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騅金之亂?頌朝的事情,嶺南?再坐的人都是北方人,沒人知道到底騅金之亂具體詳情。
“門外不是有頌軍的嘛?不妨問問?”池仇建議道。
“不妥吧,此事遙不可及,不必再生枝節。”材哥說道。
方才銷魂書生話裏話外,這確山騎士團目標就是擊殺錦差,背後勢力的目標就是宴湖官僚機構,此事還是不要讓頌人介入的好,小縣主一想,也猜到材哥的顧慮,也覺得不讓頌人知道為好。
池仇卻心中不甘,他隻想了解天下大勢,上次聽同愚那老和尚說是倭人在嶺南建立的扶桑國,還有啥南海聯盟,都是些什麽鬼?池仇好奇心驟起,對比這些案子到底隱藏什麽目的,了解這個世界的全貌,對池仇來說似乎更加有趣。
“我去問問!”池仇來了興致:“放心,我隻是閑聊問問,至於賞金令的事情,跟頌人也沒啥關係,我不會提的。”
丁飛煙見他要走,正要說他多事。
材哥卻道:“讓他問吧,這陳家到底還留下兩個女娃,說不定在鹿頌還有啥遠親,總歸是要托人幫忙尋一尋的。”說完對池仇說道:“別節外生枝。”
這頌軍的領頭的是個生得好,一道劍眉,英氣十足,雖然比起北人,個頭要小一點,但常年軍旅生涯,氣勢還是駭人的。
池仇方才與他一同收拾屍首,已經認識,知道他叫黎聃,劈頭便問:“黎兄弟,問你件事?”
黎聃站的筆直,答道:“什麽事?”
“騅金之亂,你可知曉?”說完,就見黎聃神色有異,當下柔聲道:“怎麽,不方便說?”
“怎麽突然問起這個?”黎聃音質清冷,像是淬了寒氣。
難道還是頌朝隱秘之事嗎?池仇愈加好奇:“哦,沒啥,隻是這莊子的主人遇害了,莊中就剩下兩個女童,大家對他們又不甚了解,隻曉得是嶺南遷來的,就想幫忙打聽一下。”
“跟騅金之亂有牽扯?”黎聃依然有些防備。
“牽扯到沒有,就算再有牽扯也是大人的事情,跟兩個女童有啥關係。”池仇歎道,咋個問個八卦都這麽複雜?
黎聃想想也是,雙目微眯:“騅金之亂都是十幾二十年的事情了。”
池仇忍不住想破口大罵,二十年的八卦,你謹慎個屁呀,見黎聃既然開口,於是按捺住不滿,側耳傾聽。
原來那南頌與倭人所建的扶桑國相持了百餘年,是通過步步為營,在邊疆一帶設立軍鎮不斷蠶食扶桑國,又通過遷徙流民,罪犯充實邊疆,逐步南推,先建福州府,後建建州府,在打敗扶桑國大部分諸侯後,才在那一帶建福建行省。
福州府設立的早,大部分軍鎮逐漸裁撤,以前的軍戶也逐漸成為領民,所領的邊軍也逐漸成為剿滅扶桑殘餘的主力亦被稱之為鎮軍。
建州府設立的晚,軍鎮製度依然存在,新建的邊鎮因頌朝逐漸強大,流民少了,更多的流放犯是盜賊、小偷、罪臣居多,被稱之為邊民,而統管邊軍許多將領都要麽是以前福州府的軍戶邊軍出身,他們憑借軍功早已脫籍,要麽是歸降的扶桑諸侯,在推進過程中,不服從的扶桑諸侯越來越少,這些鎮軍將領挾寇自重,甚至養寇自重,建州腹地山區,花了許久也未完全清除扶桑遺毒,尤其是騅金城周邊還有不少倭人莊園和諸侯。
建淳七年,騅金倭人內訌,建閩都督府乘亂圍剿,幾乎平定,沒成想頌朝這邊也亂了,建閩都督奚踐諾雖然行軍打仗一流,卻治軍暴虐,又好奢華,隨意驅使當地軍民入山采集大木修建自家府邸,邊民苦不堪言,叛逃,躲入山林者不計其數。加之又挾寇自重的想法,拒絕了騅金城議和提議,就是為了延長戰爭時間,最終引起邊軍造反,讓這次圍剿功虧一簣,為了掩蓋自家的醜事,這次事件依然被稱之騅金之亂。
當然,黎聃說的輕描淡寫,池仇見多識廣,從黎聃言談的字裏行間,自行腦補了一番,大致勾勒出騅金之亂的大概,難怪他支支吾吾,其實涉及到頌朝軍製問題。
興許這陳家的人就是當時趁亂逃迴的,不過算算時間也不對呀。畢竟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就算陳家的逃跑了,十幾年過去,此事也應該塵埃落定,用不著遮遮掩掩,當然也有可能陳家長期居住頌朝,與河間鄰居也不親香,不走動也是正常。
不過金猛與陳家恩怨,居然二十年未解,倒是讓人頗為好奇。可惜兩邊都死了,此事很難八卦。
“那這都是二十年的事情了,估計這陳家在福建也安居了,不知還有沒有親朋在世。”池仇歎了歎:“你們隊伍裏有沒有福建的,不妨打聽一下,讓陳家再派個人來,或者把兩個女娃接走?”
