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十四章:暗鬥(5)
周梁昆清了清嗓子,終於開口了:“沈槐將軍,這些天來你帶人日日夜夜監視老夫的行止,端的是辛苦了。”沈槐聽得略一皺眉,隻冷冷地答道:“職責所在,何談辛苦二字。”周梁昆訕訕一笑,問:“不知道沈將軍打算監視到什麽時候?”
沈槐沉下臉來,頗不客氣地迴答:“周大人今天來難道就是為了談這個?假如周大人對沈槐的監視不滿意,還請周大人直接去同狄大人商議,沈槐隻是奉命行事。”周梁昆搖了搖頭,隨意地道:“哎,沈將軍稍安毋燥,老父不過是寒暄幾句罷了。”沈槐冷笑:“如此寒暄倒是不常見。”
周梁昆愣了愣,眼中突然精光四射,望定沈槐,他意味深長地道:“沈將軍,老夫為官數十年,論閱曆品秩都並不比你的那位狄仁傑大人差。老夫知道和什麽樣的人該如何寒暄。”沈槐不覺一凜,低下頭沉默了。周梁昆若有所思地打量著沈槐:棱角分明的麵龐,機敏幹練的神情,特別是一雙眼睛,深沉陰鬱,看上去十分老成。周梁昆在心中暗暗歎息一聲,靖媛啊靖媛,對這樣一個人你真的有把握嗎?
然而情勢所迫,對他們父女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猶疑彷徨的時間了。周梁昆決定單刀直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沈槐將軍,據老夫所知,你擔任狄閣老的侍衛長時間並不長吧?”“周大人說得不錯。”沈槐把態度調整得謙恭了一些,應承道:“卑職是去年年底才被聖上派遣到狄大人身邊的。”“沈將軍此前在何處任職啊?”“卑職之前在並州折衝府任了五年的果毅都尉。”“再之前呢?”
“再之前?”沈槐有些疑慮地瞟了眼周梁昆,卻見對方正襟危坐著,麵無表情。沈槐想了想,還是答道:“去並州之前,沈槐在神都羽林衛中任職多年。”周梁昆緊接著他的話音道:“但沈將軍是在去並州之前才加入的內衛吧?”
周梁昆的語音並不高,語調也很平淡,仿佛在問件不起眼的家常事,但在沈槐的耳邊卻不啻響起了一個驚天的霹靂,老練如他,也情不自禁地自眼底的最深處流露出惶恐,他真的懼怕了!
武皇的內衛組織在大周朝廷中是個公開的秘密。早在女皇還隻是皇後、皇太後的時候,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監控和打擊一切反對的勢力,女皇便開始逐步建立起這支**於朝廷之外的力量,由她全權掌控和差遣。在女皇登基稱帝的最初一段時間裏麵,內衛在她誅滅異己,平定此起彼伏的叛亂的行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能夠迅速而徹底地消滅對手,內衛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可謂是將各種下作和殘忍的手段用到了極致:密報、臥底、暗殺、反間、栽贓、陷害……花樣百出的陰謀詭計和殘暴殺戮令人對內衛談虎色變。在武皇權勢最盛,內衛活動最為猖獗的時候,大周朝廷上下,不論什麽派別和出身的官員,都或多或少吃過內衛的苦頭,對內衛可說是恨之入骨。
多行不義必自斃,內衛也走不出盛極而衰的規律。武皇的統治逐步穩固,大周朝廷由紛亂走向有序,至少在表麵上,朝局亦由黑暗轉為昌明。鞏固了帝位的武皇開始糾正自己殘暴乖戾的形象,越來越多地重用包括狄仁傑在內的正直官員,曾經作為她心腹爪牙的內衛和酷吏慢慢地失了勢。失勢以後的走狗,命運通常是最悲慘的。首當其衝的是以來俊臣為首的酷吏,做下了那麽多樁迫害與殘殺的罪行,早就被天下人恨得咬牙切齒,為平息民怨爭取人心,武皇毫不猶豫地先將他們拋棄了。於是來俊臣等一夥酷吏先後被處以極刑,死後暴屍街頭,任由百姓們剝皮撕肉以泄憤。
