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池仇吃地一笑,看了吳老漢一眼,樂嗬嗬地道:“老伯,無妨的,既然這酒我動了,我買下就是了。你安心吧,我不會跑,這酒又是什麽?”池仇拿起另外一種紅酒,一看樂了,另外一種紅酒的名字叫做“張裕”。
“這張裕葡萄酒又是多少錢?”池仇心中暢快,不免打探道。
“這種倒是便宜一些,一兩銀子。”吳老頭見池仇發笑,心中也輕鬆一些。
“幫我開一瓶。”池仇笑道,示意先開手上這瓶。
吳老漢確認無誤後,將紅酒開瓶,醇紅的液體瞬間彌漫出濃厚誘人的芬芳。
張裕是著名的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先生為了實現“實業興邦“的夢想,先後投資三百萬兩白銀在煙台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的序幕由此拉開。據池仇所知,鳶都也就在煙台附近。任何一個穿越者,都有改變曆史,甚至惡搞一下的小情緒,說的好聽的“不抄枉作穿越人”,說的不好聽,滿足一下自己的小趣味。池仇就很願意給河套部落送來的金珠銀珠們起一些名字,一來她們的名字不是這個唯乙撥裏金珠,就是阿勒淑裏銀珠,太複雜,池仇一開始還很開心的給她們命名“紫鵑”“襲人”啥的,甚至還想起“寶釵”“銀釵”,可惜太過貨不對板,後來也就慢慢失去了興趣,畢竟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一點點意境。
說道抄襲,池仇也不是不會抄詩詞,隻是來整日裏在沙漠裏吃沙子,對著一幫文盲,抄了也白抄。
後來到了關中,才發現,有些不能亂抄,“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前有珠玉,又有“大抄家”賈東坡,“小抄家”趙奇,池仇也不曉得哪些詩句還可以假冒“原創”。
這裏有幾個小問題,池仇有些糾結,單單《全唐詩》“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3卷。
《全宋詞》輯錄,共收詞人一千三百餘家,詞章近兩萬首。孔凡禮《全宋詞補輯》,又增收詞人百家,詞作四百多篇。
五嶽大陸公元700年前後大災大難,李白、杜甫、白居易估計死於兵禍,蘇軾、歐陽修等父母祖輩亡於兵禍,並未出世,更別提什麽納蘭、伯虎了。華夏詩詞萬馬齊喑數百年,等到賈東坡時代,唐詩宋詞才掀起了一個小高峰,然而靖康之變後,又衰敗了,大量的名詞名句並沒有誕生。
然而,池仇一個普通士兵,知道的詩詞大多是名詩名詞,頂天了不超過百首。且不說這百首裏,已經問世的又多少,其中大部分還有不少“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其他的估計他都忘了。
再比如《琵琶行》估計他隻曉得“大珠小珠落玉盤”,甚至連
前麵的“嘈嘈切切錯雜彈”都背不出。
當年進了關中,池仇曾遙望漢中,吼了兩句“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然後就卡殼了。這文化人不好賣弄呀!
