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清淼齋
穿越到山裏悶聲發大財 作者:不曾在的筆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夫人,是少夫人有喜了。”
方德全見王翠英如此反應,隻得又一字一句地重複了一遍,而且還特意提高了音量,生怕王翠英沒有聽清似的。
“娘啊!是清兒有喜了,方德全說清兒有喜了!”王翠英激動得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瞬間就無聲無息的流了下來。
天老爺才知道她有多麽期盼兒媳婦懷孕!
現在終於懷上了,還是在兒子莫名消失的這個時候,即使是兒子有個三長兩短的,若是兒媳婦懷的是個兒子,就能給兒子留下後代,叫她怎麽不高興呢!
周氏見狀,連忙安慰道:“翠英,你先別激動,快坐下。”
她一邊說著,一邊伸手示意兒媳婦先坐下。
待王翠英稍稍平靜下來後,周氏又對方德全說道:“方德全,你詳細地說一下,少夫人身體現在如何?”
方德全恭敬地迴答:
“迴老太太,表少爺說少夫人這幾日身體有些困倦,昨日便去和盛堂請了大夫來診治。那大夫給少夫人把過脈後,說少夫人已經有了一個多月的身孕,大人和孩子都很康健。”
周氏聽完,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她對方德全說道:“方德全,辛苦你跑這一趟了,你趕緊下去好好休息。”
方德全退出正廳後,王翠英激動得難以自抑,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傾瀉而出,她一邊抽泣著,一邊激動得對周氏說道:“娘,清兒有喜了,嗚嗚嗚……”
周氏看著兒媳這副模樣,心中雖然也是滿心歡喜,但還是忍不住一臉嫌棄地嗔怪道:“瞧你這沒出息的樣,清兒有喜是好事,你哭啥?”
周氏的話音才落,又想起那個不知去了何處的大孫子,她的心情就沉重了起來,長歎一聲後,喃喃自語道:“這個節骨眼上有孕,苦了清兒這孩子啊!”
王翠英聽了婆母的話,漸漸止住了哭泣,她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提議道:“娘,要不我們去縣城照顧她吧,或者把她接迴來照顧也好啊。”
周氏聽了兒媳的話,麵露難色,她搖了搖頭說道:“你去了縣城,那家裏這一大攤子事可怎麽辦呢?還有婉兒馬上就要生產了,你能放心得下她嗎?清兒那邊有丫鬟伺候著,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再說了我們去了,她看到我們心裏肯定會不舒坦,還等她月份大了再去吧。”
王翠英當然知道婆母的顧慮,但她還是覺得自己應該為兒媳婦做點什麽,於是她想了想,又說道:“要不去問問伍家伯母該怎麽辦?她畢竟是清兒的外祖母,或許能給我們出出主意呢。”
周氏聽了兒媳的話,覺得也有道理,畢竟孫媳婦有孕了,她這個做祖母的總不能什麽都不管吧,總得想點辦法才是。
周氏主要是擔心王清兒見到她們會不自在,影響情緒,對大人孩子都不好,還是等月份大點再做打算的好。
“這事跟伍家肯定是要說的,我吃了午食就去一趟。你先去準備些東西,讓方德全先帶去縣裏。”周氏吩咐著兒媳婦。
王翠英連忙點頭:“對對,那我先去準備一些吃的給清兒帶去。”
說著,她便站起身來,準備往外走去。
然而,才剛邁出一步,王翠英突然又像想起什麽似的,腳步突然又停住,轉身對周氏道:“娘,清兒那啥都有,我拿啥去給她呀?”
