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宴菟兒的一句話弄得場麵很尷尬,王茗慧一向八麵玲瓏,那主要的還是對男人,一個眼神,一杯酒,就能讓男人或靜或瘋,現在的情況卻不是她擅長的,正所謂不再其位難謀其政。
既然不能好好吃酒,幹脆就聊天吧,池仇到底是“老成持重”,畢竟活的歲數也有三四十年了:“你們來,不會為了喝兩杯杜康酒吧。”化外音就是你們入席不合規矩呀,弄的我們很不爽。
“確實,我們原本想著問問李校尉,江老遇害那日,到底是哪兩位侍衛隨同出行,另外既然江老未曾露麵,侍衛們如何確定江老如何出發的。”
“哦,就說嘛。”
“當然夜深了,今日確實有些肚餓,叨擾了。”飛煙平平淡淡兩句話說完,看向李遠。
李遠諂笑:“不叨擾,不叨擾。”
“那一日,是清晨,你也知道我們畢竟隻是普救堂的守護,並非在軍中,管製不那麽嚴苛。隻要大門落鎖,侍衛打個盹很正常的。”
“我們並不是來督查的,李校尉直接說重點。”丁飛煙冷冷的催促道。
“那一日兇徒披著鬥篷,在門房大喊,蔣燈也就是當天值夜的侍衛迷迷糊糊聽了,就去開院門,我問過他了,他確實沒看到江老的臉。那人隻說:我老江先行一步,叫你們的人跟上,去太和鎮平安客棧匯合。那蔣燈也沒睡醒,嘟囔一句:江老這麽早?見那人走了,又去睡了。醒來,那天不是發現王氏的屍首嘛,院子一亂就把這事給忘了。”
“後來錦差查案問詢的時候才想起,這才通知同僚去太和鎮。”
“蔣燈這人沒可疑的?”宴菟兒追問。
李遠想了想:“應該不至於,上有老,下有小,也不是個心思縝密的人,犯不下這種案子。況且他要值守,怎麽可能又假扮江老,又值守呢,畢竟當時屋裏還有一人,也聽到那兇徒說的話了,按照軍中規矩,營門值夜必須兩人。”
“現在一點線索都沒有了。”宴菟兒心中鬱悶,恨恨的喝下一杯酒,李遠見她喝酒,本想陪飲,見她喝的那麽快,又悄悄放下。
“對了,你們有沒有查江老三年前的日誌。”
“三年前?”宴菟兒一臉不屑,他這問題也太扯了吧?三年前?
丁飛煙也覺得不可思議:“若是有患者家屬存心報複,不至於三年後吧。”
“對對,三年前。”李遠想到今日剛跟池仇喝酒的時候,說過三年,一拍腦袋:“三年前,江老突然一心向佛,肯定是經曆了什麽事情。”
“三年前?”丁飛煙迴過頭來,有些疑惑的看著宴菟兒,眼神中建議她好好想想。
宴菟兒張大了嘴巴,很不滿:“看我作甚,江老的雜記雖說是日誌,但實際上並非日記,也是兩年前開始整理,有時候一天寫幾篇,又是幾天寫一篇,有時候半個月才寫一篇,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寫什麽,在醫治過程中碰到覺得可以記錄的病症,就插進去,並沒有是什麽時間上的限定。”
這也是情理之中,大概也就是兩年前,江老打算整理自己的行醫路上的病例,這主要還是病例的整合,並非迴憶錄。所以病例所發生的時間並不重要,江老不記載也是有可能的。
就在眾人默然之時,丁飛煙眼神閃亮。
“你想起了什麽?”池仇問道。
“菟兒你還記得方才齊大夫怎麽說的嗎?”
“什麽怎麽說?”
“今日你來尋我,就曾說了這隻是江老的日誌整理,我們去問齊大夫,江老何時開始有這個習慣的?”
“她怎麽說?她不是說兩年前嗎?”