最後池仇在長安青樓做足了準備,大抄特抄了千古絕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結果被一眾青樓花魁們背後笑話沙雕沐猴,命人探查一番,才曉得這世界有一個賈東坡的千古人物,從此池仇再也不敢涉獵“文化人”這一領域了。
畢竟文化人有文化人的考究,就算一時半刻能糊弄人,一旦命題,絕對打臉,關鍵池仇能夠記住的好詩句,賈東坡用了一些,傳奇太宰趙奇用了一些,還有一些“佚名”詩人也用了不少。五嶽大陸又沒人幫你整理歸納,做個“知網”。池仇實在不曉得哪些詩句已經被人“借鑒”了,哪些還沒有,總可能把每一本詩集都背一遍把,
萬一弄錯了,一些名妓才女可不是那麽好糊弄的。
還是安心做“項少龍”吧,偶爾能夠有點小得意,平素照顧下身邊親友,致力於造福一方百姓就挺好的。
這葡萄酒命名為“張裕”,池仇到不覺得侵權,畢竟鳶都也在煙台,權當給張弼士先生致敬吧。
說起來這個鳶都普家也有點意思,創始先祖普慶公是個牛人,當年葳瀾公國實力衰退,萊地有人造反,無力東征,便讓他孤身一人前去平叛,此人散盡家財,在魯地招募落魄騎士,僅僅數百人,曆經多年橫掃萊地,建立鳶都城。葳瀾公國食言,並不給他和他的騎士們獎賞,他就自立普慶公國,冊封隨他而來的魯地騎士為勳爵,世人稱之為“普魯士團”。
池仇曾經考據過,認為這個“普魯士團”絕對是機緣巧合,並非刻意剽竊“普魯士公國”,兩者真的很相似,一個建軍比建國要早的公國就這麽出現在東陸大地之上。但現在出現了“張裕”,讓他認為這裏麵似乎並不像他所想的那麽簡單,可能有一個隱藏的“同伴”需要他去發掘,不管他是已經作古,還是健在,池仇對“普齊公國”興趣驟然而生,對兩月前將他擊敗,讓他見識了自己親兵戰死的仇恨,瞬間少了許多。
池仇沉浸在葡萄酒的醇香之中,思緒悠揚,不自覺的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
稍稍醒了一下酒,歎道:“你這瓷杯也太不應景了。”
吳老漢哪喝過這酒,什麽醒酒也好,玻璃杯也罷,更別提啥高腳杯了,他一臉懵逼,訝然道:“我等小店,哪裏有啥夜光杯,小老漢隻聽聞過夜明珠,夜光杯是什麽寶貝?”他迴首征求眾街坊,旁邊個個都在搖頭。
“葡萄美酒夜光杯……下麵呢?”
池仇身後傳來一女子聲音,如銀瓶乍破,刹
那間讓屋裏顯得詭異。
尚未迴頭,池仇就見一眾人皆站起身子,躬身作揖:“小縣主。”
池仇定了定神,迴首望去,燈光輝映下,小縣主身披一件猩紅鬥篷,肌膚如雪,燭火暗影襯托出一種姿形苗條,容光照人的美麗,池仇失聲道:“你來了?”
咦,池仇突然覺得腦後數道目光,如針灸般紮了過來,方才品酒而未覺的冷風讓他渾身不寒而栗,又說錯話了?池仇今日真是嘴欠的厲害。
果然,宴菟兒轉瞬間麵色驟變,帶有殺氣的眸子冷冷地盯著他:“怎麽,就興你們吃宵夜,不許我肚子夜裏餓?掌櫃,給我來碗清湯素麵。”
“誒,誒,這就來!”吳老漢倒是沒覺得什麽不妥,小縣主也常常光顧他的小店,晚上她隻吃清湯素麵,女孩子家總覺得羊肉腥臊,帶著那股子味睡覺不清爽。
宴菟兒擺擺手:“你們坐下吧,咱們宴湖不是不興這套繁文縟節嘛,我也就是過來吃碗麵。”說著她摘下手中的鬥篷,露出姣好健美的身材:“大娘呢?”
“吳嬸方才剛出去,尋她兒子過來。”有街坊說道。
“哦。”宴菟兒眼光一掃,徑直來到池仇桌前:“你方才念的什麽詩?”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池仇順口說道。
宴菟兒瞥了一眼池仇手裏的葡萄酒,她甚少喝酒,但並不包括葡萄酒,雙眸一閃:“後麵呢?”說著去櫃台拿了一個酒杯,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好久沒喝過了,沒想到這裏還有葡萄酒。”說完一飲而盡。
“後麵?”宴菟兒近前看酒,又去拿杯,又迴來倒酒,飲酒,池仇昏頭轉向的有些暈:“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池仇這個問號可不是詩句原本的問號,那意思是問宴菟兒,我背的對還是不對。
宴菟兒聽出他的疑慮,怔了怔:“你做的詩?”俏臉清雅脫俗,明麗照人。
“哪有,這……”池仇可想不起來這詩句是王翰所做,問道:“我這沒背錯吧。”
宴菟兒目光望向池仇,眨了眨眼睛,說道:“背的?”
