激不盡。”“哼!”沈槐嗤之以鼻,隨即又冷笑著問:“楊霖,你在狄府好吃好喝都這麽久了,八月初一考完之後,可有什麽打算?”楊霖困惑地瞅了他一眼:“這……我還不都是聽你的?我哪有什麽打……”
“嗯。”沈槐點了點頭:“楊霖,考完以後你就不必迴這裏來了。”楊霖狐疑地看著他,沈槐撲哧一樂:“我說楊霖,你不會真的想賴在狄府了吧?”楊霖愈加驚懼:“我?這一切不、不都是你要求的嗎?是你要我取得狄大人的信、信任……還要我冒充什麽謝……”
沈槐厲聲喝止:“行了!這些事情你都辦得不錯。我的問題是,考完以後你打算怎麽辦?假如沒考上如何?假如進士及第了又如何?!”楊霖低下頭,沉默了好一陣子,才喃喃道:“我也不知道……不過,沈、沈將軍,我一直都在按你說的做,你、你打算什麽時候還我那件東西?”沈槐嘲諷地挑起眉毛,反問道:“要是你考完我就還你那樣東西呢?”
楊霖驚問:“真的?你真的會還我那樣東西?”沈槐冷哼道:“自從你我相識,我一直都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吧?”“這倒是……”“那你還有什麽可懷疑的?並且,因為你已經做到了我要你做的一切,等會試一過,我不僅將如約還你東西,還要放你走!”
楊霖張口結舌地瞪著沈槐,似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沈槐麵對他的傻樣強壓厭惡:“是的,會試一完我就安排你離開,哦,當然還會讓你帶上你要的東西。”頓了頓,他注視著楊霖問:“怎麽?莫非你舍不得離開了?”楊霖嚇得一跳,趕緊辯白:“不!不!我當然願意離開,狄府再好……我也是度日如年,其實我一刻都不想在這裏呆啊!”
沈槐點頭:“嗯,如此甚好。我會把一切都安排好。不過,有一個條件。”他逼視著楊霖,一字一句地道:“你要走就得走得徹底,不論你本次會試是否上榜,都不許再迴來!”楊霖滿臉困惑:“這……假使考不上也罷,萬一考上了,我、我也不能?”“不行!”
楊霖轉動著眼珠不吱聲,沈槐不耐煩了,他聲色俱厲地道:“楊霖,我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你要麽帶上你要的東西滾蛋,從此去過你的逍遙日子,咱們井水不犯河水,要麽……”他突然住了口,陰森的目光像匕首般直刺楊霖,楊霖激靈靈打了個冷戰,仿佛又迴到了去年除夕在金辰關外破廟中的那個夜晚,多麽相似的目光,讓人絕望至極……楊霖覺得自己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就算能考得進士及第又能如何?人家是朝廷的將軍,自己即便能謀個一官半職也逃不脫他的手掌心……罷了!答應他吧,隻要能拿迴母親的寶物,就趕緊逃離這一切,逃得越遠越好……
他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說:“我、我照做就是了。”“嗯。”沈槐滿意地點了點頭,把神色略放輕鬆些,道:“還有件事,你現在就起草封信給狄仁傑大人,向他辭行,我會找機會讓他看到,以免你會試後突然失蹤令他起疑。”楊霖乖乖地坐下,提起筆來:“這……我怎麽寫呢?”“就說你感激宰相大人對你的器重和關懷,然而你家中老母病重不治,你要迴家侍奉,老母如若歸天,你更要為她服孝三年,忠孝不能兩全,因此暫且將功名富貴擱置,不辭而別還請狄大人見諒。”
楊霖沉吟片刻,揮揮灑灑將書信寫成。沈槐拿來看過,說了聲不錯,便納入懷中。
七月二十八日夜,戊時整。