王翠英的臉上露出些許為難之色,畢竟縣城裏的東西種類可比村裏豐富多了,各種美食應有盡有,她實在想不出有什麽特別的東西可以帶去給王清兒。
周氏見狀,微微一笑:“棚子裏的新鮮蔬菜,縣城裏可沒有。你去把那些菜都摘一些,讓方德全帶去給清兒。以後每隔一天,就安排人送一次過去。”
沐家在村裏種的許多品種的菜,在縣城裏確實是買不到的。雖然王清兒也在院子裏種了蔬菜辣椒西紅柿這些,但由於時間尚短,都還沒有成熟呢。
沐家在村裏種的這些菜,依舊像去年一樣,每日都采摘一些供應給福香樓。
之前王翠英是讓福香樓送菜的小二哥,每隔幾天便幫忙帶一些新鮮蔬菜去縣城給王清兒。
現在周氏想著還是每天安排人送去一些新鮮蔬菜。
除了蔬菜,還要隔一天送幾隻雞鴨去縣城給王清兒。
這樣的話,孫媳婦每天都不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其實王清兒也已經開始在縣城的院子裏養家禽。不過,還都是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雞仔和小鴨仔,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長大。
就這樣,此後好長一段時間,王清兒每日都能收到周氏她們送來的新鮮蔬菜、瓜果,隔一天就能收到雞鴨。
距離糕點鋪子正式開業還有五天時間,鋪子的牌匾早已高高懸掛起來,那古色古香的招牌上,龍飛鳳舞的寫著“清淼齋”三個大字。
當人們看到這個名字時,不禁都充滿了好奇:“呃,清淼齋,賣什麽的,進去看看?”
於是便有許多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進了清淼齋。
盡管鋪子尚未正式開業,門裏麵已經擺出了各式各樣精美的糕點供人免費試吃。
不僅如此,每位前來試吃的人都能領到一張優惠券,憑借此券,在開業時購買糕點便可享受一定的折扣優惠。
與此同時,清霞閣以及林家所有的鋪子都在紛紛派送免費的試吃券,而且還額外贈送一份優惠券。
如此一來,還未正式開業的清淼齋門口,竟然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像是幾條蜿蜒的長龍分布在街道上。
王清兒悠然自得地坐在二樓的窗口,俯瞰著樓下那幾條壯觀的長龍,心中不禁暗暗感歎:看來這裏的人也是炎黃子孫啊,有著華夏人的傳承,見到熱鬧就忍不住要湊上去。
好在早有預料,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她不僅從年前就開始培訓了好幾位技藝精湛的糕點師,還準備好充足的原材料,完全能夠應對這樣熱鬧的場麵。
方德全見王翠英如此反應,隻得又一字一句地重複了一遍,而且還特意提高了音量,生怕王翠英沒有聽清似的。
“娘啊!是清兒有喜了,方德全說清兒有喜了!”王翠英激動得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瞬間就無聲無息的流了下來。
天老爺才知道她有多麽期盼兒媳婦懷孕!
現在終於懷上了,還是在兒子莫名消失的這個時候,即使是兒子有個三長兩短的,若是兒媳婦懷的是個兒子,就能給兒子留下後代,叫她怎麽不高興呢!
周氏見狀,連忙安慰道:“翠英,你先別激動,快坐下。”
她一邊說著,一邊伸手示意兒媳婦先坐下。
待王翠英稍稍平靜下來後,周氏又對方德全說道:“方德全,你詳細地說一下,少夫人身體現在如何?”
方德全恭敬地迴答:
“迴老太太,表少爺說少夫人這幾日身體有些困倦,昨日便去和盛堂請了大夫來診治。那大夫給少夫人把過脈後,說少夫人已經有了一個多月的身孕,大人和孩子都很康健。”
周氏聽完,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她對方德全說道:“方德全,辛苦你跑這一趟了,你趕緊下去好好休息。”
方德全退出正廳後,王翠英激動得難以自抑,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傾瀉而出,她一邊抽泣著,一邊激動得對周氏說道:“娘,清兒有喜了,嗚嗚嗚……”
周氏看著兒媳這副模樣,心中雖然也是滿心歡喜,但還是忍不住一臉嫌棄地嗔怪道:“瞧你這沒出息的樣,清兒有喜是好事,你哭啥?”
周氏的話音才落,又想起那個不知去了何處的大孫子,她的心情就沉重了起來,長歎一聲後,喃喃自語道:“這個節骨眼上有孕,苦了清兒這孩子啊!”
