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國的滅亡,分裂長達五百餘年的華夏大地終於又重新獲得了統一。


    一直以來,趙國都將秦國視為死敵,在得知秦王子嬰投降的消息後,趙王嘉竟是興奮得徹夜未眠,他連夜決定親自啟程趕赴鹹陽,犒賞有功將士。一個月後,當趙王車駕轔轔來到鹹陽城郊時,趙括早已領著以子嬰為首的一班秦國降臣迎候在了渭水大道上。


    在肅穆的鼓樂聲中,一身戎裝的趙括大步走到青銅王車前,朝著端坐於車內的趙王嘉深深一躬道:“大趙滅秦,天下一統,老臣恭賀吾王!”


    凝望著眼前上將軍日漸消瘦的身影,趙王嘉心中忍不住一陣心酸,他當即跳下王車,快步走上前去:“若無馬服君,趙嘉何有今日?趙國何有今日?請受寡人一拜!”


    眼看趙王就要拜下,趙括趕忙惶恐地一把托住趙王,單膝跪地,含淚言道:“老臣何德何能,竟受大王如此大禮?”


    趙王嘉伸手拉起趙括,替他拍去身上的塵土,然後將目光移向了正瑟瑟佇立於趙軍鐵騎甬道內的秦國降臣們:“秦王嬴子嬰何在?”從趙王嘉的語氣中聽不出絲毫的喜怒哀樂。


    聽到趙王在喊自己的名字,子嬰急忙匍倒在地道:“降臣嬴子嬰,拜見趙王。”


    子嬰將頭埋得很低,趙王嘉抬眼望去,隻看見了他的一頭白發。


    “傳詔!允嬴子嬰先前所請,封其為隴西侯,率嬴氏餘脈遷於隴西之地,關中老秦人去留自便,沿途文武官吏不得橫加阻擾!”趙王嘉盯著子嬰微微顫抖的白頭,一字一句地說道。


    “降臣嬴子嬰,謝趙王不殺之恩!”趙王嘉的話讓子嬰心中頓時釋然了,滄桑巨變,大秦氣數已盡,或許這也是如今嬴氏唯一的出路了。


    趙王嘉沒有再去看子嬰,他擺手示意降臣們退下,然後轉身坐迴到了王車之中。


    次日,在鹹陽宮正殿,趙王嘉召開了滅秦後的第一次朝會。


    “天下已定,六合歸一。今日朝會乃是確立新朝典則朝儀,諸位務必暢所欲言,直抒己見。”趙王嘉邊說邊展開了一卷由相國李斯與內史劉邦共同擬定好的典章初稿。


    相國李斯手執玉笏欣然言道:“確立君主名號,當為新朝之第一要務!老臣已與內史劉大人擬定名號‘泰皇’,請大王斟酌。”趙國能有今天,其中一半的功勞都應該歸屬於他李斯,如今大功告成,自己的下半生定是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了。每每念及到此,李斯心中就是一陣難以抑製的興奮。


    “何為泰皇?”趙王嘉放下手中的竹簡,不解地詢問道。


    “古有天、地、泰三皇,其中又以泰皇最貴!今天命所歸,萬民所向,臣冒昧請尊吾王為泰皇,以安天下人心!”李斯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甬道,躬身勸進道。


    李斯的解釋,讓趙王嘉眉頭不禁微微皺了一下:“泰皇名號雖好,卻似乎略顯虛無縹緲。”


    內史劉邦閉目沉思了片刻,忽然奏道:“大王,號曰‘皇帝’如何?皇者大也!帝號亦高於王號,去王而采上古帝位之號,更彰顯我王一統天下之千秋偉業也!”


    “皇……帝?”趙王嘉的心頭猛地一亮,“皇者是虛,帝者為實,虛實互補,大妙也!便是皇帝了!”趙王嘉當即點頭做出了決定。


    隨後,朝會在李斯的主持下,確定了一係列皇帝的製度:皇帝自稱“朕”,臣下稱皇帝為“陛下”,皇帝之命為“製”,皇帝之令為“詔”,皇帝所用之物為“禦”。


    皇帝製度堪堪議畢,李斯便又將遷都之事提上了議程:“邯鄲之地,四野平曠,無險可守,先祖建都邯鄲亦是權宜之策,我王不如就此遷都鹹陽,以為天下根本。”


    “遷都鹹陽?”趙王嘉明知故問地重複道。


    “正是!”李斯繼而言道,“因秦之故,關中已成膏腴之地,立都於此,百利而無一害!”


