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鍾後於林駕馭著飛劍徑直離開了金陵,今天晚上依舊是白跑了一趟,搜尋遍了整個櫻花駐華派遣軍總司令部的所有房間,仍然沒有發現畑俊六大將的身影。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於林根本沒有去針對那些中下級軍官動手,他打算就跟這個畑俊六大將耗上了,隻要能夠讓自己發現他的身影,就直接送這個劊子手去地獄。
在外麵轉了這麽一圈,現在於林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一些,想到母親蘇玉蘭肯定會在家裏為自己擔心,於是全力駕馭著飛劍向著四九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抵達四九城的上空,神識探查到晉察冀根據地城南莊的那位呂書記,此刻正坐在旅館房間裏長籲短歎,二琉璃廠佑民書鋪後屋裏,於佑民呆若木雞地坐在八仙桌旁,臉上的表情異常複雜,顯然此時此刻他的心裏也是百味雜陳。
剛才於佑民拎著沉重的包袱走出南鑼鼓巷九十五號東跨院後,一邊機械地邁動腳步走向琉璃廠方向,一邊迴想著腦海中那永遠無法忘卻的一幕,自己的親生兒子竟然對他流露出了濃濃的殺意。
這讓一向自視甚高的於佑民徹底亂了心神,他從來都沒有想到,兒子竟然一直都在深深恨著自己。
於佑民此時此刻也不由暗自懷疑,難道自己真得做錯了嗎?自從於林誕生之後,作為於家的長子長孫,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於家老爺子夫妻倆當成了心肝寶貝,真算得上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當發現小家夥身患頑疾後,於老爺子幾乎尋遍了東三省的名醫,可是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於是老爺子多方打聽後,得知四九城青山堂嶽守拙大夫號稱“中醫聖手”,於是讓於佑民夫妻倆帶著孩子,趕赴四九城尋醫問藥。
雖然嶽守拙大夫也沒有能夠確診小家夥身患何病,但還是給開了一副滋補藥劑,服用後小於林的氣色稍有改觀,因此約定先迴沈城繼續服藥,一兩年後再來四九城青山堂複診。
之後於佑民夫妻又帶著孩子在一年後再次到四九城青山堂,雖然服用了嶽守拙大夫給開得滋補藥劑沒有能夠治療小家夥的頑疾,不過總算要比之前的狀況要好了許多。
嶽守拙大夫又給調整了藥方,還是以滋補為主。
於家發生滅門慘案時,於佑民夫妻倆正帶著兒子遠赴四九城,迴來得知噩耗後,當時於佑民的腦子裏隻想著報仇雪恨,可是他也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光憑自己又怎麽可能鬥得過那些窮兇極惡的小鬼子?
於佑民不由想到了一直活躍在白山黑水間的東北抗聯,之前於老爺子在世時,就曾經多次給東北抗聯的隊伍偷偷捐贈過不少物資和錢財,當時負責跟東北抗聯接洽都就是於家長子於佑民。
現在一門心思想要報仇雪恨的於佑民隻能把希望寄托在了東北抗聯的身上,於是他變賣了所有的家產,籌措了不到二十萬現大洋,並且不顧妻子蘇玉蘭的勸阻,執意帶著所有的財物投奔了東北抗聯的部隊,從那個時候開始正式參加了革命。
如今迴想起來,於佑民也意識到了自己當時光是一門心思想要報仇雪恨,完全忽視了蘇玉蘭母子的感受,他隻是記得當時那段時間自己的脾氣十分暴躁,偶爾一點兒小事也會忍不住大發雷霆,當妻子蘇玉蘭提出留下變賣家產的一半錢,做為今後給兒子治病的費用時,於佑民立刻跟蘇玉蘭大吵了一架,也正是在當時自己口不擇言說出了那句話。
於佑民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兒子雖然身患頑疾,但是卻異常聰明,就連老爺子給小家夥請的啟蒙老師都稱讚不已,一直都誇小於林簡直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
顯然自己當時的那句話,以及跟蘇玉蘭大吵大鬧的場景,讓於林深深地記在心上,同時也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如果說於佑民不後悔,那純粹就是自欺欺人,可是事已至此,他也知道自己跟兒子之間恐怕很難恢複如初了。
