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丁飛煙清美秀麗的麵龐掛滿了不可思議。
“喲,還是貨真價實的呢。”池仇心中的惡趣味陡然而生,順帶捏了捏,滿意的說道:“比燕燕的還大。”
“我殺了你。”丁飛煙抽出銀鞭,池仇曉得那銀鞭的厲害,抓著小沙彌,左右閃避。
丁飛煙急火攻心,也怕準頭不夠,把小沙彌新剃的頭打開瓢,不敢造次,兩人如同老鷹捉小雞般僵持起來。
“你們怎麽又打上了。”宴菟兒騎馬而來,見狀,跳下馬,過來勸說。
“你放開小和尚。”
“不放。”
“你們都停下來,到底咋啦。”宴菟兒見沒人理她,吼了一嗓子。
“他……他……你把小沙彌拖開,我打死這個淫賊。”無法發力的丁飛煙的聲音都要哭出來了。
“別,這個小沙彌是重要人證,可走不得。”
“你別想蒙混過關。”丁飛煙將長鞭在右手上繞了兩三圈,鞭子短了,準頭就大了。池仇見了抓著小沙彌,往後退了兩步,盡量保持鞭子長度之外,確保安全。
“什麽人證?”宴菟兒滿臉的稀裏糊塗,幹脆站到兩人之間。
“菟兒,讓開”丁飛煙今日吃了大虧,如何能忍。
“飛煙姐姐,別鬧了,聽他說完。”宴菟兒下意識的以為兩人還是因為案件的事情發生爭執,理所當然的覺得該讓池仇說清楚,再做定奪。而丁飛煙也不肯直白說出池仇在她胸前摸了一把,還捏了捏她的大小,隻好忍住怒火。
“這個和尚方才說了,有兩個人不告而別。是吧小和尚。”
“是”小沙彌真是無妄之災,嚇得一身冷汗。
“那又怎麽樣?”丁飛煙急火攻心,啥也顧不上了。
“兩個”宴菟兒盯著小沙彌:“啥時候走的?”
“午時送餐的時候還在,方才送夜食的時候不見了,留了個字條。”
“什麽字條?”
小沙彌哆哆嗦嗦拿出字條,他並不識字,值得帶迴來給師兄們參詳。
宴菟兒展開一看,到沒寫啥,就是聽聞兗州戰火平息,決定上路,多謝款待而已。
丁飛煙也聽出其中玄機,見字條寫的簡潔,並無不妥,她狠狠地剮了池仇一眼,
“我明白了,明白了。”池仇吼叫:“趕緊捉了那兩人,他們就是那賊人。”
“咦,你確定?”
“確定”
原來這池仇初到此地,語言雖不是不通,但語言習慣大大的不同,在河間,男子們大多蓄發,為了固定發飾,有各種方式,有漢代的人常用的拿塊布簡單包裹發髻的方式稱之為襆巾,也叫漢巾;在上部作小小突起,微向前傾,用二帶結住,後垂或長或短,一般稱之為襆頭,也叫唐巾。還有一種,頭上纏繞網巾來固定頭發,稱之為襆兜,也叫做明巾、明兜。
一般說來這三種都叫襆頭,因為民間百姓多數用的簡單的最簡單的襆巾,所以襆頭一般口語裏專指這個。
案發之時,池仇嘴中描述兩人帶著襆頭,大家皆以為就是百姓常用的襆巾,居住在普救堂的男子大多如此,可事實上那兩人穿的是襆兜。
小沙彌嘴中所說兩人乃是行商,本就是要到兗州去,聽聞那邊在打仗,借宿普救堂香舍,畢竟這裏疫病流行,醫館更是如此,平常也很少出來,錦差盤查也就草草問了幾句,並無盤查。
池仇這幾日雖然還未弄清襆頭、襆兜的各種民俗,但也感覺到所帶之人各有不同,顯赫一點或者說有身份的人比如文士、武士、官員、胥吏都有各自的襆冠,而不少武人,江湖人和商人大多選擇襆兜,以固定發飾,避免雜亂,長期在外,這種裝飾也較容易打理,當然也有將就點的百姓喜用。今日與丁飛煙、宴菟兒分析案例之時,丁飛煙曾指出襆巾和襆兜的區別,當時池仇不過是一聽而過,沒反應過來,此時小沙彌說走了兩個行商,又想起當時丁飛煙的話,才恍然大悟。
“你確定兩人就是賊人。”宴菟兒抓住池仇的手腕問道。
“確不確定,抓迴來問問。若是走脫了,再尋就難了。”池仇說的倒是實話,嫌疑犯,也得歸案呀。
“他們往那邊去了?”宴菟兒急問小沙彌。
小沙彌畢竟年小,又被一俊俏縣主盤問,人一哆嗦差點尿出來。
丁飛煙見他不堪用,說道“信上說他們往兗州去了。”
“會不會是障眼法?”