池仇眼角發現在座的人都一臉古怪的瞅著他。
“你們聽過這首詩嗎?”小縣主問道。
眾人皆搖頭。
池仇一顆心狂跳,難道這首詩沒有問世?不會吧,這麽簡單的詩句,朗朗上口,他都背的下來,更別說其他人了。
宴菟兒的表情不似作偽,不過她也沒有深究的意思:“不是你做的誰做的?”就像前麵所說的,唐詩數萬首,宋詞也有兩萬,就算五嶽大陸詩詞不盛,林林總總也有萬來首了,有沒人編輯《五嶽詩詞大錄》,在座的包括宴菟兒也都不算是才子才女,不知道也很正常。
池仇抿了
一口葡萄酒,苦笑道:“我哪知道,我在洛陽那邊在茶館裏聽人說過,興許是關中的某位詩人所做,還沒有流傳過來吧。”
這個說法完全說的通,畢竟五嶽此時也非大一統的國度,除了鹿頌頗有文化複興的味道,河間和北地基本還處於“大家一起來習武”的狀態,對詩詞隻覺得好聽,卻不大熱衷。起碼才子在這裏並不如武士來的吃香。
“這首詩叫什麽名呢?難道它裏麵寫的就是這葡萄酒?”慈顏善目的老街坊算是個秀才,通點文墨,河間男子大多參過軍,他也算是文武雙全的鄉間老爹爹了,細細迴味方才的詩句,嚼摸出一點沙場之意。
“好像叫做《涼州詞》”池仇翻閱腦海,依稀想起貌似王翰所做,但他不敢說呀,畢竟五嶽大陸,誰說得清這首詩是不是已經被人“認領”了呢?據他所知《沁園春雪》就被太宰趙奇認領了。
慈顏善目的老者喃喃說道:“《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男兒從軍,以身許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酒且當開懷痛飲!痛快痛快!”他可有五六十了,這宴湖雖然宴譫城主在位之後未經曆啥大戰,但在那之前,打仗還是稀鬆平常的,老者也算是醉臥沙場的親曆者了。
“小兄弟,能夠給老夫一杯這種酒?一小杯即可。”
也許是觸景生情,也許是緬懷戰友,老者請,不可拒,池仇起身,去櫃台取來幾個杯子,外加兩瓶張裕:“眾位老先生,皆飲此酒可否。”
“不可,不可!”慈顏善目的老者連忙推拒。
其他老街坊也說道:“就嚐嚐滋味就好。”一兩銀子一瓶,萍水相逢,似乎這份客套顯得有些重了。
池仇卻不理會,故自開了一瓶,給諸位老者斟滿,又單斟一杯給旁邊的大漢:“你也來一杯?”
那大漢不動聲色,鼓囊一句:“謝了!”
池仇舉杯,與諸位同飲,又賣弄道:“這葡萄酒其實源自漢朝,當年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絲綢之路,這茴香、胡椒、胡蘿卜、葡萄酒都是那個時候帶進來的。”
“難怪,那首詩為《涼州詞》”宴菟兒地理比其他人好的多,能夠明白涼州就是河西走廊。在五嶽大陸,大地圖做的相當精密,海岸線和周邊島嶼標注的相當清晰,大部分的諸侯之家都有一份比較詳盡的“五嶽東陸圖”。隻不過限於時代技術問題,“各地的小地圖”製作就比較粗糙了,估計“前輩們”能夠劃出中華地圖,卻無法畫出“分省圖”或者是“區域地形圖”。
池仇也曾看過“五嶽東陸圖”,他其實並不滿意,於是他閑來無事,曾經在延州重新製作了豎版的“五嶽東陸全輿圖”,
把西界一直畫到了烏拉爾山和鹹海,並且將那裏標注為西昆侖山和西王母海,又將緬甸和加裏曼丹島、新加坡以及大洋洲也分別標注為蒼梧之國,盤古島、蚩尤之角和盤古之野,當然東邊的幾個國家和北邊也有新的標注,雖然裏麵許多地界池仇也不清楚現狀,但隻要有這個地圖,興許以後打口水仗,不會那麽被動,可以更加理直氣壯的說:“自古以來……”
池仇內心希望華夏子弟能夠視野開闊,將這些地方都視為祖宗之地,免得一些酸儒、腐儒整天神叨叨說什麽“漢地十八省”,起碼有識之士也好據理力爭一下。
