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城緊靠赤水河,城池修建在南岸的河灣處,在河流北岸,有一片山脈,山脈險峻,很難開辟出道路,長久以來,這片山脈都是林琅國與他國的分界線,不管是以前的齊國,還是現在的高南國,隻是後來高南覬覦赤水河沿岸肥沃的土地,屢屢進犯。
由於山脈阻隔,高南對赤水城的襲擊,沒有辦法從赤水河的一麵進行,隻能繞過山脈,渡過大河,從其他三麵進攻。
但是其他三麵都是林琅國的國土,要想拿下赤水城,隻能先攻下赤水河沿岸的其他城鎮,然後深入赤炎州腹地,再迂迴進攻。
所以這些年赤水河沿岸的城鎮相繼失守,甚至赤炎州腹地的白沙鎮都有敵軍的存在,但是作為前沿的赤水城,隻要一日不被攻陷,赤炎州就不算失落。
此次敵人能夠聚集五萬人的軍隊前來攻打赤水城,應該是下了很大的血本,至少是侵入赤炎州兵力的一半。
也許在高南將領看來,隻要打下赤水城,那麽赤炎州就算到手了,木家軍的精銳都在此城,隻要滅了他們,其他的城鎮根本不足為懼。
從木英的交談中,齊天得知木懷榮一直想要收複赤炎州其他被占領的城鎮,隻是由於兵員不足,而且朝廷沒有十分重視赤炎州,無兵力補充,導致其想法一直都沒有被實現。
此番敵軍大兵壓境,雖說讓赤水城壓力很大,但也給木懷榮有了實現自己念想的機會,其他被占領的城鎮此時必定防衛空虛,隻要能夠及時調度,趁機派兵攻打,定能收複大片領土,當然前提是赤水城沒有被攻下。
齊天望著站在主城樓上的木懷榮,心裏想到,不愧為名將,憑這股子魄力,就能夠讓人心折,為之賣命,木家軍的強大,不無道理。
但他知道,木懷榮想要實現多點襲擊敵人後方,操作難度很大。
首先要摸清敵人的實力分布情況,然後要在很短的時間調集到足夠的兵馬,快速的拿下據點,敵人留給赤水城的時間不會多,能夠收複多少領土,取決於赤水城能夠堅持多少天。
所以,這次攻防戰中,不管對方用什麽方式叫陣,木家軍都不會有人迴應,隻要緊閉城門,固守城池即可。
黑壓壓的敵軍圍在赤水城外,暫時沒有動作,眾人不知道對方葫蘆裏賣什麽藥,於是木家軍中一支支斥候被派往城外收集情報,這些斥候,有的迴來,帶來重要情報,有的就永遠的沒有迴來。
通過斥候帶迴來的消息,高南的軍隊此時正在調集糧草和攻城器械,想來沒有那麽快攻打城池,不過也不會太久。
既然高南沒有立即攻城,也讓木懷榮大將軍有時間去部署收複領地的計劃,所說各城池相距不遠,但聯係起來也要花些時間。
整整兩日,雙方都在不停的準備,隻是誰也不知道己方的計劃,是否被對方知曉。
兩日後,天空剛泛白,齊天他們就被號角聲驚醒,來不及洗漱,草草穿上衣服,就跟著眾人上了城牆。
在昏暗的光亮下,敵軍已經列好陣型,一點一點的向著赤水城邁進。
齊天看到對方陣列前,有一排排的攻城器械,然後後麵跟著一隊隊的士兵,看起來十分震撼,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場景,原來攻城戰是這樣的。
林辰和唐婉也同樣吃驚的望著前方,感覺有一大片的兇獸正在緩緩逼近,遇人而噬。
兩軍對戰,各有陣法,攻城也有陣法,高南國的進攻陣型不斷變換,讓齊天眼花繚亂,有的陣型他在林家堡的時候見過,有的沒有見過。
不待敵軍靠近,城牆上的木家軍見對方已經進入射程,隨著號令聲,一排排箭雨飛灑而下,盡最大可能的殺傷對方的力量。
隻是很多利箭落下時,沒有刺穿敵人的身體,而是被一層層的盾牌擋住,甚至在間隙中,對方還能還以一片箭雨。
遠程的力量消耗很快,赤水城中並沒有儲備大量的箭羽,因此當敵人已經靠近城牆時,就停止了射箭,眾將士抽出刀劍,握緊長戈,嚴陣以待。