“什麽,你說陳家?”
“嗯,怎麽了?”
“家主叫什麽?”
池仇搖搖頭,黎聃倏地一下出了偏房,跳到院中,掀開屍首白布,一個不是,兩個不是,似乎再找什麽。
“你這是?”
當翻到陳家家主的遮蓋之後,黎聃瞪大眼睛,瞳孔緊縮,似乎在迴想什麽。
半晌之後,黎聃搖頭說道:“不是很像。”
“什麽不是很像?”難道是通緝犯?如果真是這樣,連一個普通頌軍都記得的通緝犯,一定是大家夥,池仇的八卦心不免又升起了。
“沒什麽,我家內子就是姓陳,是個大家族,她家的親戚我也見過一些,故而看看。”
“額。”隻是這樣呀。
黎聃解釋道:“我家本就是福建興化的也是鎮軍出身,內子是建州邊民,既然都是姓陳,不如我書信一封,問問內子知不知有誰知道這宴湖陳家跟誰有淵源。”
“寫信?”池仇一歎,這福建何其遙遠,書信往來,不走驛站加急的話,差不多半年以上了,頓時索然無味,隨口應道:“好吧。”
黎聃還想解釋,此時城衙的官差們趕到,既然宴湖的官府接手了,他也領著頌人迴駐地去了。
池仇入內與大家說了方才打探的事情,一聽說也興致寥寥。
材哥作為舊鎮的鄉老,出了這等大事,陳家看來一時半會也找不到親友,於是說道:“老楊,此時你與陳山說一下,畢竟是遠親,至於操辦的事情,就我們張羅吧。先去準備一些棺木,等官差查驗完畢,就收斂了吧,至於確山那邊……”材哥征求的看著小縣主:“需不需要我傭兵團以私下身份知會一下?讓他們派人來收屍?”
傭兵有傭兵的規則,遇到不同雇主的傭兵,即便打的水深火熱,一般不會虧待對方的屍體。隻是今日之事貌似衝著宴湖官僚機構,若是不知也就罷了,既然知道,材哥也按傭兵傳統行事就不妥了。畢竟材哥傭兵團怎麽說也是宴湖人居多,傭兵團之所以叫做傭兵團而非殺手團,他們大多是有榮譽感的退伍兵卒組成,而真正在江湖活躍的殺手團,都是從小豢養的,或者是毫無原則的雇傭軍。
“我先問問父親。再答複你吧。”小縣主眯著眼睛想了想,這些人竟然設計刺殺官差,這就意味著宣戰呀,如果城主選擇公開化,那這些屍首就是證據。
“如此甚好!”材哥麵對老楊,眯起眼:“那個叛徒莊丁,等官差驗明正身之後,拉出去喂狗。”
“是!”