再想到於林之前對自己的警告,於佑民不由暗自罵著自己真是愚不可及,於林當時就已經幾乎要翻臉了,不過也隻是警告自己安分守己、幹好份內的工作,絕不允許再指手畫腳幹涉於林的事情。
可是於佑民雖然當時一口答應了下來,但是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當呂書記登門求助時,雖然當時於佑民也感覺晉察冀根據地那邊有些得寸進尺,可是出於自己一貫作風,他還是跑到南鑼鼓巷九十五號東跨院,不管不顧地向於林提出了要求。
現在靜下心來,於佑民也感到了深深地懊悔,可惜開弓沒有迴頭箭,於林既然已經說出了趕自己離開四九城的話,那也就意味著父子之間基本上算是徹底鬧掰了。
於佑民長長吐了一口粗氣,伸手解開剛才蘇玉蘭送給自己的那個包袱,聽她的意思,裏麵不光有老婆給自己做的皮大衣,還有送給自己的一千塊現大洋,臨別時蘇玉蘭顯然就是在提醒自己,這筆錢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都捐獻給組織了,自己也應該在身邊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當小女兒沒錢購買急需的營養品時,於佑民也曾經感到過一絲後悔,當初自己一下子把所有變賣家產的錢全部捐給了抗聯,可是如今竟然連買隻雞的錢都掏不出來,於佑民當時感到臉都火辣辣的疼。
可是這些年於佑民在四九城地下組織裏,一直都覺得有一種深深地自卑,別的同誌能夠憑借著過人的身手,刺殺敵酋、誅殺叛徒,可是自己也隻能開著一間小書鋪,除了偶爾從買書的顧客口中得到一星半點兒的情報,最多也就是能每月給組織上交幾十塊現大洋充當經費。
隨著兒子於林的橫空出現,讓於佑民體會到了被別人重視的感覺,尤其是同誌們的一聲聲誇讚,更是讓他有了一種飄飄然的迷醉感,因此他才恨不得於林能夠全力以赴援助組織,同時也對兒子的自私自利深感不滿。
事情到了這一步,於佑民才意識到了自己確實太過分了,可惜覆水難收呀。
於佑民慢慢解開了包袱,出現在眼前的東西卻讓他瞠目結舌,在厚厚的狼皮大衣上,除了十個紅紙卷,赫然還有剛才自己脫下來的那件護甲。
顯然蘇玉蘭擔心自己的安危,才不顧違背兒子的要求,偷偷把這件足以保命的護甲放進了包袱裏。
於佑民摸著護甲,眼眶突然濕潤起來。
佇立在高空之中的於林當然也看到了這件護甲,不過他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駕馭著飛劍向南鑼鼓巷而去。
當於林直接降落在小院裏後,才意識到了之前自己一怒之下禦劍而去,竟然忘記了開啟小院的防護法陣,隨即一道神識發出,立刻啟動了防護法陣。
剛才於林已經看到了,自己居住的正屋客廳電燈還亮著,顯然母親蘇玉蘭還在等候著自己。
於林邁步走向正屋,剛要伸手推門,房門已經被從裏麵打開,蘇玉蘭一臉關切地出現在了門口。
於林露出一副溫和的笑容:“母親,您怎麽還沒有休息?”
蘇玉蘭側身讓開門口,微笑著說:“小林迴來了,快進屋歇歇吧。”
於林走進客廳,伸手摸了一下八仙桌上的紫砂茶壺,發現完全就沒有一絲熱乎氣兒,顯然蘇玉蘭剛才隻是牽掛著兒子,也就根本沒有心思泡茶。
於是拿起紫砂茶壺,先用熱水清洗一遍,然後才泡上了一壺碧綠雲霧茶。
蘇玉蘭隻是靜靜地站在旁邊看著兒子忙碌,一句話也沒有說。
於林先給母親倒上小半杯碧落雲霧茶水,然後才倒了一杯,沒有在意茶杯中泛起的騰騰熱氣,徑自喝了一口,笑著說:“母親,我剛才隻是出去警告了一番那個呂書記,又去了一趟晉察冀根據地,同樣對那些敢算計我的家夥警告了幾句,您就不用擔心了,我還總不至於為了這件事就大開殺戒。”
聽完兒子的話,蘇玉蘭也終於放下了心,剛才她就一直都在擔心,萬一兒子一怒之下大開殺戒,畢竟自己也是在晉察冀根據地工作、生活了好幾年。
稍作遲疑,蘇玉蘭才有點不好意思地開口道:“小林,我沒經你同意,就把那件護甲塞在了送給他的皮大衣裏了,畢竟以後他自己在外地工作,我也還是有些不放心,另外我還又給了他一千塊現大洋,已經叮囑過他了,讓他留著預防日後有個不時之需…”