內衛的局麵相對複雜一些,與酷吏相比,他們的行事方式更隱蔽,組織也更嚴密,其成員良莠相雜,並不能一概而論。實際上,真正的內衛成員分為兩大類。一類由武皇親信的內衛大閣領統一管理,負責完成武皇下達的秘密任務。在執行任務期間,由於需要可能會被臨時性地授予某種公開的職位,但一旦任務完成,仍然迴歸內衛府管轄,屬於正式編製的內衛成員。自神功以後,內衛的任務越來越少,作用越來越弱,為平息各層官吏對內衛長期以來的憎恨,武皇逐步裁撤了不少正式內衛,內衛府管轄的人數已減少到最盛時期的十之一、二。聖曆二年以來,武皇病體日沉,對於內衛府的事務基本上不理不睬,幹脆就由張易之、張昌宗接手過去,在外人看來,今日的內衛府已經徹底淪為二張手中的爪牙機構,隻是仗著武皇的餘威胡作非為而已。而那些被裁撤下來的內衛因為名聲太臭,不論走到哪裏都遭人唾棄,絕大多數的結局甚為悲慘。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武皇的內衛中其實還有另外的一類。這類內衛的身份比內衛府所轄的內衛要隱秘的多,因為他們實際上都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員,他們的名字也從來不曾出現在內衛府的名單之上,他們才是大周朝廷中擁有最黑暗秘密的一群人。這些人遍布在朝野上下的各個角落,全都有著嚴正的外表和顯赫的職位,在各自的仕途上載沉載浮,他們原本不該和內衛這樣不光彩的角色聯係在一起。僅僅是因為對榮華富貴的極度渴望;或者是因為早年的某些劣跡而遭到要挾;或者純粹是為了尋求刺激,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他們被私下招募成了內衛的秘密成員,在某一特定時期為武皇完成了某項特殊的使命,他們得到的迴報是巨大的,要麽是仕途的飛躍,要麽是大筆的金錢,在人生的曆程中,適當地賭上一把,說的就是這些人的行為吧。
因為這類內衛都是擁有正式職位的官員,招募他們的過程極其機密,通常隻有負責招募的直接上封才知道他們的身份,而交給他們的任務也往往是一次性的,隻要很好的完成了使命,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迴報,其後便能繼續安穩地幹他們公開的事業,作為內衛的這個過程似乎隻是臨時性的,除了詭異的飛黃騰達之外,並不會給他們的人生造成其他影響,到後來,甚至連他們自己都幾乎忘卻了曾經有過的這個特殊身份,一廂情願地盼望著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作為內衛的短暫過程,就像是一個身體最**部位的汙點,被層層衣物遮蓋著,早已經看不見了。
可惜再深的機密,隻要有兩個人知道,也就算不得機密了。至為可怕的是,正是由於機密的程度,就連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的秘密到底被什麽人掌握在手中,朝堂之上每天麵對的人中,又有沒有自己的同類。隱秘的汙點即使埋藏得再深,也始終令他們寢食難安、如鯁在喉,畢竟他們曾經完成的任務都是見不得人的,而且均涉及到朝廷的最高權力,一旦為人所知,即會對他們目前所擁有的榮光乃至生命造成致命的威脅。被脅迫的滋味是最難受的,但是害怕有朝一日被脅迫,恐怕更加難受!
沈槐應該算是這類人中最後的一批成員了。當初在羽林衛中任職多年而得不到提拔,心情鬱悶的沈槐才接受了吳知非的招募,隨他共去並州,查察魏王武承嗣的謀反案件。在並州所發生的一切,對於狄仁傑來說可謂是痛徹心肺,於沈槐卻猶如天降的契機,不僅使他完成了使命,還意外地取代了李元芳的位置,來到當朝重臣狄閣老的身邊,成為他的侍衛長,並得以官升幾級,由六品的果毅都尉直接擢升為四品中郎將。今日的沈槐,雖然還有若幹的不順心處,但仍可稱得上春風得意。與此同時,他最計較的就是他曾經的內衛身份,在他想來,狄仁傑對他若即若離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自己的這個過去。
第十四章:暗鬥(5)
周梁昆清了清嗓子,終於開口了:“沈槐將軍,這些天來你帶人日日夜夜監視老夫的行止,端的是辛苦了。”沈槐聽得略一皺眉,隻冷冷地答道:“職責所在,何談辛苦二字。”周梁昆訕訕一笑,問:“不知道沈將軍打算監視到什麽時候?”