這材哥也是莊主,最忌諱這種叛徒,所用手段自然兇狠一些。眾人皆無異議,池仇卻道:“何必髒了狗肚子,畢竟太髒,亂葬崗挖坑埋了算了。”
小縣主想起前一陣子的疫病,發話道:“屍首還是燒了吧,現在疫情還未完全消退,別禍害狗了。”
既然小縣主這麽說了,材哥也不堅持,反正在五嶽,屍體火化和被狗吃了,意義差不多。
至於那兩個女娃,材哥建議,趁著昏睡,抱去他的莊園,免得兩個娃娃明天見到滿院的屍首,又受刺激。
池仇猶豫要不要將那兩個女孩的事情和盤托出?在他心中,這兩個女孩可不是凡人,小小年紀就敢提刀殺人,尤其是那個紅衣女童,三刀皆是抹人脖頸,這種方式,除非萬不得已,池仇都有些下不去水。
思來想去,還是沒說出口,材哥見眾人沒有異議,於是命人找來幾輛車,一路送小縣主迴去,一路自己帶著女童迴去,一路池仇和第花迴界堂。
而丁掌旗傷的重,不好移動,丁飛煙自然留下來照顧。
如此這般安排落定,大家各自散去,一晚的血腥漸漸彌散在黑夜之中,這真是漫長的一夜。
坐在車上,池仇有些疲倦,第花並不避嫌的靠在他的手上,這個動作,在第花見到丁飛煙之後,就一直保持了。
起初池仇還真有些不適應,不過當他看見第花的眼神,就知道她這個動作是做給丁飛煙看的。
至於為什麽是針對丁飛煙,而非宴菟兒?池仇很是不理解,他躺在車裏裝睡,偷瞄一下第花,那架勢就像是看見一個陌生人似的,有些迷茫。女人就是這麽怪異,她們可以很快的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競爭對手,而且還很準。
受網文的荼毒,池仇內心深處總是覺得,像第花這樣的女子,社會等級低,難道不應該得知男主有身份背景更高的女子在身邊的時候,不管是男主喜歡那女的,還是女的喜歡男主,她這種小戶人家的女子都會躲到一邊偷偷祝福,或者自己說出願意做小嗎?
可惜第花並沒有,居然還有點示威意思,當然池仇並不認為有什麽不妥或者不應該的,隻是飛煙眼神的冷霜和第花眼中的敵視,讓他心亂如麻。家裏也沒個長輩,池仇突然想到了一個梗,以前包辦婚姻的時候,個個要求自由;現在自由戀愛了,剩男剩女們個個求著父母“包辦”,哎,現在他麵對的也是這種狀態吧。實話實說,就是“賤”。
算了不想了,今日池仇算是過了一道生死劫,若是沒有那兩個女孩放狗,金猛他們直接進屋非禮丁飛煙,池仇那時候如果充好漢,興許真的命都搭進去了,一個銷魂書生就讓他難以應付,若是他與金猛相鬥,銷魂書生憑借輕功在旁邊掠陣,池仇幾乎必敗。
現在想想都有點腳發軟,河間的日子經常打打殺殺,不太平,以前曉得葳瀾公國對宴湖敵視,定陶謝家也想著拆台,江南頌朝又有心染指,現在確山騎士團也來搞搞震,池仇很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前麵三家還好說,頂多玩點陰謀詭計,最可怕的是確山騎士團,池仇曉得這個騎士團來頭不小,它在五嶽大陸有著自己的傳奇,甚至有本《確山傳》專門講述這個騎兵團的傳奇故事,方才不好表露,免得讓別人懷疑。
池仇曾讀過《確山傳》,裏麵記述著頌朝之前,江南一帶曾有一個皇朝,也是創始人姓蕭,自認是南北朝蕭梁後裔,故而國號“大梁”都金陵,史稱後梁。
