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記聽完了於佑民轉述的話,心裏不由叫苦不迭,顯然由於晉察冀根據地這邊的舉措,徹底得罪了那位於林真人,從昨晚對方的話語中,已經明確告訴自己,讓晉察冀根據地通知北陝總部李先生,不用再往四九城派報務員了,呂書記當然明白這位於林真人的意思,那就是斷絕跟革命黨組織的聯係了。
據呂書記自己得到的消息,這位於林真人迄今為止至少已經給革命組織提供了超過武裝十萬士兵的武器彈藥和裝備,至於各種急缺的藥品、棉花、布匹、糧食等物資更是數量巨大,可以說是自革命組織成立以來,對組織援助最多的一位了。
可是如今由於晉察冀根據地這邊的緣故,造成了於林真人斷絕跟革命組織的聯係,呂書記個人都覺得北陝總部絕對不會置之不理,恐怕晉察冀根據地這邊的主要領導都會被北陝總部追究責任。
當然了呂書記並沒有擔心自己會被北陝總部追究責任,畢竟他也隻是在執行上級領導的命令,而且呂書記還在嚴參謀長下達命令時,對其提出了不同意見,因此就算總部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最後板子也落不到自己的身上,隻不過呂書記感到十分失望的是,好不容易才有了於林真人這樣一位實力深不可測的修士主動給革命組織提供援助,現在卻被革命組織自己的人加以破壞,越想越覺得可惜。
想到於林真人還讓自己和於佑民必須在中午之前離開四九城,甚至都說出了哪裏黃土不埋人的絕情話,這也足以證明於林真人的怒火了,就連親生父親於佑民也被於林真人遷怒。
呂書記知道事已至此、根本就沒有挽迴的餘地了,他可不敢在這裏耽誤時間,萬一真得沒有在中午之前離開四九城,雖然於林真人不至於真得對父親於佑民痛下殺手,可是自己就不敢說了,昨晚那種意識清醒、可是身體卻失去控製的感覺太難受了,呂書記絕對不想再經曆一次。
於是呂書記趕緊開口把昨晚於林真人對自己的吩咐告訴了於佑民,最後遲疑了一下才繼續說:“佑民同誌,咱們還是抓緊時間離開四九城吧,畢竟昨晚於林真人可是說了…”
不等呂書記說完,於佑民就苦笑著說:“是不是說了,哪裏黃土不埋人?好了,我馬上收拾東西,咱們盡快離開四九城吧。”
於佑民說完走進了臥室,過了不到二十分鍾,就穿著一件狼皮大衣、拎著一個一米左右的藤條箱子走了出來。
於佑民把一個信封放在八仙桌上,拿起茶壺壓在了上麵,又把燃燒著的煤球爐子拎到院子裏,抬頭有些不舍得再次看了一眼屋裏的所有擺設,輕輕歎了口氣:“呂書記,咱們現在就走吧。”
呂書記這次從晉察冀根據地到四九城,根本就沒有帶什麽行李,隨身隻有一個褡褳,他起身跟著於佑民走出了正屋。
於佑民拿過一把銅鎖把正屋的房門鎖好,然後邁步走向了前麵的書鋪。
鎖好書鋪的大門,於佑民把黑色的圍脖遮住了大半邊臉龐,向著前方邁步走去,緊跟在身後的呂書記同樣用一條灰色的圍脖遮住了臉,寒冬臘月的四九城,即使達不到滴水成冰的地步,可那刺骨的寒意,仍舊讓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呂書記不由羨慕地看了一眼身上穿著一件狼皮大衣的於佑民。
今天四九城有點陰天,不時還有一些細碎的雪花伴隨著陣陣寒風從天空飄落,路麵上又增添了一層積雪。
走出琉璃廠後,於佑民伸手招唿一輛正慢吞吞走在街上的空洋車,衝車夫說了一句“去火車站”,然後就示意跟在自己後麵的呂書記一起上了洋車,拉洋車的車夫彎腰拉起車子,踩著街道上的積雪,向著火車站的方向跑去。
這種酷寒天氣,大街上隻有稀稀疏疏的幾個行人,冒著風雪腳步匆匆地奔向自己的目的地,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又願意在這種寒冷的天氣出門?