不等蘇玉蘭說完,於林就笑著說:“母親,家裏的事情您看著處理,錢財咱們家也不缺,至於一件低階護甲更無所謂了,您也別替他擔心了,我迴來後曾經通過神識探查過,他已經迴到了琉璃廠佑民書鋪。對了,那家書鋪我們也沒有人去經營,要不就關了吧,我已經讓晉察冀根據地給北陝總部發電報,通知李先生,就不要往四九城派報務員了,最近我想暫時冷落一下那邊,免得以後還有人覺得理所應當。”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於林根本沒有去針對那些中下級軍官動手,他打算就跟這個畑俊六大將耗上了,隻要能夠讓自己發現他的身影,就直接送這個劊子手去地獄。
在外麵轉了這麽一圈,現在於林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一些,想到母親蘇玉蘭肯定會在家裏為自己擔心,於是全力駕馭著飛劍向著四九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抵達四九城的上空,神識探查到晉察冀根據地城南莊的那位呂書記,此刻正坐在旅館房間裏長籲短歎,二琉璃廠佑民書鋪後屋裏,於佑民呆若木雞地坐在八仙桌旁,臉上的表情異常複雜,顯然此時此刻他的心裏也是百味雜陳。
剛才於佑民拎著沉重的包袱走出南鑼鼓巷九十五號東跨院後,一邊機械地邁動腳步走向琉璃廠方向,一邊迴想著腦海中那永遠無法忘卻的一幕,自己的親生兒子竟然對他流露出了濃濃的殺意。
這讓一向自視甚高的於佑民徹底亂了心神,他從來都沒有想到,兒子竟然一直都在深深恨著自己。
於佑民此時此刻也不由暗自懷疑,難道自己真得做錯了嗎?自從於林誕生之後,作為於家的長子長孫,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於家老爺子夫妻倆當成了心肝寶貝,真算得上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當發現小家夥身患頑疾後,於老爺子幾乎尋遍了東三省的名醫,可是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於是老爺子多方打聽後,得知四九城青山堂嶽守拙大夫號稱“中醫聖手”,於是讓於佑民夫妻倆帶著孩子,趕赴四九城尋醫問藥。
雖然嶽守拙大夫也沒有能夠確診小家夥身患何病,但還是給開了一副滋補藥劑,服用後小於林的氣色稍有改觀,因此約定先迴沈城繼續服藥,一兩年後再來四九城青山堂複診。
之後於佑民夫妻又帶著孩子在一年後再次到四九城青山堂,雖然服用了嶽守拙大夫給開得滋補藥劑沒有能夠治療小家夥的頑疾,不過總算要比之前的狀況要好了許多。
嶽守拙大夫又給調整了藥方,還是以滋補為主。
於家發生滅門慘案時,於佑民夫妻倆正帶著兒子遠赴四九城,迴來得知噩耗後,當時於佑民的腦子裏隻想著報仇雪恨,可是他也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光憑自己又怎麽可能鬥得過那些窮兇極惡的小鬼子?
於佑民不由想到了一直活躍在白山黑水間的東北抗聯,之前於老爺子在世時,就曾經多次給東北抗聯的隊伍偷偷捐贈過不少物資和錢財,當時負責跟東北抗聯接洽都就是於家長子於佑民。
現在一門心思想要報仇雪恨的於佑民隻能把希望寄托在了東北抗聯的身上,於是他變賣了所有的家產,籌措了不到二十萬現大洋,並且不顧妻子蘇玉蘭的勸阻,執意帶著所有的財物投奔了東北抗聯的部隊,從那個時候開始正式參加了革命。
如今迴想起來,於佑民也意識到了自己當時光是一門心思想要報仇雪恨,完全忽視了蘇玉蘭母子的感受,他隻是記得當時那段時間自己的脾氣十分暴躁,偶爾一點兒小事也會忍不住大發雷霆,當妻子蘇玉蘭提出留下變賣家產的一半錢,做為今後給兒子治病的費用時,於佑民立刻跟蘇玉蘭大吵了一架,也正是在當時自己口不擇言說出了那句話。
於佑民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兒子雖然身患頑疾,但是卻異常聰明,就連老爺子給小家夥請的啟蒙老師都稱讚不已,一直都誇小於林簡直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
顯然自己當時的那句話,以及跟蘇玉蘭大吵大鬧的場景,讓於林深深地記在心上,同時也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如果說於佑民不後悔,那純粹就是自欺欺人,可是事已至此,他也知道自己跟兒子之間恐怕很難恢複如初了。
再想到於林之前對自己的警告,於佑民不由暗自罵著自己真是愚不可及,於林當時就已經幾乎要翻臉了,不過也隻是警告自己安分守己、幹好份內的工作,絕不允許再指手畫腳幹涉於林的事情。