這個後梁最初定都金陵,太祖肖貴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稱帝之前,就是在湘南與南夷作戰多年,裂土封侯,故即位後,所實行的政策大都對梁的政治的安定,經濟的複蘇發展有益。聯合世家大族,驅逐北夷,多次北伐,開創了大梁盛世,大有一統東陸的架勢,然而,好景不長,太祖之後,出現五王之亂,迅速衰落,後梁末年出現一個外戚權臣鄒武把持朝局,當權之時大興土木,在自己封地的江夏,修建了武城,隨後脅迫後梁國主將都城遷到了江陵,方便他掌控。
這人治國極差,後梁軍閥們並不服從,就連他自己的手下也紛紛造反,鄒武覺得朝廷呆在江陵不安全,於是裹挾後梁皇帝,逃亡武城,並以朝廷名義在確山招募了當地流民、河間的落魄武士以及雇傭一些騎兵團,組建軍隊,妄圖奪迴江陵,可以說就是確山傭兵團的前身了。
其他軍閥在江陵也立了新帝,纏鬥數年之後,也許是鄒武和他的兒子太不的人心,也許是付不出軍費,他們先後都被手下的傭兵團所殺,鄒武在被殺之前,先殺了傀儡梁帝,然後在武城登基建立了武朝。
在他稱帝之後,登基儀式耗費巨大,各路的雇傭兵們的傭金被挪用,克扣,引起傭兵不滿,幹脆自選首領,殺了鄒武,之後傭兵團立鄒武兒子為帝,與各方談判,要求武鄒周邊的諸侯、王國、皇朝出鄒武父子所欠軍費,如果不給,他們就打,其他諸侯自然不會當這個冤大頭,於是乎就出現了這麽一個怪胎,為了討薪,常年跟周邊諸侯交戰。
當時郢州鍾家想將該傭兵團據為己有,便派人前去溝通,勸說,傭兵團中,原籍荊楚傭兵們的同意了,但另一部分源自河間的傭兵卻不同意,結果造成了傭兵團的內戰。最終,鍾家獲得勝利,從而建立了鍾宣王國,傭兵團分裂成多個部分,其中投誠鍾家的後來成為鍾宣皇國的皇家騎士團,逐漸成為正規軍。而戰敗的那一部分退迴確山,從此確山傭兵團,這個名字被確立。
確山傭兵團逃出武城的時候,殺了武帝,劫掠了皇宮,擁有大量金銀的他們確山重振旗鼓,招募了許多軍仆,越戰越強,鍾宣皇帝沒有辦法,打又沒精力打,又不肯付鄒武父子的欠薪,幹脆冊封確山騎士團的首領為伯爵,手下傭兵為騎士,從此確山傭兵團搖身一變成為受東陸皇帝冊封的河間第一家騎士團,貌似也是唯一一家。
確山騎士團在豫南盤踞這些年,跟周邊諸侯幾乎沒有一個和睦相處,陳郡謝家早早的就被他們打跑,成為第一個完全失地的九牧。豫南許多諸侯,包括潁川荀家、杜家都被他欺負的不要不要的,就這麽一個暴虐的騎士團最終犯了眾怒,引來四周諸侯的圍剿,即便這樣,十二家諸侯也未能奈何的了它,“十二諸侯之戰”後,確山騎士團依然存在,隻不過安分了十幾年。
幾年前杜家“心之長安”中,杜家曾雇傭他們對抗河間諸侯,這騎士團舊態萌發,再次為了錢跟河間諸侯敵對。戰後確山騎士團再次被四周的河間諸侯孤立,這讓池仇想起了兩個名詞“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和“庫爾德人”。當然這個騎兵團也有它有趣的故事很多,比如接受宣朝冊封之後,他們也並不完全聽從宣皇的號令,但再沒有南下過。還為此誕生了一個成語“確山之誌”形容頑固不化。
就這麽個騎士團,常年跟四方敵對,卻又屹立不倒,關鍵還能取勝,壯大自己,一旦讓他們知曉是“池仇”殺了他們副團“金猛”,派人追殺怎麽辦?想到這裏池仇不寒而栗,後悔方才沒有阻止材哥歸還屍體的想法。