天津橋東側的吏部選院門前,燈球滿掛火把高擎,沿長街而下的兩排大槐樹上,懸掛著長達一裏的大紅燈籠,將整條大街照得亮如白晝一般。選院的粉白圍牆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荊棘編製而成的柵欄,比圍牆的頂端還要高過一尺有餘,荊棘柵欄外側更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肅立著甲胄鮮明、精神抖擻的金吾衛兵。這陣仗足可以讓所有前來趕考的舉子們,尚未踏入考場就已經唿吸急促、心跳如鼓了。
選院門口又有另一隊服色的衛兵們站崗,引導著所有的舉子們排好隊伍、魚貫而人。高高佇立在黑漆大門前,一位銀甲紅衣儀表不凡的千牛衛將軍指揮若定,正是沈槐。主考官狄仁傑大人早在一個時辰前就端坐在了選院的正堂上,沈槐率領衛隊一方麵如平時保衛狄大人的安全,同時也承擔了維持考場秩序的責任。
現場雖然考生眾多,但由於管理得當、警界森嚴,竟沒有一人喧嘩,大家鴉雀無聲地順序入場。經過門房時,先報上名字並在名冊上簽注畫押,就有士兵過來搜查全身。考生帶入的筆墨紙硯、蠟燭、茶杯和飯盆均需經過細心檢查,再擱進統一下發的竹籃之中,領取號牌,方可對號入座。身上攜帶的其餘無關物品則一律打上包袱,寫好名字,寄存在門房中。
楊霖身穿一身簇新的儒生袍,夾在隊伍的中間。今夜他是由兩名千牛衛兵一路陪伴,哦,不,是押解到的選院。在隊伍裏他舉目四顧,一眼便看到,蘭州同鄉會的趙銘鈺就排在自己前麵十來個人的位置。趙銘鈺也看到了楊霖,因在場無人交談,兩人點頭致意,就算打過了招唿。經過門房時,楊霖猶豫著從懷裏掏出個小包,寫好名字,雙手捧給衙役,看著他放入寄存物品的櫃格。
號房排列在選院的東、西兩廊之下。正北方向的正堂上燈火輝煌,像所有的考生一樣,楊霖經過院子走向自己的號房時,麵對主考官狄仁傑大人端坐的身影,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禮,他在心中默念:“狄大人,楊霖從心底裏感激您的知遇之恩,怎奈楊霖受人威逼,對您多有欺騙,實在是羞愧難當啊!狄大人,楊霖今天來此應試,已放開功利之心,隻為對自己多年的苦讀有所交代,也……對您有個交代。狄大人,明天之後晚生大概就再也見不到您了,您老人家多多保重吧!”
終於,所有的考生都安坐停當,靜靜等待五更敲過,狄仁傑大人拆開封簽,發下試題,考試便開始了。
八月初一這天,真是個少有的好天氣。萬裏無雲的晴空中一弘金輪燦放,整個洛陽城都沐浴在夏末初秋的舒爽中。吏部選院裏,考生們還在奮筆疾書,他們要考到今夜三更才散。正午過後的天津橋邊洛水兩岸,卻又聚來了許多華麗的車駕和馬隊,隊列之中俱是些麵貌、打扮千奇百怪的人,他們都是大周皇帝邀請的四夷賓客,趕來參加今日的賽寶和百戲盛會。
這還是張氏兄弟給武則天出的主意。武皇自改元久視後病祛體康,恢複了對朝政的全麵掌控,對二張的寵愛更甚以往,愈加助長了此兄弟二人的氣焰。與此同時,朝中一些沒有氣節的官員趨炎附勢、對二張大行拍馬依傍之能事,如今的張氏兄弟在大周朝中真可謂如日中天,囂張地好像烈火烹油一般,簡直是說一不二、為所欲為。也不知怎麽的,自從隴右道大勝之後,張氏兄弟突然對外交發生了莫大的興趣,沒事經常往鴻臚寺跑跑,不懂裝懂、指手畫腳,把個鴻臚寺上下搞得不勝其煩,卻也隻好忍氣吞聲。
在這種情況下,鴻臚寺卿周梁昆的態度就相當關鍵。照理說他這位三朝老臣,在二張麵前多少還是可以有些骨氣的,然而令鴻臚寺其他官員既感意外又失望的是,周梁昆對二張言聽計從,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張氏兄弟先是拿著武皇的命令來尋寶,周梁昆立即大開四方館門,任由這二位將四方館的庫房翻了個底朝天。館庫中自高祖以來曆時數朝的各夷進貢之寶,把這兄弟二人看得心花怒放,哪裏還會客氣,立即遍取其中珍稀,聲稱是呈給武皇把玩鑒賞,那周梁昆自是二話不說、一律照辦。