“下一句。”
“她說了什麽?”宴菟兒有些緊張,好像很多人盯著她,其實卻是所有人都盯著她。“她說了啥”
“她說了,江老是因為前一年因為沒有注意到啥藥草不能一起服用,造成一位孕婦一屍兩命,才起的這個念頭。”
“這……”宴菟兒頂著個腦瓜兒使勁想:“好像是這樣,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你呀!”丁飛煙很想說:你真不是個幹錦衣的料。
池仇笑笑:“兩年前開始些,因為前一年一次的誤診事件,加起來不就是三年?”
宴菟兒一拍桌子:“對呀,三年。”
“三年前這個病例讓他決意整理病例,說明對他觸及很深,也許江老開始禮佛也是因為這個。”丁飛煙補充道。
李遠適時的讚歎道:“飛煙真聰明。”
可惜這隻是“適時”而非“適合”,他的話引來了宴菟兒和丁飛煙雙雙白眼。
一條多好的推論,池仇那個傻大個都聽出了,她一個經手人別人提醒了,還沒有反應過來,宴菟兒心中煩悶,本想喝一口悶酒,聽到李遠的話:“你陪我喝。”
“這……”李遠自然不願意,你心裏悶,關我啥事。
“活該。”飛煙的話,讓李遠不情願的舉起杯子,艱難的喝下,臉上皺紋更顯的老氣。
宴菟兒見李遠喝完,舉起杯子,丁飛煙按住她的手:“喝啥,趕緊看看是哪個病例。”
李遠痛苦的看著宴菟兒放下手中的杯子,臉兒皺成個菊花樣。
江老的日誌有許多本,宴菟兒今日倒是辦了一件巧事,因為這些日誌,這迴憶錄,前無序,後無尾,看不出來那本是第一本,她擔心遺漏,通過比較,找出兩本看似最早的日誌去問問齊大夫,其中一本正是第一本。
第一個病例也是齊大夫嘴中的孕婦誤食之後喪命的案例。
宴菟兒看後,一臉沮喪:“並沒有患者的姓氏和住址。”
“怎麽會?”丁飛煙拿過那本日誌:“江老有記錄病患年紀和姓氏的習慣呀。我們今天不是整理了不少名單嗎?”
“那些應該是最近一些江老診治的案例,有記錄,早期的一些,尤其是迴憶部分,隻有性別、年歲,估計既然逝者已逝或者病患已好,就沒有記錄了吧。”宴菟兒一天差不多看完了大部分的日誌,即便不可能逐字逐條的看,但大概的規律還是清楚的。
“這可難辦了,明天還得去問問齊大夫,不曉得她知不知道那位病患的情況。”丁飛煙草草掃過那份記錄,確實沒有記錄,隻寫著女,芳齡二十五歲。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茗慧插話道:“能給妾身看看嗎?”
丁飛煙不是很情願,不過還是將手中的日誌遞給了王茗慧:“妾身?你是河東的太原王氏?”
七宗五姓在唐朝被稱之為山東士族,這裏的山東並非齊魯,而是崤山以東,無論是太原王氏還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當時家族都在黃河以北、崤山以東,那裏曾經是士族門閥最為繁榮的地方,天罰之災後,黃河以南的諸侯崛起,河東的燕代一帶因異族常年南侵,在太原王氏所建之國潰滅之後,都曾被岩煌部落侵占過,大部分士族都遷居到齊魯、中原,守望相助,也就是青州、兗州、豫州。在這裏,河間諸侯築城修堡,通過多次抗擊運動逐漸顯赫,所以狹義的河間諸侯僅限於黃河、淮河之間,也就是山東、河南,外加蘇北、皖北一帶。
然而裂土割據的諸侯在河北、山西也有分布。加之範陽盧氏和清河崔氏大本營仍在河北,所以廣義的河間諸侯也包含了河東。
