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開辦族學
荒年團寵,帶領全村在京郊致富 作者:溫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上早朝時,立馬向眾臣展示了自己身上的羽絨服,接下來就是例行誇誇誇周歲安,罵罵罵幾位大臣。
幾位大臣被罵得狗血淋頭,又沒有理由反駁,隻能低著頭挨罵。
當然,皇帝罵爽了以後也沒忘記吩咐下去,收購大量鴨鵝,製作羽絨服,和毛衣褲一起送往北疆。
搞定了北疆戰士們的禦寒衣物,就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那就是開辦族學。
周父找到村長家的時候,村長還以為又有什麽掙錢的好活兒了,誰知隻是讓他把幾位年長的族老叫到家裏一起商討要事。
村長雖然心存疑慮,但他也知道周父從來不會無的放矢,一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
不一會兒,杏花村的族老們都到齊了,一個個氣喘籲籲地趕過來,以為出了什麽大事。
周父對著各位族老恭敬地行了一禮,這才說道:“各位族老,村長,你們也知道我家安安製造出了羊毛衣羊毛褲和羽絨服,全部供給了北疆的將士們,因此得了陛下不少賞賜。”
一說起這個,各位族老老腰也不疼了,氣也喘勻了,化身誇誇隊。
誇周歲安是個錦鯉,是杏花村的小神童,帶著村裏人掙了不少錢,還被皇帝陛下冊封了鄉主。
周父被誇得很是熨帖,不過也沒忘記要事,“我年紀大了,已經不準備再參加科舉了,就想著在村裏辦個族學,做個夫子,教教村裏的孩子們讀書,不說考上狀元,多少能認識幾個字,學學算術,這樣以後出去了也不至於被人騙,族老們意見如何。”
各位族老已經被這個巨大的好消息砸暈了頭腦,還是其中一位一向毒舌的族老一拍桌子,激動地站了起來。
“文小子,你考上童生的時候我就看出了你是一個好小子,開辦族學,好啊,你有這個造福全村的想法,我們怎麽會不同意,好小子,好消息了,我果然沒有看錯你。”
其他的族老也紛紛表態,開辦族學可是造福全村的大事,他們要是不同意,那就是全村的千古罪人啊。
於是周父又和村長和族老們商量了一下開辦族學的具體事宜。
“首先,入學是要交束修的,我也不多要,五百文一年,包一天三頓飯,這五百文就相當於他們交的飯錢了。”
村長讚同地點點頭,“束修當然要交,可不能養大了村民們的胃口,交束修是他們應該的,京城最便宜的書院也要一兩銀子一年,現在開辦了族學,隻需要五百文一年,這可是撿了大便宜。”
見村長和族老沒有反對的意思,周父接著說道:“咱們族學的休沐時間和城裏的書院不一樣,上五天休沐兩天。”
“這樣安排的話,休沐時間是不是太長了?”其中一位族老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許多孩子已經能做不少事了,算是家裏半個勞動力,總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幫家裏做事,勞逸結合嘛,況且不能讓他們覺得,讀了書就不用幹活了,該幹的活還是要幹。”
村長和幾位族老若有所思地點頭,是這個道理。
接下來,周父又就族學的選址,建造等細節和村長以及族老們討論了一下,這一討論就是一下午,最後終於敲定了開辦族學的事宜。
於是,周父和村長以及幾位族老商量了一下,找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召集了杏花村所有的村民,宣布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什麽,開辦族學?”
“這是真的嗎?那我家娃是不是可以讀書考狀元了?”有人驚唿出聲。
那人旁邊的大娘不雅地翻了一個白眼,“嘿,你想得真美,你以為狀元是那麽好考的嗎?”