這麽鬧了一陣還不罷休,二張前些日子又突發奇想,慫恿武皇遍邀長居洛陽的各夷族長,於八月初一日,在皇城前搞一個賽寶和百戲盛會。二張的理由是:隴右戰勝,各夷均被天朝的軍威所震懾,選擇這個時機搞些輕鬆和睦的盛會,既能進一步彰顯天朝的強盛,也能安慰拉攏一下大家惶恐的心情,正所謂恩威並施嘛。武則天覺得很有道理,實際上絕大多數二張的提議她都覺得很有道理,再說這事兒無傷大雅、有趣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旨意下達,鴻臚寺頓時人仰馬翻,日夜忙碌地準備了差不多半個月,總算這場憑空生出來的盛會可以如期舉行了。賽會定在午後正式開始,未時剛到,武則天的儀仗便升至皇城正南的則天門樓之上。今日的盛會就在則天門前通向天津橋的廣場上舉行。
一番朝拜禮儀之後,武則天親自宣布盛會開始。首先進行賽寶大會,裝飾得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廣場上,四夷選派的使者輪流上前,在中央用紅線標示的圓圈中,擺上本國特產的寶物,還操著怪腔怪調的口音講解該物的好處,一時間還真是寶華絢爛、異彩紛呈,把武則天和文武百官們看了個眼花繚亂,開心不已。
待各國都展示過了自己的寶貝,大周天朝壓軸,鴻臚寺少卿尉遲劍捧著寶物上場,也開始侃侃而談。則天門樓上,張易之留意女皇的表情,隱現不快,他悄然期前,低聲問:“聖上,您是不是覺著咱們天朝的寶貝不夠珍奇,壓不過那幫番夷的東西?”武則天哼了一聲,並不答話。
第三十三章:會試(4)
房門無聲無息地敞開,正在埋首讀書的楊霖毫無查覺,直到門口冰冷的聲音響起:“楊霖兄,都準備好了嗎?”楊霖的手一鬆,書本“啪嗒”掉落在地上,他抬起頭,眼裏充滿恐懼。
沈槐輕捷地跨入室內,順手關上房門。看了眼呆若木雞的楊霖,不覺輕蔑一笑:“怎麽像見了鬼似的?”他幾步走到楊霖跟前,逼視著對方:“我是來送你跳龍門,又不是來送你上西天,你抖什麽抖?!”楊霖垂下腦袋不出聲,仍然是一幅失魂落魄的樣子。
沈槐又好氣又好笑,幹脆自己往旁邊的椅子上一坐,若無其事地道:“今天已經是七月二十七了,八月初一會試,按例考生們七月二十八日晚戊時就要到選院報到,核查身份,入號房,在那裏靜候初一淩晨五更開考發題。因此……”他瞥了眼毫無表情的楊霖:“狄大人說他身為主考,這兩天避嫌就不來看望你了,但還是托我帶話給你,讓你好好考。他還特意吩咐我明日親自將你送去選院。楊霖啊,你快熬到頭了!”
楊霖這才抬起眼皮,有氣無力地嘟囔了一句:“小生多謝狄大人、沈將軍關照,感、感激不盡。”“哼!”沈槐嗤之以鼻,隨即又冷笑著問:“楊霖,你在狄府好吃好喝都這麽久了,八月初一考完之後,可有什麽打算?”楊霖困惑地瞅了他一眼:“這……我還不都是聽你的?我哪有什麽打……”
“嗯。”沈槐點了點頭:“楊霖,考完以後你就不必迴這裏來了。”楊霖狐疑地看著他,沈槐撲哧一樂:“我說楊霖,你不會真的想賴在狄府了吧?”楊霖愈加驚懼:“我?這一切不、不都是你要求的嗎?是你要我取得狄大人的信、信任……還要我冒充什麽謝……”
沈槐厲聲喝止:“行了!這些事情你都辦得不錯。我的問題是,考完以後你打算怎麽辦?假如沒考上如何?假如進士及第了又如何?!”楊霖低下頭,沉默了好一陣子,才喃喃道:“我也不知道……不過,沈、沈將軍,我一直都在按你說的做,你、你打算什麽時候還我那件東西?”沈槐嘲諷地挑起眉毛,反問道:“要是你考完我就還你那樣東西呢?”
楊霖驚問:“真的?你真的會還我那樣東西?”沈槐冷哼道:“自從你我相識,我一直都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吧?”“這倒是……”“那你還有什麽可懷疑的?並且,因為你已經做到了我要你做的一切,等會試一過,我不僅將如約還你東西,還要放你走!”