因為河東是大門閥故地,他們傳習下來的家教更加崇古,女子自稱妾身,乃是古唐風俗,在河間、江南、甚至河東民間都早已不用了。丁飛煙當聽到王茗慧方才說的“妾身”,實際上就已經聯想到她是太原王氏的後人,不免尊敬起來。
“是。”王茗慧點點頭,接過丁飛煙遞過來的日誌,低頭翻看。
病例並不算長,王茗慧翻完淡淡的說道:“我知道這位病患是何人。”
</p>
宴菟兒的一句話弄得場麵很尷尬,王茗慧一向八麵玲瓏,那主要的還是對男人,一個眼神,一杯酒,就能讓男人或靜或瘋,現在的情況卻不是她擅長的,正所謂不再其位難謀其政。
既然不能好好吃酒,幹脆就聊天吧,池仇到底是“老成持重”,畢竟活的歲數也有三四十年了:“你們來,不會為了喝兩杯杜康酒吧。”化外音就是你們入席不合規矩呀,弄的我們很不爽。
“確實,我們原本想著問問李校尉,江老遇害那日,到底是哪兩位侍衛隨同出行,另外既然江老未曾露麵,侍衛們如何確定江老如何出發的。”
“哦,就說嘛。”
“當然夜深了,今日確實有些肚餓,叨擾了。”飛煙平平淡淡兩句話說完,看向李遠。
李遠諂笑:“不叨擾,不叨擾。”
“那一日,是清晨,你也知道我們畢竟隻是普救堂的守護,並非在軍中,管製不那麽嚴苛。隻要大門落鎖,侍衛打個盹很正常的。”
“我們並不是來督查的,李校尉直接說重點。”丁飛煙冷冷的催促道。
“那一日兇徒披著鬥篷,在門房大喊,蔣燈也就是當天值夜的侍衛迷迷糊糊聽了,就去開院門,我問過他了,他確實沒看到江老的臉。那人隻說:我老江先行一步,叫你們的人跟上,去太和鎮平安客棧匯合。那蔣燈也沒睡醒,嘟囔一句:江老這麽早?見那人走了,又去睡了。醒來,那天不是發現王氏的屍首嘛,院子一亂就把這事給忘了。”
“後來錦差查案問詢的時候才想起,這才通知同僚去太和鎮。”
“蔣燈這人沒可疑的?”宴菟兒追問。
李遠想了想:“應該不至於,上有老,下有小,也不是個心思縝密的人,犯不下這種案子。況且他要值守,怎麽可能又假扮江老,又值守呢,畢竟當時屋裏還有一人,也聽到那兇徒說的話了,按照軍中規矩,營門值夜必須兩人。”
“現在一點線索都沒有了。”宴菟兒心中鬱悶,恨恨的喝下一杯酒,李遠見她喝酒,本想陪飲,見她喝的那麽快,又悄悄放下。
“對了,你們有沒有查江老三年前的日誌。”
“三年前?”宴菟兒一臉不屑,他這問題也太扯了吧?三年前?
丁飛煙也覺得不可思議:“若是有患者家屬存心報複,不至於三年後吧。”
“對對,三年前。”李遠想到今日剛跟池仇喝酒的時候,說過三年,一拍腦袋:“三年前,江老突然一心向佛,肯定是經曆了什麽事情。”
“三年前?”丁飛煙迴過頭來,有些疑惑的看著宴菟兒,眼神中建議她好好想想。
宴菟兒張大了嘴巴,很不滿:“看我作甚,江老的雜記雖說是日誌,但實際上並非日記,也是兩年前開始整理,有時候一天寫幾篇,又是幾天寫一篇,有時候半個月才寫一篇,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寫什麽,在醫治過程中碰到覺得可以記錄的病症,就插進去,並沒有是什麽時間上的限定。”
這也是情理之中,大概也就是兩年前,江老打算整理自己的行醫路上的病例,這主要還是病例的整合,並非迴憶錄。所以病例所發生的時間並不重要,江老不記載也是有可能的。
就在眾人默然之時,丁飛煙眼神閃亮。
“你想起了什麽?”池仇問道。
“菟兒你還記得方才齊大夫怎麽說的嗎?”
“什麽怎麽說?”
“今日你來尋我,就曾說了這隻是江老的日誌整理,我們去問齊大夫,江老何時開始有這個習慣的?”
“她怎麽說?她不是說兩年前嗎?”