雖然大街上沒有幾個行人,可是不時就會有一輛響著鈴鐺的洋車經過,在這種天氣出門辦事,但凡是兜裏有點錢的人,大都會選擇乘坐洋車,因此越是天氣異常的時候,拉洋車的生意反而更好。
於佑民和呂書記並排坐在洋車上,目光有些留戀不舍得注視著沿途的風景,這一次離開四九城,估計以後很長時間都不可能迴來了,此時此刻於佑民忍不住想到了妻子蘇玉蘭和小女兒琳琳,真想臨別時再看她們母女倆一眼。
呂書記突然輕輕碰了碰於佑民的胳膊:“老於,你是不是忘了把店裏的鑰匙送迴家?”
於佑民微微搖了搖頭:“不用了,他們母子現在估計都不想看到我,再說家裏還有一套鑰匙。”說完就再也沒有繼續說話的心情,繼續注視著沿途的風景,隻不過偶爾出現在牆角、路邊早已經凍得硬邦邦的屍體,實在是讓人不忍直視。
顯然這些暴斃在牆角、路邊的屍體,大多數都是昨天晚上被嚴寒凍死的那些乞丐和流浪漢,對於這種情形這裏居住的人都已經司空見慣了,每年冬天都會有不少無家可歸的人凍死在大街上,至於那些荒廢的宅院、能夠遮風避雨的破屋子,早已經被捷足先登的逃荒者占據,或許那些擁有一技之長、身強體壯的人,還有希望找到一份勉強糊口的營生,至於那些老弱病殘,等待著他們的隻有在饑寒交迫中無聲無息地死去。
此時於佑民表麵上還是在注視著沿途的風景,隻不過心裏不由在暗自琢磨,剛才呂書記突然提醒自己把書鋪鑰匙送迴家,到底是什麽意思?僅僅隻是好意提醒?還是想要借機知道蘇玉蘭母女的住處?
如果是以前的話,於佑民根本就不會對自己的同誌、領導產生這種懷疑,可是發生如此之大的變故後,他昨晚苦思冥想良久,最後得出了一個殘酷的結論,自己似乎是真得有些天真、甚至都有些傻,別人幾句激勵的話語,自己就熱血沸騰起來,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組織。
現在於佑民對於坐在旁邊的這個呂書記,心裏也開始保持著相當的警惕,如果不是這次晉察冀根據地派呂書記突然登門,自己又怎麽可能在這種酷寒天氣被於林逼著離開四九城?
其實當呂書記提出索要跟上次相同數量的武器彈藥和物資時,於佑民當時也覺得晉察冀根據地這邊未免有點獅子大開口了,因此當場就讓呂書記另外想辦法。
可惜人家呂書記顯然早就摸透了於佑民的脾氣秉性,打著解救附近縣城那些遭受小鬼子殘酷壓迫的老百姓的名義,三言兩語就讓於佑民妥協。
經過一晚上的仔細迴憶,於佑民已經明白了兒子說得話,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自己就是被人家給騙了,於林先後兩次給了晉察冀根據地那麽多的武器裝備和物資,他們都已經富裕到可以援助其他根據地的地步了,現在卻又跑來向於林索要一個小鬼子師團的武器裝備和物資,這不是純粹在宰冤大頭嗎?
看來於林說得一點兒都沒錯,自己把人家當成了親密同誌,可是人家卻把自己當成了冤大頭,於佑民想通了這一切後,就決定在四九城火車站就跟這位呂書記分道揚鑣,晉察冀根據地是不能再去了,否則誰知道又會有什麽幺蛾子?
二十多分鍾後,洋車已經停在了四九城火車站前,兩人走下洋車後,於佑民看了一眼絲毫沒有打算掏車錢的呂書記,心裏更是堅定了在這裏跟對方分手的決定,於是給了拉洋車的車夫車錢後,拎起自己的藤條箱子,一邊走向不遠處的售票處,一邊低聲問:“呂掌櫃是準備先到哪?”