當敵人的攻城器械抵在城牆上,大量的士兵攀爬而上時,有一部分的木家軍將士,舉起早就準備好的石塊圓木,紛紛砸下,頓時哀嚎聲四起,無數敵人被砸落摔下。
敵人發起一波波的攻勢,一群群士兵悍不畏死的往城牆上攀爬,幸運者能夠最終騎上城垛,但不幸的是,他們要麵對無數虎狼一樣的木家軍。
不久,不管是城牆下還是城牆上,都被鮮血塗滿,到處都是屍體和丟失的兵器,烈日照耀下,一片淒慘的景象。
木家軍中也有很多人受傷,受傷的將士會被及時抬下治療,然後又會有另一批人頂上去,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城中很多建築都是拆除,一筐筐的磚石和其他可當做武器的東西,都被軍民們送到城牆上。
在木英的帶領下,齊天等人在城牆上四處遊走,擊殺登牆而上的敵軍,這些敵軍中很少有武者級別的人,因此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的麻煩,但是架不住人多,時間一長,他們還是感到十分疲乏。
可是隻要敵人還在繼續攻城,他們就不能輕易休息,否則一個疏忽,可能就會導致城門或者某段城牆失守。
從清晨到傍晚,敵人的攻勢沒有停過,守城的將士們也都輪換了好幾輪,很多隊伍下去後簡單吃點東西,就立即被派上去殺敵。
戰爭是殘酷的,是血腥的,所有的將士都知道,也許上去了,就下不來了,但是沒有人怯懦認慫,隻要有這一腔熱血在,就必定拒敵於城外。
齊天已經記不得自己有殺了多少人,很多時候他甚至有些恍惚,這些人殺來殺去的是為了什麽,在家安穩的生活不好嗎?
每一次當斷劍從敵人喉嚨劃過的時候,他都會由此疑問,但是卻一直找不到答案,隻有在看著木家軍的將士一個個倒下,一個個百姓充滿懼怕的眼神時,他才會有一絲明悟,然後手中的斷劍,沒有停歇,又劃向了下一個喉嚨。
由於山脈阻隔,高南對赤水城的襲擊,沒有辦法從赤水河的一麵進行,隻能繞過山脈,渡過大河,從其他三麵進攻。
但是其他三麵都是林琅國的國土,要想拿下赤水城,隻能先攻下赤水河沿岸的其他城鎮,然後深入赤炎州腹地,再迂迴進攻。
所以這些年赤水河沿岸的城鎮相繼失守,甚至赤炎州腹地的白沙鎮都有敵軍的存在,但是作為前沿的赤水城,隻要一日不被攻陷,赤炎州就不算失落。
此次敵人能夠聚集五萬人的軍隊前來攻打赤水城,應該是下了很大的血本,至少是侵入赤炎州兵力的一半。
也許在高南將領看來,隻要打下赤水城,那麽赤炎州就算到手了,木家軍的精銳都在此城,隻要滅了他們,其他的城鎮根本不足為懼。
從木英的交談中,齊天得知木懷榮一直想要收複赤炎州其他被占領的城鎮,隻是由於兵員不足,而且朝廷沒有十分重視赤炎州,無兵力補充,導致其想法一直都沒有被實現。
此番敵軍大兵壓境,雖說讓赤水城壓力很大,但也給木懷榮有了實現自己念想的機會,其他被占領的城鎮此時必定防衛空虛,隻要能夠及時調度,趁機派兵攻打,定能收複大片領土,當然前提是赤水城沒有被攻下。
齊天望著站在主城樓上的木懷榮,心裏想到,不愧為名將,憑這股子魄力,就能夠讓人心折,為之賣命,木家軍的強大,不無道理。
但他知道,木懷榮想要實現多點襲擊敵人後方,操作難度很大。
首先要摸清敵人的實力分布情況,然後要在很短的時間調集到足夠的兵馬,快速的拿下據點,敵人留給赤水城的時間不會多,能夠收複多少領土,取決於赤水城能夠堅持多少天。
所以,這次攻防戰中,不管對方用什麽方式叫陣,木家軍都不會有人迴應,隻要緊閉城門,固守城池即可。