王翠英聽了婆母的話,漸漸止住了哭泣,她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提議道:“娘,要不我們去縣城照顧她吧,或者把她接迴來照顧也好啊。”
周氏聽了兒媳的話,麵露難色,她搖了搖頭說道:“你去了縣城,那家裏這一大攤子事可怎麽辦呢?還有婉兒馬上就要生產了,你能放心得下她嗎?清兒那邊有丫鬟伺候著,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再說了我們去了,她看到我們心裏肯定會不舒坦,還等她月份大了再去吧。”
王翠英當然知道婆母的顧慮,但她還是覺得自己應該為兒媳婦做點什麽,於是她想了想,又說道:“要不去問問伍家伯母該怎麽辦?她畢竟是清兒的外祖母,或許能給我們出出主意呢。”
周氏聽了兒媳的話,覺得也有道理,畢竟孫媳婦有孕了,她這個做祖母的總不能什麽都不管吧,總得想點辦法才是。
周氏主要是擔心王清兒見到她們會不自在,影響情緒,對大人孩子都不好,還是等月份大點再做打算的好。
“這事跟伍家肯定是要說的,我吃了午食就去一趟。你先去準備些東西,讓方德全先帶去縣裏。”周氏吩咐著兒媳婦。
王翠英連忙點頭:“對對,那我先去準備一些吃的給清兒帶去。”
說著,她便站起身來,準備往外走去。
然而,才剛邁出一步,王翠英突然又像想起什麽似的,腳步突然又停住,轉身對周氏道:“娘,清兒那啥都有,我拿啥去給她呀?”
王翠英的臉上露出些許為難之色,畢竟縣城裏的東西種類可比村裏豐富多了,各種美食應有盡有,她實在想不出有什麽特別的東西可以帶去給王清兒。
周氏見狀,微微一笑:“棚子裏的新鮮蔬菜,縣城裏可沒有。你去把那些菜都摘一些,讓方德全帶去給清兒。以後每隔一天,就安排人送一次過去。”
沐家在村裏種的許多品種的菜,在縣城裏確實是買不到的。雖然王清兒也在院子裏種了蔬菜辣椒西紅柿這些,但由於時間尚短,都還沒有成熟呢。
沐家在村裏種的這些菜,依舊像去年一樣,每日都采摘一些供應給福香樓。
之前王翠英是讓福香樓送菜的小二哥,每隔幾天便幫忙帶一些新鮮蔬菜去縣城給王清兒。
現在周氏想著還是每天安排人送去一些新鮮蔬菜。
除了蔬菜,還要隔一天送幾隻雞鴨去縣城給王清兒。
這樣的話,孫媳婦每天都不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其實王清兒也已經開始在縣城的院子裏養家禽。不過,還都是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雞仔和小鴨仔,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長大。
就這樣,此後好長一段時間,王清兒每日都能收到周氏她們送來的新鮮蔬菜、瓜果,隔一天就能收到雞鴨。
距離糕點鋪子正式開業還有五天時間,鋪子的牌匾早已高高懸掛起來,那古色古香的招牌上,龍飛鳳舞的寫著“清淼齋”三個大字。
當人們看到這個名字時,不禁都充滿了好奇:“呃,清淼齋,賣什麽的,進去看看?”
於是便有許多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進了清淼齋。
盡管鋪子尚未正式開業,門裏麵已經擺出了各式各樣精美的糕點供人免費試吃。
不僅如此,每位前來試吃的人都能領到一張優惠券,憑借此券,在開業時購買糕點便可享受一定的折扣優惠。
與此同時,清霞閣以及林家所有的鋪子都在紛紛派送免費的試吃券,而且還額外贈送一份優惠券。
如此一來,還未正式開業的清淼齋門口,竟然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像是幾條蜿蜒的長龍分布在街道上。
王清兒悠然自得地坐在二樓的窗口,俯瞰著樓下那幾條壯觀的長龍,心中不禁暗暗感歎:看來這裏的人也是炎黃子孫啊,有著華夏人的傳承,見到熱鬧就忍不住要湊上去。
好在早有預料,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她不僅從年前就開始培訓了好幾位技藝精湛的糕點師,還準備好充足的原材料,完全能夠應對這樣熱鬧的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