呂書記有點奇怪地看了一眼對方,低聲迴答:“當然是先到保定,那邊有人接應。”
於佑民再也沒有說話,直接走到了售票處的窗前排起了隊,而呂書記則是心安理得的站在牆邊避風處,掏出香煙點上抽了起來。
或許是臨近春節的緣故,雖然天氣寒冷,可是在這裏排隊等著購買火車票的人還真不少,瞅了一眼排在自己前麵的七八個人,於佑民隨即看向掛在售票處窗口外的一塊黑板,上麵用粉筆寫著車次、途經的站點以及不同的價格,有意思的是車票價格分別標注著日元、法幣和銀元,卻根本就不收其他的貨幣,就連偽滿洲國發行的“奉天票”和小鬼子用來強行購物的“軍票”都不收,顯然如今掌控著華北地區鐵路運輸的滿鐵株式會社,也把那兩種貨幣當成了廢紙。
很快就排到了於佑民,他遞過去早已經準備好了的三塊現大洋,低聲對售票員說了一句“勞駕,一張西安二等座。”
據呂書記自己得到的消息,這位於林真人迄今為止至少已經給革命組織提供了超過武裝十萬士兵的武器彈藥和裝備,至於各種急缺的藥品、棉花、布匹、糧食等物資更是數量巨大,可以說是自革命組織成立以來,對組織援助最多的一位了。
可是如今由於晉察冀根據地這邊的緣故,造成了於林真人斷絕跟革命組織的聯係,呂書記個人都覺得北陝總部絕對不會置之不理,恐怕晉察冀根據地這邊的主要領導都會被北陝總部追究責任。
當然了呂書記並沒有擔心自己會被北陝總部追究責任,畢竟他也隻是在執行上級領導的命令,而且呂書記還在嚴參謀長下達命令時,對其提出了不同意見,因此就算總部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最後板子也落不到自己的身上,隻不過呂書記感到十分失望的是,好不容易才有了於林真人這樣一位實力深不可測的修士主動給革命組織提供援助,現在卻被革命組織自己的人加以破壞,越想越覺得可惜。
想到於林真人還讓自己和於佑民必須在中午之前離開四九城,甚至都說出了哪裏黃土不埋人的絕情話,這也足以證明於林真人的怒火了,就連親生父親於佑民也被於林真人遷怒。
呂書記知道事已至此、根本就沒有挽迴的餘地了,他可不敢在這裏耽誤時間,萬一真得沒有在中午之前離開四九城,雖然於林真人不至於真得對父親於佑民痛下殺手,可是自己就不敢說了,昨晚那種意識清醒、可是身體卻失去控製的感覺太難受了,呂書記絕對不想再經曆一次。
於是呂書記趕緊開口把昨晚於林真人對自己的吩咐告訴了於佑民,最後遲疑了一下才繼續說:“佑民同誌,咱們還是抓緊時間離開四九城吧,畢竟昨晚於林真人可是說了…”
不等呂書記說完,於佑民就苦笑著說:“是不是說了,哪裏黃土不埋人?好了,我馬上收拾東西,咱們盡快離開四九城吧。”
於佑民說完走進了臥室,過了不到二十分鍾,就穿著一件狼皮大衣、拎著一個一米左右的藤條箱子走了出來。
於佑民把一個信封放在八仙桌上,拿起茶壺壓在了上麵,又把燃燒著的煤球爐子拎到院子裏,抬頭有些不舍得再次看了一眼屋裏的所有擺設,輕輕歎了口氣:“呂書記,咱們現在就走吧。”
呂書記這次從晉察冀根據地到四九城,根本就沒有帶什麽行李,隨身隻有一個褡褳,他起身跟著於佑民走出了正屋。
於佑民拿過一把銅鎖把正屋的房門鎖好,然後邁步走向了前麵的書鋪。
鎖好書鋪的大門,於佑民把黑色的圍脖遮住了大半邊臉龐,向著前方邁步走去,緊跟在身後的呂書記同樣用一條灰色的圍脖遮住了臉,寒冬臘月的四九城,即使達不到滴水成冰的地步,可那刺骨的寒意,仍舊讓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呂書記不由羨慕地看了一眼身上穿著一件狼皮大衣的於佑民。
今天四九城有點陰天,不時還有一些細碎的雪花伴隨著陣陣寒風從天空飄落,路麵上又增添了一層積雪。
走出琉璃廠後,於佑民伸手招唿一輛正慢吞吞走在街上的空洋車,衝車夫說了一句“去火車站”,然後就示意跟在自己後麵的呂書記一起上了洋車,拉洋車的車夫彎腰拉起車子,踩著街道上的積雪,向著火車站的方向跑去。
這種酷寒天氣,大街上隻有稀稀疏疏的幾個行人,冒著風雪腳步匆匆地奔向自己的目的地,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又願意在這種寒冷的天氣出門?
雖然大街上沒有幾個行人,可是不時就會有一輛響著鈴鐺的洋車經過,在這種天氣出門辦事,但凡是兜裏有點錢的人,大都會選擇乘坐洋車,因此越是天氣異常的時候,拉洋車的生意反而更好。
於佑民和呂書記並排坐在洋車上,目光有些留戀不舍得注視著沿途的風景,這一次離開四九城,估計以後很長時間都不可能迴來了,此時此刻於佑民忍不住想到了妻子蘇玉蘭和小女兒琳琳,真想臨別時再看她們母女倆一眼。
呂書記突然輕輕碰了碰於佑民的胳膊:“老於,你是不是忘了把店裏的鑰匙送迴家?”