沈槐沉下臉來,頗不客氣地迴答:“周大人今天來難道就是為了談這個?假如周大人對沈槐的監視不滿意,還請周大人直接去同狄大人商議,沈槐隻是奉命行事。”周梁昆搖了搖頭,隨意地道:“哎,沈將軍稍安毋燥,老父不過是寒暄幾句罷了。”沈槐冷笑:“如此寒暄倒是不常見。”
周梁昆愣了愣,眼中突然精光四射,望定沈槐,他意味深長地道:“沈將軍,老夫為官數十年,論閱曆品秩都並不比你的那位狄仁傑大人差。老夫知道和什麽樣的人該如何寒暄。”沈槐不覺一凜,低下頭沉默了。周梁昆若有所思地打量著沈槐:棱角分明的麵龐,機敏幹練的神情,特別是一雙眼睛,深沉陰鬱,看上去十分老成。周梁昆在心中暗暗歎息一聲,靖媛啊靖媛,對這樣一個人你真的有把握嗎?
然而情勢所迫,對他們父女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猶疑彷徨的時間了。周梁昆決定單刀直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沈槐將軍,據老夫所知,你擔任狄閣老的侍衛長時間並不長吧?”“周大人說得不錯。”沈槐把態度調整得謙恭了一些,應承道:“卑職是去年年底才被聖上派遣到狄大人身邊的。”“沈將軍此前在何處任職啊?”“卑職之前在並州折衝府任了五年的果毅都尉。”“再之前呢?”
“再之前?”沈槐有些疑慮地瞟了眼周梁昆,卻見對方正襟危坐著,麵無表情。沈槐想了想,還是答道:“去並州之前,沈槐在神都羽林衛中任職多年。”周梁昆緊接著他的話音道:“但沈將軍是在去並州之前才加入的內衛吧?”
周梁昆的語音並不高,語調也很平淡,仿佛在問件不起眼的家常事,但在沈槐的耳邊卻不啻響起了一個驚天的霹靂,老練如他,也情不自禁地自眼底的最深處流露出惶恐,他真的懼怕了!
武皇的內衛組織在大周朝廷中是個公開的秘密。早在女皇還隻是皇後、皇太後的時候,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監控和打擊一切反對的勢力,女皇便開始逐步建立起這支**於朝廷之外的力量,由她全權掌控和差遣。在女皇登基稱帝的最初一段時間裏麵,內衛在她誅滅異己,平定此起彼伏的叛亂的行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能夠迅速而徹底地消滅對手,內衛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可謂是將各種下作和殘忍的手段用到了極致:密報、臥底、暗殺、反間、栽贓、陷害……花樣百出的陰謀詭計和殘暴殺戮令人對內衛談虎色變。在武皇權勢最盛,內衛活動最為猖獗的時候,大周朝廷上下,不論什麽派別和出身的官員,都或多或少吃過內衛的苦頭,對內衛可說是恨之入骨。
多行不義必自斃,內衛也走不出盛極而衰的規律。武皇的統治逐步穩固,大周朝廷由紛亂走向有序,至少在表麵上,朝局亦由黑暗轉為昌明。鞏固了帝位的武皇開始糾正自己殘暴乖戾的形象,越來越多地重用包括狄仁傑在內的正直官員,曾經作為她心腹爪牙的內衛和酷吏慢慢地失了勢。失勢以後的走狗,命運通常是最悲慘的。首當其衝的是以來俊臣為首的酷吏,做下了那麽多樁迫害與殘殺的罪行,早就被天下人恨得咬牙切齒,為平息民怨爭取人心,武皇毫不猶豫地先將他們拋棄了。於是來俊臣等一夥酷吏先後被處以極刑,死後暴屍街頭,任由百姓們剝皮撕肉以泄憤。