村長及時製止了村民們的吵鬧,“對,開辦族學,由周老童生周文擔任夫子,這開辦族學的事也是他提出來的,五百文一年,讀書期間包三頓飯,五天一休沐,連休兩天。”
周父最後不忘補充一句,“女娃也收,女娃不收束修。”
這是周歲安給周父的建議,大多數人家肯定不會讓家裏的女娃進學堂讀書的,不過不用束修,還包飯就不一樣了,這樣,女娃們也能跟男娃一樣讀書認字了。
“五百文,這幾年掙了不少銀子,五百文我家還是拿的出來的,村長我報名,兩個孩子都去。”
“女娃讀書有什麽用啊,以後還不是要嫁人。”
“女娃竟然不要束修,還包飯,家裏能省不少糧食呢,送去讀書也挺好的,以後能嫁個好人家。”
“五百文,老周家都有那麽多錢了,還要束修。”男人撇撇嘴。
聽到人群中傳來不一樣的聲音,沒等村長喝止,旁邊的毒舌族老直接不幹了,大步上前,指著那人破口大罵,“多少人擠破了頭想送自家娃去讀書,你個沒見識的東西,這幾個月你們從老周家掙得錢還少了,五百文也舍不得出,留著這麽多錢準備幹什麽,準備帶進棺材裏嗎?”
毒舌族老恨鐵不成鋼地瞪著幾個明顯被罵得心虛的村民,“再說了,孩子讀了書,以後不僅好找活兒,工錢也比那些不識字的人多,一群眼皮子淺的東西。”
村長也是被幾個攪屎棍氣著了,“隻要這幾個月認真幹活的,不可能五百文的束修也拿不出,不願意交束束修,想要空手套白狼的,趁早絕了這心思,以後也別領周家的活幹了,自己找活幹去吧,真是不識好歹。”
那人被罵得大氣都不敢喘,隻敢小聲嘟囔,“我不過就是小聲抱怨幾句,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周父嗤笑一聲,“我們家有再多錢也跟你沒關係,有再多錢也不可能給你這種白眼狼。”
可能是定居杏花村以後,一直順風順水,沒有什麽大的磨難,有些人開始有了一樣的心思。
周父雖然沒放什麽狠話,可是他一向記仇的很,牢牢記住了幾個攪屎棍的麵孔,不再雇他們的家人幹活,他們的孩子也不允許進族學。
村裏其他的人家也開始排擠他們,沒過多久,幾家人便搬離了杏花村,不知去了哪裏。
幾位大臣被罵得狗血淋頭,又沒有理由反駁,隻能低著頭挨罵。
當然,皇帝罵爽了以後也沒忘記吩咐下去,收購大量鴨鵝,製作羽絨服,和毛衣褲一起送往北疆。
搞定了北疆戰士們的禦寒衣物,就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那就是開辦族學。
周父找到村長家的時候,村長還以為又有什麽掙錢的好活兒了,誰知隻是讓他把幾位年長的族老叫到家裏一起商討要事。
村長雖然心存疑慮,但他也知道周父從來不會無的放矢,一定是有什麽重要的事。
不一會兒,杏花村的族老們都到齊了,一個個氣喘籲籲地趕過來,以為出了什麽大事。
周父對著各位族老恭敬地行了一禮,這才說道:“各位族老,村長,你們也知道我家安安製造出了羊毛衣羊毛褲和羽絨服,全部供給了北疆的將士們,因此得了陛下不少賞賜。”
一說起這個,各位族老老腰也不疼了,氣也喘勻了,化身誇誇隊。
誇周歲安是個錦鯉,是杏花村的小神童,帶著村裏人掙了不少錢,還被皇帝陛下冊封了鄉主。
周父被誇得很是熨帖,不過也沒忘記要事,“我年紀大了,已經不準備再參加科舉了,就想著在村裏辦個族學,做個夫子,教教村裏的孩子們讀書,不說考上狀元,多少能認識幾個字,學學算術,這樣以後出去了也不至於被人騙,族老們意見如何。”
各位族老已經被這個巨大的好消息砸暈了頭腦,還是其中一位一向毒舌的族老一拍桌子,激動地站了起來。
“文小子,你考上童生的時候我就看出了你是一個好小子,開辦族學,好啊,你有這個造福全村的想法,我們怎麽會不同意,好小子,好消息了,我果然沒有看錯你。”
其他的族老也紛紛表態,開辦族學可是造福全村的大事,他們要是不同意,那就是全村的千古罪人啊。
於是周父又和村長和族老們商量了一下開辦族學的具體事宜。