“這葡萄酒在選酒上麵,都是按照年份來說,年份越久,一般都是味道越純正的。當然也不能無限期的儲存,它對儲藏方式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原漿葡萄酒是一般裝在橡木桶之中,放在地窖之中或者大海某處,那裏溫度保持涼爽,而且陽光照射也少。理想的酒窖不必要很大,隻要有足夠的空間夠舒適,儲藏的溫度大概就是初冬那種地方最好了,儲存幾年在拿出來裝瓶,這種瓶裝葡萄酒,擺放的時候就不能像白酒一樣立著,因為它是普通壓榨而成,無論如何會有些雜質,所以,瓶子的擺放應該呈現某種角度,這樣一些摻雜就沉澱到瓶底。”
“你怎麽知道這麽多?”宴菟兒自然曉得這鳶都張裕葡萄酒,葡萄酒在索金人占據河間的時候,索金貴族的莊園就有自己釀製果酒的習慣,隻不過起初隻是葡萄或者蘋果產量豐收的一種儲藏辦法,而來自關外極寒地區的索爾金絲人,對於果酒的喜愛,讓它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包括葡萄酒在內的果酒在貴族尤其是貴女之間流傳。
宴菟兒的母親宴徐氏是個精致而優雅的人,每天晚上睡覺前喝一小杯,尤其是葡萄酒。
小時候對於那盛在杯子中紫紅色的液體有著強烈的好奇,始終認為那是動物的血液,甚至一度認為自己的母親小時候聽說的故事裏吸血族的魔女,每天依靠喝血來維持容顏不老。
直到她小心翼翼的倒了半杯葡萄酒喝了下去,從此她也喜歡上這種佳釀了。
池仇不自禁的顫抖一下,杯子裏的張裕晃出了少許,這話又說多了嗎?“葡萄酒嘛,也曾在碼頭搬過貨,在關中也有另外一種果酒。”池仇笑著說道:“叫做軒尼詩,也是通過葡萄反複釀製蒸餾而成,那口感和酒精度數可就不是這種張裕葡萄酒可比的了。”
池仇突然有點後悔將軒尼詩的價格定的太低了,要知道在歐洲中世紀,葡萄酒,被稱為液體黃金,高昂的價格依舊備受追捧,池仇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啥營銷學的本領,明明他的酒莊在吐魯番,就算產量再高也難以運輸到關中,池仇居然
傻乎乎的在延州種植葡萄,自產自銷,其實完全可以是“饑渴營銷”,讓軒尼詩賣的貴如黃金,反正賣一瓶等於賣一百瓶賺的,何必多搬九十九瓶的磚呢,費力氣。
平白無故浪費了這麽一個牛氣的好名字。
突然想起曾經因為《長安十二時辰》火爆,而看過的花邊新聞,記載盛唐時期,大唐權臣元載貪汙的就是胡椒粉,一公斤胡椒粉在當時相當於一公斤黃金,他居然私藏了六十四噸。池仇覺得貧窮限製了他的想象,就算產自西域的軒尼詩隻有幾車,價格高昂,隻要口碑好,也能賺到錢。
想到這裏,池仇不免給軒尼詩打起了廣告:“這葡萄酒也叫紅酒,那種酒味其實是葡萄天然發酵而成,可以說是濃一點的果汁,特別適合女性和年老者飲用,若是晚上睡前喝一杯,入眠香甜。”
宴菟兒聽了連連點頭。
“而西域的軒尼詩就有些白酒的風味了,酒精度數極高,類似了杜家的白酒,酒香濃鬱,口感順滑,帶有花香、果香、胡椒、丁香、肉桂味、非常的迷人,美妙無比。而且好的軒尼詩需要儲藏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在西域也被稱之為生命之水。”池仇腦中搜刮著各種詞匯,心想著,若是有一天,能夠開通商道,到時候讓軒尼詩在河間甚至江南好好的賺一筆,想到了商道又想到了邢賈和賈邢二人,對了,還答應他們製作天竺神油呢,這事差點就忘了,不行,不行,得趕緊培養一個秘書出來,這天下賺錢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自己完全有點分身乏術了。
(本章完)
還在找"混跡在五嶽大陸"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簡單!