黑壓壓的敵軍圍在赤水城外,暫時沒有動作,眾人不知道對方葫蘆裏賣什麽藥,於是木家軍中一支支斥候被派往城外收集情報,這些斥候,有的迴來,帶來重要情報,有的就永遠的沒有迴來。
通過斥候帶迴來的消息,高南的軍隊此時正在調集糧草和攻城器械,想來沒有那麽快攻打城池,不過也不會太久。
既然高南沒有立即攻城,也讓木懷榮大將軍有時間去部署收複領地的計劃,所說各城池相距不遠,但聯係起來也要花些時間。
整整兩日,雙方都在不停的準備,隻是誰也不知道己方的計劃,是否被對方知曉。
兩日後,天空剛泛白,齊天他們就被號角聲驚醒,來不及洗漱,草草穿上衣服,就跟著眾人上了城牆。
在昏暗的光亮下,敵軍已經列好陣型,一點一點的向著赤水城邁進。
齊天看到對方陣列前,有一排排的攻城器械,然後後麵跟著一隊隊的士兵,看起來十分震撼,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場景,原來攻城戰是這樣的。
林辰和唐婉也同樣吃驚的望著前方,感覺有一大片的兇獸正在緩緩逼近,遇人而噬。
兩軍對戰,各有陣法,攻城也有陣法,高南國的進攻陣型不斷變換,讓齊天眼花繚亂,有的陣型他在林家堡的時候見過,有的沒有見過。
不待敵軍靠近,城牆上的木家軍見對方已經進入射程,隨著號令聲,一排排箭雨飛灑而下,盡最大可能的殺傷對方的力量。
隻是很多利箭落下時,沒有刺穿敵人的身體,而是被一層層的盾牌擋住,甚至在間隙中,對方還能還以一片箭雨。
遠程的力量消耗很快,赤水城中並沒有儲備大量的箭羽,因此當敵人已經靠近城牆時,就停止了射箭,眾將士抽出刀劍,握緊長戈,嚴陣以待。
當敵人的攻城器械抵在城牆上,大量的士兵攀爬而上時,有一部分的木家軍將士,舉起早就準備好的石塊圓木,紛紛砸下,頓時哀嚎聲四起,無數敵人被砸落摔下。
敵人發起一波波的攻勢,一群群士兵悍不畏死的往城牆上攀爬,幸運者能夠最終騎上城垛,但不幸的是,他們要麵對無數虎狼一樣的木家軍。
不久,不管是城牆下還是城牆上,都被鮮血塗滿,到處都是屍體和丟失的兵器,烈日照耀下,一片淒慘的景象。
木家軍中也有很多人受傷,受傷的將士會被及時抬下治療,然後又會有另一批人頂上去,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城中很多建築都是拆除,一筐筐的磚石和其他可當做武器的東西,都被軍民們送到城牆上。
在木英的帶領下,齊天等人在城牆上四處遊走,擊殺登牆而上的敵軍,這些敵軍中很少有武者級別的人,因此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的麻煩,但是架不住人多,時間一長,他們還是感到十分疲乏。
可是隻要敵人還在繼續攻城,他們就不能輕易休息,否則一個疏忽,可能就會導致城門或者某段城牆失守。
從清晨到傍晚,敵人的攻勢沒有停過,守城的將士們也都輪換了好幾輪,很多隊伍下去後簡單吃點東西,就立即被派上去殺敵。
戰爭是殘酷的,是血腥的,所有的將士都知道,也許上去了,就下不來了,但是沒有人怯懦認慫,隻要有這一腔熱血在,就必定拒敵於城外。
齊天已經記不得自己有殺了多少人,很多時候他甚至有些恍惚,這些人殺來殺去的是為了什麽,在家安穩的生活不好嗎?
每一次當斷劍從敵人喉嚨劃過的時候,他都會由此疑問,但是卻一直找不到答案,隻有在看著木家軍的將士一個個倒下,一個個百姓充滿懼怕的眼神時,他才會有一絲明悟,然後手中的斷劍,沒有停歇,又劃向了下一個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