於佑民微微搖了搖頭:“不用了,他們母子現在估計都不想看到我,再說家裏還有一套鑰匙。”說完就再也沒有繼續說話的心情,繼續注視著沿途的風景,隻不過偶爾出現在牆角、路邊早已經凍得硬邦邦的屍體,實在是讓人不忍直視。
顯然這些暴斃在牆角、路邊的屍體,大多數都是昨天晚上被嚴寒凍死的那些乞丐和流浪漢,對於這種情形這裏居住的人都已經司空見慣了,每年冬天都會有不少無家可歸的人凍死在大街上,至於那些荒廢的宅院、能夠遮風避雨的破屋子,早已經被捷足先登的逃荒者占據,或許那些擁有一技之長、身強體壯的人,還有希望找到一份勉強糊口的營生,至於那些老弱病殘,等待著他們的隻有在饑寒交迫中無聲無息地死去。
此時於佑民表麵上還是在注視著沿途的風景,隻不過心裏不由在暗自琢磨,剛才呂書記突然提醒自己把書鋪鑰匙送迴家,到底是什麽意思?僅僅隻是好意提醒?還是想要借機知道蘇玉蘭母女的住處?
如果是以前的話,於佑民根本就不會對自己的同誌、領導產生這種懷疑,可是發生如此之大的變故後,他昨晚苦思冥想良久,最後得出了一個殘酷的結論,自己似乎是真得有些天真、甚至都有些傻,別人幾句激勵的話語,自己就熱血沸騰起來,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組織。
現在於佑民對於坐在旁邊的這個呂書記,心裏也開始保持著相當的警惕,如果不是這次晉察冀根據地派呂書記突然登門,自己又怎麽可能在這種酷寒天氣被於林逼著離開四九城?
其實當呂書記提出索要跟上次相同數量的武器彈藥和物資時,於佑民當時也覺得晉察冀根據地這邊未免有點獅子大開口了,因此當場就讓呂書記另外想辦法。
可惜人家呂書記顯然早就摸透了於佑民的脾氣秉性,打著解救附近縣城那些遭受小鬼子殘酷壓迫的老百姓的名義,三言兩語就讓於佑民妥協。
經過一晚上的仔細迴憶,於佑民已經明白了兒子說得話,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自己就是被人家給騙了,於林先後兩次給了晉察冀根據地那麽多的武器裝備和物資,他們都已經富裕到可以援助其他根據地的地步了,現在卻又跑來向於林索要一個小鬼子師團的武器裝備和物資,這不是純粹在宰冤大頭嗎?
看來於林說得一點兒都沒錯,自己把人家當成了親密同誌,可是人家卻把自己當成了冤大頭,於佑民想通了這一切後,就決定在四九城火車站就跟這位呂書記分道揚鑣,晉察冀根據地是不能再去了,否則誰知道又會有什麽幺蛾子?
二十多分鍾後,洋車已經停在了四九城火車站前,兩人走下洋車後,於佑民看了一眼絲毫沒有打算掏車錢的呂書記,心裏更是堅定了在這裏跟對方分手的決定,於是給了拉洋車的車夫車錢後,拎起自己的藤條箱子,一邊走向不遠處的售票處,一邊低聲問:“呂掌櫃是準備先到哪?”
呂書記有點奇怪地看了一眼對方,低聲迴答:“當然是先到保定,那邊有人接應。”
於佑民再也沒有說話,直接走到了售票處的窗前排起了隊,而呂書記則是心安理得的站在牆邊避風處,掏出香煙點上抽了起來。
或許是臨近春節的緣故,雖然天氣寒冷,可是在這裏排隊等著購買火車票的人還真不少,瞅了一眼排在自己前麵的七八個人,於佑民隨即看向掛在售票處窗口外的一塊黑板,上麵用粉筆寫著車次、途經的站點以及不同的價格,有意思的是車票價格分別標注著日元、法幣和銀元,卻根本就不收其他的貨幣,就連偽滿洲國發行的“奉天票”和小鬼子用來強行購物的“軍票”都不收,顯然如今掌控著華北地區鐵路運輸的滿鐵株式會社,也把那兩種貨幣當成了廢紙。
很快就排到了於佑民,他遞過去早已經準備好了的三塊現大洋,低聲對售票員說了一句“勞駕,一張西安二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