(=)
</p>
池仇吃地一笑,看了吳老漢一眼,樂嗬嗬地道:“老伯,無妨的,既然這酒我動了,我買下就是了。你安心吧,我不會跑,這酒又是什麽?”池仇拿起另外一種紅酒,一看樂了,另外一種紅酒的名字叫做“張裕”。
“這張裕葡萄酒又是多少錢?”池仇心中暢快,不免打探道。
“這種倒是便宜一些,一兩銀子。”吳老頭見池仇發笑,心中也輕鬆一些。
“幫我開一瓶。”池仇笑道,示意先開手上這瓶。
吳老漢確認無誤後,將紅酒開瓶,醇紅的液體瞬間彌漫出濃厚誘人的芬芳。
張裕是著名的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先生為了實現“實業興邦“的夢想,先後投資三百萬兩白銀在煙台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的序幕由此拉開。據池仇所知,鳶都也就在煙台附近。任何一個穿越者,都有改變曆史,甚至惡搞一下的小情緒,說的好聽的“不抄枉作穿越人”,說的不好聽,滿足一下自己的小趣味。池仇就很願意給河套部落送來的金珠銀珠們起一些名字,一來她們的名字不是這個唯乙撥裏金珠,就是阿勒淑裏銀珠,太複雜,池仇一開始還很開心的給她們命名“紫鵑”“襲人”啥的,甚至還想起“寶釵”“銀釵”,可惜太過貨不對板,後來也就慢慢失去了興趣,畢竟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一點點意境。
說道抄襲,池仇也不是不會抄詩詞,隻是來整日裏在沙漠裏吃沙子,對著一幫文盲,抄了也白抄。
後來到了關中,才發現,有些不能亂抄,“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前有珠玉,又有“大抄家”賈東坡,“小抄家”趙奇,池仇也不曉得哪些詩句還可以假冒“原創”。
這裏有幾個小問題,池仇有些糾結,單單《全唐詩》“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3卷。
《全宋詞》輯錄,共收詞人一千三百餘家,詞章近兩萬首。孔凡禮《全宋詞補輯》,又增收詞人百家,詞作四百多篇。
五嶽大陸公元700年前後大災大難,李白、杜甫、白居易估計死於兵禍,蘇軾、歐陽修等父母祖輩亡於兵禍,並未出世,更別提什麽納蘭、伯虎了。華夏詩詞萬馬齊喑數百年,等到賈東坡時代,唐詩宋詞才掀起了一個小高峰,然而靖康之變後,又衰敗了,大量的名詞名句並沒有誕生。
然而,池仇一個普通士兵,知道的詩詞大多是名詩名詞,頂天了不超過百首。且不說這百首裏,已經問世的又多少,其中大部分還有不少“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其他的估計他都忘了。
再比如《琵琶行》估計他隻曉得“大珠小珠落玉盤”,甚至連
前麵的“嘈嘈切切錯雜彈”都背不出。
當年進了關中,池仇曾遙望漢中,吼了兩句“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然後就卡殼了。這文化人不好賣弄呀!