恨不得馬上去見宴菟兒,讓她監督城主否決這個提議,並囑咐今天在場的人,三緘其口。否則真被這麽個二愣子騎士團盯上,池仇還在河間“混”啥。說不定睡一覺,腦袋都掉了。想想就後背發涼,一下子坐起來,把靠在他懷裏的第花嚇了一跳。
</p>
騅金之亂?頌朝的事情,嶺南?再坐的人都是北方人,沒人知道到底騅金之亂具體詳情。
“門外不是有頌軍的嘛?不妨問問?”池仇建議道。
“不妥吧,此事遙不可及,不必再生枝節。”材哥說道。
方才銷魂書生話裏話外,這確山騎士團目標就是擊殺錦差,背後勢力的目標就是宴湖官僚機構,此事還是不要讓頌人介入的好,小縣主一想,也猜到材哥的顧慮,也覺得不讓頌人知道為好。
池仇卻心中不甘,他隻想了解天下大勢,上次聽同愚那老和尚說是倭人在嶺南建立的扶桑國,還有啥南海聯盟,都是些什麽鬼?池仇好奇心驟起,對比這些案子到底隱藏什麽目的,了解這個世界的全貌,對池仇來說似乎更加有趣。
“我去問問!”池仇來了興致:“放心,我隻是閑聊問問,至於賞金令的事情,跟頌人也沒啥關係,我不會提的。”
丁飛煙見他要走,正要說他多事。
材哥卻道:“讓他問吧,這陳家到底還留下兩個女娃,說不定在鹿頌還有啥遠親,總歸是要托人幫忙尋一尋的。”說完對池仇說道:“別節外生枝。”
這頌軍的領頭的是個生得好,一道劍眉,英氣十足,雖然比起北人,個頭要小一點,但常年軍旅生涯,氣勢還是駭人的。
池仇方才與他一同收拾屍首,已經認識,知道他叫黎聃,劈頭便問:“黎兄弟,問你件事?”
黎聃站的筆直,答道:“什麽事?”
“騅金之亂,你可知曉?”說完,就見黎聃神色有異,當下柔聲道:“怎麽,不方便說?”
“怎麽突然問起這個?”黎聃音質清冷,像是淬了寒氣。
難道還是頌朝隱秘之事嗎?池仇愈加好奇:“哦,沒啥,隻是這莊子的主人遇害了,莊中就剩下兩個女童,大家對他們又不甚了解,隻曉得是嶺南遷來的,就想幫忙打聽一下。”
“跟騅金之亂有牽扯?”黎聃依然有些防備。
“牽扯到沒有,就算再有牽扯也是大人的事情,跟兩個女童有啥關係。”池仇歎道,咋個問個八卦都這麽複雜?
黎聃想想也是,雙目微眯:“騅金之亂都是十幾二十年的事情了。”
池仇忍不住想破口大罵,二十年的八卦,你謹慎個屁呀,見黎聃既然開口,於是按捺住不滿,側耳傾聽。
原來那南頌與倭人所建的扶桑國相持了百餘年,是通過步步為營,在邊疆一帶設立軍鎮不斷蠶食扶桑國,又通過遷徙流民,罪犯充實邊疆,逐步南推,先建福州府,後建建州府,在打敗扶桑國大部分諸侯後,才在那一帶建福建行省。
福州府設立的早,大部分軍鎮逐漸裁撤,以前的軍戶也逐漸成為領民,所領的邊軍也逐漸成為剿滅扶桑殘餘的主力亦被稱之為鎮軍。
建州府設立的晚,軍鎮製度依然存在,新建的邊鎮因頌朝逐漸強大,流民少了,更多的流放犯是盜賊、小偷、罪臣居多,被稱之為邊民,而統管邊軍許多將領都要麽是以前福州府的軍戶邊軍出身,他們憑借軍功早已脫籍,要麽是歸降的扶桑諸侯,在推進過程中,不服從的扶桑諸侯越來越少,這些鎮軍將領挾寇自重,甚至養寇自重,建州腹地山區,花了許久也未完全清除扶桑遺毒,尤其是騅金城周邊還有不少倭人莊園和諸侯。
