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和沈閑對視一眼,桃子隨即深唿吸一口氣,對沈閑開口:“小沈,到我們了。”


    二人隨即向更衣室裏麵走去。


    莫維已經等在了裏麵,其他幾個成員已經化好妝,等待著沈閑和桃子寶寶。


    沈閑和桃子的妝麵並不複雜,稍微修一下就差不多能夠上場。


    黃梅戲的妝麵不像京劇。


    京劇的角色很多層麵依靠的都是臉譜,通過不同的臉譜表現出角色的性格和人物差異。


    而黃梅戲不同,黃梅戲更注重的是小調的表現。


    當沈閑和桃子寶寶站在舞台上的時候,現場的燈光全部黯淡了下去,隻有舞台上還有閃耀的燈光照耀在二人的身上。


    讓二人成為了現場的焦點。


    在二人的旁邊,還有四五個演員。


    二人還沒說話,一段優美而憂傷的旋律便是響起。


    一開始用長笛模仿鳥的叫聲吹奏出一段旋律,接著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麗景色。


    當這段音樂響起的時候,不少還在議論紛紛的觀眾都是屏住了唿吸,仔細的聽著。


    “怎麽迴事,我怎麽感覺這段純音樂讓我的心都要碎了?”


    “這音樂聽著好有感覺啊,眼前出現了鳥語花香的景色?”


    “有中國風的感覺了!”


    彈幕上,眾人議論紛紛。


    當小提琴的旋律響起的時候,不少人的唿吸都是急促了起來。


    那無比憂傷,但卻異常優美的旋律,響徹在眾人的耳邊。


    勾起了無數人,無數次的迴憶。


    有人的眼前閃過年輕時候的摯愛,但最後卻沒有在一起時的訣別。


    有人的腦海中閃過,跟永遠不可能在一起的時,花前月下,海誓山盟。


    還有的人腦海中閃過,自己對彼此的無數次承諾,但都沒有實現。


    不少人的眼中都出現了淚光。


    “淚如雨落,才知過往剪不斷。”


    “好久沒有見到心中的那個她了,她現在是一種什麽樣的生活狀態呢?”


    “有沒有新的感情?心中還有我嗎?過的還好不好?”


    無數的觀眾心中,都浮現出了這個念頭。


    《梁祝》的這個段落,嚴格意義上被稱為《化蝶》。


    在地球上,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自1959年首演以來,不僅成為中國音樂史上的裏程碑式作品,更在全球範圍內被公認為東方音樂藝術的瑰寶,也是民族音樂現代化的典範。


    首次將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與西方交響樂協奏曲形式深度融合。創作中大量運用越劇的“尺調”唱腔和江南小調的“起承轉合”結構,這種嚐試不僅打破了當時西洋作品主導小提琴音樂的局麵,還開創了“民族音樂現代化”的先河,被譽為“中國人自己的交響樂”。


    通過音樂語言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至死不渝”的愛情觀和反封建的價值觀。其悲劇內核與浪漫主義表達,既符合中國審美傳統,又具有普世情感共鳴,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在音樂結構上打破西方奏鳴曲式的束縛,采用“草橋結拜”“抗婚”“化蝶”等敘事性段落,形成獨特的“中國特色交響語言”。


    《梁祝》作為中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其地位體現在民族音樂創新的突破、文化符號的凝練、藝術成就的高度,以及跨時代的生命力。它不僅是一部音樂作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交融的象征,持續影響著全球聽眾對東方美學的認知。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觀眾們的焦點在這首曲調的優美上麵,而專業的音樂人,則是將目光注視在了這首曲調的內涵意義上麵。


    周岩石本來已經昏昏欲睡了,但這首曲調響起的時候,他猛然坐直了身軀,瞪大了眼睛:“等等,這首曲子……是西洋協奏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


    旁邊的周行正道:“是首次融合!”


    宋天縱眸光似水,眼眸深邃的如同星空:“我是第一次聽到小提琴和大提琴以及二胡共同協奏的曲調,我感覺……很炸裂!”


    “這首曲調,刷新了我對傳統戲曲的認知!”


    “還沒開始,就給了我們這麽大的震撼,我感覺……這首劇目,將會大放異彩!”


    台上的眾多評委也是聽出了這首曲子裏麵的不平凡,一個個也是認真的聽了起來。


    房間中。


    周挽看著台上的沈閑,眼中異彩連連。


    她認出了沈閑,猜測出,這首曲子,應該就是出自於沈閑之手!


    寧彩深唿吸一口氣,道:“這首曲子,就是沈閑的風格,一如既往的傷感!”


    而旁邊的宋亦瑤一言不發,但是眸子中的亮光卻是越來越熾盛。


    她學富五車,見多識廣,知道這首曲子代表著什麽。


    這是國內曆史上,第一首中西結合的協奏曲!


    也是一次偉大的嚐試!


    “到底擁有什麽樣的才華,才能夠寫出這樣的曲調?”宋亦瑤心中自語,“我倒是對你,越來越感興趣了!”


    旁邊的周挽和寧彩倒是沒有發現宋亦瑤的異樣。


    周挽卻是很興奮的對宋亦瑤開口:“亦瑤,那個演員叫沈閑,這曲子應該就是他寫的,是不是很有才?”


    “他真的很優秀!”


    不用你說,我已經看出來了。


    宋亦瑤心中自語,但口中卻是敷衍著:“還行吧!”


    一曲演奏完畢,隨後正式開始進入劇情。


    《梁祝》的劇情《梁祝》是一部描繪中國古代愛情悲劇的經典故事,講述了祝英台與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之間的愛情故事,


    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途中遇到同學梁山伯,兩人結為兄弟並同窗三年,感情深厚。


    在共同求學的日子裏,祝英台與梁山伯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內心暗暗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


    祝英台中斷學業返迴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她原來是女兒身。梁山伯欲向祝家提親,但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


    梁山伯在鄞當縣令時,因過度鬱悶而過世。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當劇情推進到一半的時候,傳統的黃梅戲小調又出現了。


    當這首小調出現的時候,更是讓無數的觀眾頭皮發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甩後,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徽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徽州並收藏被甩後,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