可是於佑民雖然當時一口答應了下來,但是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當呂書記登門求助時,雖然當時於佑民也感覺晉察冀根據地那邊有些得寸進尺,可是出於自己一貫作風,他還是跑到南鑼鼓巷九十五號東跨院,不管不顧地向於林提出了要求。
現在靜下心來,於佑民也感到了深深地懊悔,可惜開弓沒有迴頭箭,於林既然已經說出了趕自己離開四九城的話,那也就意味著父子之間基本上算是徹底鬧掰了。
於佑民長長吐了一口粗氣,伸手解開剛才蘇玉蘭送給自己的那個包袱,聽她的意思,裏麵不光有老婆給自己做的皮大衣,還有送給自己的一千塊現大洋,臨別時蘇玉蘭顯然就是在提醒自己,這筆錢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都捐獻給組織了,自己也應該在身邊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當小女兒沒錢購買急需的營養品時,於佑民也曾經感到過一絲後悔,當初自己一下子把所有變賣家產的錢全部捐給了抗聯,可是如今竟然連買隻雞的錢都掏不出來,於佑民當時感到臉都火辣辣的疼。
可是這些年於佑民在四九城地下組織裏,一直都覺得有一種深深地自卑,別的同誌能夠憑借著過人的身手,刺殺敵酋、誅殺叛徒,可是自己也隻能開著一間小書鋪,除了偶爾從買書的顧客口中得到一星半點兒的情報,最多也就是能每月給組織上交幾十塊現大洋充當經費。
隨著兒子於林的橫空出現,讓於佑民體會到了被別人重視的感覺,尤其是同誌們的一聲聲誇讚,更是讓他有了一種飄飄然的迷醉感,因此他才恨不得於林能夠全力以赴援助組織,同時也對兒子的自私自利深感不滿。
事情到了這一步,於佑民才意識到了自己確實太過分了,可惜覆水難收呀。
於佑民慢慢解開了包袱,出現在眼前的東西卻讓他瞠目結舌,在厚厚的狼皮大衣上,除了十個紅紙卷,赫然還有剛才自己脫下來的那件護甲。
顯然蘇玉蘭擔心自己的安危,才不顧違背兒子的要求,偷偷把這件足以保命的護甲放進了包袱裏。
於佑民摸著護甲,眼眶突然濕潤起來。
佇立在高空之中的於林當然也看到了這件護甲,不過他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駕馭著飛劍向南鑼鼓巷而去。
當於林直接降落在小院裏後,才意識到了之前自己一怒之下禦劍而去,竟然忘記了開啟小院的防護法陣,隨即一道神識發出,立刻啟動了防護法陣。
剛才於林已經看到了,自己居住的正屋客廳電燈還亮著,顯然母親蘇玉蘭還在等候著自己。
於林邁步走向正屋,剛要伸手推門,房門已經被從裏麵打開,蘇玉蘭一臉關切地出現在了門口。
於林露出一副溫和的笑容:“母親,您怎麽還沒有休息?”
蘇玉蘭側身讓開門口,微笑著說:“小林迴來了,快進屋歇歇吧。”
於林走進客廳,伸手摸了一下八仙桌上的紫砂茶壺,發現完全就沒有一絲熱乎氣兒,顯然蘇玉蘭剛才隻是牽掛著兒子,也就根本沒有心思泡茶。
於是拿起紫砂茶壺,先用熱水清洗一遍,然後才泡上了一壺碧綠雲霧茶。
蘇玉蘭隻是靜靜地站在旁邊看著兒子忙碌,一句話也沒有說。
於林先給母親倒上小半杯碧落雲霧茶水,然後才倒了一杯,沒有在意茶杯中泛起的騰騰熱氣,徑自喝了一口,笑著說:“母親,我剛才隻是出去警告了一番那個呂書記,又去了一趟晉察冀根據地,同樣對那些敢算計我的家夥警告了幾句,您就不用擔心了,我還總不至於為了這件事就大開殺戒。”
聽完兒子的話,蘇玉蘭也終於放下了心,剛才她就一直都在擔心,萬一兒子一怒之下大開殺戒,畢竟自己也是在晉察冀根據地工作、生活了好幾年。
稍作遲疑,蘇玉蘭才有點不好意思地開口道:“小林,我沒經你同意,就把那件護甲塞在了送給他的皮大衣裏了,畢竟以後他自己在外地工作,我也還是有些不放心,另外我還又給了他一千塊現大洋,已經叮囑過他了,讓他留著預防日後有個不時之需…”
不等蘇玉蘭說完,於林就笑著說:“母親,家裏的事情您看著處理,錢財咱們家也不缺,至於一件低階護甲更無所謂了,您也別替他擔心了,我迴來後曾經通過神識探查過,他已經迴到了琉璃廠佑民書鋪。對了,那家書鋪我們也沒有人去經營,要不就關了吧,我已經讓晉察冀根據地給北陝總部發電報,通知李先生,就不要往四九城派報務員了,最近我想暫時冷落一下那邊,免得以後還有人覺得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