最後池仇在長安青樓做足了準備,大抄特抄了千古絕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結果被一眾青樓花魁們背後笑話沙雕沐猴,命人探查一番,才曉得這世界有一個賈東坡的千古人物,從此池仇再也不敢涉獵“文化人”這一領域了。
畢竟文化人有文化人的考究,就算一時半刻能糊弄人,一旦命題,絕對打臉,關鍵池仇能夠記住的好詩句,賈東坡用了一些,傳奇太宰趙奇用了一些,還有一些“佚名”詩人也用了不少。五嶽大陸又沒人幫你整理歸納,做個“知網”。池仇實在不曉得哪些詩句已經被人“借鑒”了,哪些還沒有,總可能把每一本詩集都背一遍把,
萬一弄錯了,一些名妓才女可不是那麽好糊弄的。
還是安心做“項少龍”吧,偶爾能夠有點小得意,平素照顧下身邊親友,致力於造福一方百姓就挺好的。
這葡萄酒命名為“張裕”,池仇到不覺得侵權,畢竟鳶都也在煙台,權當給張弼士先生致敬吧。
說起來這個鳶都普家也有點意思,創始先祖普慶公是個牛人,當年葳瀾公國實力衰退,萊地有人造反,無力東征,便讓他孤身一人前去平叛,此人散盡家財,在魯地招募落魄騎士,僅僅數百人,曆經多年橫掃萊地,建立鳶都城。葳瀾公國食言,並不給他和他的騎士們獎賞,他就自立普慶公國,冊封隨他而來的魯地騎士為勳爵,世人稱之為“普魯士團”。
池仇曾經考據過,認為這個“普魯士團”絕對是機緣巧合,並非刻意剽竊“普魯士公國”,兩者真的很相似,一個建軍比建國要早的公國就這麽出現在東陸大地之上。但現在出現了“張裕”,讓他認為這裏麵似乎並不像他所想的那麽簡單,可能有一個隱藏的“同伴”需要他去發掘,不管他是已經作古,還是健在,池仇對“普齊公國”興趣驟然而生,對兩月前將他擊敗,讓他見識了自己親兵戰死的仇恨,瞬間少了許多。
池仇沉浸在葡萄酒的醇香之中,思緒悠揚,不自覺的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
稍稍醒了一下酒,歎道:“你這瓷杯也太不應景了。”
吳老漢哪喝過這酒,什麽醒酒也好,玻璃杯也罷,更別提啥高腳杯了,他一臉懵逼,訝然道:“我等小店,哪裏有啥夜光杯,小老漢隻聽聞過夜明珠,夜光杯是什麽寶貝?”他迴首征求眾街坊,旁邊個個都在搖頭。
“葡萄美酒夜光杯……下麵呢?”
池仇身後傳來一女子聲音,如銀瓶乍破,刹
那間讓屋裏顯得詭異。
尚未迴頭,池仇就見一眾人皆站起身子,躬身作揖:“小縣主。”
池仇定了定神,迴首望去,燈光輝映下,小縣主身披一件猩紅鬥篷,肌膚如雪,燭火暗影襯托出一種姿形苗條,容光照人的美麗,池仇失聲道:“你來了?”
咦,池仇突然覺得腦後數道目光,如針灸般紮了過來,方才品酒而未覺的冷風讓他渾身不寒而栗,又說錯話了?池仇今日真是嘴欠的厲害。
果然,宴菟兒轉瞬間麵色驟變,帶有殺氣的眸子冷冷地盯著他:“怎麽,就興你們吃宵夜,不許我肚子夜裏餓?掌櫃,給我來碗清湯素麵。”
“誒,誒,這就來!”吳老漢倒是沒覺得什麽不妥,小縣主也常常光顧他的小店,晚上她隻吃清湯素麵,女孩子家總覺得羊肉腥臊,帶著那股子味睡覺不清爽。
宴菟兒擺擺手:“你們坐下吧,咱們宴湖不是不興這套繁文縟節嘛,我也就是過來吃碗麵。”說著她摘下手中的鬥篷,露出姣好健美的身材:“大娘呢?”
“吳嬸方才剛出去,尋她兒子過來。”有街坊說道。
“哦。”宴菟兒眼光一掃,徑直來到池仇桌前:“你方才念的什麽詩?”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池仇順口說道。
宴菟兒瞥了一眼池仇手裏的葡萄酒,她甚少喝酒,但並不包括葡萄酒,雙眸一閃:“後麵呢?”說著去櫃台拿了一個酒杯,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好久沒喝過了,沒想到這裏還有葡萄酒。”說完一飲而盡。
“後麵?”宴菟兒近前看酒,又去拿杯,又迴來倒酒,飲酒,池仇昏頭轉向的有些暈:“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池仇這個問號可不是詩句原本的問號,那意思是問宴菟兒,我背的對還是不對。
宴菟兒聽出他的疑慮,怔了怔:“你做的詩?”俏臉清雅脫俗,明麗照人。
“哪有,這……”池仇可想不起來這詩句是王翰所做,問道:“我這沒背錯吧。”
宴菟兒目光望向池仇,眨了眨眼睛,說道:“背的?”