“既然是行商,不是去兗州就是定陶,我往北追兇,菟兒你去運河口問詢口岸將士。若是探查他們去了定陶,再安排人策馬追趕,運河水船,無風走的慢,應該也能追上。”丁飛煙迅速安排到。
“我去追兇,你去口岸。”宴菟兒性急如火,不管賊人是不是走的兗州道,追兇的感覺最為暢快。
“你是縣主,去了口岸,上下詢問,自然沒人不敢迴答,而我去了反倒耽擱。”
“好吧。你騎我的馬去。它可是千裏良駒,追他們的馬車易如反掌。”宴菟兒小跑幾步,將她心愛的踏紅牽來,對這馬兒說道:“你好好聽飛煙姐姐的話哦。”說罷把馬韁遞給丁飛煙。
好漂亮的上馬姿勢,如同一道流彩,丁飛煙就坐於馬上。
“等下。”
丁飛煙蹙了蹙眉:“今個先辦正事,怎麽,你還想挨上兩鞭不成?”
池仇攤手說道:“此去兗州道,若是半日,大約在過了土地廟之後再走兩炷香路邊左側有幾戶農家,他們再趕路,也不會走一夜的路,到了那裏你不妨敲敲門問問。若不在那裏,也不必追了。”那土地廟大概就在去蘭若的岔道附近,他心中算了一下行程,走路需要兩個時辰,快馬興許一個鍾頭即可,行商的人大多依靠腳力,走到此時估計也就在土地廟附近,按理就在那裏宿營,若是出逃,頂天了走到那幾戶農家,要不就在隱蔽處紮營露宿。
丁飛煙心中錯愕,又是一暖,嘴上惡狠狠的說道:“迴來再跟你算賬,駕。”也不遲疑,一騎紅塵出了普救堂,往北而去。
</p>
丁飛煙清美秀麗的麵龐掛滿了不可思議。
“喲,還是貨真價實的呢。”池仇心中的惡趣味陡然而生,順帶捏了捏,滿意的說道:“比燕燕的還大。”
“我殺了你。”丁飛煙抽出銀鞭,池仇曉得那銀鞭的厲害,抓著小沙彌,左右閃避。
丁飛煙急火攻心,也怕準頭不夠,把小沙彌新剃的頭打開瓢,不敢造次,兩人如同老鷹捉小雞般僵持起來。
“你們怎麽又打上了。”宴菟兒騎馬而來,見狀,跳下馬,過來勸說。
“你放開小和尚。”
“不放。”
“你們都停下來,到底咋啦。”宴菟兒見沒人理她,吼了一嗓子。
“他……他……你把小沙彌拖開,我打死這個淫賊。”無法發力的丁飛煙的聲音都要哭出來了。
“別,這個小沙彌是重要人證,可走不得。”
“你別想蒙混過關。”丁飛煙將長鞭在右手上繞了兩三圈,鞭子短了,準頭就大了。池仇見了抓著小沙彌,往後退了兩步,盡量保持鞭子長度之外,確保安全。
“什麽人證?”宴菟兒滿臉的稀裏糊塗,幹脆站到兩人之間。
“菟兒,讓開”丁飛煙今日吃了大虧,如何能忍。
“飛煙姐姐,別鬧了,聽他說完。”宴菟兒下意識的以為兩人還是因為案件的事情發生爭執,理所當然的覺得該讓池仇說清楚,再做定奪。而丁飛煙也不肯直白說出池仇在她胸前摸了一把,還捏了捏她的大小,隻好忍住怒火。
“這個和尚方才說了,有兩個人不告而別。是吧小和尚。”
“是”小沙彌真是無妄之災,嚇得一身冷汗。
“那又怎麽樣?”丁飛煙急火攻心,啥也顧不上了。
“兩個”宴菟兒盯著小沙彌:“啥時候走的?”
“午時送餐的時候還在,方才送夜食的時候不見了,留了個字條。”
“什麽字條?”