“首先,入學是要交束修的,我也不多要,五百文一年,包一天三頓飯,這五百文就相當於他們交的飯錢了。”
村長讚同地點點頭,“束修當然要交,可不能養大了村民們的胃口,交束修是他們應該的,京城最便宜的書院也要一兩銀子一年,現在開辦了族學,隻需要五百文一年,這可是撿了大便宜。”
見村長和族老沒有反對的意思,周父接著說道:“咱們族學的休沐時間和城裏的書院不一樣,上五天休沐兩天。”
“這樣安排的話,休沐時間是不是太長了?”其中一位族老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許多孩子已經能做不少事了,算是家裏半個勞動力,總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幫家裏做事,勞逸結合嘛,況且不能讓他們覺得,讀了書就不用幹活了,該幹的活還是要幹。”
村長和幾位族老若有所思地點頭,是這個道理。
接下來,周父又就族學的選址,建造等細節和村長以及族老們討論了一下,這一討論就是一下午,最後終於敲定了開辦族學的事宜。
於是,周父和村長以及幾位族老商量了一下,找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召集了杏花村所有的村民,宣布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什麽,開辦族學?”
“這是真的嗎?那我家娃是不是可以讀書考狀元了?”有人驚唿出聲。
那人旁邊的大娘不雅地翻了一個白眼,“嘿,你想得真美,你以為狀元是那麽好考的嗎?”
村長及時製止了村民們的吵鬧,“對,開辦族學,由周老童生周文擔任夫子,這開辦族學的事也是他提出來的,五百文一年,讀書期間包三頓飯,五天一休沐,連休兩天。”
周父最後不忘補充一句,“女娃也收,女娃不收束修。”
這是周歲安給周父的建議,大多數人家肯定不會讓家裏的女娃進學堂讀書的,不過不用束修,還包飯就不一樣了,這樣,女娃們也能跟男娃一樣讀書認字了。
“五百文,這幾年掙了不少銀子,五百文我家還是拿的出來的,村長我報名,兩個孩子都去。”
“女娃讀書有什麽用啊,以後還不是要嫁人。”
“女娃竟然不要束修,還包飯,家裏能省不少糧食呢,送去讀書也挺好的,以後能嫁個好人家。”
“五百文,老周家都有那麽多錢了,還要束修。”男人撇撇嘴。
聽到人群中傳來不一樣的聲音,沒等村長喝止,旁邊的毒舌族老直接不幹了,大步上前,指著那人破口大罵,“多少人擠破了頭想送自家娃去讀書,你個沒見識的東西,這幾個月你們從老周家掙得錢還少了,五百文也舍不得出,留著這麽多錢準備幹什麽,準備帶進棺材裏嗎?”
毒舌族老恨鐵不成鋼地瞪著幾個明顯被罵得心虛的村民,“再說了,孩子讀了書,以後不僅好找活兒,工錢也比那些不識字的人多,一群眼皮子淺的東西。”
村長也是被幾個攪屎棍氣著了,“隻要這幾個月認真幹活的,不可能五百文的束修也拿不出,不願意交束束修,想要空手套白狼的,趁早絕了這心思,以後也別領周家的活幹了,自己找活幹去吧,真是不識好歹。”
那人被罵得大氣都不敢喘,隻敢小聲嘟囔,“我不過就是小聲抱怨幾句,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周父嗤笑一聲,“我們家有再多錢也跟你沒關係,有再多錢也不可能給你這種白眼狼。”
可能是定居杏花村以後,一直順風順水,沒有什麽大的磨難,有些人開始有了一樣的心思。
周父雖然沒放什麽狠話,可是他一向記仇的很,牢牢記住了幾個攪屎棍的麵孔,不再雇他們的家人幹活,他們的孩子也不允許進族學。
村裏其他的人家也開始排擠他們,沒過多久,幾家人便搬離了杏花村,不知去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