內衛的局麵相對複雜一些,與酷吏相比,他們的行事方式更隱蔽,組織也更嚴密,其成員良莠相雜,並不能一概而論。實際上,真正的內衛成員分為兩大類。一類由武皇親信的內衛大閣領統一管理,負責完成武皇下達的秘密任務。在執行任務期間,由於需要可能會被臨時性地授予某種公開的職位,但一旦任務完成,仍然迴歸內衛府管轄,屬於正式編製的內衛成員。自神功以後,內衛的任務越來越少,作用越來越弱,為平息各層官吏對內衛長期以來的憎恨,武皇逐步裁撤了不少正式內衛,內衛府管轄的人數已減少到最盛時期的十之一、二。聖曆二年以來,武皇病體日沉,對於內衛府的事務基本上不理不睬,幹脆就由張易之、張昌宗接手過去,在外人看來,今日的內衛府已經徹底淪為二張手中的爪牙機構,隻是仗著武皇的餘威胡作非為而已。而那些被裁撤下來的內衛因為名聲太臭,不論走到哪裏都遭人唾棄,絕大多數的結局甚為悲慘。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武皇的內衛中其實還有另外的一類。這類內衛的身份比內衛府所轄的內衛要隱秘的多,因為他們實際上都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員,他們的名字也從來不曾出現在內衛府的名單之上,他們才是大周朝廷中擁有最黑暗秘密的一群人。這些人遍布在朝野上下的各個角落,全都有著嚴正的外表和顯赫的職位,在各自的仕途上載沉載浮,他們原本不該和內衛這樣不光彩的角色聯係在一起。僅僅是因為對榮華富貴的極度渴望;或者是因為早年的某些劣跡而遭到要挾;或者純粹是為了尋求刺激,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他們被私下招募成了內衛的秘密成員,在某一特定時期為武皇完成了某項特殊的使命,他們得到的迴報是巨大的,要麽是仕途的飛躍,要麽是大筆的金錢,在人生的曆程中,適當地賭上一把,說的就是這些人的行為吧。
因為這類內衛都是擁有正式職位的官員,招募他們的過程極其機密,通常隻有負責招募的直接上封才知道他們的身份,而交給他們的任務也往往是一次性的,隻要很好的完成了使命,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迴報,其後便能繼續安穩地幹他們公開的事業,作為內衛的這個過程似乎隻是臨時性的,除了詭異的飛黃騰達之外,並不會給他們的人生造成其他影響,到後來,甚至連他們自己都幾乎忘卻了曾經有過的這個特殊身份,一廂情願地盼望著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作為內衛的短暫過程,就像是一個身體最**部位的汙點,被層層衣物遮蓋著,早已經看不見了。
可惜再深的機密,隻要有兩個人知道,也就算不得機密了。至為可怕的是,正是由於機密的程度,就連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的秘密到底被什麽人掌握在手中,朝堂之上每天麵對的人中,又有沒有自己的同類。隱秘的汙點即使埋藏得再深,也始終令他們寢食難安、如鯁在喉,畢竟他們曾經完成的任務都是見不得人的,而且均涉及到朝廷的最高權力,一旦為人所知,即會對他們目前所擁有的榮光乃至生命造成致命的威脅。被脅迫的滋味是最難受的,但是害怕有朝一日被脅迫,恐怕更加難受!
沈槐應該算是這類人中最後的一批成員了。當初在羽林衛中任職多年而得不到提拔,心情鬱悶的沈槐才接受了吳知非的招募,隨他共去並州,查察魏王武承嗣的謀反案件。在並州所發生的一切,對於狄仁傑來說可謂是痛徹心肺,於沈槐卻猶如天降的契機,不僅使他完成了使命,還意外地取代了李元芳的位置,來到當朝重臣狄閣老的身邊,成為他的侍衛長,並得以官升幾級,由六品的果毅都尉直接擢升為四品中郎將。今日的沈槐,雖然還有若幹的不順心處,但仍可稱得上春風得意。與此同時,他最計較的就是他曾經的內衛身份,在他想來,狄仁傑對他若即若離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自己的這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