建淳七年,騅金倭人內訌,建閩都督府乘亂圍剿,幾乎平定,沒成想頌朝這邊也亂了,建閩都督奚踐諾雖然行軍打仗一流,卻治軍暴虐,又好奢華,隨意驅使當地軍民入山采集大木修建自家府邸,邊民苦不堪言,叛逃,躲入山林者不計其數。加之又挾寇自重的想法,拒絕了騅金城議和提議,就是為了延長戰爭時間,最終引起邊軍造反,讓這次圍剿功虧一簣,為了掩蓋自家的醜事,這次事件依然被稱之騅金之亂。
當然,黎聃說的輕描淡寫,池仇見多識廣,從黎聃言談的字裏行間,自行腦補了一番,大致勾勒出騅金之亂的大概,難怪他支支吾吾,其實涉及到頌朝軍製問題。
興許這陳家的人就是當時趁亂逃迴的,不過算算時間也不對呀。畢竟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就算陳家的逃跑了,十幾年過去,此事也應該塵埃落定,用不著遮遮掩掩,當然也有可能陳家長期居住頌朝,與河間鄰居也不親香,不走動也是正常。
不過金猛與陳家恩怨,居然二十年未解,倒是讓人頗為好奇。可惜兩邊都死了,此事很難八卦。
“那這都是二十年的事情了,估計這陳家在福建也安居了,不知還有沒有親朋在世。”池仇歎了歎:“你們隊伍裏有沒有福建的,不妨打聽一下,讓陳家再派個人來,或者把兩個女娃接走?”
“什麽,你說陳家?”
“嗯,怎麽了?”
“家主叫什麽?”
池仇搖搖頭,黎聃倏地一下出了偏房,跳到院中,掀開屍首白布,一個不是,兩個不是,似乎再找什麽。
“你這是?”
當翻到陳家家主的遮蓋之後,黎聃瞪大眼睛,瞳孔緊縮,似乎在迴想什麽。
半晌之後,黎聃搖頭說道:“不是很像。”
“什麽不是很像?”難道是通緝犯?如果真是這樣,連一個普通頌軍都記得的通緝犯,一定是大家夥,池仇的八卦心不免又升起了。
“沒什麽,我家內子就是姓陳,是個大家族,她家的親戚我也見過一些,故而看看。”
“額。”隻是這樣呀。
黎聃解釋道:“我家本就是福建興化的也是鎮軍出身,內子是建州邊民,既然都是姓陳,不如我書信一封,問問內子知不知有誰知道這宴湖陳家跟誰有淵源。”
“寫信?”池仇一歎,這福建何其遙遠,書信往來,不走驛站加急的話,差不多半年以上了,頓時索然無味,隨口應道:“好吧。”
黎聃還想解釋,此時城衙的官差們趕到,既然宴湖的官府接手了,他也領著頌人迴駐地去了。
池仇入內與大家說了方才打探的事情,一聽說也興致寥寥。
材哥作為舊鎮的鄉老,出了這等大事,陳家看來一時半會也找不到親友,於是說道:“老楊,此時你與陳山說一下,畢竟是遠親,至於操辦的事情,就我們張羅吧。先去準備一些棺木,等官差查驗完畢,就收斂了吧,至於確山那邊……”材哥征求的看著小縣主:“需不需要我傭兵團以私下身份知會一下?讓他們派人來收屍?”
傭兵有傭兵的規則,遇到不同雇主的傭兵,即便打的水深火熱,一般不會虧待對方的屍體。隻是今日之事貌似衝著宴湖官僚機構,若是不知也就罷了,既然知道,材哥也按傭兵傳統行事就不妥了。畢竟材哥傭兵團怎麽說也是宴湖人居多,傭兵團之所以叫做傭兵團而非殺手團,他們大多是有榮譽感的退伍兵卒組成,而真正在江湖活躍的殺手團,都是從小豢養的,或者是毫無原則的雇傭軍。
“我先問問父親。再答複你吧。”小縣主眯著眼睛想了想,這些人竟然設計刺殺官差,這就意味著宣戰呀,如果城主選擇公開化,那這些屍首就是證據。
“如此甚好!”材哥麵對老楊,眯起眼:“那個叛徒莊丁,等官差驗明正身之後,拉出去喂狗。”
“是!”