小沙彌哆哆嗦嗦拿出字條,他並不識字,值得帶迴來給師兄們參詳。
宴菟兒展開一看,到沒寫啥,就是聽聞兗州戰火平息,決定上路,多謝款待而已。
丁飛煙也聽出其中玄機,見字條寫的簡潔,並無不妥,她狠狠地剮了池仇一眼,
“我明白了,明白了。”池仇吼叫:“趕緊捉了那兩人,他們就是那賊人。”
“咦,你確定?”
“確定”
原來這池仇初到此地,語言雖不是不通,但語言習慣大大的不同,在河間,男子們大多蓄發,為了固定發飾,有各種方式,有漢代的人常用的拿塊布簡單包裹發髻的方式稱之為襆巾,也叫漢巾;在上部作小小突起,微向前傾,用二帶結住,後垂或長或短,一般稱之為襆頭,也叫唐巾。還有一種,頭上纏繞網巾來固定頭發,稱之為襆兜,也叫做明巾、明兜。
一般說來這三種都叫襆頭,因為民間百姓多數用的簡單的最簡單的襆巾,所以襆頭一般口語裏專指這個。
案發之時,池仇嘴中描述兩人帶著襆頭,大家皆以為就是百姓常用的襆巾,居住在普救堂的男子大多如此,可事實上那兩人穿的是襆兜。
小沙彌嘴中所說兩人乃是行商,本就是要到兗州去,聽聞那邊在打仗,借宿普救堂香舍,畢竟這裏疫病流行,醫館更是如此,平常也很少出來,錦差盤查也就草草問了幾句,並無盤查。
池仇這幾日雖然還未弄清襆頭、襆兜的各種民俗,但也感覺到所帶之人各有不同,顯赫一點或者說有身份的人比如文士、武士、官員、胥吏都有各自的襆冠,而不少武人,江湖人和商人大多選擇襆兜,以固定發飾,避免雜亂,長期在外,這種裝飾也較容易打理,當然也有將就點的百姓喜用。今日與丁飛煙、宴菟兒分析案例之時,丁飛煙曾指出襆巾和襆兜的區別,當時池仇不過是一聽而過,沒反應過來,此時小沙彌說走了兩個行商,又想起當時丁飛煙的話,才恍然大悟。
“你確定兩人就是賊人。”宴菟兒抓住池仇的手腕問道。
“確不確定,抓迴來問問。若是走脫了,再尋就難了。”池仇說的倒是實話,嫌疑犯,也得歸案呀。
“他們往那邊去了?”宴菟兒急問小沙彌。
小沙彌畢竟年小,又被一俊俏縣主盤問,人一哆嗦差點尿出來。
丁飛煙見他不堪用,說道“信上說他們往兗州去了。”
“會不會是障眼法?”
“既然是行商,不是去兗州就是定陶,我往北追兇,菟兒你去運河口問詢口岸將士。若是探查他們去了定陶,再安排人策馬追趕,運河水船,無風走的慢,應該也能追上。”丁飛煙迅速安排到。
“我去追兇,你去口岸。”宴菟兒性急如火,不管賊人是不是走的兗州道,追兇的感覺最為暢快。
“你是縣主,去了口岸,上下詢問,自然沒人不敢迴答,而我去了反倒耽擱。”
“好吧。你騎我的馬去。它可是千裏良駒,追他們的馬車易如反掌。”宴菟兒小跑幾步,將她心愛的踏紅牽來,對這馬兒說道:“你好好聽飛煙姐姐的話哦。”說罷把馬韁遞給丁飛煙。
好漂亮的上馬姿勢,如同一道流彩,丁飛煙就坐於馬上。
“等下。”
丁飛煙蹙了蹙眉:“今個先辦正事,怎麽,你還想挨上兩鞭不成?”
池仇攤手說道:“此去兗州道,若是半日,大約在過了土地廟之後再走兩炷香路邊左側有幾戶農家,他們再趕路,也不會走一夜的路,到了那裏你不妨敲敲門問問。若不在那裏,也不必追了。”那土地廟大概就在去蘭若的岔道附近,他心中算了一下行程,走路需要兩個時辰,快馬興許一個鍾頭即可,行商的人大多依靠腳力,走到此時估計也就在土地廟附近,按理就在那裏宿營,若是出逃,頂天了走到那幾戶農家,要不就在隱蔽處紮營露宿。
丁飛煙心中錯愕,又是一暖,嘴上惡狠狠的說道:“迴來再跟你算賬,駕。”也不遲疑,一騎紅塵出了普救堂,往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