楊霖張口結舌地瞪著沈槐,似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沈槐麵對他的傻樣強壓厭惡:“是的,會試一完我就安排你離開,哦,當然還會讓你帶上你要的東西。”頓了頓,他注視著楊霖問:“怎麽?莫非你舍不得離開了?”楊霖嚇得一跳,趕緊辯白:“不!不!我當然願意離開,狄府再好……我也是度日如年,其實我一刻都不想在這裏呆啊!”
沈槐點頭:“嗯,如此甚好。我會把一切都安排好。不過,有一個條件。”他逼視著楊霖,一字一句地道:“你要走就得走得徹底,不論你本次會試是否上榜,都不許再迴來!”楊霖滿臉困惑:“這……假使考不上也罷,萬一考上了,我、我也不能?”“不行!”
楊霖轉動著眼珠不吱聲,沈槐不耐煩了,他聲色俱厲地道:“楊霖,我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你要麽帶上你要的東西滾蛋,從此去過你的逍遙日子,咱們井水不犯河水,要麽……”他突然住了口,陰森的目光像匕首般直刺楊霖,楊霖激靈靈打了個冷戰,仿佛又迴到了去年除夕在金辰關外破廟中的那個夜晚,多麽相似的目光,讓人絕望至極……楊霖覺得自己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就算能考得進士及第又能如何?人家是朝廷的將軍,自己即便能謀個一官半職也逃不脫他的手掌心……罷了!答應他吧,隻要能拿迴母親的寶物,就趕緊逃離這一切,逃得越遠越好……
他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說:“我、我照做就是了。”“嗯。”沈槐滿意地點了點頭,把神色略放輕鬆些,道:“還有件事,你現在就起草封信給狄仁傑大人,向他辭行,我會找機會讓他看到,以免你會試後突然失蹤令他起疑。”楊霖乖乖地坐下,提起筆來:“這……我怎麽寫呢?”“就說你感激宰相大人對你的器重和關懷,然而你家中老母病重不治,你要迴家侍奉,老母如若歸天,你更要為她服孝三年,忠孝不能兩全,因此暫且將功名富貴擱置,不辭而別還請狄大人見諒。”
楊霖沉吟片刻,揮揮灑灑將書信寫成。沈槐拿來看過,說了聲不錯,便納入懷中。
七月二十八日夜,戊時整。
天津橋東側的吏部選院門前,燈球滿掛火把高擎,沿長街而下的兩排大槐樹上,懸掛著長達一裏的大紅燈籠,將整條大街照得亮如白晝一般。選院的粉白圍牆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荊棘編製而成的柵欄,比圍牆的頂端還要高過一尺有餘,荊棘柵欄外側更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肅立著甲胄鮮明、精神抖擻的金吾衛兵。這陣仗足可以讓所有前來趕考的舉子們,尚未踏入考場就已經唿吸急促、心跳如鼓了。
選院門口又有另一隊服色的衛兵們站崗,引導著所有的舉子們排好隊伍、魚貫而人。高高佇立在黑漆大門前,一位銀甲紅衣儀表不凡的千牛衛將軍指揮若定,正是沈槐。主考官狄仁傑大人早在一個時辰前就端坐在了選院的正堂上,沈槐率領衛隊一方麵如平時保衛狄大人的安全,同時也承擔了維持考場秩序的責任。
現場雖然考生眾多,但由於管理得當、警界森嚴,竟沒有一人喧嘩,大家鴉雀無聲地順序入場。經過門房時,先報上名字並在名冊上簽注畫押,就有士兵過來搜查全身。考生帶入的筆墨紙硯、蠟燭、茶杯和飯盆均需經過細心檢查,再擱進統一下發的竹籃之中,領取號牌,方可對號入座。身上攜帶的其餘無關物品則一律打上包袱,寫好名字,寄存在門房中。
楊霖身穿一身簇新的儒生袍,夾在隊伍的中間。今夜他是由兩名千牛衛兵一路陪伴,哦,不,是押解到的選院。在隊伍裏他舉目四顧,一眼便看到,蘭州同鄉會的趙銘鈺就排在自己前麵十來個人的位置。趙銘鈺也看到了楊霖,因在場無人交談,兩人點頭致意,就算打過了招唿。經過門房時,楊霖猶豫著從懷裏掏出個小包,寫好名字,雙手捧給衙役,看著他放入寄存物品的櫃格。
號房排列在選院的東、西兩廊之下。正北方向的正堂上燈火輝煌,像所有的考生一樣,楊霖經過院子走向自己的號房時,麵對主考官狄仁傑大人端坐的身影,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禮,他在心中默念:“狄大人,楊霖從心底裏感激您的知遇之恩,怎奈楊霖受人威逼,對您多有欺騙,實在是羞愧難當啊!狄大人,楊霖今天來此應試,已放開功利之心,隻為對自己多年的苦讀有所交代,也……對您有個交代。狄大人,明天之後晚生大概就再也見不到您了,您老人家多多保重吧!”