“下一句。”
“她說了什麽?”宴菟兒有些緊張,好像很多人盯著她,其實卻是所有人都盯著她。“她說了啥”
“她說了,江老是因為前一年因為沒有注意到啥藥草不能一起服用,造成一位孕婦一屍兩命,才起的這個念頭。”
“這……”宴菟兒頂著個腦瓜兒使勁想:“好像是這樣,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你呀!”丁飛煙很想說:你真不是個幹錦衣的料。
池仇笑笑:“兩年前開始些,因為前一年一次的誤診事件,加起來不就是三年?”
宴菟兒一拍桌子:“對呀,三年。”
“三年前這個病例讓他決意整理病例,說明對他觸及很深,也許江老開始禮佛也是因為這個。”丁飛煙補充道。
李遠適時的讚歎道:“飛煙真聰明。”
可惜這隻是“適時”而非“適合”,他的話引來了宴菟兒和丁飛煙雙雙白眼。
一條多好的推論,池仇那個傻大個都聽出了,她一個經手人別人提醒了,還沒有反應過來,宴菟兒心中煩悶,本想喝一口悶酒,聽到李遠的話:“你陪我喝。”
“這……”李遠自然不願意,你心裏悶,關我啥事。
“活該。”飛煙的話,讓李遠不情願的舉起杯子,艱難的喝下,臉上皺紋更顯的老氣。
宴菟兒見李遠喝完,舉起杯子,丁飛煙按住她的手:“喝啥,趕緊看看是哪個病例。”
李遠痛苦的看著宴菟兒放下手中的杯子,臉兒皺成個菊花樣。
江老的日誌有許多本,宴菟兒今日倒是辦了一件巧事,因為這些日誌,這迴憶錄,前無序,後無尾,看不出來那本是第一本,她擔心遺漏,通過比較,找出兩本看似最早的日誌去問問齊大夫,其中一本正是第一本。
第一個病例也是齊大夫嘴中的孕婦誤食之後喪命的案例。
宴菟兒看後,一臉沮喪:“並沒有患者的姓氏和住址。”
“怎麽會?”丁飛煙拿過那本日誌:“江老有記錄病患年紀和姓氏的習慣呀。我們今天不是整理了不少名單嗎?”
“那些應該是最近一些江老診治的案例,有記錄,早期的一些,尤其是迴憶部分,隻有性別、年歲,估計既然逝者已逝或者病患已好,就沒有記錄了吧。”宴菟兒一天差不多看完了大部分的日誌,即便不可能逐字逐條的看,但大概的規律還是清楚的。
“這可難辦了,明天還得去問問齊大夫,不曉得她知不知道那位病患的情況。”丁飛煙草草掃過那份記錄,確實沒有記錄,隻寫著女,芳齡二十五歲。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茗慧插話道:“能給妾身看看嗎?”
丁飛煙不是很情願,不過還是將手中的日誌遞給了王茗慧:“妾身?你是河東的太原王氏?”
七宗五姓在唐朝被稱之為山東士族,這裏的山東並非齊魯,而是崤山以東,無論是太原王氏還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當時家族都在黃河以北、崤山以東,那裏曾經是士族門閥最為繁榮的地方,天罰之災後,黃河以南的諸侯崛起,河東的燕代一帶因異族常年南侵,在太原王氏所建之國潰滅之後,都曾被岩煌部落侵占過,大部分士族都遷居到齊魯、中原,守望相助,也就是青州、兗州、豫州。在這裏,河間諸侯築城修堡,通過多次抗擊運動逐漸顯赫,所以狹義的河間諸侯僅限於黃河、淮河之間,也就是山東、河南,外加蘇北、皖北一帶。
然而裂土割據的諸侯在河北、山西也有分布。加之範陽盧氏和清河崔氏大本營仍在河北,所以廣義的河間諸侯也包含了河東。
因為河東是大門閥故地,他們傳習下來的家教更加崇古,女子自稱妾身,乃是古唐風俗,在河間、江南、甚至河東民間都早已不用了。丁飛煙當聽到王茗慧方才說的“妾身”,實際上就已經聯想到她是太原王氏的後人,不免尊敬起來。
“是。”王茗慧點點頭,接過丁飛煙遞過來的日誌,低頭翻看。
病例並不算長,王茗慧翻完淡淡的說道:“我知道這位病患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