這材哥也是莊主,最忌諱這種叛徒,所用手段自然兇狠一些。眾人皆無異議,池仇卻道:“何必髒了狗肚子,畢竟太髒,亂葬崗挖坑埋了算了。”
小縣主想起前一陣子的疫病,發話道:“屍首還是燒了吧,現在疫情還未完全消退,別禍害狗了。”
既然小縣主這麽說了,材哥也不堅持,反正在五嶽,屍體火化和被狗吃了,意義差不多。
至於那兩個女娃,材哥建議,趁著昏睡,抱去他的莊園,免得兩個娃娃明天見到滿院的屍首,又受刺激。
池仇猶豫要不要將那兩個女孩的事情和盤托出?在他心中,這兩個女孩可不是凡人,小小年紀就敢提刀殺人,尤其是那個紅衣女童,三刀皆是抹人脖頸,這種方式,除非萬不得已,池仇都有些下不去水。
思來想去,還是沒說出口,材哥見眾人沒有異議,於是命人找來幾輛車,一路送小縣主迴去,一路自己帶著女童迴去,一路池仇和第花迴界堂。
而丁掌旗傷的重,不好移動,丁飛煙自然留下來照顧。
如此這般安排落定,大家各自散去,一晚的血腥漸漸彌散在黑夜之中,這真是漫長的一夜。
坐在車上,池仇有些疲倦,第花並不避嫌的靠在他的手上,這個動作,在第花見到丁飛煙之後,就一直保持了。
起初池仇還真有些不適應,不過當他看見第花的眼神,就知道她這個動作是做給丁飛煙看的。
至於為什麽是針對丁飛煙,而非宴菟兒?池仇很是不理解,他躺在車裏裝睡,偷瞄一下第花,那架勢就像是看見一個陌生人似的,有些迷茫。女人就是這麽怪異,她們可以很快的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競爭對手,而且還很準。
受網文的荼毒,池仇內心深處總是覺得,像第花這樣的女子,社會等級低,難道不應該得知男主有身份背景更高的女子在身邊的時候,不管是男主喜歡那女的,還是女的喜歡男主,她這種小戶人家的女子都會躲到一邊偷偷祝福,或者自己說出願意做小嗎?
可惜第花並沒有,居然還有點示威意思,當然池仇並不認為有什麽不妥或者不應該的,隻是飛煙眼神的冷霜和第花眼中的敵視,讓他心亂如麻。家裏也沒個長輩,池仇突然想到了一個梗,以前包辦婚姻的時候,個個要求自由;現在自由戀愛了,剩男剩女們個個求著父母“包辦”,哎,現在他麵對的也是這種狀態吧。實話實說,就是“賤”。
算了不想了,今日池仇算是過了一道生死劫,若是沒有那兩個女孩放狗,金猛他們直接進屋非禮丁飛煙,池仇那時候如果充好漢,興許真的命都搭進去了,一個銷魂書生就讓他難以應付,若是他與金猛相鬥,銷魂書生憑借輕功在旁邊掠陣,池仇幾乎必敗。
現在想想都有點腳發軟,河間的日子經常打打殺殺,不太平,以前曉得葳瀾公國對宴湖敵視,定陶謝家也想著拆台,江南頌朝又有心染指,現在確山騎士團也來搞搞震,池仇很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前麵三家還好說,頂多玩點陰謀詭計,最可怕的是確山騎士團,池仇曉得這個騎士團來頭不小,它在五嶽大陸有著自己的傳奇,甚至有本《確山傳》專門講述這個騎兵團的傳奇故事,方才不好表露,免得讓別人懷疑。
池仇曾讀過《確山傳》,裏麵記述著頌朝之前,江南一帶曾有一個皇朝,也是創始人姓蕭,自認是南北朝蕭梁後裔,故而國號“大梁”都金陵,史稱後梁。