終於,所有的考生都安坐停當,靜靜等待五更敲過,狄仁傑大人拆開封簽,發下試題,考試便開始了。
八月初一這天,真是個少有的好天氣。萬裏無雲的晴空中一弘金輪燦放,整個洛陽城都沐浴在夏末初秋的舒爽中。吏部選院裏,考生們還在奮筆疾書,他們要考到今夜三更才散。正午過後的天津橋邊洛水兩岸,卻又聚來了許多華麗的車駕和馬隊,隊列之中俱是些麵貌、打扮千奇百怪的人,他們都是大周皇帝邀請的四夷賓客,趕來參加今日的賽寶和百戲盛會。
這還是張氏兄弟給武則天出的主意。武皇自改元久視後病祛體康,恢複了對朝政的全麵掌控,對二張的寵愛更甚以往,愈加助長了此兄弟二人的氣焰。與此同時,朝中一些沒有氣節的官員趨炎附勢、對二張大行拍馬依傍之能事,如今的張氏兄弟在大周朝中真可謂如日中天,囂張地好像烈火烹油一般,簡直是說一不二、為所欲為。也不知怎麽的,自從隴右道大勝之後,張氏兄弟突然對外交發生了莫大的興趣,沒事經常往鴻臚寺跑跑,不懂裝懂、指手畫腳,把個鴻臚寺上下搞得不勝其煩,卻也隻好忍氣吞聲。
在這種情況下,鴻臚寺卿周梁昆的態度就相當關鍵。照理說他這位三朝老臣,在二張麵前多少還是可以有些骨氣的,然而令鴻臚寺其他官員既感意外又失望的是,周梁昆對二張言聽計從,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張氏兄弟先是拿著武皇的命令來尋寶,周梁昆立即大開四方館門,任由這二位將四方館的庫房翻了個底朝天。館庫中自高祖以來曆時數朝的各夷進貢之寶,把這兄弟二人看得心花怒放,哪裏還會客氣,立即遍取其中珍稀,聲稱是呈給武皇把玩鑒賞,那周梁昆自是二話不說、一律照辦。這麽鬧了一陣還不罷休,二張前些日子又突發奇想,慫恿武皇遍邀長居洛陽的各夷族長,於八月初一日,在皇城前搞一個賽寶和百戲盛會。二張的理由是:隴右戰勝,各夷均被天朝的軍威所震懾,選擇這個時機搞些輕鬆和睦的盛會,既能進一步彰顯天朝的強盛,也能安慰拉攏一下大家惶恐的心情,正所謂恩威並施嘛。武則天覺得很有道理,實際上絕大多數二張的提議她都覺得很有道理,再說這事兒無傷大雅、有趣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旨意下達,鴻臚寺頓時人仰馬翻,日夜忙碌地準備了差不多半個月,總算這場憑空生出來的盛會可以如期舉行了。賽會定在午後正式開始,未時剛到,武則天的儀仗便升至皇城正南的則天門樓之上。今日的盛會就在則天門前通向天津橋的廣場上舉行。
一番朝拜禮儀之後,武則天親自宣布盛會開始。首先進行賽寶大會,裝飾得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廣場上,四夷選派的使者輪流上前,在中央用紅線標示的圓圈中,擺上本國特產的寶物,還操著怪腔怪調的口音講解該物的好處,一時間還真是寶華絢爛、異彩紛呈,把武則天和文武百官們看了個眼花繚亂,開心不已。
待各國都展示過了自己的寶貝,大周天朝壓軸,鴻臚寺少卿尉遲劍捧著寶物上場,也開始侃侃而談。則天門樓上,張易之留意女皇的表情,隱現不快,他悄然期前,低聲問:“聖上,您是不是覺著咱們天朝的寶貝不夠珍奇,壓不過那幫番夷的東西?”武則天哼了一聲,並不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