池仇眼角發現在座的人都一臉古怪的瞅著他。
“你們聽過這首詩嗎?”小縣主問道。
眾人皆搖頭。
池仇一顆心狂跳,難道這首詩沒有問世?不會吧,這麽簡單的詩句,朗朗上口,他都背的下來,更別說其他人了。
宴菟兒的表情不似作偽,不過她也沒有深究的意思:“不是你做的誰做的?”就像前麵所說的,唐詩數萬首,宋詞也有兩萬,就算五嶽大陸詩詞不盛,林林總總也有萬來首了,有沒人編輯《五嶽詩詞大錄》,在座的包括宴菟兒也都不算是才子才女,不知道也很正常。
池仇抿了
一口葡萄酒,苦笑道:“我哪知道,我在洛陽那邊在茶館裏聽人說過,興許是關中的某位詩人所做,還沒有流傳過來吧。”
這個說法完全說的通,畢竟五嶽此時也非大一統的國度,除了鹿頌頗有文化複興的味道,河間和北地基本還處於“大家一起來習武”的狀態,對詩詞隻覺得好聽,卻不大熱衷。起碼才子在這裏並不如武士來的吃香。
“這首詩叫什麽名呢?難道它裏麵寫的就是這葡萄酒?”慈顏善目的老街坊算是個秀才,通點文墨,河間男子大多參過軍,他也算是文武雙全的鄉間老爹爹了,細細迴味方才的詩句,嚼摸出一點沙場之意。
“好像叫做《涼州詞》”池仇翻閱腦海,依稀想起貌似王翰所做,但他不敢說呀,畢竟五嶽大陸,誰說得清這首詩是不是已經被人“認領”了呢?據他所知《沁園春雪》就被太宰趙奇認領了。
慈顏善目的老者喃喃說道:“《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男兒從軍,以身許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酒且當開懷痛飲!痛快痛快!”他可有五六十了,這宴湖雖然宴譫城主在位之後未經曆啥大戰,但在那之前,打仗還是稀鬆平常的,老者也算是醉臥沙場的親曆者了。
“小兄弟,能夠給老夫一杯這種酒?一小杯即可。”
也許是觸景生情,也許是緬懷戰友,老者請,不可拒,池仇起身,去櫃台取來幾個杯子,外加兩瓶張裕:“眾位老先生,皆飲此酒可否。”
“不可,不可!”慈顏善目的老者連忙推拒。
其他老街坊也說道:“就嚐嚐滋味就好。”一兩銀子一瓶,萍水相逢,似乎這份客套顯得有些重了。
池仇卻不理會,故自開了一瓶,給諸位老者斟滿,又單斟一杯給旁邊的大漢:“你也來一杯?”
那大漢不動聲色,鼓囊一句:“謝了!”
池仇舉杯,與諸位同飲,又賣弄道:“這葡萄酒其實源自漢朝,當年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絲綢之路,這茴香、胡椒、胡蘿卜、葡萄酒都是那個時候帶進來的。”
“難怪,那首詩為《涼州詞》”宴菟兒地理比其他人好的多,能夠明白涼州就是河西走廊。在五嶽大陸,大地圖做的相當精密,海岸線和周邊島嶼標注的相當清晰,大部分的諸侯之家都有一份比較詳盡的“五嶽東陸圖”。隻不過限於時代技術問題,“各地的小地圖”製作就比較粗糙了,估計“前輩們”能夠劃出中華地圖,卻無法畫出“分省圖”或者是“區域地形圖”。
池仇也曾看過“五嶽東陸圖”,他其實並不滿意,於是他閑來無事,曾經在延州重新製作了豎版的“五嶽東陸全輿圖”,
把西界一直畫到了烏拉爾山和鹹海,並且將那裏標注為西昆侖山和西王母海,又將緬甸和加裏曼丹島、新加坡以及大洋洲也分別標注為蒼梧之國,盤古島、蚩尤之角和盤古之野,當然東邊的幾個國家和北邊也有新的標注,雖然裏麵許多地界池仇也不清楚現狀,但隻要有這個地圖,興許以後打口水仗,不會那麽被動,可以更加理直氣壯的說:“自古以來……”
池仇內心希望華夏子弟能夠視野開闊,將這些地方都視為祖宗之地,免得一些酸儒、腐儒整天神叨叨說什麽“漢地十八省”,起碼有識之士也好據理力爭一下。