    “相國所言差矣!關中雖富,然文明不興,移風易俗,信為甚難!東都洛陽,百年王畿,背臨崤函,河洛環之,實乃天賜帝宅也!還請大王遷都洛陽!”司寇蕭何隨即表示了反對,在他看來數百年,秦國一直被山東六國視為蠻夷之邦,如果建都鹹陽則必失山東士子之心。


    “臣等附議。”朝中大臣大多來自山東,在潛移默化下自是對秦國懷有深深的排斥,因此他們當然不希望定都於鹹陽了。


    待殿中的爭執聲漸漸平息,郎中張良方才朗聲說道:“欲遷洛陽不若不遷!洛陽四平之地,易攻難守,且城郭方圓僅有數百裏,幾經戰亂,更是殘破不堪!據臣觀之,鹹陽被山帶河,沃野千裏,四塞皆固,金城相連,卒然有急,百萬眾亦可輕易據之!入關而都,是為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者也!請大王明斷!”


    張良的寥寥數語讓一直猶豫不決的趙王嘉徹底下定了決心:“孤意已決!遷都關中!取長治久安之意,改鹹陽名為長安!新都擴建事務,交由相國李斯全權負責!”


    “大王聖明。”趙王既然發了話,群臣自然也就不再反對了。


    五月初,趙王嘉在長安城中舉行了盛大的皇帝即位大典,昭告天地,正式稱帝。


    即位大典結束以後,趙括並沒有離開大殿:“陛下,老臣年近八旬,體魄大不如前,且經多年征戰,痼疾纏身。今天下大定,再無刀兵,請陛下容許臣辭國離朝,頤養天年。”這些年來,趙括雖名為上將軍,但實際卻被韓信漸漸架成了空殼,與其這般,還不如就此撒手,急流勇退,畢竟這幾十年來的戎馬生涯早已讓他感覺到厭倦了。


    “這……”趙嘉皇帝一聽就急了,“天下初定,馬服君是欲拋棄朕,拋棄天下乎?”


    “陛下,朝中已有相國李斯及上將軍韓信輔佐,臣何憂之有?老臣風燭殘年,自當退位讓賢也!”趙括微微眯著老眼,一臉的疲憊之色。


    見此情形趙嘉皇帝也不好再勉強,他隻得無奈地點了點頭:“罷了!既是如此,卿且說欲求何賞,朕無一不允。”


    “謝陛下隆恩,老臣別無他求,隻須東海之濱草廬一間足矣。”趙括一臉平靜地說道。


    “僅此而已?”趙嘉皇帝不敢相信威名赫赫的趙括竟會隻有這麽一點點的要求。


    “僅此而已!”趙括的語氣沒有絲毫的猶豫。


    趙嘉皇帝又一次無奈了,他默然無聲地靠在禦座上,一動不動地閉上了眼睛。


    “老臣告辭,陛下保重。”趙括向著趙嘉皇帝深深一拜,然後驟然轉過身,頭也不迴地徑直離開了宮城。


    姬雪早就收拾好行裝,在府邸中等候多時了,一見趙括迴來,她急忙迎上前來:“公子,如何?”雖已不再年輕,但“公子”的稱唿姬雪卻始終也改不了口。


    “陛下允我所請,今日即可啟程!”說到這,趙括的臉上忽然露出了一絲孩童般的微笑,他靜靜拉住姬雪的雙手,然後深情地凝望向她的眼睛,“趙括此生有雪妹相伴,幸甚至哉!從今往後,任憑世間天崩地裂,括亦再無他顧,隻願永伴於雪妹左右!”


    “公子……”頃刻間,姬雪竟是淚如泉湧,為這句話,她已經整整等待了五十年……


    數月間,一座簡陋的草廬便在即墨城郊的一片竹林中平地而起了。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屋頂點點的縫隙,匯聚成無數道光柱射進草廬的時候,趙括醒了。他把身子往上挪了挪,稍稍坐起身子,然後探手將身旁剛剛睜開睡眼的姬雪輕摟進了懷中。


    此刻,他感覺到了一種平生從未有過的恬靜和滿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秦之趙括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了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了箜並收藏亂秦之趙括重生最新章節