這個後梁最初定都金陵,太祖肖貴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稱帝之前,就是在湘南與南夷作戰多年,裂土封侯,故即位後,所實行的政策大都對梁的政治的安定,經濟的複蘇發展有益。聯合世家大族,驅逐北夷,多次北伐,開創了大梁盛世,大有一統東陸的架勢,然而,好景不長,太祖之後,出現五王之亂,迅速衰落,後梁末年出現一個外戚權臣鄒武把持朝局,當權之時大興土木,在自己封地的江夏,修建了武城,隨後脅迫後梁國主將都城遷到了江陵,方便他掌控。
這人治國極差,後梁軍閥們並不服從,就連他自己的手下也紛紛造反,鄒武覺得朝廷呆在江陵不安全,於是裹挾後梁皇帝,逃亡武城,並以朝廷名義在確山招募了當地流民、河間的落魄武士以及雇傭一些騎兵團,組建軍隊,妄圖奪迴江陵,可以說就是確山傭兵團的前身了。
其他軍閥在江陵也立了新帝,纏鬥數年之後,也許是鄒武和他的兒子太不的人心,也許是付不出軍費,他們先後都被手下的傭兵團所殺,鄒武在被殺之前,先殺了傀儡梁帝,然後在武城登基建立了武朝。
在他稱帝之後,登基儀式耗費巨大,各路的雇傭兵們的傭金被挪用,克扣,引起傭兵不滿,幹脆自選首領,殺了鄒武,之後傭兵團立鄒武兒子為帝,與各方談判,要求武鄒周邊的諸侯、王國、皇朝出鄒武父子所欠軍費,如果不給,他們就打,其他諸侯自然不會當這個冤大頭,於是乎就出現了這麽一個怪胎,為了討薪,常年跟周邊諸侯交戰。
當時郢州鍾家想將該傭兵團據為己有,便派人前去溝通,勸說,傭兵團中,原籍荊楚傭兵們的同意了,但另一部分源自河間的傭兵卻不同意,結果造成了傭兵團的內戰。最終,鍾家獲得勝利,從而建立了鍾宣王國,傭兵團分裂成多個部分,其中投誠鍾家的後來成為鍾宣皇國的皇家騎士團,逐漸成為正規軍。而戰敗的那一部分退迴確山,從此確山傭兵團,這個名字被確立。
確山傭兵團逃出武城的時候,殺了武帝,劫掠了皇宮,擁有大量金銀的他們確山重振旗鼓,招募了許多軍仆,越戰越強,鍾宣皇帝沒有辦法,打又沒精力打,又不肯付鄒武父子的欠薪,幹脆冊封確山騎士團的首領為伯爵,手下傭兵為騎士,從此確山傭兵團搖身一變成為受東陸皇帝冊封的河間第一家騎士團,貌似也是唯一一家。
確山騎士團在豫南盤踞這些年,跟周邊諸侯幾乎沒有一個和睦相處,陳郡謝家早早的就被他們打跑,成為第一個完全失地的九牧。豫南許多諸侯,包括潁川荀家、杜家都被他欺負的不要不要的,就這麽一個暴虐的騎士團最終犯了眾怒,引來四周諸侯的圍剿,即便這樣,十二家諸侯也未能奈何的了它,“十二諸侯之戰”後,確山騎士團依然存在,隻不過安分了十幾年。
幾年前杜家“心之長安”中,杜家曾雇傭他們對抗河間諸侯,這騎士團舊態萌發,再次為了錢跟河間諸侯敵對。戰後確山騎士團再次被四周的河間諸侯孤立,這讓池仇想起了兩個名詞“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和“庫爾德人”。當然這個騎兵團也有它有趣的故事很多,比如接受宣朝冊封之後,他們也並不完全聽從宣皇的號令,但再沒有南下過。還為此誕生了一個成語“確山之誌”形容頑固不化。
就這麽個騎士團,常年跟四方敵對,卻又屹立不倒,關鍵還能取勝,壯大自己,一旦讓他們知曉是“池仇”殺了他們副團“金猛”,派人追殺怎麽辦?想到這裏池仇不寒而栗,後悔方才沒有阻止材哥歸還屍體的想法。
恨不得馬上去見宴菟兒,讓她監督城主否決這個提議,並囑咐今天在場的人,三緘其口。否則真被這麽個二愣子騎士團盯上,池仇還在河間“混”啥。說不定睡一覺,腦袋都掉了。想想就後背發涼,一下子坐起來,把靠在他懷裏的第花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