“這葡萄酒在選酒上麵,都是按照年份來說,年份越久,一般都是味道越純正的。當然也不能無限期的儲存,它對儲藏方式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原漿葡萄酒是一般裝在橡木桶之中,放在地窖之中或者大海某處,那裏溫度保持涼爽,而且陽光照射也少。理想的酒窖不必要很大,隻要有足夠的空間夠舒適,儲藏的溫度大概就是初冬那種地方最好了,儲存幾年在拿出來裝瓶,這種瓶裝葡萄酒,擺放的時候就不能像白酒一樣立著,因為它是普通壓榨而成,無論如何會有些雜質,所以,瓶子的擺放應該呈現某種角度,這樣一些摻雜就沉澱到瓶底。”
“你怎麽知道這麽多?”宴菟兒自然曉得這鳶都張裕葡萄酒,葡萄酒在索金人占據河間的時候,索金貴族的莊園就有自己釀製果酒的習慣,隻不過起初隻是葡萄或者蘋果產量豐收的一種儲藏辦法,而來自關外極寒地區的索爾金絲人,對於果酒的喜愛,讓它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包括葡萄酒在內的果酒在貴族尤其是貴女之間流傳。
宴菟兒的母親宴徐氏是個精致而優雅的人,每天晚上睡覺前喝一小杯,尤其是葡萄酒。
小時候對於那盛在杯子中紫紅色的液體有著強烈的好奇,始終認為那是動物的血液,甚至一度認為自己的母親小時候聽說的故事裏吸血族的魔女,每天依靠喝血來維持容顏不老。
直到她小心翼翼的倒了半杯葡萄酒喝了下去,從此她也喜歡上這種佳釀了。
池仇不自禁的顫抖一下,杯子裏的張裕晃出了少許,這話又說多了嗎?“葡萄酒嘛,也曾在碼頭搬過貨,在關中也有另外一種果酒。”池仇笑著說道:“叫做軒尼詩,也是通過葡萄反複釀製蒸餾而成,那口感和酒精度數可就不是這種張裕葡萄酒可比的了。”
池仇突然有點後悔將軒尼詩的價格定的太低了,要知道在歐洲中世紀,葡萄酒,被稱為液體黃金,高昂的價格依舊備受追捧,池仇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啥營銷學的本領,明明他的酒莊在吐魯番,就算產量再高也難以運輸到關中,池仇居然
傻乎乎的在延州種植葡萄,自產自銷,其實完全可以是“饑渴營銷”,讓軒尼詩賣的貴如黃金,反正賣一瓶等於賣一百瓶賺的,何必多搬九十九瓶的磚呢,費力氣。
平白無故浪費了這麽一個牛氣的好名字。
突然想起曾經因為《長安十二時辰》火爆,而看過的花邊新聞,記載盛唐時期,大唐權臣元載貪汙的就是胡椒粉,一公斤胡椒粉在當時相當於一公斤黃金,他居然私藏了六十四噸。池仇覺得貧窮限製了他的想象,就算產自西域的軒尼詩隻有幾車,價格高昂,隻要口碑好,也能賺到錢。
想到這裏,池仇不免給軒尼詩打起了廣告:“這葡萄酒也叫紅酒,那種酒味其實是葡萄天然發酵而成,可以說是濃一點的果汁,特別適合女性和年老者飲用,若是晚上睡前喝一杯,入眠香甜。”
宴菟兒聽了連連點頭。
“而西域的軒尼詩就有些白酒的風味了,酒精度數極高,類似了杜家的白酒,酒香濃鬱,口感順滑,帶有花香、果香、胡椒、丁香、肉桂味、非常的迷人,美妙無比。而且好的軒尼詩需要儲藏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在西域也被稱之為生命之水。”池仇腦中搜刮著各種詞匯,心想著,若是有一天,能夠開通商道,到時候讓軒尼詩在河間甚至江南好好的賺一筆,想到了商道又想到了邢賈和賈邢二人,對了,還答應他們製作天竺神油呢,這事差點就忘了,不行,不行,得趕緊培養一個秘書出來,這天下賺錢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自己完全有點分身乏術了。
(本章完)
還在找"混跡在五嶽大陸"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